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第七章 局變朝改(1)

十月末, 早朝會。

這日,天灰濛濛的。卯時初的鐘聲在鐘樓裡響起,伴隨宮門的開啓, 等候在外的官員們魚貫而入。在一處人較少的地方, 一位身着紫紅官袍的大臣不自覺的望向東方, 似在尋找朝陽的證據, 卻茫茫然只能看見那晦澀的天空。

“張大人?”緋紅官袍的中年男子低聲而尊重的喚道。

那大臣回過神來, 看了他一眼,神色沉重而嚴肅,攏了攏袖口, 也不說話,徑直向宮門內走去。

中年男子略低了頭, 不讓人看清他的表情, 略頓了幾步才隨着其他官員進入, 然而,看着那遙遠的紫紅背影, 卻滿眼憂愁。

早朝一直是卯時正開始,這之前的時間,官員分文武左右外堂休息。

文官一處,許是遵循着文雅禮貌,少數交談的官員聲音低離, 竊竊私語。而其餘不做聲的官員, 有的仍拿着奏章仔細檢查, 有的閉目沉思。

突然, 一個淺綠色官袍的男子提着下襬悄聲進來, 腳步匆匆,有些急切。

“大人!”來人悄聲喚道。

閉目沉思的男子睜開眼, 似惱他的打攪,微瞪了他一眼,不過還是開口道,“什麼事?”

來人附耳道,“今晨陛下欲召文定侯入朝,要予以官職。”

“此事當真!”問話人神色一怔,語氣迫切。

來人肯定的點點頭道,“昨晚是學生值夜,親耳聽見陛下命令,想必文定侯今日會出席早朝!”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午後到樓中再說。”那人低聲吩咐。

“是。”淺綠色官袍的男子躬了下身,便悄聲退去。而剛纔與其對話的,同樣穿着紫紅官袍的男子微眯起眼打量了下四周,又閉上眼休息,好似剛纔不過閒暇對話,無關緊要。

而這時,一聲鐘響,時間到了。

陸續踏入朝堂的官吏,按品階大小依次站好。如每一個早朝的程序,帝王入座,行禮。

待禮儀結束,議起政事,隨侍的僕從已退去過半。

“宣,文定侯若瀟上殿——”站立一側的太監在帝王的授意下高聲喚道,迫得正要踏出朝班的臣子縮回腳去。

衆臣心裡都是一怔,只聽見那傳遞遠去的聲音悠悠遠遠,似要一直通過宮門傳遞到文定侯府,那——曾是帝王的潛邸。

不過,顯然,以不過片刻的速度來說,文定侯必然早已入得宮門,只是之前未被發現而已。

今日,不比兩月前的中秋宴會,文定侯裝束鄭重了許多。一身衣袍不帶裝飾,金絲蟒紋勾勒出臂袖和下襬,腰間黑玉如墨硯純色。頭戴金石冠,腳着黑筒靴。不過,單就那純粹的玄色,依舊讓人無法不嫉妒。

黑色,自古以來就是最爲高貴莊重的顏色,幾乎已經默認爲帝王之色。然而,眼前大步踏來,穩穩當當坦然自若的男子,卻讓衆人顛覆了這個認知。那一身的顏色和無法移開視線的蟒龍,最清楚不過的讓人知曉,帝王對其的寵幸和倚賴。

“臣文定侯若瀟拜見陛下!”沙啞的聲線帶着古韻流泉的滄桑和寧靜,激盪在每一個堂中之人的心裡。

帝王淡淡一句,“免禮,聽封。”衆臣的心又被高高提起,暗暗關注。

“陛下敕令,封文定侯若瀟爲尚書左僕射,俸祿同三品,並領一等侯俸祿……”太監高聲就着錦書念道。

衆臣一陣騷動,唯有文定侯聽完,既不狂喜也不惶恐,只是行禮謝恩。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忍住對此不爭議。

即刻,便有重臣出列,置疑道,“陛下,本朝並未有置尚書僕射的先例,且此官位關係重大,權力極高,不該輕易授予。望陛下三思!”

帝王淡笑道,“張尚書嚴重了,尚書令一職空缺乃是常事,但僕射一職,朕早有考慮,只是一直苦無人選。現文定侯身體痊癒,又熟悉政事,擔當此任,朕未覺不可。”

張敏之反駁道,“此言差矣!陛下,僕射乃是統領六部事宜的首領,文定侯年紀尚輕,缺少資歷,豈能擔此關係整個國家命運的職位!臣以爲……極爲不妥!”

