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

擺在馮習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條,是不管士卒是否敗退,以命搏命的繼續強攻張郃,哪怕拼自己一個半死甚至重傷不治,也要當場斬殺了張郃。

只要張郃一死,魏軍羣龍無首,偷襲五丈原的事情,基本就算是不了了之了。

說實話,如果真的有足夠的把握能做到這點的話,馮習真無所謂是不是豁出自己的這條命去。

自己本來就因爲兩次戰敗於張郃的緣故受罰,這次要是能陣斬張郃,雖然可能會丟命,但名和利都齊了,家族也能因此受益無窮馮習真的不怕死。

但問題是——馮習真不覺得,自己以命搏命,就能趕在自家士卒徹底敗退前,斬殺張郃。

一方面,張郃雖然在力量上處在下風,但馮習也做不到全面壓制張郃.老傢伙賊着呢,冷不丁的一次反擊,都隨時有可能讓馮習付出代價,甚至可能被反殺的。

另一方面,張郃老小子要是不要臉一點,看着打不過了,往後一退,讓魏軍士卒上來圍攻自己,自己也拿他沒轍。

畢竟這不是單挑,是戰場亂戰,張郃根本沒有必要非跟馮習一對一。

以命搏命,冒死斬殺張郃的這個選項,只能說是看着很誘人,但實際操作起來,成功的概率根本不大。

因此,馮習只能選擇第二條路。

暫時後撤,穩住自家士卒的防守陣線,邊打邊撤,匯合集市內的剩餘步卒,繼續拖延魏軍的進攻速度。

這麼做的好處,是保住自家防線不至於崩潰,方便拖延時間,等待柳隱的支援。

柳隱可就在大昌集之外,從柳隱接到消息到整軍來支援,前後不會超過一刻鐘的時間,只要拖延過這段時間,那馮習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張郃也別想在不打下大昌集的情況下,出兵去偷襲五丈原。

經過前兩次冒進戰敗被罰後的馮習,這次出於保險考慮,選擇了第二種作戰方案。

仗着自己還佔據着優勢,馮習沒有繼續跟張郃糾纏,而是找準時機後退,暫時撤出了和張郃的纏鬥。

撤出戰鬥後的馮習,快速去支援了自家士卒告急的地方,殺退魏軍的圍攻,指揮士卒重新建立起防線.一來二去,也算是暫時穩住了防線。

接下來的馮習也沒有貪功,而是選擇帶着士卒邊打邊退,退守大昌集。

給張郃看的,一陣心急,同時也有些羞惱。

自己終究是老了,居然沒能當場留下這個小輩,還讓這小輩仗着力量優勢給暫時壓制了。

雖然張郃有信心,再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自己能反殺了這個小輩.但人家不給你這個機會。

這一陣及時後撤,穩固防線的做法,多少讓張郃也有點出乎意料眼前的這個小輩,真的是幾天前連敗給自己兩次的那個小輩?!

那個小輩不是那種無腦冒進的莽夫嘛,怎麼今天的作戰指揮,頭腦居然這麼清醒的?!

可你這麼一清醒,我就難辦了啊!!!

如果能一舉擊潰這支蜀軍部隊,順勢殺入大昌集,大昌集內的蜀軍士氣肯定會徹底崩潰的.到了那個時候,就算蜀軍的援軍就在大昌集外面,也無法阻止這場潰敗了。

但可惜,那個莽夫小輩今天的頭腦異常清晰,居然沒給自己這個機會。

不管如何吧,莽夫小輩終究是在邊打邊退的,張郃這邊,也不是沒有繼續獲勝的機會.只要繼續這麼打下去,一舉攻入大昌集,以魏軍高出不止一籌的戰鬥力,這場戰鬥最終還是能拿下的。

唯一讓張郃擔心的是.這支蜀軍,到底有沒有援軍,如果有,他們的援軍,到底什麼時候能到。

這是張郃的斥候,唯一沒有查探到的信息,也是張郃一定要發動突襲,爭取速勝的真正原因。

如果大昌集的這支蜀軍,只是張溪以防萬一派過來駐守的軍隊,那麼張郃只要擊潰這支蜀軍,這次的戰略目標基本可以實現了。

從大昌集到武功縣,一來一回起碼要兩天的時間,等到張溪領兵從武功縣過來救援的話,張郃應該早就擊破了大昌集的蜀軍,同時已經領兵出發,去偷襲五丈原了。

但如果這支蜀軍,並不是只有這五百人,而是有其他的後援那事情就不好辦了。

如今的張郃,這方面的情報知道的太少了,多少心裡很不安。

但不管張溪是怎麼應對的,這場大昌集之戰卻是必須要打的,不打下大昌集,根本無法安心進兵五丈原,隨時要擔心有人捅屁股。

現在,想太多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張郃只能加快進攻節奏,儘量趕在蜀軍援軍到來之前,攻下大昌集,然後快速休整後,直接奔襲五丈原了。

就是不知道,蜀軍會不會給自己這個機會.這就是張郃現在最大的擔心了。

而隨着時間的發展,張郃的這個擔心,逐漸變得越來越不安了。

因爲張郃看到了一支百餘人的隊伍,從大昌集以外的方向,快速進入了大昌集。

這是柳隱帶兵過來支援了。

但柳隱帶來的這個兵力數量吧,非常成功的讓張郃犯嘀咕了。

張郃琢磨的是,這支只有百餘人的部隊,到底算不算是蜀軍的援軍要說不算吧,人家確實是從大昌集外圍來的,可你要說算吧,這百餘人,能對戰場內部局勢有多大的幫助?!

