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兵臨城下

季漢三路大軍討伐鄴城,如今已經到了最後的時刻了。

東路,張溪,魏延兩人領兵圍攻魏縣,司馬懿在東路陳兵阻擋,西路軍諸葛亮爲帥,圍攻朝歌,秦朗和夏侯霸聯軍敵之。

這兩路大軍,暫時還都有人能擋住他們,把他們擋在鄴城之外。

可北路的鄧艾軍,曹爽就只能依靠唐隆率領的兩萬范陽郡兵了.這個時候曹爽抽調司馬懿回援,司馬懿不僅不回軍,還派了蔣濟到鄴城來說明情況,曹爽能不生氣嗎。

往小了說,司馬懿這是不聽軍令,罔顧國家大事。

往大了說,他司馬懿這是擁兵自重,包藏禍心,有叛國之危。

尤其是司馬懿派遣蔣濟回鄴城來解釋原因的作爲,更加加深了曹爽對司馬懿的猜忌。

真要是對大魏忠心不二的話,你司馬懿要派人來解釋不調兵的原因,不應該派你兒子司馬昭來解釋麼?!

Wωω⊕TTKдN⊕¢ 〇

找理由把蔣濟調離魏縣,恐怕轉頭你司馬懿就會投降蜀賊,引兵反攻鄴城吧!!!

因此,當蔣濟回到鄴城後,曹爽第一時間就選擇了扣押蔣濟,然後緊急派出了自己的胞弟曹訓,帶着天子旨意,前往魏縣,接管司馬懿的兵權。

務必要在司馬懿徹底控制住魏縣兵權,投降蜀賊前,把司馬懿拿下,替代司馬懿守衛魏縣。

事實上,曹爽其實也知道,這麼做不過是亡羊補牢,司馬懿要是真的想要投降或者造反的話,當蔣濟離開魏縣的那一刻,他就能做但如今不是沒有辦法了嘛,如果不掌握住司馬懿手裡的那支軍隊的話,蜀賊就長驅直入了。

因此,曹爽這麼做,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

但,還沒等曹訓從鄴城出發呢,曹爽再次接到了北方的戰報——鄧艾領兵,入常山國。

鄧艾在攻取代城後,並沒有順勢去收降代郡的其他各縣,而是在代城稍作休整,補充了一些糧草後,立刻出兵西南的常山國。

劉豹和步度根率領的胡兵義從在中山國跟唐隆所部的兩萬范陽郡兵對峙,導致唐隆根本不敢輕易離開自己駐防的城池.在大平原上,步兵放棄城防優勢,跟騎兵野戰,不管怎麼想,都不會有太大的勝算。

哪怕對手是胡人騎兵,戰鬥力無法跟中原騎兵比較,但唐隆也不是什麼名將,他麾下的郡兵也不是什麼精銳,兵種的剋制還是無法消除的。

因此,唐隆根本不敢離開中山國境內的縣城,去隔壁常山國佈防,而常山國此時根本無兵可用,鄧艾完全是長驅直入。

從常山國到鄴城,雖然算是轉了一個圈,但是進軍路線上,只有夏侯獻率領的一萬士卒,而這一萬士卒之前的任務是進攻壺關,如今也駐紮在壺關之下,要撤回常山國佈防的話,時間上也有點不夠。

但除此之外,曹爽已經找不到可以抽調的最後兵力了。

無奈之下,曹爽只能動用最後的手段——世家大族。

只是,局勢已經崩壞到了這個地步,河北的世家大族是不是還願意站在大魏這一邊,實在有點不太好說了。

河北世家也好,河東世家也罷,確實在大魏可以獲取自己家族的最大利益,如果有可能,他們當然會願意支持曹魏政權。

但是吧,如果當曹魏政權真的到了朝不保夕的時候,世家大族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其次,纔是如何保全曹魏政權。

曹魏給的特權雖好,但也要有命享受才行爲了曹魏,豁出去自己家族的事兒,這可不符合世家大族一貫的作風。

所以,當曹爽試圖通過說服鄴城周邊的世家大族,從他們身上徵集到足夠的私兵,用來保護鄴城的時候.其實曹爽自己也覺得這事兒不太靠譜。

但,出乎曹爽預料的是,他居然真的湊出了兩萬多各大世家的私兵部曲出來。

這事兒,真的是讓曹爽大喜過望了。

其實吧,這事兒也不難理解爛船還有三千釘呢。

曹魏統治中原和河北地區幾十年的時間,歷經三代帝王,不管是曹操,曹丕,曹叡,嚴格意義上講,沒有一個人算是昏君,庸君。

這麼多年的時間,總會培養出一些願意支持曹魏,也願意爲曹魏盡心盡力的臣子的連劉璋那樣的貨色都能有鄭度,王累這樣的忠臣,憑什麼曹魏就沒有呢?!

