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魏吳結盟

孫權選擇暫時不翻臉,拖延時間,也是有原因的。

六月的時候,曹魏方面再次派了蔣濟南下,而這次的目的,曹魏方面不再像上次那樣遮遮掩掩,而是直截了當的向東吳方面提出,兩國建立攻守同盟,共抗蜀漢。

曹魏方面的意思很簡單,之前你東吳在一邊猥瑣發育,甚至幫着蜀賊一起夾擊我大魏,這些大魏都可以不計較,但現在,蜀賊勢力獨大,如果你再繼續這麼坐視旁觀下去,等到蜀賊佔據河洛,進取兗州之後,東吳和蜀賊,可就直接接壤了.難道東吳真的覺得,蜀賊會對青徐之地不動心?!

如果蜀吳兩國還是以前的同盟關係,那蜀國可能還會遵守同盟約定.可惜,現在的東吳和蜀國,已經不是同盟關係了,距離開戰也不過只差一步而已。

再加上之前東吳連續數次進攻荊州的事情,難道東吳以爲蜀賊不想報復回來?!

在荊州作戰,東吳水軍強盛,蜀賊還會投鼠忌器,但在中原之地,你東吳能扛的住蜀賊的進攻麼?!

眼下連大魏都已經丟失了洛陽,只能退守兗州,如果再這麼放任蜀賊肆意擴張下去,東吳最後的下場也好不到哪兒去。

蔣濟在跟孫權見面,陳述了厲害後,終於是說服了孫權,決定跟曹魏建立同盟關係。

但這裡面,還有一些小細節,需要跟曹魏方面協商。

因此,在八月,也就是鄧芝出使東吳前沒幾天,孫權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前往鄴城,拜見魏帝曹叡,商議具體合作細節。

而孫權的條件,其實有兩個。

一個,是孫權希望曹魏主動退出汝南,同時把沛國,彭城國交給東吳方面。

另一個,是孫權希望兩國互相交換質子,以保盟約之成。

這兩個條件,隨着孫權的使者傳達到大魏朝堂,瞬間就直接炸鍋了。

曹叡腦抽抽了,纔會答應這麼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裡,彭城國倒不是什麼大問題,畢竟曹魏本來就是半放棄的,而現在也已經被東吳佔領了,口頭承認屬於東吳,劃分疆界,雖然丟人了點,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結果。

但東吳還要沛國,那就屬於是蹬鼻子上臉了。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更加噁心人的地方.沛國這地方,是東漢時期的稱呼,到了曹魏這邊,沛國早就不存在了,這地方改名了,叫譙郡。

爲什麼?!

因爲曹操出身於沛國譙縣。

曹丕在代漢自立後,特意把沛國改爲譙郡,治所就設立在譙縣,並且設立爲“陪都”,從地位上來說,譙郡其實跟洛陽是一個地位的。

也就是說,東吳叭叭一張嘴,不僅要拿走大魏五都之一,而且這個地方,還是大魏太祖武皇帝的老家伱說曹叡能答應這種事兒?!大魏羣臣能答應這種事兒?!

沒直接翻臉,出兵淮南,都已經算是大魏羣臣們剋制的結果了。

而孫權其實也知道這地方他要不來,而且譙郡的地理位置而言,其實對東吳現在的佔領區,並沒有太多的戰略價值,但孫權還是主動加上了這一塊.孫權其實就是想要告訴曹魏,如今兩國之間,結盟不結盟的主動權,是在我東吳手裡的。

沒辦法啊,雖然是曹魏主動派蔣濟出使東吳,提議雙方結盟的事情。

但問題是,整個大魏朝廷,從上到下,甚至包括出使東吳的蔣濟,都對東吳有種迷之看不起。

真的,如果不是現在局勢崩壞到這個地步,但凡有的選,曹魏整個朝廷都不想跟東吳拉上什麼關係。

無他,這個勢力的做事方法,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因此,即使是局勢所迫,蔣濟不得不出使江東尋求結盟,也知道自己要注意自己的言語態度但有些時候,情緒上來了,總有種控住不住的感覺。

因此,在跟蔣濟和孫權密談天下局勢利弊的時候,孫權能明顯感覺到,蔣濟雖然表面上很尊重自己,但言語間,總有一種“你不懂,我教你”的感覺怎麼感覺怎麼彆扭。

如今可是你大魏被人打到家門口,能丟的都快全丟了.這種時候你來求助我東吳,怎麼還一副“老子是老大”的架勢呢?!

孫權很不爽這點,雖然也因爲局勢所需,孫權可以答應跟曹魏結盟,但結盟的主導權,必須是掌控在自己手裡的。

因此,孫權讓使者加入了謀求劃割譙郡的事情,目的不是真的要這麼一塊地方,而是要告訴曹魏,現在要急着結盟的人,不是我東吳,將來結盟了,主導權也應該在我東吳的手裡。

但很顯然,孫權有點低估了譙郡在大魏的地位。

洛陽這個地方,曹叡丟了,可以說政治失分非常的嚴重,但以目前大魏的底子,還不是損失不起其實性質跟曹丕丟長安差不多。

但譙郡要是丟了,還是以這種屈辱的劃割給他人的方式丟了,那對曹叡來說,可就是要命的事情祖宗之地你都能輕易的劃給別人,這個天下,還有什麼是不能丟的?!

