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

馮習在領軍狂奔,真正意義上的一路狂奔。

作爲曾經的中層領軍將領,馮習現在雖然只能帶領五百人,官職也被降爲校尉了,但並不代表馮習自身對局勢的認知,也會將到校尉的級別。

高翔跟馮習說清楚情況後,馮習立刻就知道,張郃隨時有可能會出現在大昌集,甩開大軍的監視,去偷襲五丈原。

因此,當馮習被調歸柳隱帳下後,馮習立刻向柳隱建議,自己先率本部五百人出發,快速趕赴大昌集,以防張郃繞道偷襲。

柳隱稍微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同意了。

一來嘛,馮習說的確實有道理,以傳言中張郃的作戰風格,以及前幾次交手張郃表現出來的作戰素質,柳隱確實相信,張郃的行軍速度,會超出一般人的預計。

二來嘛,這其實也是柳隱賣給馮習的一個人情。

事實上,對於柳隱和馮習這個級別的將領來說,帶領五百人行軍和帶領一千人行軍,在行軍速度上,並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但馮習需要立功,柳隱也願意給馮習這個機會,自然也就答應了馮習的要求。

不過呢,柳隱多少還是留了個心眼,主動叮囑了一下馮習,讓他不要冒進,到了大昌集後先行佈防,如果發現魏軍行蹤不要輕易進攻,等自己到了再做打算。

因此,馮習這一路上,一直是抱着張郃可能已經到了大昌集的覺悟,在快速行軍的。

此時的大昌集,一片寂靜。

畢竟,柳隱對馮習的作戰風格真不算多瞭解,只知道他受罰的罪過裡,有一條就是輕敵冒進.這要是不叮囑一下,回頭別馮習犯了“老毛病”。

而根據鄉老回憶,張郃走的那條山路,是要繞過三座大山的,路程肯定比四十里更長,而且中間有亂石滑坡擋路,張郃清理也需要時間.但具體張郃需要花多少時間,誰也不清楚,只能大概來推斷,一天的時間,應該是不足以讓張郃行軍抵達大昌集的。

這麼一折騰,大概就臨近傍晚了。

但即使如此,馮習依然不敢大意,再次詢問集市上的老者,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山路,可以通往大昌集,或者索性繞過大昌集?!

老者思索了很久,最終還是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馮習到達大昌集後,也沒有放鬆警惕,並沒有第一時間進入大昌集,而是終於下令士卒原地休整待命,派出斥候,對大昌集進行了一番查探。

某種程度上來說,馮習確實很牛他一路急趕,硬生生的搶出了這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來。

至於百姓的房屋.馮習下令,誰敢入屋睡覺,斬。

至於其他的山道.也許有,但老者真的沒有印象了。

但集市上的百姓來這麼一出,馮習正好抓住機會,詢問一下大昌集上的百姓,那條隱藏的山道出口,到底在哪個地方。

就在軍卒們準備生火做飯,順便把集市中的房子“收拾”一下,準備睡覺的時候.馮習一個命令,全給叫回來了。

別懷疑這些軍卒們會睡在哪兒.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掠民這種事兒,在封建軍隊裡,只有岳家軍做到了。

馮習這一路心急之下,催促着士卒們緊趕慢趕的,中間一點休息喝水的時間都不給,終於是在未時左右,趕到了大昌集。

馮習真沒想過要保護百姓的利益,他有他的侷限性,但他這麼做,意外的倒是得到了集市上留守百姓的一點擁護。

柳隱會這麼叮囑,雖然馮習聽着很想辯解一下,但他真的啥都說不出來,只能乖乖應下。

按照軍中慣例,這時候,應該要安排士卒休整,準備吃飯睡覺了。

真不怕魏軍突然從山裡面衝出來是吧?!

因此,馮習下令,全軍先做好防禦措施,在集市內外先做好拒木鹿角的佈防,安排好崗哨和警戒部隊,並且在集市內搭起營帳,軍卒隨時做好夜戰準備。

這時代的軍隊素質,能不搶老百姓的東西,就已經算得上是仁義之師了.甚至說難聽一點,有些人當兵,就是爲了搶老百姓的。

在得到斥候回報,確認大昌集沒有伏兵之後,馮習這才稍微放心一點的,領兵進入大昌集。

也就是說,馮習終究還是趕在了張郃的前面,堵住了大昌集。

張郃用兵,不僅進軍隱匿,而且行軍速度超乎想象,更擅長在司空見慣的時候,創造出一些適合他的進攻節奏在這種情況下,馮習真不敢相信,張郃會花兩天以上的時間,才走完那些山路。

不多,只有一點,但也足夠讓馮習享受一把“簞食壺漿”的待遇了。

但誰讓他之前兩戰,確實因爲輕敵冒進被張郃擊敗了,又因此遭到了處罰呢。

而此時距離天黑,大概還有一個多時辰。

但馮習到底是降了兩次職位,捱了一頓板子的人,這要是再不吸取教訓,那就真的沒救了。

看到這條山路的出口之後,馮習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大昌集是個集市,本來就是方便大家交易的,街道上攤位倒是很集中,但百姓房屋的坐落卻很分散士卒要是睡在百姓的家裡,一旦有敵人來襲,馮習還得先把士卒們集中起來才能統一指揮,這不是耽誤功夫嘛。

