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勸降

司馬師最終還是棄守了孟津渡,退往溫縣。

然後留下夏侯霸駐守溫縣,阻擋蜀賊深入河內郡,自己則率領三萬步卒往西北的軹縣官道而行,急速回援河東郡。

而在魏軍棄守了孟津渡之後,張溪老實不客氣的佔領了這裡,並且在黃權回軍的水師的幫助下,領軍渡過黃河,佔領了孟津渡黃河北岸,正式進入了河東郡,然後直接東進溫縣。

夏侯霸頓時壓力山大。

夏侯霸要守住溫縣,可不是因爲這裡是司馬氏的老家真正重要的原因在於,溫縣地處河內郡東北部的交通要道,守住了這裡,就等於是保全了整個河內郡的東北部。

而河內郡的東北部到底有多重要呢.順着河內郡東北部的官道,出了河內郡,進入冀州刺史部的話,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名字就叫鄴城。

換句話說,現在賊將張溪已經帶領着五萬蜀賊,打到了距離鄴城不到五百里的地方了。

當然,就算溫縣失守,夏侯霸依然還有退路可走,可以退守山陽,退守修武.河內郡東北部也不是沒有可以用來堅守的城池了。

可問題是,東邊那個方向,到底還是大魏國都,天子所在啊。

由不得夏侯霸不緊張。

而司馬師留給夏侯霸守城的兵力也不多,只有兩萬餘人,唯一對夏侯霸有利的地方在於,夏侯霸不用去擔心溫縣內部有不和諧的聲音,因爲這裡是司馬氏的老巢。

如果說其他河東世家有可能選擇賣了夏侯霸,投降蜀賊的話.溫縣司馬氏還不至於這麼做。

司馬氏要賣,也不會賣他夏侯霸,整個兗州都能賣了.可現在,這些地方都還是司馬氏父子在堅守着。

至少在這個時候,夏侯霸還是相信,司馬氏是大魏忠臣的。

更何況,司馬師爲了保衛河東,救援秦朗,親自帶兵去了河東郡,把自己的老巢交給自己防守哪怕只是從私人感情上來說,夏侯霸都必須守好這個溫縣。

而張溪呢,在領兵抵達溫縣,安營紮寨之後,給夏侯霸送了一封勸降信。

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一下的嘛,別回頭被老張家的孩子埋怨.畢竟夏侯霸是人家的舅舅來着。

雖然不是親的吧,但從夏侯淵對夏侯氏的態度來看,那可是比親生女兒都疼愛的存在,說夏侯霸是人家親舅舅,也不算錯。

再一個.萬一成功了呢?!

畢竟,夏侯霸可是歷史上的季漢車騎將軍啊,萬一這個時空突然抽抽一下,來個歷史線收束,夏侯霸選擇投降了呢?!

嗯.不得不說,張溪有點想的太美了。

現在的夏侯霸,沒有任何理由投降季漢,他依然還是大魏的宗室將領,同時還掌握着實權。

但實話實說,夏侯霸還真的有點被張溪的這份勸降信給驚到了。

不是因爲張溪勸降,而是被信中所寫的,自家族姐還活着的消息驚到了。

說真的,夏侯霸是真的不知道,當年那個溫柔善良的族姐居然嫁給了張飛在夏侯霸的印象中,當年族姐是外出踏春後不慎走失了的。

這真的不怪夏侯霸,那個時候他年紀很小,剛剛有點記憶而已,記不住事情。

再加上夏侯氏嫁給張飛這事兒吧,曹操知道,夏侯淵知道,也許夏侯惇也知道,但其他的曹氏宗族將領都未必知道的太清楚。

畢竟當時雙方是敵對勢力,而且在漢中一戰中,夏侯淵不幸戰死,劉備又大勢已成,雙方陷入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這事兒更加沒人提起了。

所以,夏侯淵生前壓根就沒跟自己的孩子們講夏侯氏還活着的事情,而死後,知情的曹操,夏侯惇等人爲了避免尷尬,也基本不提及此事,導致夏侯霸是真的不知情。

現在張溪把這事兒給挑明瞭吧.夏侯霸算是體會到了自己父親的難受勁了。

親情呢,自然是有的,畢竟夏侯霸的印象裡,那位族姐一直對自己兄弟幾人都很好,溫溫柔柔的也很讓人喜歡。

但問題是,現在兩國是世仇,而夏侯霸跟季漢還有殺父之恨.現在敵人卻用親情來勸降,這個夏侯霸是真的不能忍的。

必須要有一個交代,不僅僅是爲了自己,也是要給大魏天子證明夏侯氏的忠誠。

爲此,夏侯霸不得不親自給張溪回信,不僅拒絕了勸降,還把自己的族姐和外甥女一頓臭罵,說她們是屈身事賊,有辱夏侯氏門風給張溪都看傻了。 不是,沒那麼大的仇吧,“屈身事賊”這話都說的出來?!

這還是歷史上的那個大漢車騎將軍麼?!

但不管如何吧,老張家的媳婦兒孩子不能受這個委屈,尤其是三將軍如今不在了,張溪作爲昔日的戰友,應該替老張家討回這個公道。

因此,張溪寫信,又給罵了回去!!!