雖然這個時代的世家大族不太要臉,但這個時代的價值觀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這種生死關頭,自然也會有忠於大魏的臣子站出來,願意爲國盡忠的。而這些臣子背後所代表的世家,在這種關鍵時刻,也未必真的會選擇拋棄曹魏兩頭下注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所以,還真的就讓曹爽湊出了兩萬多烏合之衆來。

只是吧,這兩萬多烏合之衆,出自十幾個不同的世家大族,組織度和紀律性都無法得到保證,哪怕曹爽提供了他們制式軍械,看着也不像正規軍。

按理說啊,這樣的軍隊,就應該讓他們在某個地方固守城池,揚長避短,這樣還能有一線生機.可我們的曹大將軍,偏偏要讓自己的弟弟曹羲帶着他們主動出戰。

按照曹爽的想法,他會下令讓夏侯獻所部的兵馬放棄進攻壺關,退回常山國,而曹羲則率領這兩萬多士卒去跟夏侯獻匯合,湊足三萬兵馬,阻擋鄧艾。

畢竟,曹爽得到的情報顯示,鄧艾西進常山國,總兵力也不過是三萬人左右。

而且,沒有騎兵。

這種情況下,只要曹羲能及時趕到常山國佈防,匯合夏侯獻,憑藉城防優勢,還是能擋住鄧艾的。

之後嘛.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看看能不能拖到蜀賊糧盡而退,又或者幽州的田豫能組織第二波援軍來鄴城勤王救駕。

這就是曹爽現在唯一的期望.但這個期望,很快就又破滅了。

首先,是夏侯獻所部的一萬郡兵,在後撤回常山國的途中,被王平抓住機會主動出擊,一舉擊破了。

夏侯獻就不是什麼有能力的人,也算不上什麼大將.這點從他率領一萬郡兵圍攻壺關,打了兩個多月毫無進展就可以看的出來。

而王平呢,雖然駐守壺關,以三千士卒對抗夏侯獻的一萬士卒進攻,但一方面王平本來就擅守,另一方面,王平率領的三千人,全都是無當飛軍。

壺關本身是依山而建的,無當飛軍又擅長山地作戰,以王平的能力,當然不會在這種地形下一昧死守,當然會讓無當飛軍主動出擊,騷擾敵軍戰備,半攻半守。

因此,雖然王平是守了兩個多月沒錯,但實際損失,王平真沒有多少,反而是夏侯獻那邊的進攻方,損失要比王平大的多。

也正是這個原因,當夏侯獻選擇撤軍的時候,王平還有足夠的兵力發動反擊。

王平的反擊,自然不是簡單的追擊,如果只是這麼簡單,夏侯獻就算再無能,分兵斷後還是會的,不可能輕易被王平擊破。

王平選擇的是利用無當飛軍的山地行進能力,命令一千無當飛軍行進到夏侯獻側翼進行攻擊,而自己則率領剩下的一千無當飛軍棄關出擊,尾隨追擊。

只要夏侯獻一下令分兵斷後,王平就抓住機會,配合側翼的無當飛軍攻擊斷後部隊,一口氣吃掉,然後再採用相同的方式,繼續尾隨追擊夏侯獻。

如果夏侯獻不選擇分兵,那王平就這樣一路襲擾,等到時間長了,夏侯獻又急於回軍,軍心不穩的時候,再發動突襲,必然也能事半功倍。

就這樣,其實夏侯獻就是這樣一路被王平襲擾,偏偏又無法擺脫,最後被王平生生的把軍心士氣給拖垮後,被王平襲擊攻破的。

而隨着夏侯獻所部被王平擊破,王平自然也帶着兩千無當飛軍長驅直入,進入了常山國。

而此時的曹羲,已經領兵抵達了常山國的真定縣。

這個時候,第二個讓曹爽絕望的消息,發生了。

曹羲在真定縣城外,先贏後輸,被鄧艾所擊破。

曹羲兵敗潰逃,偏偏正好碰到了往真定縣進軍的王平軍,被王平給堵了個正着當場兵敗被擒,餘衆逃散。

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27章 收徒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383章 分配第20章 被搶了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31章 商討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67章 安撫第571章 失守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813章 撤軍第26章 找原因第478章 爭論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458章 設伏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67章 戰長沙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238章 改良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331章 燒營第1051章 戰略第882章 破城第425章 尋仇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869章 訓子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20章 被搶了第766章 人選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177章 決斷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74章 密謀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26章 找原因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831章 議策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781章 右扶風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357章 東三郡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4章 主僕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831章 議策第115章 察覺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394章 矛盾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398章 出兵第1047章 南征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4章 密謀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
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27章 收徒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383章 分配第20章 被搶了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31章 商討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67章 安撫第571章 失守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813章 撤軍第26章 找原因第478章 爭論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458章 設伏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67章 戰長沙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238章 改良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034章 功虧一簣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331章 燒營第1051章 戰略第882章 破城第425章 尋仇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869章 訓子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20章 被搶了第766章 人選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1177章 決斷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74章 密謀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26章 找原因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831章 議策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781章 右扶風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357章 東三郡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4章 主僕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831章 議策第115章 察覺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394章 矛盾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398章 出兵第1047章 南征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4章 密謀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