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

溫暖的陽光散落大地,連續幾日的氣溫在慢慢回升。

“春季應該快到了。”

“要爲燒荒準備了。”

即使已經確定了大致的秋分日和月份,但陳昊還沒能推測到準確的節氣,農曆的一月一號是立春,意味着春天正式開始,但還不是種植的好時節。

因爲春節過後的氣溫還不穩定,如果種植的作物的種子提前發芽了,一但遇到突然降溫,種子受凍,就長不好,嚴重的還會死亡,如果種晚了,氣溫高,種子出芽率也會下降,在進行大規模的農業活動時,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成活率都會直接影響到整年的收成,這也是陳昊想方設法要將二十四節氣和曆法弄出來的重要原因!

現在,陳昊就與部落人拿着長柄石刀和石斧等工具,在一片荒草地上進行砍草燒荒,通俗來說,就是刀耕火種。

“這種石刀真是好使。”

陳昊拿着一柄“7”字形的像戈一樣的砍草石器工具,一下一下地將草地上的乾草勾斷。

這種工具是由一個“7”字形樹杈,綁上一片磨製的石鐮刀,其作用是讓人站着,拿着這種刀具砍草,而最終的目的是燒荒種植,這就是刀耕火種。

當遇到一些比較大的小樹或老草的時候,就要用石斧清理,總之是要將這片草割斷,便於縱火。

這片草的葉子雖然枯了,但草莖還很鮮嫩,所以要將它們的莖割斷。

到了中午時分,他們終於將這片荒草的草莖割斷,這花了大家數日的時間。

等到這片荒草徹底幹了,就能進行燒荒,等到合適的時日,大家就會過來把這片草燒了,然後播下灰灰菜種子,灰灰菜屬於豬菜,生命力頑強,這也沒有什麼講究,燒完播下就好了,也不用管理,既能喂畜生,也能當野菜食用。

與灰灰菜不同的是,今年那片要用來種植糧食的荒地。

媧氏族要擺脫刀耕火種的粗放式種植,進行精耕細作,而糧食地,就在河邊的那片灌木叢。

在入冬時,陳昊等人就對這片灌木叢做了手腳,此時,這片原本茂密的灌木叢的灌木全部枯死了,光禿禿的灌木像中了魔法一樣,全部枯掉了。

“昊,這些樹真的死掉了!”

“我們只是剝了它們的樹皮,它們就枯死了。”

“真好啊,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把樹燒了種地。”

一行人來到這片灌木叢前,部落人看到這片枯萎的灌木林,一個個感到十分驚訝。

“這叫環剝,環剝技術既可以提高果樹的坐果率,也可以用來殺死大樹,這些灌木樹腳的樹皮被剝了那麼多,肯定得死的。”

陳昊看着面前那大片枯死的灌木,就覺得十分的歡喜,因爲那片灌木的樹木都枯死了,燒成灰是很好的肥料,再加上灌木下都是厚厚的腐殖土,只要在這裡種植,不用怎麼施肥也能獲得高產,這跟珍貴的黑土地差不了多少。

“來,我們開始吧。”

“哦哦。”

部落人在陳昊的帶領下,在這片灌木上折騰起來,有人爬到枯樹上拿着石斧砍伐枯木,有人拿着長柄石刀將附近的雜草堆到樹下。

砍伐下來的枯木是很好的燃料,部落人也不捨得燒,便將這些枯木拉回部落,放在附近露天的地方存放起來。

部落人在忙着堆草,陳昊和女族長、耘嫂也是拿着一卷長長的繩子對這片灌木,及其附近的荒草地進行測量、劃分。

部落要發展起來、調動部落人的積極性,就必須實行私有制,所以,田地的劃分和規劃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不能隨便劃地給部落人隨便種植,不然有的人地多種不完,有的人地少要捱餓,這就會產生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

當前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把土地分給大家、統一管理,哪戶人種出來的糧食就屬於哪戶人,統治階層再從中收取賦稅作爲維持部落日常的運作。

陳昊幾個用樹幹和石頭作爲標記,在插上樹枝,在這片灌木叢及其附近的草地上分出一塊塊正方形的地塊,這是兩排的地塊,中間預留了一條一米多寬的灌溉水溝。

“一畝地是666.67平方米,是邊長爲25.82米的正方形大小,一公頃等於一千平方米,也就是十五畝地。”

“部落有十三戶人,今年是試驗階段,先按一戶人一畝地進行分配,多出的兩畝地一畝用來種植果樹、一畝作爲試驗田。”

陳昊拿着樹皮和筆墨,在認真地進行田地的規劃,將田地的總體規劃畫在樺樹皮上。

這剛畫完,陳昊拿起樹皮看了看,忽然就想到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嗯?”

“雖然從阿太那些結繩知道部落現在有四十九人和十三戶人,可是我對部落每個人的年齡、性別、甚至是名字都不瞭解,這怎麼行?”