因此,張郃也吃不準,柳隱親自帶來的這一百多士卒,到底算不算援軍,更加吃不準,蜀軍的援軍,到底是就在大昌集外,還是這一百人只是馮習以往萬一留的預備隊。

張郃搞不清這個問題,但馮習是很清楚的馮習也很不理解,爲什麼柳隱不率領五百士卒全部進入大昌集,帶這一百多人過來支援,有什麼意義?!

如今在大昌集內堅守的蜀軍士卒,不管是軍心還是士氣,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了,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崩潰的。

相反,柳隱的部隊,那是休養了一夜,不管從軍心還是戰鬥力來說,都要遠遠強於馮習所部的五百人。

玩添油戰術嗎?!

那可是兵家大忌啊!!!

可柳隱也有柳隱的難處啊。

柳隱不是不知道添油戰術在如今的局面下是大忌,兵力太少根本無法改變整個戰局但柳隱仔細考慮過後,發現自己根本沒得選。

在接到馮習的求援後,柳隱是第一時間召集步卒,領兵來援的,前後都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柳隱就已經領兵到了大昌集。

可真正的問題在於,柳隱發現,大昌集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小了。

本來就是屁大點地方,結果張郃帶了五百人,加上馮習所部的五百駐守士卒小小的大昌集之內,有近千士卒在拼殺。

柳隱倒是想把自己的部隊投入到戰鬥中去,可哪裡還塞得下人啊。

再加上柳隱抵達大昌集的時候,馮習已經選擇了退守大昌集入口,這時候的魏軍和漢軍已經有很大一部分絞殺在了一起,還剩下的一部分漢軍也需要承擔策應和支援的任務。

柳隱當然知道大昌集內的漢軍戰鬥力和士氣都已經很低落了,但這時候如果柳隱下令大昌集內漢軍暫時撤退,那不等自己領兵補上缺口,魏軍就已經順着漢軍撤退的步伐,殺入大昌集了。

甚至連分批撤退,柳隱都沒法做。

前方士卒在拼命,後方友軍在撤退這要是誰不知情的嚷嚷一聲,誰還會在前方擋住魏軍的進攻?!

因此,柳隱也是實在沒辦法,只能帶着一百人左右的士卒,先加入戰場。

這麼做,至少可以先幫助馮習先穩住防線,免得大昌集全線失守。

等到幫馮習穩住防線之後,柳隱一邊讓馮習繼續主持大昌集的外圍防禦,抵擋張郃的進攻,另一邊,則開始了自己的操作。

首先,柳隱下令,讓大昌集內一部分負責牽制和策應的原留守部隊先撤出戰場,換成柳隱帶來的生力軍。

緊接着,柳隱用這部分生力軍,開始組建第二道防線,做好漢軍防禦不利,不得不退入大昌集內部繼續防守的準備。

這還真的不是杞人憂天,就之前留守在大昌集的這部分漢軍的戰鬥力和士氣而言,能撐到現在,已經算是馮習指揮有方了。

至於爲什麼柳隱不立刻派出自己的生力軍去接手原本留守部隊負責的防線,讓留守部隊後撤休整不是柳隱不想,而是不能這麼做。

這年代的士卒,基本是沒啥組織度可言的,尤其對柳隱等人率領的這支由郡兵組成的軍隊來說,戰時換防這種事情,他們真的做不到。

一旦柳隱派人去換防,那柳隱可以肯定,必然會有士卒爲了活命,不等換防部隊到位就匆匆後撤甚至逃跑,而魏軍,肯定也會抓住機會緊咬着追進來.到了那種時候,不僅防線會崩潰,連去換防的士卒都得跟着一起完蛋。

因此,柳隱只能狠心讓這部分已經跟魏軍絞殺在一起的士卒繼續在前線頂住,等自己建立好身後的第二道防線後,再讓這些人後撤,這樣才比較保險。

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613章 進攻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386章 水泥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931章 勸說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665章 突圍第343章 調整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1231章 魏亡第326章 關興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1123章 撤軍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13章 失算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25章 借將第94章 援兵到來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185章 應對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752章 收留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591章 大昌集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833章 誘餌第1012章 誘敵第2章 面試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253章 拖時間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217章 取名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630章 勸關羽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97章 退守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71章 博弈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38章 油江口第93章 投石機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433章 巧遇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987章 議定第956章 影響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69章 訓子第149章 約定第1086章 搶攻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51章 趙累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27章 論將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078章 交易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584章 失敗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231章 魏亡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158章 送犁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66章 人選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章 求職
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613章 進攻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386章 水泥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931章 勸說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665章 突圍第343章 調整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1231章 魏亡第326章 關興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1123章 撤軍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113章 失算第1250章 攪局者(三)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25章 借將第94章 援兵到來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185章 應對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752章 收留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591章 大昌集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833章 誘餌第1012章 誘敵第2章 面試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253章 拖時間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217章 取名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630章 勸關羽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97章 退守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71章 博弈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138章 油江口第93章 投石機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433章 巧遇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987章 議定第956章 影響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69章 訓子第149章 約定第1086章 搶攻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51章 趙累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27章 論將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078章 交易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584章 失敗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231章 魏亡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158章 送犁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66章 人選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章 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