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散關戰事

說真的,如果只是從兩軍對陣的角度講,郭淮的這個提議,張溪真的想直接拒絕掉。

憑什麼?!

你都輸了!!!

就爲了讓你挽回顏面,可以不穿女裝,就讓一千人的士卒陪着你玩命.士卒的命不是命麼?!

你個老小子給我乖乖的穿上女裝得了。

真的,張溪很想這麼說,並且拒絕掉郭淮的再次約戰。

但.這不行啊。

此次的戰略目的,就是把郭淮給拖在這裡,並且要給郭淮足夠的壓力。

此番若是能勝郭淮,甚至不用大勝,只需佔據上風,逼迫郭淮退回營寨,那麼郭淮就算是敗了。

而郭淮一敗,就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穿女裝的問題,曹魏軍中的軍心士氣就會受到嚴重打擊,己方的軍心士氣會得到大大的提振.接下來的仗,可就好打多了。

這是完全符合這次出兵北伐的戰略目的的。

張溪也很爲難,下意識的看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也是眉頭緊鎖,來回思考着這裡面的利弊。

很快,諸葛亮就擡起了頭,看向了張溪,微微點頭怎麼想都是利大於弊的,可以答應。

而張溪看到諸葛亮的表態後,轉頭看了眼張飛張飛就沒想過這個問題,看到張溪看過來,甚至有些意外。

不是說了嘛,這種事兒,你跟諸葛軍師商量好了就可以直接決策,何必看我?!

再說了,你小子難道還能怕了那個郭淮不成?!

張飛一個瞪眼看過來,張溪就知道張飛的意思了。

倒不是怕了郭淮,主要是張溪這人太謹慎,做事情之前總會想一些最壞的後果萬一輸了,該怎麼辦?!

但仔細想想,萬一輸了,自己也不是一軍主將,輸了也不會太多的影響軍中士氣,不過是影響到自己的風評名聲而已。

至於穿女裝,張溪更是沒有什麼心理壓力.那就戰吧。

張溪想明白這些後,直接點頭應下賭約,並且爲了怕郭淮再次反悔,非要拖着郭淮一起,在兩軍陣前祭告天地,盟誓賭約。

郭淮也是沒辦法。

之前的說辭,多少已經有些抵賴的意思了。

兩軍交戰,以戰果爲賭約,郭淮非要扯什麼人多人少,有沒有人幫忙,在真正懂軍事的人眼裡,就已經是屬於沒臉沒皮了。

現在難得張溪不計前嫌的答應再比一次,當着兩軍陣前這麼多人,要是郭淮連對天盟誓都不敢去那不如直接穿着女裝回營好了。

就,盟誓吧。

這次這一戰,郭淮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退路了,所以必須好好的準備一下.要再輸,就不是名譽的問題了,而是以後還有沒有臉面繼續領兵作戰的問題了。

盟誓結束,雙方各自領兵回營,慎重商議十天後的約戰。

隴山道外,散關。

趙雲自九月底接受劉備詔命以來,統軍訓練,自尋戰機,於十月中旬,留傅肜守街亭,句扶守上邽,親領雍州軍二萬,並王平,馬岱,張翼,郝昭等數將,進攻關中門戶散關。

散關守將是曹真愛將孫禮,原本領兵五千駐防散關,後曹真在滿寵的建議下,又增派五千中央禁軍馳援,故孫禮帳下,總數在一萬人左右。

進攻防守比例爲二比一,雖然趙雲佔優,但孫禮有散關在手,若其堅守不出,趙雲一時間還真的拿孫禮沒有任何辦法。

孫禮早年是接受曹操的徵辟,入司空府爲司空軍謀掾的人。

能被曹操看中,並且任命爲軍事謀略方面的參謀秘書,本身就說明了孫禮的軍陣謀略。

後來曹丕繼位後,孫禮出任過河間郡丞、滎陽都尉等郡級佐官,也擔任過魯國相,並且在擔任魯國相期間,孫禮平定了魯國的山賊叛亂,展現出了一定的軍事才能。

也正因此,曹真在得知孫禮的事蹟後,向曹丕請命,調孫禮進入軍中效力,後來曹真出鎮關中,孫禮也跟隨曹真一起來到關中,鎮守散關。

按理來說,散關這麼重要的位置,以孫禮的資歷,是不夠資格出鎮的曹真這麼做,多少有點讓人非議的地方。

但曹真也是沒辦法,這個時間節點上,諸夏侯曹等名將相繼凋零,外姓名將們也都年老或者病故,曹魏在中生代的領軍將領上,非常的缺乏。

再加上曹丕代漢自立,內部矛盾其實也不小,世家大族不願意買賬的也不在少數.曹真這也是儘可能的提拔一些有潛力的將領,爲將來做準備。

也就搭着曹魏佔據了中原和河北這兩個精華區域,不管是人口還是土地資源都是一等一的,家大業大的損失的起,不然曹真哪有這個底氣,在這麼關鍵的時刻提拔年輕人重用。

而孫禮呢,倒也沒有讓曹真失望。

自從上任散關守將以來,孫禮嚴肅軍紀,調整散關佈防,訓練士卒,提振軍中士氣,都做的相當的出色。

哪怕沒有曹真派來的五千中央禁軍,孫禮都有把握能把蜀賊擋在散關之外。

現在就更別說了,手頭有一萬士卒,孫禮的信心就更加充足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孫禮這個人,腦子非常的親清醒,知道自己現在的職責和處境,也根本沒想着要貪功破敵什麼的,他只要守住散關,對關中防禦戰,就是非常大的幫助。

因此,趙雲要面對的,就是一個能力不錯,頭腦冷靜清晰,同時一心死守的孫禮。

這個局面,別說趙雲,你就是讓諸葛亮親自領兵過來,都得頭疼不已。

強攻是不能強攻的,趙雲手頭兵力沒那麼多,而且也損失不起。

因爲雍涼初定,兩州都派不出大規模的軍隊出來,趙雲統帥的,是雍州步兵一萬人,羌胡雜騎一萬人先不說羌胡雜騎的戰鬥力有多少,你總不能讓這些騎兵去攻城吧?!

