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

有時候吧,真的,人跟人真的不太一樣,因此有些時候吧,你真的跟人着不起那急.這道理郭淮懂的,真的很懂。

但.特麼偏偏這個着不起急的人是我的上司,我特麼上哪兒說理去?!

堂堂雍涼總督啊,一方鎮守啊特麼讀的兵書都讀到哪兒去了?!

無奈,郭淮只好把自己的猜測,一點點掰開了,揉碎了,跟曹真講明白。

曹真聽完郭淮的分析後,整個人臉色也變了。

有一說一,曹真其實跟魏延一樣,不是他們真不懂這裡面的利害關係,純粹是腦子反應不夠快,第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而已但郭淮解釋的這麼清楚,曹真要是還不明白蜀軍打的什麼主意,那他還不如直接去洛陽,跟他的那個大姐夫作伴得了。

可問題在於,曹真雖然聽明白了,也看穿了蜀軍的打算思來想去,曹真根本想不到任何應對的辦法。

圍三闕一這種戰法,大家都知道,但真正能徹底破解這個戰法的人,古往今來都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求生欲是人的本能,在明知道有生路的情況下,還要求士卒們留下來拼命,壓根不現實。

自己現在的處境,是軍中士氣低落,軍糧不足,甚至都不具備留下來堅守的本錢.再說了,一個普普通通的渭水河岸渡口,有啥堅守的價值啊!

這事兒,曹真越想越覺得棘手。

但如果帶的少,這三萬多士卒都要運個兩三天的.那纔是徹底完蛋了。

這對於這些士卒們來說,機會都是一樣的——要想上船可以,先殺向面前的蜀軍。

其實郭淮的意思,還真的不是讓士卒主動的去送死。

至於這些被派出去進攻蜀軍的士卒基本等於是被郭淮給拋棄了。

因此,曹真是必須要第一個上船撤退的人,這點誰來都說不出任何指摘的話來。

而郭淮呢,也很焦慮,可不管怎麼焦慮,現在也要想辦法解決才行轉圈管什麼用。

因此,郭淮思索了良久之後,站起來,對曹真小聲說道,“都督,爲今之計,只有在長安接應船隊到來之時,主動向蜀賊發動進攻了”

曹真是雍涼都督,不管是身份地位,還是對接下來三輔防守戰的重要性,曹真都不容有失。

生路是毫無疑問的生路,從長安來的船隊,是曹真調來的,不是蜀軍安排的,根本不可能有詐。

“我等可將能戰之卒,或三千人,或五千人爲一隊,由末將統一指揮。待船隊抵達之時,每隊行輪戰之***流蜀軍發起進攻,一輪進攻結束後,撤下來的士卒方可上船休整撤退。如此以攻代守,既可激勵全軍士氣,又可令全軍對撤退順序無話可說,豈不兩全其美?!”

有一說一,這個策略,確實是符合現在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能在最大幅度上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的策略,曹真還真的不好說什麼。

三五千人的進攻,雖然看着不是什麼大規模的作戰,但由於張飛軍也只有萬餘人,因此面對這樣規模的進攻,張飛肯定是不敢大意的,必然以防守爲先。

呃.是這樣的嘛.好吧,合着是我心贓了。

在長安接應船隊即將抵達的時候,派出部分士卒主動向蜀軍營寨發起進攻,一旦雙方士卒糾纏在一起,想要撤下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的這就等於是讓這部分去進攻蜀軍營寨的士卒,被動的承擔了截擊蜀軍的責任,而其他的士卒就可以趁機上船撤退了。

這就太難了。

有一說一,郭淮已經是很有擔當的了。

雖然說是慈不掌兵,但被動無奈和主動讓士卒去送死,這是兩個概念。

對此,郭淮沉默了半晌,對曹真說道,“自然由末將親率三千禁衛,親自斷後,以保大軍不失。”

當然,最重要的是,曹真覺得,自家副手這麼心狠手辣的,回頭別哪天對自己也來這麼一手.那就麻煩了。

自己手裡的兵是什麼德行,當將軍的是再瞭解不過的了,這種情況下根本做不到讓所有的士卒都滿意,因此,郭淮只能退一步,選擇讓大部分士卒都滿意。

這樣的話,曹真都督就可以趁着這個時間,帶着那些已經沒有作戰能力,急需休整的士卒先上船。

但.郭淮不留下來親自斷後的話,他的所謂車輪戰撤退法,從一開始就會失去意義。

誰先上船,誰後上船的問題,都能讓自己人先打起來.面對自己生死存亡的時候,你能指望這羣大頭兵有這個覺悟,會主動把活命的機會留給別人?!

