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江夏變故

第69章 江夏變故

對於黃祖的處境,一千七百年後的四川軍閥深有同感。

黃祖一面派人向襄陽急報,表示自己有能力抵擋江東的攻勢,一面又派人趕緊的在江夏郡邊界處阻攔蔡瑁率領的荊州軍。

然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一舉擊潰江東的來犯之敵,收回被江東佔據的那兩個縣。

可黃祖終究是高估了自己。

就算沒有劉表的逼迫,他黃祖也剛不過周瑜率領的江東水軍,更別說剛上位沒多久的孫權,就等着拿黃祖的人頭來鞏固自己江東之主的位置呢。

黃祖那個倒黴的,讓自己的親信部曲上陣,不僅沒能擋住江東的攻勢,反而大敗了一場,又給搭進去兩個縣。

現在好了,江夏一共就十四個縣,現在一下子丟了七個縣.一半的領土沒了。

這下黃祖麻爪了,他不想讓荊州軍進入江夏都不行了,再不讓荊州軍進來,他自身都難保了。

這要是被江東給抓了,那下場.黃祖都不敢想。

被劉表奪權了,雖然日子不好過,但起碼看在荊襄黃家的份上,他說不定還能活下來。

可要是被江東抓了呵呵,他的人頭肯定不保。

黃祖沒辦法,一邊先讓荊州軍快速來援,另一方面,則是拼死抵擋江東的進攻,給自己爭取時間。

到了這個時候,黃祖已經沒工夫去想什麼投曹的事兒了,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緊。

而這時,蔡瑁率領的荊州軍,反倒是行進的不緊不慢了。

一點都不着急着援助黃祖,而是在進入江夏後,到了一個縣就開始安民心,整吏治不知道的還以爲蔡瑁跟江東那幫人商量好了,要置黃祖於死地呢。

黃祖那個急的他當然知道襄陽方面的打算,這是要讓自己跟江東拼的兩敗俱傷,然後荊州軍進來摘桃子啊。

可黃祖就算知道劉表的打算也沒辦法,只能一面向襄陽哀告,另一面則是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老本,終於跟江東的軍隊僵持在了西陵縣和沙羨一帶。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黃祖急的都快上吊的關鍵時刻.江東退軍了。

很神奇的,江東就這麼在佔據大好形勢的情況下,退軍了。

不僅退軍,甚至連佔據的那些江夏東部縣城,也都讓了出來,只是把當地的百姓都給強制遷走了,只留下了一座座空城。

黃祖見勢,也顧不上江東有沒有詭計了,趕緊的派人收復失地,一邊趕緊的給襄陽去信,就說自己打退了江東的進攻,可以讓蔡瑁不用再來支援了。

可蔡瑁能這麼老實麼?!

就算蔡瑁這麼老實,劉表也不會那麼老實啊。

就在黃祖拼命收復失地的同時,蔡瑁率領的荊州“援軍”也不再慢慢行軍了,而是迅速的搶佔到竟陵,然後開始往東快行軍。

一番雞飛狗跳的各自行軍搶地盤之後,荊州軍倒是進入了江夏郡,但黃祖“大敗”江東的請功信,也出現在了劉表的案几上。

劉表那個頭疼的,心裡責怪蔡瑁,就不能稍微快點行軍,趕在江東退軍前控制住黃祖.這下好了,黃祖手頭還有一點兵力,也掌控着好幾個縣城,這要是翻臉.有點不划算。

這個江東也是,你說你進攻的好好的,咋就突然退兵了呢.你媽死了不成?!

然後一打聽,好像還真的是死了。

孫權的生母吳氏突然病故,孫權不得不罷兵奔喪。

這年頭以孝治天下,生母亡故還動刀兵,是相當不吉利的。

可江東這麼一退,劉表就犯了難了總不能繼續讓黃祖在江夏呆着吧,而且自己好不容易吃進去的肉,哪有吐出來的道理?!

