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

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

樊城的城頭,出現了一場這個時代不該有的特殊攻防戰。

如果把雙方的投石車換成火炮的,這簡直就是一場二戰時期的城池攻防戰。

開戰之初,雙方先進行了一陣炮擊,試圖摧毀敵軍的炮兵陣地。

最終,還是張溪的配重型投石車以射程和精度的穩定性壓制了曹仁的霹靂車,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張溪以三架配重型投石車被擊毀的代價,換取了全滅曹仁的二十架霹靂車的戰果。

曹仁現在的臉色相當的難看。

霹靂車是曹仁視爲殺手鐗一樣的攻城利器,結果卻在開戰第一天的時候就被人給砸毀了。

特麼就離譜.劉備軍的投石車是金子做的麼,威力相差這麼大?!

再造的話,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是,不解決對方的投石車,繼續造也沒有任何意義。

樊城並不是完全圍困的狀態,城內守軍要出城砍伐樹木製造投石車又不是什麼難事.就算繼續營造霹靂車,最終吃虧的不還是自己麼。

算了,不管了,還是常規的辦法攻城吧。

曹仁也沒轍,不跟張溪玩花裡胡哨的東西,就是仗着我人多,發動步卒前進,用雲梯,鉤梯,衝車之類的常規手段進攻。

同時在進攻端的側翼,曹仁還安排好騎兵隊伍,一旦樊城守軍出城野戰,就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大量殺傷樊城守軍的有生力量。

曹仁做好了各種攻城準備,然後,下令攻城。

但.樊城城頭上,突然投射出一批小石子,劈頭蓋臉的砸在進攻部隊中間。

曹仁看的目瞪口呆投石車還能這麼用的麼?!

一直以爲,投石車就是在攻城的時候能用來砸毀城牆或者是城訾,沒想到還能用來守城的?!

而且這個石子吧.確實,比起箭矢來說,石子可能在直觀的殺傷力上稍有不如,但問題是,這個高度和速度砸過來的石子兒,真要砸在腦袋上也是要人命的。

況且,就算沒砸到腦袋,這些石子要是打在胳膊或者大腿上,往往也容易造成輕傷,造成士卒的行動不便,從而影響士卒的戰鬥力。

甚至曹仁還能想象到,一旦休戰回營後,這些輕傷者難免會因爲傷病抱怨,從而影響到營中其他士卒的士氣。

畢竟,像這種不是特別嚴重的輕傷,軍中的軍醫是不會去管的,刀槍箭傷都照顧不過來呢。

曹仁越是腦補,越是覺得張溪這個人不好對付,只是把投石車往城牆上一架,就玩出了這麼多的花樣。

但其實,張溪真沒想這麼多,或者說,曹仁的想法和張溪的想法,側重點其實不同。

張溪只是站在防守方的位置上,琢磨儘可能的增加曹仁的攻城難度而已。

想來想去,張溪想到了利用投石車,擴大自己的防守範圍的辦法。

以往的攻城,攻城方大概在進入城牆範圍一百步左右,就要舉盾,注意防備守方在城牆上射出的箭矢.一百步以外,那就是城頭弓矢的射程範圍外了。

現在張溪利用投石車的遠射程,把這個防禦的範圍足足擴大了一倍,從兩百步開始,士卒就要舉着盾牌,一邊前進,一邊防備砸下來的石子。

一百步到兩百步的距離,使用投石車攻擊敵人,同時打散敵軍的進攻組織,拖延進攻節奏。

一百步以內則是傳統的守城方式,遠一點的可以用箭矢壓制,靠近城牆了再選擇滾石檑木阻擋攻城。

這就是張溪給自己的守城制定的防守計劃,沒想其他的目的,什麼影響敵軍士氣啥的,那是曹仁自己腦補出來的玩意兒。

但曹仁偏偏對這樣的防守體系,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

雖然從表面上看,張溪只是利用投石車延長了防守範圍,似乎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但實際進攻後,曹仁才知道,這個招數相當的噁心人。

兩百步的防守範圍,就意味着曹軍要組織進攻陣型,必須在兩百步開外.這離的城牆太遠了。

而且從兩百步開始,士卒就必須頂着盾牌前進,大大增加了體力的消耗不說,還得增加攻城兵中盾牌兵的配置,這對士卒戰力是一個很大的削弱,同時對後勤的壓力也不小。

最重要的是,曹仁軍沒法派出弓兵部隊跟城頭守軍的箭矢對射,甚至沒法仗着人多,用箭矢壓制樊城守軍的箭雨。

弓箭的射程不過百餘步,這個距離,完全在對方投石車投擲的石子雨攻擊範圍內,而弓兵爲了開弓方便等原因,基本都是不着重甲,沒啥防護的兵種頂着石子攻擊去射箭,那是自己找不自在。

當然,雖然困難重重,但曹軍也不是不能進攻到城牆下,只是這個進攻的速度和困難程度,確實是成倍的在上升。

至於攻上城牆,那就更加的困難了。

強攻了一天,曹仁發現自己的士卒很難對城牆發起有效的攻擊,甚至樊城守將幾乎沒有什麼傷亡,無非是花點力氣在城牆上射箭,或者是投擲滾石或者檑木而已。

但自己的士卒卻傷亡不小。

當然,真正死亡或者重傷的人也不多,加起來不超過兩百人,但輕傷一大堆,大部分都是箭傷。

沒有己方的箭矢壓制,士卒們完全是頂着樊城守軍的箭雨在進攻,箭傷多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這些輕傷的士卒,再加上被石子砸傷的,連輕傷都算不上的士卒,一起在大營裡呆着,這個哀嚎和抱怨的聲音,曹仁聽着都覺得一直在掉士氣,更別說住在一個帳篷裡的士卒了。