說誰是“賊”呢,咱們大漢纔是天下正統,大漢的國賊就是老曹家,你們夏侯氏身爲夏侯嬰的後代,世受國恩卻不思報效,反而助曹爲虐,你夏侯霸才是真正的“屈身事賊”。

好嘛,張溪這信一回,立刻就變成了天下正統之爭,夏侯霸不想爭都不行了,立刻回信給張溪,繼續回罵。

就這麼一來二回的,張溪和夏侯霸這兩個主將,不正經開戰,相反的倒是你一封信,我一封信的,罵的是不亦樂乎.孟達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孟達的傷還沒有好利索,如今依然綁着麻布繃帶,但已經不影響活動和議事了。

眼瞅着張溪在溫縣城下,攻城不打,圍城不做,就忙着跟人寫信對罵怎麼都覺得有點太過於無所事事了吧?!

“如今兵臨溫縣,將軍何以不思進取?!”

孟達很委婉的,勸說着張溪。

當然,最主要的是,張溪不進攻溫縣的話,他孟達就沒有再次領兵上陣的機會,他要是沒有領軍上陣的機會,就沒有再次崛起的戰功孟達現在還是很希望能夠建立功勳的。

而張溪呢,則是微笑的看了孟達一眼,然後說道,“老將軍莫要忘了,我等此番進軍河內,目的是什麼。”

戰略目的呢,孟達是清楚的,在渡過孟津後,張溪就對麾下衆將公開了這次作戰的真正目的——牽制河東魏軍。

所以,張溪這是在告訴孟達,不要急於立功,咱們的目的就是牽制魏軍而已。

現在魏軍八萬多兵力,都被張溪和馬岱等人牽制在河東,河內兩郡,目的已經達到了,打不打溫縣,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而且攻城戰,從來也不是那麼好打的,咱們手裡有五萬多人不假,可夏侯霸手裡也有兩萬多守軍這仗,可沒那麼好打。

孟達當然也知道這點,但是呢,孟達也有自己的想法。

“將軍請看!”孟達一邊說着,一邊手指這掛在張溪帳內的軍用地圖,然後說道,“溫縣雖急切難下,然溫縣以東,平皋,懷縣皆只有千餘人守衛,若將軍分老夫一萬兵馬,再請黃公衡水軍相助,老夫領軍攻略此二地,定可一戰而功成。介時,老夫做出北上攻略山陽縣之態,那夏侯霸必然急於回防,如此,不僅溫縣可破,將軍尾隨追擊,夏侯霸亦可破。夏侯霸戰敗,必然東逃,我等乘勝追擊,河內全境平定亦是指日可待。”

張溪越聽孟達說的這話,眉頭就皺的越緊這個孟達啊,真的,不知道說他什麼好。

不是說孟達的計劃沒有可行性,只是,孟達的計劃,是建立他自己獲取功勳,完全不顧這次北伐整體戰略部署的前提下的。

張溪當然知道平皋縣和懷縣好打,但他不能去打。

這兩個縣就在黃河岸邊,如果張溪去進攻了,身在兗州的司馬懿必然會擔心一河之隔的東郡也會受到張溪的威脅.萬一潁川那邊獲得了突破,司馬懿收縮兵力回防陳留郡,不再抽調東郡兵馬,該怎麼辦?!

魏延還要不要率領偏師進攻東郡和泰山郡等地了。

再一個,伱孟達領軍攻克兩縣,再北上進攻山陽縣,夏侯霸確實肯定會棄守溫縣,因爲一旦讓孟達攻克了山陽縣,佔據了官道要點,孟達甚至可以順着官道直接東進,去威脅鄴城。

可問題是,你孟達一旦進攻這裡,不僅僅是溫縣的夏侯霸會回撤,兗州的司馬懿,幷州的畢軌,甚至是鄴城的曹叡都會集結兵力,嚴防黃河兩岸,這麼一來的話,整個北伐計劃就被徹底打亂掉了。

到了那個時候,就真的變成了各打各的,徹底一盤亂戰,最終結果會變成什麼樣,誰都不知道。

反正張溪是不敢冒這個險的,他承擔不起萬一有失的責任。

所以,對於孟達的作戰計劃,張溪就只有兩個字——不批。

孟達對此,是真的不能理解明明挺好的一個作戰計劃,怎麼張溪就那麼的膽小,這點風險都不敢冒呢?!

對此,張溪也不做解釋反正老子就是這個作戰風格,當年魏延那個老匹夫跟我吹鬍子瞪眼都拿我沒轍,你孟達有能耐就試試唄。

看誰磨得過誰。

第571章 失守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67章 黃祖異動第180章 迎親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685章 考題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400章 夜襲第390章 雜章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020章 兜圈子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228章 戰與和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38章 《隆中對》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584章 失敗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813章 撤軍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1184章 急襲第778章 舌辯第100章 接應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297章 不合第868章 選擇第956章 影響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208章 雒城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761章 爭議第862章 尾聲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391章 調人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069章 休戰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209章 變數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72章 軍械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15章 察覺第367章 花關索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326章 關興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159章 分工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621章 跑了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634章 張遼決意
第571章 失守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67章 黃祖異動第180章 迎親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685章 考題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400章 夜襲第390章 雜章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020章 兜圈子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228章 戰與和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565章 畫風清奇的眉縣世家們第38章 《隆中對》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584章 失敗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813章 撤軍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1184章 急襲第778章 舌辯第100章 接應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297章 不合第868章 選擇第956章 影響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208章 雒城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761章 爭議第862章 尾聲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391章 調人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069章 休戰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209章 變數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72章 軍械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15章 察覺第367章 花關索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326章 關興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159章 分工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621章 跑了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634章 張遼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