但現在跟黃祖反目,反而是沒有大義名分,這時候召黃祖來襄陽也不現實,人家完全可以說要主持江夏的重建工作,一年半載的不去襄陽都說的過去。

劉表進退兩難之際,龐氏的龐山民卻突然造訪了劉表的府邸。

等龐山民離開後,劉表立刻宣佈,徵辟龐山民爲荊州從事,然後宣佈要追究黃祖的戰敗失地之罪。

本來呢,這個戰亂年代,雖然丟城失地也是大罪,但只要伱有勢力有後臺,這種事兒全看主君願不願意追究了。

之前黃祖丟城失地,劉表沒有追究,這是可以的。

現在黃祖丟城失地,劉表要追究,也說得過去。

最重要的是,這次江東突襲,黃祖損失慘重,雖然還掌控着幾個縣,但勢力大大不如以前,劉表就是看準了這個,纔敢突然的向黃祖發難。

而且現在荊州軍就在江夏境內,黃祖想要北上投靠曹操都不現實還沒等他動身呢,荊州軍就已經殺到他眼前了。

這個黃祖看來“倒黴缺德”的主意,當然是諸葛亮出的.龐山民是他姐夫麼。

諸葛亮其實也沒想到江東會退兵,他原本的打算,是等荊州軍,黃祖軍,江東軍三方互相拼殺,造成江夏的權利真空,這樣他纔好方便在中間做謀劃佈局。

可江東這一退兵,諸葛亮是完全沒料到的。

荊州軍現在相當的完整,而黃祖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完全不符合諸葛亮的預期。

因此,諸葛亮只能採取備用方案。

黃祖這個人是肯定不能繼續讓他呆在江夏的,不然江夏永遠不會脫離他的掌控,必須想辦法把他給弄走。

這點不僅是諸葛亮的想法,也是荊州黃氏的想法.他們也不希望黃祖繼續坐大了。

至於荊州軍麼這個再緩緩圖之吧。

所以諸葛亮說動了自己的姐夫龐山民去見劉表,告訴劉表,現在不趁着黃祖虛弱的時候下手,那麼將來等他緩過氣來,黃祖更不會給劉表插手江夏的機會了。

劉表本來是很猶豫的,但一想到自己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再想想自己的繼承人問題劉表一咬牙,決定在他還有能力處理的時候,把黃祖這個尾大不掉的傢伙處理掉。

這纔有了劉表要追究黃祖責任的事情。

黃祖聽到了這個消息,當然很驚慌。

現在他實力大損,而荊州軍也已經進入了江夏,有了立足的據點,這時候跟荊州軍硬碰硬,他沒有名分,也不一定幹得過。

最好的辦法,還是說服劉表,像年初那樣,雷聲大雨點小的糊弄過去,那就再完美不過了。

因此,這次黃祖依然是偷偷返回襄陽,跑去見了黃承彥,又是磕頭又是賭咒發誓的,求荊州黃氏幫他度過這一劫。

黃承彥樂呵呵的接待了黃祖,好吃好喝的招待,然後讓黃祖放寬心,安心在江夏呆着,荊州黃氏不會對這事兒坐視不理云云.轉身送走黃祖後,黃承彥立馬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告訴他可以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黃祖安心的回到江夏,等着荊州黃氏幫他斡旋這件事,而諸葛亮這邊,接到了黃承彥的來信後,立刻讓劉備出發,前往襄陽。

劉備到了襄陽,見到了劉表,然後互相慰問。

劉備恭喜了劉表擊敗江東入侵,而劉表則苦着臉,跟劉備商量江夏的善後事宜。

這事兒,劉表還真的只能跟劉備商量,因此蔡氏和蒯氏,劉表真不想跟他們說這事兒。

本來荊州四大世家還算均衡,蔡氏和蒯氏因爲幫劉表站穩了荊州,獲得了大量的好處,算是在四大家族中比較靠前的位置。

江夏原本是黃氏的基本盤,現如今蔡氏的蔡瑁已經領軍進入了江夏,而蒯氏也在加緊佈局,看能不能在江夏這個地方分一杯羹劉表要是找這兩家商量,他們肯定是希望由他們來瓜分江夏的利益。

