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

東吳的出兵,其實跟蔣濟沒啥關係。

這個時候的蔣濟,纔剛剛走到東阿,甚至還沒有進入泰山郡,更別說繞過泰山郡進入琅琊郡去見諸葛瑾了。

而同樣,東吳的這次出兵,其實跟孫權也沒啥關係。

孫權現在的重心,始終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不僅要平穩自從周瑜死後,多少有些不受控制的淮泗軍功集團,同時還需要平衡淮泗軍功集團和江東世家之間的各種矛盾。

本來孫權是能控制的住的,依靠太子孫登拉攏江東世家,利用呂壹牽制住淮泗軍功集團,自己再發揮高超的制衡手段,江東的內部政局,就全在孫權的控制之下了。

但,最近江東內部出了不小的問題——太子孫登病危了。

這是孫權絕對沒有預料過的事情。

孫權對東吳內部的謀劃中,孫登是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只要孫登能夠順利繼位,天然就擁有江東世家支持。

而淮泗軍功集團,孫權會在自己還掌權的時候,利用呂壹這把刀狠狠地削弱這些人,而等到將來孫登繼位,只要殺掉呂壹,就能輕易的安撫住淮泗集團,收攏淮泗集團的人心爲自己所用。

這樣一來,孫登就不需要再跟自己一樣,時刻不停地用制衡的手段去牽制麾下羣臣,江東的政局纔算是真正的穩定下來。

可誰知道,孫登居然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病危了.甚至有病故的可能。

孫權這會兒是真的沒心思去考慮北方的戰局如何,他只知道,如果孫登真的撐不住病故了話,那麼整個江東政局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動盪,導致自己十幾年的佈局徹底從頭再來。

畢竟,除了孫登這個名正言順,並且已經培養了十幾年的太子外,孫權其他的子嗣,都很難承擔起穩定東吳政局的責任。

因此,忙於思考內政走向的孫權,壓根沒給在淮南和徐州的東吳軍下達過任何的進攻指令。

這次東吳軍出兵兗州,其實是陸遜的一手操作。

陸遜思考問題的角度,跟孫權思考問題的角度,肯定是不同的。

作爲在淮南,全權總督徐州和淮南戰事的上大將軍,陸遜優先考慮的,肯定是東吳的對外戰略,朝廷內政方面的事情,陸遜肯定是不會放在第一位去思考的。

如今蜀漢北伐一路平推,都快佔據整個兗州了,不管是從佔便宜的角度,還是從天下局勢平衡的角度,陸遜都不可能坐視不管。

如今蜀漢勢大,前兩年纔在南面收回了荊南四郡,把朱然等人打的相當狼狽,現在再次出兵北伐,一路進攻下來,打的曹魏節節敗退要是讓蜀漢全據了兗州,那麼恐怕這個天下,就不存在可以單獨對抗蜀漢的勢力了。

再一個,如果蜀賊全據了兗州,那麼下一步,還真的不一定會對河北發動進攻.比起有黃河天險防衛的河北地區,同樣是平原的徐州和半個青州地區,不是更加合適的目標麼?!

如今的大吳和蜀漢之間,關係可算不上多好,而淮南地區要支援青徐地區,光靠沛國和下邳郡之間的這點通道,恐怕也很困難。

因此,不管從什麼角度出發,陸遜都認爲,現在必須抓住機會出兵。

一方面,牽制住蜀漢的軍隊,讓曹魏方面不至於輸的太乾脆,依然還能有繼續對抗蜀漢的能力。

另一方面,陸遜也需要拓寬淮南和青徐之間的區域聯繫,萬一將來蜀漢進攻淮南或者青徐的話,也好彼此呼應,互相救援。

基於以上考慮,陸遜以上大將軍的身份,下令給下邳郡的諸葛誕,譙郡邊境的孫韶,汝南的朱據,讓他們領兵北上,進攻各自的目標,牽制住在雍丘的徐庶。

而陸遜也再次領兵,出碭山,進入樑國,威脅胡遵的後路。

很顯然,陸遜的目的達到了,他確實拖住了大漢至少五萬兵馬,也給了在東郡的司馬懿穩住防線的機會。

只是,有一點,陸遜其實也沒有想到司馬懿這個老狐狸,都面臨了這麼困難的局面了,依然沒忘了坑一把東吳,他的本來目的,就是要拖東吳下水。

司馬懿派出蔣濟的目的,就是說服東吳出兵,而現在,蔣濟還沒到琅琊郡呢,東吳就已經出兵.這下省事兒多了,蔣濟也就沒有去琅琊郡的必要了。

當然,蔣濟也不用再回酸棗去了,直接去濮陽,協助賈逵防守西線就可以了。

而隨着東吳的出兵,徐庶不敢輕易北上,而在東郡的三天線,曹魏又基本穩住了陣線.戰局再次進入了一種膠着的狀態。

打呢,每天都在打,但誰也沒有辦法輕易獲得突破。

司馬懿這個時候,一邊堅守防線,一邊,也在等朝廷那邊的決斷算算時間,自己的疏奏,已經是送到了朝堂之上了,接下來,就看曹叡的反應速度了。

而曹叡,終究還是比較英明的.收到了司馬懿的書信後,他沒有再跟往常一樣召集羣臣議事。

現在的曹叡也算是看明白了,現在自己手下的這幫玩意兒,真的沒法跟當初的四大顧命大臣相比,遇到事情,一個比一個沒主意。這種情況下,你再找他們議事,那必然是一人一個主意,然後吵得沸沸揚揚,根本不會有任何結果。

