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下詔伐吳

天子到底沒有在朝議上做出決斷,錯失了一個鞏固皇權和自身威望的機會。

這讓諸葛亮和陳祗都很失望。

不過嘛,劉禪事後給出的理由,還是讓諸葛亮很欣慰的天子至少知道國策之重,不亂下決定,也算是有明君之相。

只是,作爲天子,不能對自己的決策負責,這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兒。

因此,在大朝議結束後,文武百官相繼離開,諸葛亮選擇暫時留下來,在偏殿求見天子。

事關國策,肯定是不能拖的,這種事情早點決定下來,後續的準備工作才能提前做起來。

這次是諸葛亮單獨面見天子,而且還是關起門的對話,因此,有些話,諸葛亮也就沒有必要對劉禪藏着掖着了。

先是對劉禪在朝議上沒有做出決斷的事情進行了一番勸告,然後,再把兩套方案的利弊,給劉禪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滅魏呢,動用兵力不會太多,風險也不會太大,有諸葛亮在前線統軍作戰,滅魏基本不成什麼問題。

但是呢,曹魏如今孱弱,除了司馬懿所在的冀州東部有些難啃外,攻打幽州並沒有什麼難度,因此就算徹底滅魏,對劉禪樹立朝堂權威也沒什麼好處。

而且,之前的鄴城之戰,是諸葛亮作爲統帥打的,如果這次依然選擇滅魏的話,那麼功勞依然還得算到諸葛亮的頭上。

因此,如果劉禪選擇滅魏,自然是風險小,但對自己的威望沒什麼太大的幫助。

而如果是興兵滅吳呢,不管這一次是不是能打下來,這個決策是劉禪做的,最後不管花了多少時間滅吳,這個功勞都是劉禪的,對劉禪的權威有莫大的好處。

但滅吳的困難也擺在眼前.東吳這些年一直在休養生息,經過數年的積累,糧草足備。

而要攻滅東吳最大的障礙,就是東吳水軍,這些年東吳水軍主力集中在江夏,在朱然的統領下戰鬥力不減當年,而大漢水軍雖然建立了有些年頭了,但兵力依然不如東吳方面。

沒有水軍的支持,派遣再多的軍隊進攻東吳,都無法攻克建業。

所以,滅吳雖然有利於劉禪積累威望,但難度相當的大。

站在劉禪的角度,諸葛亮把該說的,能說的,都說了,那麼剩下的,還是得依靠劉禪自己去決斷了。

這種時候,劉禪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猶豫下去了,因此,他再次來回權衡,然後,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個想法——如果自己選擇滅吳的話,是不是不要那麼大動干戈?!

動用少量的兵力,先進攻淮南或者是徐州,剪除東吳在江北的羽翼.這樣是不是困難就小了一點?!

諸葛亮聽完劉禪的詢問後,默默的嘆了口氣。

說實話,這不是諸葛亮認爲的最佳選擇。

諸葛亮是更加傾向於滅魏的只有先滅了魏,騰出手來,等到大漢水軍操練成熟後,再從荊州發兵攻吳,這纔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吧,如果從劉禪的立場上來看,表態滅吳,積累聲望,但又小心謹慎,從江北下手,剪除東吳羽翼,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這是劉禪通過自己思考做出來的決斷,諸葛亮覺得,自己不能拒絕。

否則的話,天子會越來越不自信,更加不敢做出事關國策的決斷。

而且,劉禪的想法,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行性。

從接到的東吳情報來看,如今東吳在淮南和徐州動作頻繁,本身他們就是在搞小動作,兗州和潁川等地都已經加強了戒備,順勢攻打淮南或者是徐州,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既然如此諸葛亮立刻派人去招徐庶,張溪,龐統三人入偏殿議事。

最終的決策,還是得有劉禪自己來宣佈,而劉禪宣佈完自己的決定後,四個人再一起商議,如何進攻淮南和徐州的事情。

其他的重臣不是不招,而是這次作戰用不着他們統籌協調。

其實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劉禪的這個決策,主要還是徐庶的任務,畢竟他纔是兗州刺史。

張溪要做的,是在江陵統領荊州水陸聯軍五萬人,進攻江夏,吸引東吳的注意力,分散東吳的兵力部署。

龐統的責任,是在洛陽調度軍隊和後勤,給兗州提供必要的後勤援助和軍力調配。

諸葛亮負責在鄴城持續保持對曹魏的壓力,逼迫曹魏在大漢作戰期間不敢妄動。

而真正的進攻主力,還得是徐庶率領的兗州郡兵。而爲了這次進攻青徐的任務順利完成,不僅兗州郡兵要全數參戰,河洛郡兵也要抽調一部分東進,參與這次的戰事。

至於出征將領人選,除了在兗州的毌丘儉,文欽,胡遵等人外,潁川的張嶷,河洛的王昶,王凌,都會引兵前往兗州助戰總計兵力,將在十五萬人左右。

商議完了這些事情後,劉禪以明詔發佈天下,宣告大漢將擇日伐吳,一統天下。

而張溪,龐統,徐庶等人,則儘快的返回自己鎮守的地方,開始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做戰爭準備。