“臣亦以爲不妥!”另一位大臣也出列跟道。

“臣亦是!”

……

陸陸續續,數十人出列反對,殿中驟然鴉雀無聲。

帝王沒有說話,也不惱怒,只是平靜的看着臣子的反對。而站在朝班最前的文定侯若瀟此時也沒有多少表情,似乎這與自己毫無關係。

這時,又一大臣站出朝班道,“陛下,臣認爲,此事當可!”

帝王似有了興致,問道,“喔,如何說來?”

那大臣正是御史中丞李愷,他徐徐道來,“自古尚書僕射監督御史臺,而御史臺監督百官,不設左右僕射,則御史臺無人監督,缺少制衡。但這監督御史臺之人,必不能從官吏中找,久在朝中,人脈之廣,恐難做到不偏不倚。而文定侯,既是陛下舊臣,陛下熟知其能力,又非普通官吏,無這私利,當能做成此職。”

“哼,私利!御史中丞就能斷定此人將來不會以私害公?初入官僚,自然無私情可談,此爲何理由?老朽看來,文定侯已是國舅,後戚不得干政,這是祖訓,豈可違背!”那最先反對的禮部尚書張敏之出聲反駁,語帶譏諷。

“張大人爲何這般激動?”御史中丞李愷狀若驚訝,又似恍然大悟道,“聽聞最近張大人憂心忡忡,可是心情不佳?”

“憂心忡忡?張尚書有何事這般擔心,朕怎不知?”帝王恰時接下話題,引開封官一事。

“臣只是擔心朝政……”張敏之似不欲談及此事,委婉開口。

“恐怕不止這帝都之事令您擔心,南方之事,您也操足了心思吧!”似隨意開口,卻尖銳的讓人無法迴避。

張敏之扯出一絲笑容,道,“李大人多心了,老朽不過是禮部尚書,南方之事,與禮部無關,老朽就是擔心,也是鞭長莫及啊!”