司馬懿那邊,可經不起這麼長時間的來回扯皮。

因此,曹叡在接到司馬懿的書信軍報後,在腦子裡仔細過慮了一遍人選,最終決定,微服前往大鴻臚劉曄的府邸,私下拜會劉曄。

這是效仿他老爹,真遇到困難的事情了,還是得找賈狐狸出主意.曹叡仔細盤算了自己值得信任的人選後,也決定,去找劉曄。

劉曄是大魏的三朝老臣了.雖然他姓劉吧,可誰都知道,那就是一個姓氏而已,劉曄跟大魏纔是真正的利益捆綁關係。

而且,如今曹叡也沒得選了就他手下的那些個歪瓜裂棗的,找他們能商量什麼戰略?!

再加上,劉曄在歷侍曹魏三代的過程中,也展現出了極其高超的戰略眼光,這種需要考量戰略的時候,找劉曄商量,纔是最合適的。

只是劉曄的身體,真的算不上多好。

早在半年前,兗州之戰開打的時候,劉曄的身體就已經不好了,甚至劉曄府上都已經做好了治喪的準備了。

但是吧,不知道是不是曹叡真的是有天子氣吧,他下詔升劉曄爲大鴻臚後,劉曄的病情居然真的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現在都能勉強下牀了。

這是個好彩頭,同時,也讓曹叡的內心裡,多了一些心理暗示.也許劉曄就是曹氏先祖,留給自己破局的關鍵。

否則你很難去解釋,一個快死的人,怎麼就會突然好起來了。

而劉曄,雖然對曹叡親自來訪問策很感動,但老實說,現在的局面,未免有些太糟糕了。

因爲生病的關係,劉曄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接觸過前方戰事的情報了,他一直是在安心養病。

而且吧,劉曄以爲,兗州有司馬懿守着,河東有秦朗盯着,只要小心一點,不要浪,安心堅守的話,蜀賊想要攻過來,可沒有那麼容易。

結果,轉眼半年時間,天子親自來訪,告知自己,兗州快丟了。

劉曄能說啥.他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尤其是這個丟失兗州的過程中,還有天子瞎指揮造成的戰略被動因素.你讓劉曄能說出什麼話來。

而且,天子來問自己的,也不是怎麼守住兗州,而是

“司馬仲達之意,卿以爲如何?!”

這纔是曹叡真正要問的問題——司馬懿主張保存實力,撤出兗州,據黃河天險而守這樣的戰略,是否有可行性。

或者稍微再進一步,曹叡想問的,是有沒有更好的戰略,可以取代這個戰略。

劉曄聽明白了曹叡的目的後,立刻進入了自己的思考。

司馬懿的能力,劉曄是非常認可的,而且現在司馬懿身處前線,他能提出來的戰略規劃,必然是最符合實際情況的。

劉曄身居後方,又有半年多沒有接觸到實際軍務了,他又不是曹爽那樣的缺心眼,不可能憑藉自己的想當然,給曹叡瞎出主意.事關十餘萬魏軍的生死,這可不是小事。

因此,劉曄是不認爲自己能在後方依靠憑空想象,就能想出比司馬懿的戰略更優秀的策略出來。

至於司馬懿一旦選擇退出兗州後,可能會造成的政治影響,這個也不需要劉曄去給曹叡分析。

曹叡是個什麼樣的主君,劉曄很清楚,他也許在軍略上稍微有所不足,但對於政略和爲君之道,恐怕比先帝還要強。

所以,曹叡是不可能不知道放棄兗州,退守河北的政治影響力的。

知道曹叡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劉曄的回答也很簡單。

“請問陛下.河東在否?!”

“尚在!”

“如此,請陛下速行司馬仲達之計,切莫遲疑。”

這,就是劉曄給曹叡的回答。

第69章 江夏變故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1184章 急襲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1207章 退路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301章 收降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162章 賣馬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882章 破城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390章 雜章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94章 示範區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715章 救災第479章 看不慣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153章 撤軍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4章 主僕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48章 出巡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9章 練兵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782章 敗退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358章 戰與和第587章 處罰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883章 嚇退第1047章 南征第149章 約定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477章 改制第704章 挑明第60章 授徒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987章 議定第80章 水戰第1158章 背鍋第176章 誤解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833章 誘餌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126章 絕北道第256章 鍊鐵第74章 密謀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05章 同行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989章 戰備第773章 刻板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301章 收降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31章 攻城(二)第959章 中計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7章 糜竺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626章 敗退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
第69章 江夏變故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1184章 急襲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1207章 退路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301章 收降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162章 賣馬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882章 破城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390章 雜章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94章 示範區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715章 救災第479章 看不慣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1153章 撤軍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4章 主僕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48章 出巡第596章 正面較量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9章 練兵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782章 敗退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358章 戰與和第587章 處罰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883章 嚇退第1047章 南征第149章 約定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477章 改制第704章 挑明第60章 授徒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987章 議定第80章 水戰第1158章 背鍋第176章 誤解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833章 誘餌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126章 絕北道第256章 鍊鐵第74章 密謀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05章 同行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989章 戰備第773章 刻板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662章 張溪罵陣第301章 收降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31章 攻城(二)第959章 中計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7章 糜竺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626章 敗退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