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敗退

劉備的軍事指揮才能如何,這個真有點不好說。

畢竟劉備的前半輩子輸的實在是太多了,自打他二十四歲起兵征討黃巾以來,就很少打過勝仗,輸的最慘的時候,甚至在戰場上裝死才逃過一劫。

雖然吧,你也可以幫着劉備找補一下,畢竟劉備前半輩子的戰敗,很多都是在兵力劣勢,以少打多的情況下失敗的.但劉備的前半輩子基本都是在跑路中度過的,被人從中原攆到河北,再從河北攆到荊襄,他的指揮能力,實在是沒啥說服力。

如果劉備一直是這樣的戰績的話,那說實話,也真的不怪龐統都打算擼胳膊準備親自上陣了但劉備真的不是,劉備也是有代表戰的。

取荊南四郡,你可以說是時勢所迫,荊南四郡望風而降,看不出劉備的實際指揮水平來,但入川一戰,在被劉璋截斷了退路和糧草補給後,劉備還能完成絕地反殺,攻入成都,本身就非常的有含金量。

更別說之後的漢中之戰,劉備先斬夏侯淵,後又用幾乎同等兵力,在和曹操的正面對決中取勝,逼得曹操最後放棄漢中。

這一戰,徹底把劉備前半輩子打丟的名聲給重新打了回來,也印證了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含金量。

因此劉備的軍事指揮能力如何,其實到底還是要看跟誰比的。

跟劉璋這樣的貨色相比,劉備簡直就是吊打,跟曹操這樣的軍事家比較,劉備可能確實差點,但真的讓劉備佔據了主動權的話,曹操也拿劉備沒什麼辦法。

而如今,毌丘儉和文欽,雖然有名將之資,但到底經驗還欠缺,比劉璋肯定是足夠了,但比起曹操來說,那差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戰場之上,情勢變化極快,根本不夠時間來多做糾纏,因此也顧不上分析什麼利弊,郭淮必須立刻做出選擇。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啊?!

劉備都有點無語,覺得曹魏的小輩真的是無人可用了,居然用這樣的將領上陣殺敵.太過於兒戲了。

在看到自家大軍被人圍毆,還能主動的對劉備中軍發動突陣,已經算是毌丘儉和文欽兩個人用兵有方,懂得激勵士氣了。

劉備有足夠的底氣,也有足夠的信心,徹底圍殲這些魏軍。

可.戰場上出現了一件讓劉備和郭淮都相當意外的事情。

因此,毌丘儉還是相當順利的,帶着自己的數千人馬,跟郭淮的所部完成了匯合。

剛開始看到毌丘儉和文欽領兵出現的時候,郭淮還以爲自己是得到了一個生力軍的幫助,可現在聽毌丘儉的那意思,這哪裡是生力軍啊,根本就是累贅好吧。

說白了,這倆帶的,也是敗兵,而且除了那一千多騎兵外,就沒有屬於禁軍戰鬥序列的士卒,全都是郡兵。

郭淮對此也沒有任何辦法,甚至他自己都沒辦法突破黃權的攔截,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毌丘儉和文欽身上。

而毌丘儉和文欽.這倆真的是腦殘失智了麼?!

別忘了,他們帶領的士卒,到底是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出現在這個地方的?!

一比一的軍力對比,現在雙方軍卒的士氣又不在一個檔次上,咱們拿什麼跟人家硬拼?!

郭淮也是氣的夠嗆,感覺唯一的獲勝機會,就這麼被毌丘儉和文欽兩個人給白白放過了。

毌丘儉的打算,是讓自己接手郭淮帶來的軍隊斷後,邊打邊退,給郭淮組織撤軍爭取時間這確實是毌丘儉在捨命一搏。

如今魏軍防線在不斷收縮,隨時會出現崩潰的跡象,而自己的突陣已經不可能達到反攻劉備軍本陣的目的了這已經不是自己拼不拼命的問題了,而是敗局已定的問題了。

至於斷後嘛.這個毌丘儉倒是認真的,畢竟郭淮比起他們來說要重要的多。

毌丘儉那意思吧,其實是想告訴郭淮,現在咱們兩軍剛剛合兵,蜀軍不知道我們的虛實,黃權都暫時後退固守了.抓住機會跑吧。

毌丘儉抱拳拱手,趕緊對着郭淮說道。

對方不過三四千人而已,雖然有一千多騎兵,但自己的中軍現在也有六七千人.只要擋住這些人,等到張飛他們徹底擊破了魏軍的防線,再回兵過來包圍,這些突陣士卒一個都跑不了。

好嘛,本來情況已經非常夠嗆的了,現在又多增加了數千人的累贅.這可怎麼辦?!

這是要跟郭淮軍一起夾擊黃權,然後兩軍合兵一處,再殺向中軍麼?!

想法是挺好,但.是不是有點太不把黃權放在眼裡,也把劉備當成提線木偶了?!

這種想法挺好,但做法挺天真.要去夾擊黃權的話,毌丘儉所部就必須要在戰場邊緣繞一個大圈,這點時間,足夠黃權做出應對,也足夠劉備重新調回出擊的張南和閻芝所部了。

而此時的戰場局勢變化,也確實如劉備所預料的那樣,魏軍逐漸開始出現支撐不住的跡象,魏軍所有的獲勝籌碼,就只在於兩支突擊劉備軍本陣的突陣隊伍上了。

“如今蜀賊不知我等虛實,還請將軍速退,留我等在此殿後!”