這樣下去可不行.曹仁覺得,自己如果非要在樊城下跟死磕,那纔是掉進了張溪的陷阱內了。

這個張溪,果然擅守,只是創造性的把投石車放入防守序列裡,頓時就成倍的增加了攻城難度.果然不好對付。

硬扛不是辦法,曹仁雖然帶來的士兵多,但經不起這麼消耗,更何況還得注意軍中士氣變化,要是士氣衰弱了,打仗磨洋工,這輩子都打不下樊城來。

說到底,還是得想辦法吸引樊城內的守軍出城野戰,這樣才能減少自己的損失。

這會兒的曹仁,恢復了冷靜後,腦子重新迴歸。

先是召集了臧霸和張遼,跟兩人傳達了樊城進攻困難的消息,同時把自己引誘敵軍出城野戰的想法跟兩人分享,然後,就是尋求兩人的建議。

張遼和臧霸對曹仁的決斷沒有意見,畢竟攻城不利,尋求誘敵野戰是常規的變化套路,說不上多麼新奇,在現在的情況下也不是愚蠢的選擇。

但問題是,怎麼引誘張溪放着堅城不守,出城野戰呢其實方法很簡單,三個人都想到了。

因此,隔天,曹仁留下臧霸領兵一萬,繼續在樊城北面跟張溪對峙,自己則率領剩下的人,以及全部的騎兵,移營到張遼的軍中,以五萬的優勢兵力,開始對關羽的營寨發動猛攻。

只要把關羽給打的急了,損失大了,就不愁張溪還在樊城窩着。

一旦張溪出城來救援關羽,那麼曹仁就會讓自己的騎兵,教張溪怎麼做人。

曹仁就不信了,張溪能眼睜睜的看着關羽被人圍攻不救。

確實,曹仁的這招,是挺陰損的,張溪就算再怎麼被劉備信重,也沒法對關羽見死不救。

畢竟二爺的身份是特殊的,不僅僅是劉備的二弟,更是總督荊州事的統帥,絕對不能有失。

但問題是,關羽真的不需要張溪去救啊。

關羽主動發起對張遼進攻的目的,就是希望吸引更多的曹軍來到自己這邊,現在目的達成了,關羽還會這麼傻缺的,繼續發動進攻麼?!

再一個.這曹仁是缺心眼了是吧,忘了他的一萬騎兵是怎麼沒的麼?!

關羽一看到曹仁主動移營,頓時做出應對,放棄了現有的營寨,後退二十里,沿漢水重新下寨,同時令關平率領水軍沿江遊弋,來回接應。

特麼曹仁頭疼了。

關羽,關雲長啊.這還是那個鼻孔朝天,誰也看不上的關雲長麼?!

前兩天你還主動發起進攻,跟自己的老朋友打的你死我活呢,現在面對敵軍居然不想着正面破敵,反而退兵二十里,擺出防守姿態?!

這個應對,確定是那個孤傲的關雲長能做出來的?!

本來曹仁以爲,以關羽的性格,只要是登陸作戰了,就萬萬沒有後退的道理,一定會選擇跟自己這些人正面死磕當年關羽在曹營的時候性格脾氣就這樣,誰也看不起,但確實有能耐,也不屑於耍什麼陰謀詭計。

可現在居然主動後退了?!

曹仁倒是想主動追擊進攻,但一看到那個營寨呈半圓形分佈,立刻就刺痛了曹仁的PTSD,總感覺營寨內和江上的戰船上,隨時會飛出無數的弓弩箭矢來。

好麼一個鐵烏龜,一個大刺蝟,這還怎麼打?!

(本章完)

第841章 甩鍋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222章 《蜀科》第1071章 重整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8章 年底酒宴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621章 跑了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054章 水戰(二)第1097章 壞消息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58章 送犁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400章 夜襲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1048章 戰備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651章 退兵第390章 雜章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781章 右扶風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87章 應對第1154章 鏖戰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459章 變故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1158章 背鍋第158章 送犁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573章 急行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213章 “謹慎”第1001章 亂局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651章 退兵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610章 前鋒至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882章 破城第233章 佐官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47章 曹仁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070章 和談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778章 舌辯第691章 戍邊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802章 援兵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76章 鄧艾去留第661章 潼關路第383章 分配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1228章 練兵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929章 四伐方略
第841章 甩鍋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222章 《蜀科》第1071章 重整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8章 年底酒宴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621章 跑了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46章 家內瑣事第1054章 水戰(二)第1097章 壞消息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58章 送犁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400章 夜襲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1048章 戰備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651章 退兵第390章 雜章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781章 右扶風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87章 應對第1154章 鏖戰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459章 變故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1158章 背鍋第158章 送犁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573章 急行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213章 “謹慎”第1001章 亂局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651章 退兵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610章 前鋒至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882章 破城第233章 佐官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47章 曹仁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070章 和談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778章 舌辯第691章 戍邊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802章 援兵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76章 鄧艾去留第661章 潼關路第383章 分配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1228章 練兵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929章 四伐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