曹叡真要敢答應東吳的這個條件,都不用大魏羣臣有什麼二心,曹魏宗族內部隔天就能直接聯絡宗親大臣,闖宮廢帝了。 開國不過十餘年啊,曹魏宗族們還都在呢,還沒到大家都忘了自己的出身地的時候。

爲此,孫權派出的使者,差點直接被羣情激奮的大魏羣臣給趕出朝堂,最後還是陳羣站出來,以兩國交兵,不辱其使爲由,給暫時保了下來。

不過陳羣也明確告知東吳的使者,如果真的有心結盟,那就換個條件來談.要譙郡?!孫權怕是真的糊塗了吧!!!

嗯,這是陳羣的原話,而且是當着東吳特使的面直接說的某種程度上來說,大魏上下,確實不怎麼看得上孫權。

東吳使者也沒想到曹魏朝廷的反應這麼大,也沒有功夫去追究陳羣當着自己的面直呼東吳至尊之名,是不是有失外交禮節使者只能一面在館驛閉門不出,平息曹魏敵視情緒,一面趕緊寫信給東吳至尊,請求至尊更改條件內容。

而孫權接到這封書信的時候,正好是鄧芝來訪東吳的那幾天。

孫權也沒想到曹魏那邊對譙郡的反應這麼大.這一個不好,感覺結盟的事兒就要黃了的意思。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就對跟蜀漢翻臉的事情有些猶豫不決的孫權,這下更不敢跟蜀漢立刻翻臉了。

再加上這時候張昭告訴孫權,蜀漢那邊恐怕也沒有做好立刻翻臉的準備,不用擔心蜀漢會立刻發動戰爭,因此孫權才決定,一面對蜀漢用緩兵之計,安撫鄧芝,一面告知在鄴城的使者,可以去掉譙郡,但彭城國的條件,不容更改。

有了新的和談條件後,魏吳兩國的結盟和談,纔算是能繼續下去。

但到了第二個條件上,曹魏方面,有開始有了爭議了。

雙方互相交換質子,這倒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春秋戰國時期,兩國結盟,互相交換質子是很正常的。

但問題是曹叡沒有兒子!!!

雖然吧,雙方交換質子,大多都不會直接交換嫡系繼承人,但從歷史上看,質子在某種特殊時期,在結盟國的支持下,回國爭奪王位成功,也不是沒有先例。

再加上孫權那邊已經確立了太子孫登,算是已經有了明確的繼承人,國本比較安定。

但曹叡這邊一直沒有兒子,他的繼承人問題,曹魏內部都有不少的爭議.交換質子,確定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萬一將來曹叡一直沒有生下嫡系繼承人,而這個交換到東吳去的宗室子弟在東吳的支持下,在曹叡駕崩後回國爭奪皇位那不是很容易就能引起國內的動盪嘛。

所以,這個問題,曹魏內部還是有不小的爭議的。

但這個事兒,其實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實在不行,就找一個跟曹叡血緣關係比較遠的宗族子弟,到東吳去當質子。

雖然依然還是有風險,但同樣,如果東吳那邊的太子孫登出了點什麼事情,其實曹魏也一樣握有反制的手段。

就這樣,經過內部的一方討論後,曹魏方面,派出了宗室子弟曹範爲質子。

曹範這個人吧,很有意思。

他是太祖武皇帝的親孫子,生父是彭城王曹據,但是呢,因爲曹操的另一個兒子曹整早亡無後,就過繼給了曹整,繼承家業。

你要說他的身份吧,是太祖武皇帝的血脈,跟曹叡是沒出五服的兄弟,身份相當的高貴。

但你要說他重要吧曹整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就過世了,而且即使是生前,在曹操的衆多子嗣中也不顯眼。

說白了,就是一個身份還算高貴,但其實在大魏朝廷內部沒有任何派系支持的宗族子弟而已。

這樣的人擔任質子,哪怕將來真的有一天在東吳的支持下回國奪權,至少在大魏內部,也不會有人響應他的。

危險性降到了最低。

當然,孫權那邊也不傻,孫權派出的,是他的親侄子孫泰。

而這個孫泰,他的父親是孫權的親弟弟孫匡,可他的母親,還是曹氏宗族女,當年赤壁之戰前,兩家聯姻的結果。

兩邊都各有心思,但不管如何,兩邊就質子交換,締結盟約的事兒,終於是達成了一致。

第907章 南下第630章 勸關羽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941章 誤判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390章 雜章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735章 決議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737章 爭(二)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1025章 變數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810章 勸降第1112章 甄城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5章 上任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652章 雪橇第383章 分配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479章 看不慣第968章 遷都第608章 攻心第498章 原因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97章 壞消息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583章 搶時間第867章 定性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1214章 聖裁第871章 滲透戰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430章 任免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89章 試探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234章 蔣琬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054章 水戰(二)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324章 激將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56章 曲轅犁第571章 失守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752章 收留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85章 應對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931章 勸說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116章 伏擊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576章 截擊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4章 主僕第63章 火箭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035章 攪混水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79章 巡視防務第959章 中計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38章 江陵城下
第907章 南下第630章 勸關羽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941章 誤判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390章 雜章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735章 決議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737章 爭(二)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1025章 變數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810章 勸降第1112章 甄城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5章 上任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652章 雪橇第383章 分配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479章 看不慣第968章 遷都第608章 攻心第498章 原因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97章 壞消息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583章 搶時間第867章 定性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1214章 聖裁第871章 滲透戰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430章 任免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89章 試探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234章 蔣琬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054章 水戰(二)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324章 激將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56章 曲轅犁第571章 失守第625章 遇事不決就突陣第752章 收留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85章 應對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931章 勸說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116章 伏擊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576章 截擊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4章 主僕第63章 火箭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035章 攪混水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79章 巡視防務第959章 中計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38章 江陵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