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濮陽失守

徐庶在“攻下”雍丘後,他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雖然也派出了追兵,但正如司馬懿所預料的那樣,兵力再次被分薄了。

現在追擊司馬懿所部的,只有鄧艾率領的五萬人。

而司馬懿手裡,也有五萬多士卒。

如果是野戰,鹿死誰手不好說,但如果打守城戰,司馬懿已經有很大的把握,能夠守住東郡了。

當然,前提條件是賈逵能及時佔領濮陽,而司馬懿能在短時間內配合郭淮,蔣濟等人,擊潰魏延所部,避免遭到兩面夾擊的地步。

因此,司馬懿在退兵到濟陽和曹爽匯合後,略作安排,然後就領兵往西北方向前進,直奔酸棗而去。

曹爽這次是真的屁話都沒有多說一句.木已成舟,多說無用。

再一個,曹爽也怕自己多嘴,導致司馬懿讓他留守濟陽.那纔是最麻煩的事情。

雖然說吧,司馬懿已經是確定要棄守整個陳留郡了,但濟陽這樣的重鎮,多少還是要留人下來守一段時間的至少要給時間把囤積在這裡的糧草弄走。

司馬懿留下的駐守人選是高堂隆,畢竟高堂隆擅長統籌糧草規劃,他在這裡留守也算是人盡其才.曹爽要是多嘴一句,恐怕也得被司馬懿留下來。

反正曹爽以己度人,一點都不懷疑司馬懿會做出這種事情來畢竟兩人關係很差,距離撕破臉皮只差一步了。

而曹爽一旦因爲多嘴被司馬懿留在濟陽,那纔是深陷旋渦呢。

蜀賊都已經攻下了雍丘,而賈逵也已經奉命撤離定陶,北上離狐縣,轉道進攻濮陽了濟陽這地方,東西兩面都沒有任何防護,蜀賊完全可以兩面夾擊,根本守不住。

當然,司馬懿也沒有要求高堂隆必須堅守濟陽多少天,只是讓他抓緊時間運輸糧草往離狐縣方向而去可畢竟這裡即將淪爲戰場,而在戰場上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誰都說不清。

反正比起留在濟陽,曹爽還是覺得跟着司馬懿的主力大軍行動會比較安全一些。

嗯,其實說白了,還是曹爽怕死,所以纔沒跟司馬懿繼續擡槓。

曹爽這一路乖乖聽話,司馬懿也就懶得搭理他安排好濟陽的事務後,司馬懿立刻帶着陳泰一起出兵,前往酸棗,圍剿魏延所部。

而此時的賈逵,已經帶領着一萬五千士卒,進兵到了濟陰郡北部的離狐縣。

這裡,距離東郡重鎮濮陽,只有不到一百里的路程了。

賈逵本來打算趕到離狐縣後,稍作休整可在這裡,賈逵遇到了一個他意想不到的人。

也沒別人,就是他的寶貝兒子,賈充。

當初賈充賣了一把郭淮,拼命的撤離了戰場在確保安全後,賈充總算是想起來要收攏潰兵了。

雖然吧,魏延沒有選擇追擊賈充,而是轉頭去找郭淮的麻煩了可賈充自己也知道,自己下達命令的時機不太對,自己率領的軍隊大概率是已經戰場潰散了,要收攏起來並不容易。

因此,在戰場外面,賈充勉強收攏了約兩千人的潰兵後,選擇了往最近的離狐縣方向進軍。

一方面,士卒潰散後,如果有心歸建的話,肯定會去附近最近的縣城,畢竟這裡才能得到糧食補充,而且按照魏法,這樣歸建是被認可的,不會被事後追罰。

在這裡,賈充可以繼續收攏潰兵。

另一方面,其實賈充也知道,如果自己就這麼回定陶去,自己的父親問起來,自己恐怕下場好不到哪兒去。

誰家老子誰瞭解,就賈逵那個脾氣,一旦得知賈充這次戰敗的經過,大概會直接命人把自己給捆起來,送到雍丘去交給司馬懿發落。

自家老子就是這麼一個認理不認親的性子。

因此,賈充也不敢就這麼回定陶去,選擇離狐作爲臨時落腳點,看看有沒有其他機會可以將功補過。

而賈充看中的機會,其實就是濮陽城。

賈充的能力還是不差的,他只是領兵經驗欠缺,再加上私心過重,人品不咋地還愛耍小聰明好吧,這個人是真的不行。

但人品糟糕歸人品糟糕,賈充還是能看得出來,如今的濮陽守軍不會太多,所以他要將功補過的話,唯一的希望,就是攻下濮陽。

只是,賈充手裡的軍隊人數也少啊.哪怕再怎麼收攏殘兵,最後退到離狐縣來匯合的魏軍加起來,也不超過五千人。而濮陽那邊,根據賈充截獲的情報和自己的偵查,守軍大概是在一千到兩千人之間。

