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

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

劉璋做出了自己作爲主君的最後決定。

有些事情,可以放心大膽的讓屬下背鍋,但有些事情不行。

作爲一個主君,該有的擔當還是要有的。

所以劉璋讓張任這麼傳話,就是告訴文聘,人,是他殺的。

同樣也是告訴江東和呂蒙,我不答應你們的要求。

至於劉璋的最後一句話但顯然,張任當沒聽見,隔天一早就又去給劉璋問安,同時告訴劉璋文聘的反應。

文聘還真的不知道呂蒙私下聯絡了劉璋,劉備也沒有跟張任和劉璋想的那麼下作,在劉璋府邸裡安插了細作。

畢竟劉備又不是神仙,不可能想到江東會利用劉璋的身份來做文章,在劉備看來,讓文聘盯着劉璋,以防萬一就已經足夠了。

文聘見到張任提着人頭來見自己還納悶呢,等聽張任說完事情的原委後,整個背後都溼透了。

後怕啊。

劉璋如果真的在公安城內起事,文聘還真的不好處理。

劉備確實有暗示過文聘看住劉璋,但這只是暗示,沒有正式命令的。

劉璋的身份太特殊,再加上張任的關係,文聘即使能及時平定了這場內亂,也會元氣大傷。

平時也就罷了,但現在外面是江東軍圍城,自己哪怕願意幫劉備背這個黑鍋,公安守不住,那這個鍋背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現在萬幸是劉璋拒絕了江東的招攬,並且殺了使者,讓張任送來給自己,這等於是絕了自己的後路,讓自己放心了。

文聘當即起身,對張任行禮道謝這不是給張任的禮,這個禮,是給劉璋的。

同時文聘還表示,等到擊退江東軍後,他會親自登門拜訪劉璋,並且爲劉璋向劉備請功。

確實,就憑劉璋不接受江東的招攬,沒有內亂這一件事,也足夠文聘幫着劉璋向劉備請功了。

當然,請功是假,其實是變相的告訴劉備,現在劉璋很老實,就想老實的做個富家翁而已,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這是劉璋現在最需要的。

劉璋聽到張任轉述文聘的話之後,大大的鬆了口氣,然後趕緊的催促張任去守城,還說如果兵力不夠,他這邊還有三四千佃客可以調用。

雖然幫不上什麼大忙,但是當民夫,運送一下滾石檑木啥的,還是能做到的。

現在的劉璋,等於是把自己的立場擺明了,那就索性擺的更加明顯一點。

這真的不怪劉璋,但凡有希望,劉璋也想東山再起。

但現在天下的局勢已經這樣了,打來打去無非是三家誰強誰弱的問題,已經沒有誰還能在三家的夾縫中白手起家的空間了。

既然這樣,那劉璋不如保住自家的富貴好了。

本身劉璋也不是什麼有雄心壯志的人,更不是劉備那樣百折不撓的人,不然也不會輕易丟掉益州這個他統治了十幾年的寶地了。

張任也終於鬆了一口氣,重新回到西門和南門負責防禦城牆。

城外的呂蒙,等了大概三天,依然沒有等到劉璋起事,公安城內亂的消息隱隱有些不安了。

沒道理的啊。

一般來說,像劉璋這樣的人,劉備就算表面上對他不錯,但私下的防備還是要有的啊。

只要劉璋見了自己的使者,那麼文聘就會知道,到時候不管劉璋願不願意,都應該會造反的啊。

而劉璋一反,公安的副將張任也會反的啊。

怎麼半天沒有動靜?!

難道說,那個劉璋就真的這麼沒出息?!又或者是劉璋真的不恨劉備,寧可殺了自己的使者向劉備表忠心,也不願意跟江東合作?!

不能吧.這個劉璋,不至於吧?!

這是呂蒙第一次,感覺到事情有點脫出自己的控制了。

但不管怎麼樣,呂蒙決定不再等下去了,給公安城守將文聘寫了一封信,告訴文聘,武陵的徐庶已經被蠻族造反給拖住了,他是等不到武陵的援軍的。

先進行一波攻心,說不定文聘就投降了呢?!

而文聘對此的反應,就是在從城上扔下來一顆人頭.呂蒙命人收回來看了一眼,就知道自己的計策徹底失敗了。

文聘不僅拒絕了自己的勸降,還破壞了自己試圖煽動劉璋造反的計劃。

說真的,呂蒙真的不懂,劉璋是怎麼抵住這個誘惑的,難道這麼多年當地主,已經消磨了他作爲一方之主的雄心了?!

連這點風險都不敢冒?!