這支部隊趕在被蜀軍左右夾擊包圍之前,突然一個轉向,不再衝向劉備的本陣,而是衝着黃權的側後方殺了過來。

這倆的打算,從一開始就是在劉備軍陣後方虛晃一槍,吸引劉備軍的調度,尋找到合適的戰場空間後,儘快去跟郭淮匯合,在郭淮的統一指揮之下撤退。

毌丘儉指揮的這支突陣軍隊,在面臨張南和閻芝的兩翼包夾時,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派出騎兵突擊,衝擊兩支部隊的結合部,用騎兵的速度優勢去爭取衝陣成功的可能性。

說白了,毌丘儉帶領的這支部隊,也只有在這樣逃命的安排下,才能發揮出最後的一點戰鬥力。

更何況,現在的戰場局勢,是漢軍佔據主動的這種情況下,就是曹操親自來了,也不可能有太好的辦法。

兩支部隊合兵一處,毌丘儉和文欽終於是見到了郭淮郭淮本來還氣個半死呢,現在見到了兩人,大概瞭解了一下情況後,可就顧不上着急了。

因此,這倆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靠着自己手裡的這點士卒去衝擊劉備的本陣.衝過去那就是找死,只要一接仗,自家士卒是什麼戰鬥力,肯定會原形畢露的。

這倆也有這倆的難處啊。

情況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毌丘儉和文欽也是沒辦法,甚至他們在前往跟郭淮匯合的這一路上,也是提心吊膽的,生怕蜀軍看破自家虛實,派兵前來攔截要那樣就徹底完蛋了,這支部隊,那肯定是一打就散的。

還真的不是。

再不走,等蜀軍發現我帶來的士卒毫無戰鬥力可言,就是個累贅那時候咱們想跑都跑不了了。

一幫遭遇失敗,惶惶如喪家之犬,好不容易纔突圍而出的軍卒,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趕緊找到自家的主力大軍,尋求庇護.你指望他們還能有多少的戰鬥意志和戰鬥力?!

別說劉備看的發笑,就是郭淮也急個半死你們倆要是拼死衝陣,那咱們還有一線生機,可過來接應自己,這算怎麼回事?!

咱們合在一起也不到一萬人,劉備的中軍加上黃權的部隊,加起來可超過一萬人呢啊。

而魏軍的防線,本來就已經有點搖搖欲墜,隨時可能被突破,現在郭淮又選擇親自衝陣,放棄了對防線的指揮這個防線,已經註定了無法維持太長的時間。

但好在,還真的讓這倆給蒙過去了。

劉備因爲不知道這支魏軍的虛實,還真的有點不敢輕舉妄動,只是調回了張南和閻芝的部隊後,並沒有下達進一步的軍令。

而黃權呢,因爲自己側翼突然出現了魏軍,在不知道具體情報的情況下,穩妥起見,黃權也選擇了暫時脫離跟郭淮軍的糾纏,勒兵固守,防住郭淮趁機發動反攻。

劉備對現在的局勢,真的是一點都不怵,對於毌丘儉和文欽的聯軍衝擊本陣,也沒有太放在眼裡。

如果拼了自己的老命可以挽回敗局,那郭淮還真的不怕丟自己的命做將軍的嘛,誰上陣還沒點這樣的覺悟。

但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垂死掙扎,非要拖着士卒一起送死,這可不是郭淮的用兵風格。

因此,郭淮在聽到毌丘儉的建議後,沉默考慮了幾息時間後,做出了決斷。

“撤!!!”

第1048章 戰備第487章 佔便宜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242章 應對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938章 求戰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874章 杜約第958章 試探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729章 空城計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914章 壓力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735章 決議第1072章 丁口第8章 年底酒宴第613章 進攻第321章 石苞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123章 撤軍第35章 酒之事第86章 攻城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650章 大雪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189章 變數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383章 分配第213章 “謹慎”第267章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152章 調兵第957章 天意第138章 油江口第315章 退敵第911章 過江第683章 影響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228章 練兵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1177章 決斷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79章 巡視防務第589章 試探第189章 置地第934章 誘敵第185章 應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34章 追擊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418章 疲兵計第89章 救援魏延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135章 接應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156章 曲轅犁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583章 搶時間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278章 議事第621章 跑了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162章 賣馬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1078章 交易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661章 潼關路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
第1048章 戰備第487章 佔便宜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242章 應對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938章 求戰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874章 杜約第958章 試探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729章 空城計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914章 壓力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735章 決議第1072章 丁口第8章 年底酒宴第613章 進攻第321章 石苞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123章 撤軍第35章 酒之事第86章 攻城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650章 大雪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1189章 變數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383章 分配第213章 “謹慎”第267章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152章 調兵第957章 天意第138章 油江口第315章 退敵第911章 過江第683章 影響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228章 練兵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1177章 決斷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79章 巡視防務第589章 試探第189章 置地第934章 誘敵第185章 應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834章 追擊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418章 疲兵計第89章 救援魏延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135章 接應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156章 曲轅犁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583章 搶時間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195章 撤軍方案第278章 議事第621章 跑了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162章 賣馬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1078章 交易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661章 潼關路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