濮陽畢竟是堅城,賈充手下的士卒卻都是敗兵,士氣低落不說,糧草補給也只是勉強夠用.用這樣的士卒去進攻有兩千人駐守的濮陽城,恐怕未必打的下來。

經歷過一次戰陣失敗後,賈充終於還是學到了一點東西,沒有自己剛出兵的時候,那種盲目的自信和樂觀了。

因此,賈充一邊在離狐縣駐紮了下來,繼續收攏潰兵,抓緊時間恢復士卒的軍心士氣,補充糧草軍械,一邊等待時機進攻濮陽城。

結果,賈充還沒完成這些“將功補過”的準備呢,自己老爸帶着一萬五千士卒已經到了離狐。

好嘛,這下賈充的事兒是徹底瞞不下去了。

賈充並不知道司馬懿扣下了郭淮的軍報,他還以爲賈逵早就知道了自己戰敗的事情。

因此,當賈逵詫異的詢問“我兒爲何在此”的時候,賈充還以爲自己老爹是在陰陽怪氣的詰問自己,是要收拾自己的前兆。

面對自己的老子,賈充還不至於玩什麼小聰明,而且他也沒想到司馬懿會替他隱瞞戰敗的事情,自己老子一問,賈充自然是不敢有所隱瞞,該說不該說的,全都說了。

可等賈逵聽完了賈充的講述後,差點兩眼一黑的昏厥過去。

自己這輩子的爲人處世,怎麼會教出這麼一個混蛋玩意兒出來?!

違抗軍令,擅作主張,指揮無方還賣隊友特麼比曹休都不如啊。

自己這大半輩子積攢出來的老臉,全讓自己的兒子給丟盡了。

給賈逵氣的,直接拔出了腰間的配劍但想想這到底是自己的兒子,擲劍於地,抄起劍鞘,對着賈充一頓劈頭蓋臉的抽。

賈充也不敢躲啊.雖然賈充的人品是不行,但這年代根深蒂固的“孝道”理念,還是深刻的影響着賈充的。

結結實實的捱了一頓抽。

最後賈逵也是抽累了,氣喘吁吁的坐下,開始想對策。

畢竟,這是自己的兒子,自己親生的,養了十八年的兒子.公忠體國是一回事,自己兒子的命是另一回事。

如果有補救的機會的話,賈逵也不想送兒子去死。

而很快的,賈逵就想到了辦法——攻克濮陽。

如果自己的兒子能親自領兵攻克濮陽,自己再豁出老臉去跟司馬懿和郭淮求求情,恐怕這個事兒,就能這麼遮掩過去了。

畢竟,這麼大的事情,司馬懿都沒有寫信告知自己,可見司馬懿那邊,也不見得是非要追究賈充的責任。

而攻克濮陽這個事情,在賈逵看來,其實並不難。

根據情報顯示,濮陽守軍大概就只有一千人左右,守將也不知名,蜀賊的北線主力大軍全部集中在酸棗到延津一線,哪怕濮陽告急,一時半會兒也無法回援.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多麼難的任務。

因此,賈逵劃撥了五千士卒給賈充,加上賈充這段時間收攏的五千殘兵,湊足一萬兵馬,現在立刻出發,去進攻濮陽。

自己則暫時在離狐縣略作休整,晚個四五天再往濮陽進發。

如果自己到了濮陽,賈充已經攻下了,那不用說,這個功勞肯定是他的,將功補過的機會也有了。

可如果自己趕到的時候賈充還沒有攻下濮陽那也不用麻煩別人了,賈逵自己就把自己的兒子綁了,等戰後由司馬懿來定奪吧。

這麼點事情都幹不成,是死是活的,又有什麼區別?!

就這樣,賈充帶着一身被老子揍出來的青紫傷痕,顧不得別人的異樣眼神,立刻去整軍,然後領兵出城,進攻濮陽。

兩天急行軍,三天攻城賈充用了五天,終於是趕在自己老爹親自領兵到來前,攻克的濮陽。

嗯,小命算是保住了。

第571章 失守第459章 變故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91章 戍邊第1209章 變數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76章 鄧艾去留第343章 調整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1212章 考試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118章 苦肉計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372章 密謀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651章 退兵第429章 搶時間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9章 訪友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243章 爭議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945章 撤軍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005章 勸降第1111章 劃紅線第429章 搶時間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70章 江夏太守第644章 議事(一)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56章 曲轅犁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章 年底酒宴第180章 迎親第222章 《蜀科》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76章 截擊第1025章 變數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808章 添油第457章 換將第126章 絕北道第808章 添油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63章 火箭第165章 朋友第495章 柳隱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14章 亂戰第27章 論將第700章 收尾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742章 歲月第265章 蝗災第162章 賣馬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146章 回府第704章 挑明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53章 蹴鞠第589章 試探第661章 潼關路
第571章 失守第459章 變故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91章 戍邊第1209章 變數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76章 鄧艾去留第343章 調整第420章 天時不利第1212章 考試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118章 苦肉計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372章 密謀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651章 退兵第429章 搶時間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9章 訪友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243章 爭議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945章 撤軍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005章 勸降第1111章 劃紅線第429章 搶時間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70章 江夏太守第644章 議事(一)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56章 曲轅犁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章 年底酒宴第180章 迎親第222章 《蜀科》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76章 截擊第1025章 變數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808章 添油第457章 換將第126章 絕北道第808章 添油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63章 火箭第165章 朋友第495章 柳隱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614章 亂戰第27章 論將第700章 收尾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742章 歲月第265章 蝗災第162章 賣馬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146章 回府第704章 挑明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53章 蹴鞠第589章 試探第661章 潼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