當大漢即將伐吳的消息傳到幽州後,曹爽更是狂喜。

事實上,在曹爽奪取田豫的幽州兵權後沒多久,東吳方面的使者,就通過海路抵達過幽州,跟曹爽見過一面。

當然,東吳的使者在這個時候來幽州,曹爽腦子再笨,也知道東吳方面打的是什麼主意。

但是吧,曹爽也沒想到,東吳的胃口太大了,大到有點讓曹爽都無法接受的地步。

東吳的使者,打着重申兩國盟約的旗號,卻提出了修改盟約約定的條件。

不僅要求曹魏向東吳稱臣,還要求曹爽提供戰馬萬匹,作爲新的結盟條件。

這哪裡是來簽訂盟約的,這是來趁火打劫的。

這樣的條件,曹爽當然不可能答應。

向東吳稱臣的話,曹魏小朝廷最後的合法性都會喪失掉而且說句對不起曹氏祖宗的話,要稱臣他曹爽不能選擇跟大漢稱臣啊,以幽州,冀州之地,換取曹氏宗族平安,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至於戰馬萬匹也就孫權敢想。

如今曹魏小朝廷自己都缺馬,希望有更多的馬匹來重建大魏的騎兵部隊,萬匹戰馬自己都不夠用,要是給了孫權,那不是連最後翻盤的希望也沒了麼。

因此啊,曹爽直接拒絕了東吳使者的要求。

但是吧,因爲海路交通不便,以及曹爽也不想跟東吳徹底翻臉,斷絕了這個最後的盟友曹爽雖然拒絕了東吳使者的要求,但是還是派出了自己的使者,跟隨東吳的船隊去建業,拜見孫權,商議其他的結盟條件。

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已經到了建業了。

而這個時候,正好傳出了大漢要討伐東吳的消息.這麼一來,曹爽還真的就不怕孫權死咬着條件不鬆口了。

要麼大家一起結盟,共抗蜀賊,要麼,大家一起玩完。

這是曹爽的想法,但是吧,身在建業的曹爽使者桓範,真不是這麼想的。

如今天下大勢如此,蜀漢根本不是要不要伐吳的問題,而是他們什麼時候伐吳的問題因此當劉禪下詔伐吳的消息傳到東吳,東吳上下一點驚訝的情緒都沒有。

曹魏都已經被蜀漢給打殘了,但凡蜀漢有一點一統天下的野心,伐吳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麼。

這段時間,東吳不停地在徐州和淮南地區調兵,不就是爲了應對蜀賊可能發動的進攻,在不停地調整兵力部署嘛。

這些事情,身在北地的曹爽可能不知道,但是奉命出使到東吳的桓範,怎麼可能不知道。

再一個,如今是魏弱而蜀,吳強,大魏要想再繼續撐下去,尋求變局的話,就必須依靠東吳的幫助.別的不說,就幽州那地方的氣候和產糧條件,要維持這麼大的軍隊開支,沒有東吳低價運糧的幫助,怎麼可能做到。

因此,現在是大魏有求於東吳,不是東吳有求於大魏。

本來桓範在江東的談判過程就舉步維艱了,現在好了,東吳君臣以備戰爲由,徹底把桓範給晾在了一邊。

爲此,桓範是真的着急上火,不得不一再調整自己的心理底線,不斷的拜訪江東名士大家們,試圖尋求儘快的達成協議。

最後,桓範跟東吳達成了“兄弟協議”,吳爲兄,魏爲弟,同時大魏每年向東吳提供一千匹戰馬這樣的盟約,返回了幽州。

而當桓範帶着盟約回到薊城後,曹爽看到了這樣的盟約,直接下令罷黜桓範的官職,永不錄用。

沒辦法,簽了這樣的盟約,總得有人站出來背鍋的你桓範不背,難道還要曹爽背不成?!

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124章 僵局第263章 忙碌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87章 議定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810章 勸降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874章 杜約第156章 曲轅犁第945章 撤軍第1124章 僵局第1228章 練兵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1078章 交易第1058章 過江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391章 調人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79章 巡視防務第59章 諸葛出山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1070章 和談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884章 戰後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234章 蔣琬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91章 戍邊第1086章 搶攻第194章 示範區第31章 商討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374章 滇馬第1051章 戰略第437章 街亭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9章 練兵第19章 練兵第95章 議戰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626章 敗退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11章 過江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68章 解釋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1214章 聖裁第594章 輪班制第166章 暴露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425章 尋仇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43章 龐統第773章 刻板第781章 右扶風第518章 二將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429章 搶時間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243章 爭議第1197章 退守第888章 巡江第1097章 壞消息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652章 雪橇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51章 趙累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
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124章 僵局第263章 忙碌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87章 議定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810章 勸降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874章 杜約第156章 曲轅犁第945章 撤軍第1124章 僵局第1228章 練兵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1078章 交易第1058章 過江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391章 調人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79章 巡視防務第59章 諸葛出山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1070章 和談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884章 戰後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234章 蔣琬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9章 諸葛出山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91章 戍邊第1086章 搶攻第194章 示範區第31章 商討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374章 滇馬第1051章 戰略第437章 街亭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9章 練兵第19章 練兵第95章 議戰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626章 敗退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11章 過江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68章 解釋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1214章 聖裁第594章 輪班制第166章 暴露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425章 尋仇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43章 龐統第773章 刻板第781章 右扶風第518章 二將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429章 搶時間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243章 爭議第1197章 退守第888章 巡江第1097章 壞消息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652章 雪橇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51章 趙累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