但劉表並不希望蔡氏和蒯氏繼續這麼坐大下去。

很簡單,劉表也知道制衡的重要性,如果讓蔡氏和蒯氏繼續坐大,黃氏和龐氏衰弱,那等到他百年之後,這個荊州到底姓不姓劉,就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龐氏一直是超然物外,來一個龐山民獻策已經讓劉表很驚喜了,沒辦法要求太多。

而劉表原本寄希望於黃氏能出面來談談關於黃祖的事兒,可黃家到現在一點反應都沒有。

其實劉表只是想讓黃祖滾蛋,好讓他能光明正大的插手江夏的稅務,官員任免等這些事情。但劉表並沒有要拆分或者獨佔江夏土地利益的事情,他只是想拿回屬於荊州牧在江夏的權利,對於江夏地面上的土地歸屬,他劉表並沒有那麼貪心。

這也是劉表和荊州世家合作的基本模式——劉表獲得荊州牧的官面權利,至於荊州世家是不是在荊州玩土地兼併,或者尋求出仕爲官,他劉表並不反對。

但到現在爲止,黃家一點反應都沒有,那麼劉表就剩下兩個選擇了。

一,是就這麼跟黃家翻臉,徹底拿下黃祖,掌控江夏。

但這麼一來,劉表就得跟黃祖直接交鋒,可能會造成自己的損失不說,江夏最後的歸屬是不是屬於他,依然不好說,畢竟蔡蒯兩家早就看中了江夏的土地了。

二,是就這麼捏着鼻子和黃家和好,繼續由黃祖出任江夏太守。

那自己這一陣子的折騰,那不是白忙活了麼?!

劉表一直舉旗不定,而正巧劉備這個外來戶來了,他在荊州沒有太多的利益糾葛關係,又是自己名義上的兄弟,劉表就想着,聽聽這個外來戶的意見。

然後劉備就奇怪的問劉表。

“景升兄,俗語有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江夏重地,非親信不可守,今公子劉琦業已成年,何不遣公子劉琦前往鎮守江夏。東南之事,兄父子當之;西北之事,備願當之。”

劉表聞言,臉色數變。

(本章完)

第959章 中計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38章 《隆中對》第326章 關興第1055章 水戰(三)第599章 突破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59章 諸葛出山第956章 影響第808章 添油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709章 異動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09章 到來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070章 和談第591章 大昌集第941章 誤判第1102章 追擊第640章 再見第1231章 魏亡第162章 賣馬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087章 應對第495章 柳隱第914章 壓力第90章 聲東擊西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741章 教子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45章 平叛策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884章 戰後第736章 爭(一)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709章 異動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25章 開春第1101章 勸降第942章 守關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301章 收降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3章 投石機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573章 急行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94章 違令第938章 求戰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630章 勸關羽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81章 成婚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
第959章 中計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38章 《隆中對》第326章 關興第1055章 水戰(三)第599章 突破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59章 諸葛出山第956章 影響第808章 添油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709章 異動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609章 到來第721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070章 和談第591章 大昌集第941章 誤判第1102章 追擊第640章 再見第1231章 魏亡第162章 賣馬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087章 應對第495章 柳隱第914章 壓力第90章 聲東擊西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741章 教子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45章 平叛策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884章 戰後第736章 爭(一)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003章 江陵保衛戰開端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709章 異動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25章 開春第1101章 勸降第942章 守關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301章 收降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3章 投石機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573章 急行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494章 違令第938章 求戰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630章 勸關羽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79章 巡視防務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181章 成婚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