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下下之策

諸葛亮想到的“下下之策”,其實說白了,就是通過拷問樑縣,乃至伊闕關,大谷關附近的世家大族,讓他們提供大軍所需錢糧,以此來給司馬懿造成北伐軍前線軍中缺糧的錯誤判斷。

之所以說這是“下下之策”,是因爲這個時代,是屬於世家的時代,任何政權想要在這個時代立足,不說依靠世家,但跟世家保持一定的緊密合作,是必然的。

用後世的理論來講,世家掌握着大量的生產資料——土地,掌握着大量的勞動力——隱戶,再加上數百年積累下來的人望——輿論,以及上層建築——官位。

這種情況下,徹底得罪世家,是一件相當不理智的事情。

儘管諸葛亮也想盡可能的削弱世家對朝政的影響,也想把更多的丁口從世家大族的隱匿下解放出來,增加朝廷中央集權的能力.但實話實說,如今的時代,想要徹底一步到位的消除世家的影響力,是做不到的。

即使按照諸葛亮在蜀中推行的國政,對世家採取既合作又打壓的方式,但相比於曹魏這邊依靠世家的做派,依然讓中原,河北的世家們無法接受。

這些世家大族們認爲,以蜀漢那種對待世家的態度,是屬於在剝奪世家既有利益。

這種情況下,中原,河北世家大族們,在不到生死攸關的情況下,肯定是優先支持曹魏。

而這,也是這次北伐河洛,諸葛亮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如果沒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那諸葛亮現在早就完成了對洛陽的分割包圍,圍攻洛陽,坐等司馬懿糧盡而降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爲了設計引誘司馬懿出城,對樑縣,伊闕,大谷一帶的世家大族採用拷問糧草的方式,雖然說可以用“一時應急”來解釋,但同樣的,也會引起整個河洛地區的世家反感,導致他們更加往曹魏方面靠攏,而不是選擇投靠大漢。

如果河洛世家對大漢迴歸洛陽不持支持的態度的話,那即使攻下了洛陽,想要治理這個地方,恐怕也會遇到無數的困難。

包括但不限於煽動百姓暴動,勾結曹魏影響邊地治安,破壞地方行政等等這些世家們,有這個能力能做到這些事情。

因此,諸葛亮把自己的這個策略,定爲“下下之策”,是非常正確的。

諸葛亮不想輕易使用,因此來信跟張溪商量,畢竟張溪這個人,在諸葛亮的眼裡,是屬於那種常有奇思妙想的人,也許從他的角度出發,能給出自己不一樣的啓發。

而張溪呢,接收到諸葛亮的這份信件,理解了諸葛亮的“下下之策”後,確實也陷入了沉思。

事實上,諸葛亮的這個做法,張溪的第一反應,其實也是不認可的。

穿越到這個時代二十年了,張溪已經不是一個啥都不懂的小白了.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生產力發展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就應該採用最合適的治國辦法,而不是仗着所謂一千多年的知識,試圖一步到位。

會天下大亂的。

這個時代,就是世家力量崛起的時代,張溪能做的,就是儘量的壓制世家大族的崛起力量,儘量的降低百姓在這個時代生存的壓力,減少世家大族對百姓的壓迫和剝削.剩下的事情,張溪真的做不到。

所以,徹底得罪世家,也不在張溪的選擇範圍內。

但.也不能是現在這個樣子。

現在諸葛亮的治國方式,不過是回到了後漢中期那種做派,對世家既有打壓,也有一定的依賴性,畢竟離開世家的支持,中央朝廷可能連地方政權都無法掌握,不得不如此爲之但繼續這麼下去,這個大漢,其實跟東漢中期沒什麼區別。

甚至於,繼續發展個五十年左右,等到諸葛亮,張溪這一代人相繼過世後,世家大族的力量依然會成爲主導,重新變成東漢末年那樣,豪強佔據大量土地,而百姓無地可種,產生大量流民。

再遇到一個天災年份之後,即使沒有張角,也會出現一個李角,王角之類的人物,站出來要推翻大漢的統治。

又或者,遇到一個白癡皇帝在位,權臣和野心家當道,互相攻伐,重複一下兩晉南北朝的流程.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張溪想要的,可不是這樣的一個大漢,而是一個全新的,擁有足夠生命力的大漢,一個能讓百姓活的擡頭挺胸的大漢。

世家,張溪的態度,是傾向於不能沒有,但也不能讓世家完全掌權的地步。 顯然,跟現在諸葛亮在蜀中推行的國政,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所以,張溪對諸葛亮的這個策略,細想之下,居然多少覺得是可行的。

如果不趁着現在戰亂時代,掌握朝廷大義名分,又有大軍在手的情況下,給這些世家大族們定下一些規矩.等到天下一統了,世家大族也在大漢朝廷內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了,再下手整治,恐怕會引起更大的動盪。

再一個.這一招,其實就是張溪想要的那種,可以讓河洛世家給司馬懿製造大量壓力,逼得司馬懿不得不主動出戰的辦法。

大漢北伐,會拷問地方世家大族,要求他們提供錢糧,而這幫世家哪個不是屬鐵公雞的,怎麼可能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利益?!