而且還是一座以堅固著稱的軍事要塞。

所以趙雲能動用的攻城軍隊,其實也就是手上的一萬雍州步卒而已。

趙雲試探性的進攻過散關,但很快趙雲就放棄了。

因爲散關守將孫禮應對有方,趙雲進攻了一天,臨時打造的攻城器械就損毀大半,繼續打下去,不過是徒耗人命而已。

這不是趙雲的目的。

趙雲此次出隴山道,接受到的戰略目的同樣只是疑兵,儘量牽制住散關的曹軍就可以了,如果條件允許,才需要考慮如何吸引更多的曹軍增援散關。

龐統和諸葛亮等人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散關堅固難打,因此不會對趙雲提出更多的戰略要求。

可趙雲作爲一方統帥,率領兩萬人北伐,他也不希望自己只是在散關下面安營紮寨就完成任務的。

如果可以,趙雲還是希望,能夠對散關造成足夠的壓力,甚至如果能攻克散關,那就再好不過了。

但現在看來,只要散關守將孫禮不是腦子進水了,他就不可能放棄堅固的城防優勢,出城來跟趙雲野戰一決勝負。

畢竟,不是什麼人都跟張溪那麼缺德,喜歡給人送女裝的。

趙雲暫時對散關上的孫禮沒有太好的辦法,但趙雲也不是那種遇事一力決之的性格既然自己沒有太好的辦法,那就問問麾下將士們唄。

王平,張翼,郝昭,馬岱這四人,都不是那種有勇無謀之人,這四人雖然年歲不同,但都是智謀之士,說不定大家商量一下,就能想出辦法來了呢。

趙雲召集四將一通商議,辦法倒確實是想出來了一個。

這是王平提出的建議。

說真的,這多少有點出乎趙雲的預料趙雲原本以爲,張翼,郝昭這兩人或許能有辦法,實在不行馬岱也許也可以。

畢竟這三個人,即使不是世家出身,但也是寒門子弟,多少讀過點書,知道一些兵法謀略的。

可王平.王平可是賨人出身,他甚至連字都不認識的,一般人真的就單純的認爲,他不過是一個莽夫而已。

要不是王平在街亭之戰表現出色,而且張溪也比較看重他的話,趙雲這次北伐,真不一定會帶上王平。

可誰想到,王平卻是四人中,唯一提出了可行性辦法的人.雖然這個辦法很冒險就是了。

王平的辦法是,由他帶領三千無當飛軍,爬山繞到散關身後,突襲騷擾運往散關的運糧隊。

這個辦法的靈感,王平也坦言,是來自當年關大將軍絕北道的事蹟。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散關是軍事重鎮,雖然城防堅固,內部也有一定的存糧,短時間內是不用擔心糧草不濟的問題的。

但軍事上的事兒,不是簡單的計算題,有時候它也是一個心理問題.一旦糧道被斷,哪怕軍中有糧,士卒也會擔心將來怎麼辦,而士卒一旦出現這種心理,自然會影響軍心士氣。

這是不可避免的,孫禮也不會置之不理,肯定會派人圍剿王平的無當飛軍,保護糧道。

這樣,就在客觀上起到了分散關之兵的目的,同時也會讓散關的防守變弱,說不定趙雲就能找到可乘之機。

即使找不到也沒有關係,正面保持壓制,後方糧草被騷擾,長安的曹真肯定不會這麼坐視不管的。

這場戰爭,誰也不知道會打多久,曹真肯定不敢掉以輕心,必然會派出一部分部隊接應或者支援散關,這樣趙雲的第二個戰略目的也達到了。

可一旦執行這個戰術,那麼王平和他的三千無當飛軍,就等於是孤軍深入,前有敵軍,後無援兵,連糧草軍械都得不到補給。

一時不慎,王平率領的三千無當飛軍,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等於是主動的把王平和三千無當飛軍推到絕境,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決策。

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64章 博望之戰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400章 夜襲第743章 人事第55章 拜師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243章 爭議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135章 接應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812章 擊潰第1097章 壞消息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45章 初成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729章 空城計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211章 豪賭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782章 敗退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97章 私宴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383章 分配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46章 回府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503章 誰謹慎?!第70章 江夏太守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94章 輪班制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574章 懲罰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02章 于禁第757章 離間計第691章 戍邊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301章 收降第165章 朋友第1124章 僵局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94章 援兵到來第745章 平叛策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056章 水戰(四)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29章 空城計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65章 朋友第368章 分兵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124章 僵局第631章 單挑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927章 收徒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1章 應對第1058章 過江
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64章 博望之戰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400章 夜襲第743章 人事第55章 拜師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243章 爭議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135章 接應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812章 擊潰第1097章 壞消息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45章 初成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729章 空城計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211章 豪賭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782章 敗退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97章 私宴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383章 分配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146章 回府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503章 誰謹慎?!第70章 江夏太守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94章 輪班制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574章 懲罰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02章 于禁第757章 離間計第691章 戍邊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1055章 水戰(三)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301章 收降第165章 朋友第1124章 僵局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94章 援兵到來第745章 平叛策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056章 水戰(四)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29章 空城計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65章 朋友第368章 分兵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124章 僵局第631章 單挑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927章 收徒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1章 應對第1058章 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