大昌集距離武功縣只有四十多里路,也就是一天左右的行軍時間而已。

已經被張郃打過兩次措手不及了,馮習真不敢大意,再讓張郃玩一次突襲。

在野外的話,就是到了要安營紮寨的時候,但現在是在集市內,馮習所部兵馬也不過是五百人軍士們都想着,這次終於可以不用睡營帳了。

馮習倒不是很在乎這個“簞食壺漿”的待遇,這年頭到處打仗,牆頭草有的是,今天你來了,百姓會“簞食壺漿”,明天他來了,百想還會“簞食壺漿”.不是沒有原則,純粹只是爲了在這個亂世活下去而已。

畢竟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這年月,因爲戰亂的原因,百姓能活過三十歲都算是命大了,能知道那條老山道的人,真不多。

如果張郃軍真的是從這條山道走過來的話從山道口的樣子來看,根本不像是已經有大軍通過的樣子。

畢竟四十里外的武功縣正在打仗,哪怕再不要命的商人,也不會在這個時候來到大昌集,本地的住戶也早早的關門歇業,生怕遇到兵災。

馮習倒不是有多麼高的覺悟,他這麼做,只是爲了方便及時應對和指揮。

但別忘了,張郃可是比張溪的軍隊,提前了一天從武功縣出發的在這種情況下,馮習根本不敢去指望張郃在路上耽擱多久,必須儘快趕到大昌集才行。

還敢睡?!

然後馮習就是一路狂奔。

馮習真有種說不清的感覺.他真不是那種作戰風格的將領,他其實也很傾向於穩紮穩打的作戰方式的。

但萬幸,集市中終究還是有那麼個別活的久的一位明明只有四十多歲,但看着跟七十多歲的老漢,親自帶着馮習,去認了一下那條山路的出口。

這不是什麼不合理的現象,相反,這纔是最合理的情況。

這條山路,確實已經荒廢了很久的樣子,山路的出口已經長滿了樹木藤蔓,把一條起碼有五尺寬的山道給擋的嚴嚴實實的。

就是這條老山道,如果不是這位老者小時候曾經跟隨父親從這裡進山採過草藥,他也已經不記得,還有這麼一條山道了。

馮習派人試圖進入山道內查看詳情,但走了不到二里地,士卒們就回來說實在走不過去——到處都是山石雜草,再加上天色越來越暗,繼續往裡走,就真的什麼都看不清了。

第一次失利,就是因爲馮習大意,沒有派出足夠的斥候,給了張郃摸近自己發動突襲的機會.這次萬一張郃已經提前探知了自己的到來,在大昌集之內埋伏自己呢?!

因此,馮習派出斥候,仔細查探大昌集內和四周,看看有沒有伏兵。

兩次跟張郃交手,雖然馮習都失敗了,但對張郃,馮習終究還是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老者想不起來,馮習也不好強求,好言撫慰老者後,把老者親自送歸。

但即使如此,馮習也依然不放心他派出了又一批斥候,離開大昌集,往大昌集以西,一直到大道的方向來回巡邏查探,生怕張郃不走大昌集,而是另有道路,繞過大昌集,直奔五丈原。

不得不說,馮習現在有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了。

但馮習卻覺得,自己的應對沒有任何問題畢竟,那是連着打敗他兩次的名將張郃!!!

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89章 置地第487章 佔便宜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1207章 退路第665章 突圍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66章 暴露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644章 議事(一)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44章 二顧茅廬第1048章 戰備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714章 雪災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59章 聯姻第179章 準備第572章 破寨第158章 送犁第171章 聯姻第25章 徐庶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208章 雒城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1214章 聖裁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902章 折中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31章 商討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610章 前鋒至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176章 誤解第459章 變故第53章 蹴鞠第270章 江東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742章 歲月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743章 人事第696章 合議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73章 人才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228章 戰與和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08章 過江第1054章 水戰(二)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092章 共議第773章 刻板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116章 伏擊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700章 收尾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204章 名分第88章 被圍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
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89章 置地第487章 佔便宜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1207章 退路第665章 突圍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66章 暴露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644章 議事(一)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44章 二顧茅廬第1048章 戰備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714章 雪災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159章 聯姻第179章 準備第572章 破寨第158章 送犁第171章 聯姻第25章 徐庶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208章 雒城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1214章 聖裁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902章 折中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31章 商討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610章 前鋒至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176章 誤解第459章 變故第53章 蹴鞠第270章 江東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742章 歲月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743章 人事第696章 合議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73章 人才第961章 鄴城的決斷第228章 戰與和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08章 過江第1054章 水戰(二)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1092章 共議第773章 刻板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1116章 伏擊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700章 收尾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204章 名分第88章 被圍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