“南方?你們誤聽了什麼?”帝王捉住這個詞彙,彷彿只是好奇的問道。

20.第六章 風雨欲來(1)44.第九章 塵埃落定(5)4.第二章 小試牛刀(1)37.第八章 當局者迷(5)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71.第四章 雲霧之間(1)4.第二章 小試牛刀(1)73.第四章 雲霧之間(3)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29.第七章 否極泰來(3)22.第六章 風雨欲來(3)23.第六章 風雨欲來(4)36.第八章 當局者迷(4)9.第三章 如此學生(2)83.第六章 紛爭騷動(5)41.第九章 塵埃落定(2)72.第四章 雲霧之間(2)33.第八章 當局者迷(1)85.第七章 局變朝改(2)10.第三章 如此學生(3)13.第四章 長袖善舞(3)92.第八章 勢穩驚耗(4)64.第二章 仲秋風月(2)57.兩人篇 名字的由來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22.第六章 風雨欲來(3)10.第三章 如此學生(3)47.尾聲81.第六章 紛爭騷動(3)47.尾聲72.第四章 雲霧之間(2)39.第八章 當局者迷(7)97.第九章 堂前幕後(3)53.清逸篇 少年的責任96.第九章 堂前幕後(2)74.第四章 雲霧之間(4)95.第九章 堂前幕後(1)80.第六章 紛爭騷動(2)34.第八章 當局者迷(2)7.第二章 小試牛刀(4)8.第三章 如此學生(1)88.第七章 局變朝改(5)95.第九章 堂前幕後(1)100.尾聲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40.第九章 塵埃落定(1)101.瓊林宴84.第七章 局變朝改(1)59.第一章 爭執初擬(1)86.第七章 局變朝改(3)33.第八章 當局者迷(1)43.第九章 塵埃落定(4)83.第六章 紛爭騷動(5)75.第五章 水墨工筆(1)6.第二章 小試牛刀(3)62.第一章 爭執初擬(4)104.各取所需(3)57.兩人篇 名字的由來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8.第三章 如此學生(1)87.第七章 局變朝改(4)31.第七章 否極泰來(5)25.第六章 風雨欲來(6)63.第二章 仲秋風月(1)61.第一章 爭執初擬(3)48.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1)95.第九章 堂前幕後(1)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64.第二章 仲秋風月(2)81.第六章 紛爭騷動(3)13.第四章 長袖善舞(3)82.第六章 紛爭騷動(4)37.第八章 當局者迷(5)64.第二章 仲秋風月(2)43.第九章 塵埃落定(4)68.第三章 暗流涌動(2)8.第三章 如此學生(1)99.第九章 堂前幕後(5)40.第九章 塵埃落定(1)86.第七章 局變朝改(3)93.第八章 勢穩驚耗(5)60.第一章 爭執初擬(2)68.第三章 暗流涌動(2)97.第九章 堂前幕後(3)65.第二章 仲秋風月(3)4.第二章 小試牛刀(1)63.第二章 仲秋風月(1)72.第四章 雲霧之間(2)105.各取所需(4)10.第三章 如此學生(3)59.第一章 爭執初擬(1)35.第八章 當局者迷(3)34.第八章 當局者迷(2)91.第八章 勢穩驚耗(3)42.第九章 塵埃落定(3)37.第八章 當局者迷(5)102.各取所需(1)40.第九章 塵埃落定(1)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
20.第六章 風雨欲來(1)44.第九章 塵埃落定(5)4.第二章 小試牛刀(1)37.第八章 當局者迷(5)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71.第四章 雲霧之間(1)4.第二章 小試牛刀(1)73.第四章 雲霧之間(3)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29.第七章 否極泰來(3)22.第六章 風雨欲來(3)23.第六章 風雨欲來(4)36.第八章 當局者迷(4)9.第三章 如此學生(2)83.第六章 紛爭騷動(5)41.第九章 塵埃落定(2)72.第四章 雲霧之間(2)33.第八章 當局者迷(1)85.第七章 局變朝改(2)10.第三章 如此學生(3)13.第四章 長袖善舞(3)92.第八章 勢穩驚耗(4)64.第二章 仲秋風月(2)57.兩人篇 名字的由來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22.第六章 風雨欲來(3)10.第三章 如此學生(3)47.尾聲81.第六章 紛爭騷動(3)47.尾聲72.第四章 雲霧之間(2)39.第八章 當局者迷(7)97.第九章 堂前幕後(3)53.清逸篇 少年的責任96.第九章 堂前幕後(2)74.第四章 雲霧之間(4)95.第九章 堂前幕後(1)80.第六章 紛爭騷動(2)34.第八章 當局者迷(2)7.第二章 小試牛刀(4)8.第三章 如此學生(1)88.第七章 局變朝改(5)95.第九章 堂前幕後(1)100.尾聲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40.第九章 塵埃落定(1)101.瓊林宴84.第七章 局變朝改(1)59.第一章 爭執初擬(1)86.第七章 局變朝改(3)33.第八章 當局者迷(1)43.第九章 塵埃落定(4)83.第六章 紛爭騷動(5)75.第五章 水墨工筆(1)6.第二章 小試牛刀(3)62.第一章 爭執初擬(4)104.各取所需(3)57.兩人篇 名字的由來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8.第三章 如此學生(1)87.第七章 局變朝改(4)31.第七章 否極泰來(5)25.第六章 風雨欲來(6)63.第二章 仲秋風月(1)61.第一章 爭執初擬(3)48.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1)95.第九章 堂前幕後(1)49.小若和小逸的一百問(2)64.第二章 仲秋風月(2)81.第六章 紛爭騷動(3)13.第四章 長袖善舞(3)82.第六章 紛爭騷動(4)37.第八章 當局者迷(5)64.第二章 仲秋風月(2)43.第九章 塵埃落定(4)68.第三章 暗流涌動(2)8.第三章 如此學生(1)99.第九章 堂前幕後(5)40.第九章 塵埃落定(1)86.第七章 局變朝改(3)93.第八章 勢穩驚耗(5)60.第一章 爭執初擬(2)68.第三章 暗流涌動(2)97.第九章 堂前幕後(3)65.第二章 仲秋風月(3)4.第二章 小試牛刀(1)63.第二章 仲秋風月(1)72.第四章 雲霧之間(2)105.各取所需(4)10.第三章 如此學生(3)59.第一章 爭執初擬(1)35.第八章 當局者迷(3)34.第八章 當局者迷(2)91.第八章 勢穩驚耗(3)42.第九章 塵埃落定(3)37.第八章 當局者迷(5)102.各取所需(1)40.第九章 塵埃落定(1)24.第六章 風雨欲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