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急襲

第1184章 急襲

司馬懿出兵了,而且出兵的速度相當的快。

大朝會上,曹爽纔給了司馬懿兵符,代表天子授予了司馬懿“臨危制事”的權利,三天後,司馬懿就集結好了兩萬兵馬,面辭天子,領兵出征了。

而跟隨司馬懿一起出徵的人,除了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外,還有中護軍蔣濟,兗州刺史賈逵等等.基本上司馬懿把在鄴城還有點能力的戰將,都給帶走了。

領兵離開了鄴城後,司馬懿把主力部隊交給賈逵,蔣濟二人率領,自己帶着五千士卒,和司馬昭一起先行一步,急行軍趕赴魏縣。

目的,當然是趁着現在蜀賊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到來的時候,打蜀賊一個措手不及。

司馬懿這麼做,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如今郭淮退守到了魏縣,雖然仗着魏縣的城防優勢暫時穩住了局面,但守城士卒不足,軍中新敗,軍心不振,哪怕司馬懿能及時帶兵趕到,士氣也是一個大問題。

這事兒,哪怕是以司馬懿的威望,也不可能輕易辦到。

因此,司馬懿的想法,是當着魏縣守軍的面,打一個不大不小的勝仗,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提振軍中士氣,同時也能打壓下蜀賊長驅直入的氣焰。

而要想做到這一點,最合適的辦法,就是奇襲。

當然,司馬懿也知道,想要打張溪這個老烏龜一個奇襲,難度是很大的所以司馬懿必須快。

用最快的速度集結兵力,最快的速度出兵,出兵後就立刻分兵出擊,搶在張溪得知鄴城動向前趕到魏縣,發動一擊,不給張溪任何的準備時間。

司馬懿也沒指望依靠這樣的奇襲能一次性的擊退蜀賊,畢竟他只帶了五千人出來。

但是,獲取局部的小勝,還是可以做到的。

而司馬懿,也確實做到了。

只是,代價不算小。

司馬懿跟司馬昭奔襲魏縣,一路上不停地調整行進方向,躲避蜀賊的斥候偵查,確實在距離魏縣城南十里的地方發現了漢軍的蹤跡。

司馬懿沒有浪費任何時間,他抓住時機就對這支軍隊發動了突襲,也確實攻破了這支漢軍的營寨,造成了這支漢軍一定的損傷。

但問題是,司馬懿的運氣不太好,他碰上的,是姜維率領的大漢北軍。

五千魏軍突然襲擊,確實給姜維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至少在突襲一開始的時候,大漢禁軍確實有些慌亂,被司馬懿抓住了機會,殺入了營寨。

但隨後,事情就開始變的更司馬懿預料的不太一樣了。

按照這年月常規的對敵經驗來判斷,一方軍卒在遭遇到突襲,並且被攻破了營寨的情況下,大概率會爲了逃命而四散奔逃,最終導致軍營內部混亂,彼此互相殘殺,或者被敵軍輕易斬殺。

可偏偏,司馬懿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大漢郡兵,而是大漢禁軍。

逃離營寨的事情呢,確實是發生了。

但四散潰逃的現象,卻並沒有發生。

大漢北軍,在面對這種敵軍劫營的極端情況,是有過應對方案,也進行過類似的操練的。

不要求大漢北軍在突遭敵人偷襲的時候能立刻結陣迎敵,但至少要在後撤一段路程後,儘快集結完畢,重新結陣。

做不到這一點的軍隊,憑什麼稱之爲大漢的精銳之師?!

所以,當司馬懿還在營寨內試圖製造更多混亂,造成更多的殺傷時,逃到營寨以外的大漢北軍,已經在軍中底層什長和校尉的組織下,重新開始集結了。

當司馬懿發現事情好像有點不太對勁的時候,營寨外已經就近集結了快兩千人了。

司馬懿的決斷能力也不可謂之不快,他發現異樣後,立刻下令全軍撤退但這個時候,第二個不幸運的事件,也來了。

在營寨內的姜維,也帶着親兵趕到了最前線,開始接管營寨內部的作戰指揮。

姜維雖然被司馬懿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他的反應一樣很快,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判斷,快速樹立起自己的大旗,安定軍心士氣,同時帶領親兵們快速收攏最靠近自己的混亂士卒,在收攏到一定兵力後,立刻前壓,試圖圍攏還在營寨內放火製造混亂的魏軍。

司馬懿想要趁着混亂撤退,而姜維在稍微穩住了一點局面後,立刻下令自己的親衛進行反攻,把司馬懿往營寨外集結兵力最多的地方驅趕,逼迫司馬懿進入前後夾擊的狀態。

姜維的反應不算慢,但到底還是司馬懿這個老狐狸的洞察能力和決斷能力更快.在洞悉了姜維的意圖後,司馬懿自己領兵阻擋姜維的進攻,讓司馬昭趁着營寨外的蜀賊沒有完全列陣完畢,立刻反攻打通逃生通道,最終還是趕在姜維合圍前,撤了出去。

可即使如此,司馬懿的五千人,最後撤入到魏縣城內的,也只有三千兩百餘人。至於殺敵多少,其實司馬懿自己也不清楚.但保守估計,至少也有兩千人以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司馬懿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帶着這場小勝進入到魏縣,也能很好的提升一下魏軍的士氣。

只是,當司馬懿在郭淮的接應下,退入魏縣後,他卻發現.好像魏縣的守軍,士氣也不算太低落的樣子。

所以.到底是發生了什麼?!