但不管怎麼樣,既然策略敗落了,那就隨機應變,因時而動吧。

公安這個地方,是武陵郡支援南郡的重要支點,如果不拿下來,始終是給威脅。

但同時,公安這個地方,對擁有水軍優勢的江東軍來說,又不是特別的必要。

如果有足夠的水軍能封鎖長江水道,把公安和武陵的援軍封鎖在長江南岸,讓他們過不了江,那麼其實公安也不是那麼重要。

公安,對江陵來說,是一個前哨站和援軍中轉站,但對江東來說,卻並沒有一定要打下公安的必要。

因爲江東的水軍足夠封鎖公安渡口。

能打下公安,消除江陵對援軍的期待,那麼對攻打江陵城確實是有非常大的好處。

但打不下來,問題也不大。

呂蒙又繼續攻城五天,在仍然無法攻破公安的城防後,呂蒙開始考慮,繞過公安,從長江北岸上岸,進攻江陵的可能。

畢竟偷襲嘛,重要的就是進軍速度。

如今在公安城下已經浪費快半個月的時間了,搞不好江陵城已經有防備了,再不快速進兵,恐怕就從偷襲變成強攻了。

而且,呂蒙也得配合孫瑜和孫桓的進攻部隊,算算時間,他們應該已經開始進攻郢縣了。

郢縣雖然是春秋戰國時代楚國的都城,但這五百年的荒廢下來,原本的城池內早就不能住人了,現在只有一座新建的小城作爲縣城了,要攻取這座城,問題應該不大。

所以呂蒙也得想着,儘快的往北進軍,跟孫瑜和孫桓兄弟倆會師在江陵城下。

只要擊破了江陵城,就能把江夏和南郡連在一起,然後呂蒙和孫氏兄弟一起揮師北上,進攻襄陽,配合襄樊北部的曹軍前後夾擊,不愁關羽不破。

只要擊破了關羽,那麼武陵和零陵都可以傳檄以定,更別說小小的公安了。

當然,公安也不能不管考慮到公安撐死只有四千人守備,呂蒙爲了保險起見,留下了徐盛統帥八千人繼續圍城牽制,自己則帶領剩餘的三萬多人一起北上,前往進攻江陵。

而江陵城內,荊州別駕,代行南郡太守事的王基,已經接到了文聘在圍城前傳來的情報,得知了江東背盟,呂蒙親率大軍前來進攻南郡的事情了。

王基沒慌,真的。

王基自己都覺得超級奇怪,自己明明是第一次接觸戰事,居然一點都沒有慌亂的意思。

按理來說,現在南郡剛剛被關羽抽調了一萬軍卒北上支援,城中只剩下七千人左右的守備力量,確實是守備力量不足的時候。

但王基仔細查看了地圖,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沒有援軍的。

首先,江陵城城牆修築的非常高,而且城防堅固,這個王基是自己巡視過的,非常清楚這一點。

城牆高,就意味着普通的雲梯或者鉤梯無法直接攀登城牆,必須是專門製作,這就需要浪費攻城方的時間。

第二,剛剛經歷了秋收,江陵城內府庫不缺糧草,至少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不用擔心被圍的糧草斷絕。

第三,江陵城西南,有鄧艾率領的礦工營,從上個月開始,那裡就已經分發了武器,在鄧艾的帶領下積極操練,必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回援江陵城。

這樣算起來,江陵城就有一萬兩千的守備兵力了。

再加上江陵城北的臨沮,枝江,當陽三縣,都有駐軍,尤其是臨沮駐軍,高達三千。

因此,在王基得到公安的戰報後,第一時間下令,讓臨沮的駐軍調撥兩千兵馬回援江陵,只留下一千兵馬駐守,防備西北方向,房陵縣的魏軍。

枝江,當陽的駐守軍隊全數回收會江陵城,加強佈防.這兩地方本來就是南郡腹地,如果江陵守住了,兩縣也不會有危險,但如果江陵守不住,靠這兩個縣的駐軍也不可能守得住。

至於鄧艾的五千礦工營嘛.王基沒有立刻調回,而是下令讓鄧艾擇機而動,騷擾江東軍的側翼,不讓江東軍能既集中兵力全力攻城。

王基這一番調動之後,頓時發現,江陵城內有超過一萬的守軍,而城外,還有鄧艾率領的五千人遊弋理論上講,應該夠了。

畢竟從探馬探回的消息來看,江東這次也就是三四萬的兵力,自己有總計一萬五千人防守,還有江陵城堅固的城防,兵力不算太少。

但隨後,王基又得到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有兩萬多江東軍從江夏出兵,很快的就佔據了烏林,現在正在向郢縣移動。

這麼一算的話,江東軍有六萬人左右,而江陵城只有一萬五千人,其中五千人還是在城外遊弋的。

好像兵力有點不太夠了。

就在王基琢磨,是不是讓鄧艾率軍回援江陵,加強江陵城中的防守兵力時,王基又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從江夏攻過來的江東軍,在郢縣進軍緩慢,十天只行進了五十里路。

王基就納悶了這又是什麼情況?!

結果戰報仔細一看,王基都有點不可置信.兩萬多江東軍,愣是被只有一千人的郢縣守軍給拖住了。

而究其原因,只因爲一個縣尉——石苞。

(本章完)

第221章 直百錢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357章 東三郡第449章 吳王第645章 議事(二)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833章 誘餌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704章 挑明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71章 聯姻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614章 亂戰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81章 成婚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1116章 伏擊第138章 油江口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902章 折中第1102章 追擊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902章 折中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84章 聯姻第869章 訓子第267章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96章 周瑜退兵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278章 議事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83章 秋收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957章 天意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39章 相持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331章 燒營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264章 再見面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806章 八陣圖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458章 設伏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958章 試探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931章 勸說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96章 周瑜退兵第840章 潰逃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1025章 變數第1044章 議罪錢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621章 跑了第606章 回軍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
第221章 直百錢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357章 東三郡第449章 吳王第645章 議事(二)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833章 誘餌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704章 挑明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71章 聯姻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614章 亂戰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81章 成婚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1116章 伏擊第138章 油江口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902章 折中第1102章 追擊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902章 折中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984章 聯姻第869章 訓子第267章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96章 周瑜退兵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278章 議事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83章 秋收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957章 天意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939章 相持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331章 燒營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264章 再見面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806章 八陣圖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458章 設伏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958章 試探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931章 勸說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96章 周瑜退兵第840章 潰逃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1025章 變數第1044章 議罪錢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621章 跑了第606章 回軍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