曹真越想,越覺得焦慮,已經開始在自己的營帳內轉圈了。

要破解這種圍三闕一的戰術,有兩個選擇。

而最要命的是,曹真並不知道滿寵能給自己帶來多少隻船。

郭淮的想法,是在軍中選出那些還有作戰意志和作戰能力的士卒,把他們編成一個個三五千人的小軍團,然後用這些小軍團主動向劉備集團發起車輪戰。

但.這個策略,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一些。

曹真正想着是不是答應這個策略,順便對郭淮提防一手的時候.郭淮的建言卻還在繼續。

如果帶的足夠多,那還不要緊,爭取時間把大部分士卒運到渭水對岸,爲此捨棄一部分士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個郭伯濟.夠狠的啊。

這樣不僅士卒們不會有怨言,甚至爲了早點獲取上船撤退的資格,這些士卒們面對蜀軍,也會積極奮勇的拼殺,以此來爭取一線生機。

這時候的曹真,非常慶幸自己沒有那麼快的表態.否則丟人的可就是自己了。

這個策略,還真的是什麼都好,就有一個問題.最後一批上船的士卒,到底誰來接替他們跟蜀軍發動車輪戰?!

車輪戰這個東西,總要有個收尾的部隊的吧,這支部隊可不會有人在接應他們了.這種九死一生的活,誰來做?!

曹真一聽這話,也是一愣.這又是什麼話?!

咱們纔是要爭取撤退時間的人吶,放着好好的營寨不堅守,主動向蜀軍發動進攻?!

可再一結合郭淮說的“長安接應船隊”,曹真的腦子裡那麼一轉悠,悚然一驚,一臉訝異的看向了郭淮。

郭淮多少要比曹真更加冷靜沉着一點,他也在思考應對方案,但實話實說,郭淮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一個,是讓全軍將士堅信,唯一放開的那面看着是生路,但實際上依然是死路一條,這樣才能說服士卒們留下來堅守,隨着戰事的發展,另尋出路的可能。

至於郭淮指揮的這些三五千人的小軍團們,郭淮會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安排這些士卒輪流對蜀軍發動進攻,或者說是以攻代守.只有發動過一次主動進攻的小軍團們,才能獲得上船的資格。

一旦從長安的船隊抵達這裡,那麼士卒必然爭相上船逃離,根本不會有人還有堅守營寨的決心拿什麼去抵擋蜀軍如狼似虎的攻擊?!

而營寨一旦失守,那些還來不及上船的士卒,肯定會變得異常慌亂,甚至可能會衝亂原本有序的上船隊伍到了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但這個選擇,在現在的情況下,並不適用。

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必須安排好撤退時的順序,誰先上船,誰負責阻擊,都需要安排的明明白白,並且還要做到讓全軍將士心服口服。

而曹真往下,郭淮是二把手,同時也是曹魏如今在西北地區,僅次於張郃的名將.理論上來說,以郭淮的重要性,他也不應該留下來斷後。

郭淮不親自坐鎮指揮,如何能保證這些三五千人的小軍團會按照軍令主動發起進攻,又該怎麼判斷接應和撤退的時機,誰先進攻,誰後撤退?!

如今的曹軍營中,除了郭淮有這個統一指揮協調的能力外,還能找出第二個更合適的人選出來麼?!

既然郭淮本來就應該要留下來指揮的,那麼郭淮的意思,就是讓他留到最後,索性指揮最後一批斷後部隊得了。

而之所以選禁軍,還是因爲禁軍的戰鬥力強,能拖延的時間更長一些,同時禁軍的組織度也更高,服從性更強,不至於蜀軍一衝就徹底潰敗了。

雖然也是九死一生,但起碼能撐的久一點。

可曹真對此,卻不同意。

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63章 火箭第99章 棄新野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806章 八陣圖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988章 巧合第1058章 過江第706章 拖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706章 拖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87章 佔便宜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459章 變故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1章 鄧艾?!第925章 誤會第657章 疑兵計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81章 衝陣第358章 戰與和第234章 蔣琬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98章 原因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743章 人事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018章 陸凱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073章 流民第430章 任免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744章 掛帥第735章 決議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30章 攻城(一)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53章 水戰(一)第129章 破騎兵第217章 取名第757章 離間計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363章 議策第156章 曲轅犁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092章 共議第714章 雪災第123章 聯軍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006章 開戰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968章 遷都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666章 敗退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458章 設伏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15章 察覺第43章 輸了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665章 突圍第652章 雪橇第30章 對比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66章 暴露第910章 水戰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
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63章 火箭第99章 棄新野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806章 八陣圖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988章 巧合第1058章 過江第706章 拖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706章 拖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487章 佔便宜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459章 變故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11章 鄧艾?!第925章 誤會第657章 疑兵計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81章 衝陣第358章 戰與和第234章 蔣琬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98章 原因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743章 人事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018章 陸凱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073章 流民第430章 任免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744章 掛帥第735章 決議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30章 攻城(一)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53章 水戰(一)第129章 破騎兵第217章 取名第757章 離間計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363章 議策第156章 曲轅犁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1092章 共議第714章 雪災第123章 聯軍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1006章 開戰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968章 遷都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666章 敗退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458章 設伏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15章 察覺第43章 輸了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665章 突圍第652章 雪橇第30章 對比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66章 暴露第910章 水戰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