一問之下,司馬懿才知道,這近一個月的時間,魏縣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初,郭淮放棄了防守黎陽,一路撤退,退回魏縣的時候,其實確實是局勢最危險的時候.那個時候,郭淮都覺得,如果張溪順勢直接追上來的話,自己可能是真的守不住魏縣。

爲此,郭淮向鄴城發送了緊急的求援戰報。

但這之後吧,郭淮在魏縣等了快十天的時間,卻沒有看到一個蜀賊的身影到來。

一開始,郭淮還在懷疑,是不是蜀賊又在玩什麼聲東擊西的把戲了.一直到他派出的斥候打探到具體消息,郭淮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不是張溪不想乘勝追擊,進攻魏縣,而是張溪不能。

他被汲縣的張虎給拖住了腳步。

黎陽失守,理論上講,此時的汲縣周圍全都是漢軍的勢力範圍,已經是沒有了退路.說白一旦,汲縣等於是被郭淮拋棄了的。

這種情況下,張虎哪怕選擇投降,別人也只會說是郭淮指揮不力,導致張虎不得不降。

但張虎卻是出乎意料的沒有投降。

他不僅沒有投降,還依然在汲縣堅守死戰這麼一來,張溪還真的不敢輕易領兵北上。

汲縣不下的話,就始終有一根釘子紮在東郡北伐軍的腰眼上,不拔掉,隨時會有隱患的。

張溪可不會犯袁紹那樣的錯誤,在身後有威脅的情況下還不管不顧,把糧草補給線暴露在魏軍的威脅之下。

因此,張溪下令魏延回軍,前後夾擊汲縣,花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才終於是攻克了汲縣,生擒了張虎。

對張虎嘛,張溪倒是沒有爲難,只是暫時關了起來.畢竟,張虎的老爹是張遼。

當年張遼和關羽在南陽戰前一敘,他們的談話內容,鄧艾早就告訴張溪了.關張兩家,互相約定要照顧對方子嗣的。

因此,哪怕是看在關家人的面子上,張虎都不能殺。

再者說了,戰場之上,各爲其主,張虎死守不降,那也不過是爲國盡忠而已,張溪也不能說什麼。

只是,因爲張虎的這一通耽擱,導致張溪晚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抵達魏縣。

但是吧,即使是這個時候,郭淮守衛的魏縣,依然還是挺岌岌可危的。

一方面,是因爲這個時候曹爽還在鄴城來回猶豫,始終不肯下定決心請司馬懿出山。

另一方面蜀賊的箭矢壓制實在是太猛了,猛到魏軍的弓箭手只敢躲在城牆的女牆之下隨手拋射,根本不敢輕易冒頭。

這種情況下,郭淮不得不暫時放棄城頭互射,後撤弓箭手,放任蜀賊的攻城器械靠近城牆,在進入城牆爭奪戰的時候,再發動反擊。

只有當雙方士卒混戰在一起的時候,蜀賊的弓弩壓制纔會沒有用武之地。

但是,總是這麼守下去的話,就算郭淮的指揮能力和洞察能力再高,也總會有照顧不到的時候.魏縣早晚要被攻破。

就在郭淮着急上火,但又一籌莫展的時刻魏縣城內的一個叫馬隆的世家子弟,他說他有辦法來應對蜀賊的箭矢壓制。

那個時候,郭淮是真的沒有辦法了,他真的是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相信了這個馬隆。

然後,馬隆用三塊摺疊木板,就輕易的化解了蜀賊的箭矢壓制。

 

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204章 名分第115章 察覺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324章 激將第683章 影響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67章 黃祖異動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72章 軍械第1214章 聖裁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授徒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646章 議事(三)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86章 攻城第43章 輸了第609章 到來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9章 練兵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394章 矛盾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270章 江東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686章 公平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263章 忙碌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00章 接應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423章 鏖戰第129章 破騎兵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102章 追擊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9章 寇封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479章 看不慣第1208章 投降?!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987章 議定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919章 大婚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367章 花關索第391章 調人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459章 變故第429章 搶時間第49章 大勝第736章 爭(一)第162章 賣馬第407章 詐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46章 家內瑣事第401章 突襲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683章 影響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3章 議策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698章 坦白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
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204章 名分第115章 察覺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324章 激將第683章 影響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67章 黃祖異動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72章 軍械第1214章 聖裁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60章 授徒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646章 議事(三)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86章 攻城第43章 輸了第609章 到來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9章 練兵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394章 矛盾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270章 江東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686章 公平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263章 忙碌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00章 接應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423章 鏖戰第129章 破騎兵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102章 追擊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9章 寇封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479章 看不慣第1208章 投降?!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987章 議定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919章 大婚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367章 花關索第391章 調人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459章 變故第429章 搶時間第49章 大勝第736章 爭(一)第162章 賣馬第407章 詐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46章 家內瑣事第401章 突襲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683章 影響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83章 議策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698章 坦白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