現在河洛地區的世家大族還不到山窮水盡的地步,自然會想辦法影響守衛河洛的司馬懿,讓他儘快把大漢北伐大軍趕出河洛地區爲要。

一個兩個世家這麼要求,司馬懿也許還會不當回事,但如果大量的世家都提出類似的要求司馬懿能扛得住?!

想明白這些後,張溪立刻給諸葛亮寫了回信,而且這次,洋洋灑灑的寫了很多。

首先,張溪是全力支持諸葛亮採用這樣的手段來逼迫司馬懿主動出兵的,同時也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了書信中,給諸葛亮採取這樣的行動,提供更多的理由。

其次,張溪告訴諸葛亮,繼續對世家大族進行妥協退讓,也不會改變他們現有的態度畢竟,咱們不可能給他們在曹魏的時候,同樣的待遇。

這些世家大族是不會選擇在和平時期投靠大漢的,那倒不如趁現在手裡有刀子的時候,提前給他們定下規矩,省的將來治理起河洛來,會比較麻煩。

最後,張溪還是跟諸葛亮強調了一下,這麼做是可以做,但還是要留下最後的身份體面可別鬧的大家都難看了,畢竟這個時代,還是離不開世家大族的。

其實說白了,張溪是怕諸葛亮做的太過了,鬧出跟李自成進北京一樣的鬧劇咱們的最終目的可不是那點錢糧,而是要整個河洛地區,主次不能顛倒。

但諸葛亮肯定是不知道李自成是什麼人的,所以嘛,張溪說的就比較含糊,大意就是給世家大族留下體面就可以了可別真的拷打用刑啊。

這事兒吧,其實張溪也是真的想多了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出身啊,真當他跟李自成一樣,只有那點格局和見識麼!!!

諸葛亮雖說是想要通過拷問世家大族們,要求他們提供大軍錢糧,但了不起也就是威脅一下,語氣重一點,條件苛刻一點.如果有不長眼的,殺一兩個震懾一下,也就足夠了。

諸葛亮可真沒想挨家挨戶的去拷問,不出錢還要嚴刑拷打啊這太有失世家大族的體面了。

相反,諸葛亮還覺得,張溪居然會想到嚴刑拷打.雖說是告誡自己不要這麼做吧,但都提到了,就說明這小子是真的想到了。

這怎麼行嘛。

但不管怎麼說吧,有了張溪的支持,諸葛亮也算是有了一點行動的底氣但,還是在等。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諸葛亮也不用採用這麼極端的手段,畢竟是下下之策來着但問題是,一直等到十一月下旬,進攻洛陽又過去了一個月,形勢依然沒有什麼太大的進展。

司馬懿繼續龜縮在長安城內不出,而潁川襄城方面,陳泰雖然也出兵進攻過一次昆陽,但那次不過是小小的試探了一下,連圍城都沒有,打了不到十天就選擇了退兵。

這麼繼續持續下去,時間對漢軍來說,是很不利的。

也不知道曹真有沒有快速平定公孫淵之亂,畢竟那邊離的河洛地區太遠了,等到那邊有消息傳來,恐怕曹真率領的南下支援大軍,已經離河洛地區不遠了。

因此,諸葛亮沒有足夠的時間繼續再跟司馬懿耗下去了雖然是下下之策,但總比沒有策略來的強。

就.下手吧!!!

第180章 迎親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661章 潼關路第942章 守關第933章 魯陽第556章 諸葛誕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692章 爭論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650章 大雪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56章 曲轅犁第604章 收尾第401章 突襲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449章 吳王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89章 置地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018章 陸凱第546章 糾纏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42章 分地盤第547章 逃命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802章 援兵第171章 聯姻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180章 衛氏第18章 家有新人第772章 拖延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04章 邀約第1213章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55章 拜師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665章 突圍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56章 曲轅犁第834章 追擊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48章 出巡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20章 秦朗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640章 再見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56章 水戰(四)第739章 私宴第233章 佐官第666章 敗退第1158章 背鍋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19章 練兵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306章 形勢再變
第180章 迎親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661章 潼關路第942章 守關第933章 魯陽第556章 諸葛誕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692章 爭論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650章 大雪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56章 曲轅犁第604章 收尾第401章 突襲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449章 吳王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89章 置地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018章 陸凱第546章 糾纏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42章 分地盤第547章 逃命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802章 援兵第171章 聯姻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180章 衛氏第18章 家有新人第772章 拖延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04章 邀約第1213章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55章 拜師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665章 突圍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56章 曲轅犁第834章 追擊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148章 出巡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20章 秦朗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640章 再見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56章 水戰(四)第739章 私宴第233章 佐官第666章 敗退第1158章 背鍋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19章 練兵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306章 形勢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