“以後還要劃分田地、按照各家各戶的情況進行土地分配。”

“看來,得進行一次人口普查。”

陳昊如是想着。

花了兩日的時間,規劃的田地上的荒草、小樹都被砍掉,等到氣溫穩定下來的時候,再燒了進行播種。

規劃完田地,陳昊跟老祖母商量說,要將部落四十九口人的姓名、年齡、性別、婚配等詳細的資料記錄下來,老祖母聽到陳昊的建議也是連連贊同。

其實老祖母之前就想這樣做了,不過以前只能靠結繩記事,只能記下部落多少男女,多少孩子的年齡等資料,有時候連老祖母都認不全部落人的名字,所以部落以前一直靠一個火塘爲一個單位,讓火塘主去管理旗下的共同進食的男女。

爲了更好地迎接這次普查,陳昊還特意在部落內部的每一間屋的門口都編上門牌號方便管理。

就這樣,媧氏部落第一次人口普查就開始了。

除了陳昊和老祖母外,部落四十七口人,按照每戶人一個組合,分批過來陳昊面前進行登記,部落人個個是文盲,也就只有陳昊會簡體漢字,他將大家的名字、婚配、居住的門牌號、性別等資料詳細下來。

部落有四十九個人,要將部落所有人的名字、住所、婚配等資料靠記憶記下來是非常難的,所以,現在有了筆墨樺樹皮、就能很輕鬆地將部落四十九口人的詳細資料記住,以後無論是分配田地、婚嫁、徵收賦稅、分配物品、甚至是誰犯錯了要懲罰等等,只要一查部落的人口名錄,就能一目瞭然。

部落人也是十分配合這次的工作,陳昊的工作得很順利,期間一些沒有準確的名字、只有氏的人,陳昊幫他們取個名字,一些出生沒幾年的孩子還沒有名字的,陳昊也幫他們取一個好名字。

不過在部落裡出生的孩子的名字都隨母親的姓氏,就是媧氏,畢竟部落是媧氏,要是下一代人取父親的外部落的姓氏就非常操蛋了。

田地規劃、人口普查進行的很順利。

現在,陳昊手上就有一份媧氏族所有人的資料,他能夠隨時知道部落的人口狀況,《媧氏人口名錄》就存放在陳昊家裡,用一個帶蓋的樺樹皮桶保存起來,跟陳昊之前研究的歷法、天文、種植、馴養、採集地、家庭的物品數量等重要資料好好地保存起來。

第433章 寒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53章 借糧第375章 歸來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76章 十斤鹽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23章 大建造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37章 竹林裡的部落第502章第178章 建窯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57章 藥魚第540章第79章 柘桑第327章 怪物第185章 大開荒第530章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464章 制酒麴第61章 生變第77章 秋獵第490章 援軍第69章 閒雜瑣事第85章 換骨耜(下)第144章 西河灣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299章 處置奴隸(下)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551章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340章 後勤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496章 善惡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318章 防具 (上)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91章 造鞋(上)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139章 採鹽果第470章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35章 地籠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375章 歸來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312章 相遇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406章 太昊的附屬氏族第350章 鹽山寨第232章 產鉗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180章 戒指第226章 紅磚與窯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126章 採藥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461章 算賬第15章 “歷”的由來第4章 窮得吃草第447章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54章 狩獵(三)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82章 市日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494章 守關第125章 部落的新生命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193章 秋播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67章 下水道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4章 窮得吃草第203章 礦石
第433章 寒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453章 借糧第375章 歸來第463章 基礎科學理論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76章 十斤鹽第404章 朝貢與貿易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23章 大建造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37章 竹林裡的部落第502章第178章 建窯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57章 藥魚第540章第79章 柘桑第327章 怪物第185章 大開荒第530章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177章 柏皇氏族第464章 制酒麴第61章 生變第77章 秋獵第490章 援軍第69章 閒雜瑣事第85章 換骨耜(下)第144章 西河灣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299章 處置奴隸(下)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551章第222章 安置的事宜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64章 捕魚比賽(下)第340章 後勤第176章 被俘虜的女人第496章 善惡第337章 佔山爲王(二)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284章 耕戰國策第277章 開門七件事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318章 防具 (上)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91章 造鞋(上)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139章 採鹽果第470章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35章 地籠第335章 有利之地第375章 歸來第513章 附屬的怪事第312章 相遇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297章 攻伐戎人(六)第406章 太昊的附屬氏族第350章 鹽山寨第232章 產鉗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180章 戒指第226章 紅磚與窯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126章 採藥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461章 算賬第15章 “歷”的由來第4章 窮得吃草第447章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54章 狩獵(三)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82章 市日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227章 油料作物 (爲想成爲作家的文盲打賞加更!)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494章 守關第125章 部落的新生命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193章 秋播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67章 下水道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4章 窮得吃草第203章 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