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東三郡

第357章 東三郡

自從寇封領兵打通東三郡後,張溪從襄陽前往漢中,就不需要從江陵出發,坐船先入益州,然後北上了。

現在張溪可以直接在襄陽坐船,逆漢水而上,直接抵達漢中。

四月,張溪匯合了從武陵趕來襄陽的徐庶,兩人一起坐船從襄陽出發,第一站就是東三郡。

其實本來可以不用在東三郡停留的,但張溪到底有點不太放心,那個寇二哈,到底能不能治理好這麼重要的地方。

東三郡可是漢中和襄陽之間的紐帶,這地方不能斷,一斷,荊州和益州之間,就依然只能靠長江來聯繫了,這樣效率會差很多。

因爲徐庶在給劉備送的戰報裡狠狠的告了孟達一狀,導致劉備對孟達心有芥蒂,這麼重要的東三郡,劉備都沒有讓孟達領兵北上參與進攻,而是直接交給了寇封去攻略。因此,現在東三郡的時機情況,就是寇封總督軍政事務,配合東三郡本地世家豪族申氏兄弟一起,治理地方。

申氏兄弟嘛.嗯,標準的牆頭草世家,誰勢力大就聽誰的。

但這種人,也不能太大意,不然你什麼時候被他們賣了都不知道。

對於寇封,張溪是十二萬個不放心。

這傢伙啊,作戰是相當的勇猛的,也不是完全的沒腦子,但他的腦子,確實也有限。

再加上多年不見,也不知道這小子到底是有沒有長進,現在上庸雖然沒了孟達,但天知道他還會不會繼續做出那種欺壓本地世家,搶奪他人儀仗隊的事兒來。

因此嘛,張溪在路過東三郡的時候,還是專門停了一下,打算去見見寇封,跟這小子說道說道。

寇封對於張溪的到來,倒是十分的欣喜,趕緊的設宴款待張溪和徐庶,同時也有點獻寶一樣的,跟張溪講述了自己攻略東三郡的過程。

其實真的沒啥好說的,基本就是寇封到了城下,城內開城投降,如此反覆而已。

但這終究是寇封第一次單獨領軍,寇二哈的心性,有了成績,可不得跟大哥好好的彙報一下嘛。

張溪知道寇封的用意,誇獎了這傢伙的同時,也順便問起了政務方面的事情。

軍務方面,寇封的能力不差,能統領一軍的人,安排一郡防務應該不是問題。

但政務方面,張溪怕寇封沒經驗,讓下面的佐官吏卒給騙了,或者是被本地世家申氏給架空了。

但寇封卻大大咧咧的表示,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說着,寇封就給張溪介紹了一下,自己新徵闢的郡丞——董允。

哦,那沒事兒了。

現在張溪已經對這種突然間冒出來的名人有點免疫了。

反正蔣琬都能在自己手下當縣令了,董和之子董允在寇封這邊當郡丞,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劉備看人,那可是出了名的準,他能不知道,寇封這個人,可用爲將,鎮守一方卻還欠些歷練麼?!

歷史上的劉備,是讓孟達領兵從宜都北上,佔據東三郡,由孟達來負責治理地方的。

孟達這個人,雖然歷史上很小人,反覆橫跳,但能力是真的沒得挑,鎮守一地是絕對沒問題的。

但同樣,劉備也知道,孟達這個人,能力可以,但小心思太多,必須要有個人來制衡他一下。

ωωω_ ttκá n_ Сo

因此劉備纔會再派寇封領兵,讓寇封名義上總督東三郡.相當於給孟達戴上了一個緊箍咒。

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因爲孟達不願發兵救援南郡,導致徐庶狠狠的在劉備面前告了孟達一狀,劉備現在對孟達已經很失望了,不可能再把這麼重要的東三郡交給孟達來管理,索性連調都沒調他,讓他繼續當他的宜都太守。

可只靠寇封領兵進入東三郡的話,平定是容易,但治理起來,可就麻煩了。

因此劉備在自己的人才夾帶裡挑挑揀揀的,給寇封送來了幾個不錯的內政高手,什麼胡濟,樊建之類的,全都塞過來了。

而董允,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

臨行前,劉備就已經叮囑過寇封了,讓他抓住軍隊建設就好,政務方面,交給董允等人去負責就行。

寇封也實在不想跟申家兄弟打交道,畢竟他一直是武將出身,跟這些世家或者文人打交道,一直不太感冒,索性就直接把這攤子事兒交給董允去處理了。

這樣也好,各自分工,省的麻煩。

張溪聽完這些前因後果後,頓時就全明白了。

說白了,寇封這個總督東三郡事的位置,就是一個臨時過渡性的職位而已。

劉備手頭一時間找不到可以信任的,文武雙全的人手,不得不硬着頭皮讓寇封上的。

等到劉備徹底消化完漢中之戰的成果,騰出手來之後,自然而然的還會對東三郡做出調整。

因此,現在的這個寇封管軍,董允管民的分工,也不過是臨時性的安排而已。

既然是這樣,張溪是沒啥話好說的,讓寇封不要多事,軍中之事自己做主,如果遇到政務,多聽董允的話就好。

其實這樣也好,寇封不接觸政務,就不需要去跟申氏兄弟打交道,自然也就不存在得罪或者欺壓申氏兄弟的可能。

而且即使不小心得罪了,寇封也掌握着兵權,而申氏兄弟那邊,也有董允去幫忙擦屁股,問題也不會太大。

就一點.只要這個二哈不要連董允一起得罪了就行。

張溪主要囑咐寇封的就是這個,而且囑咐完了還不放心,張溪還親自去拜訪了董允,跟董允交談了很久,核心思想就是一個——我兄弟沒啥壞心眼,要是不小心得罪你了,你跟我說,我收拾他!!!

董允被張溪這一通造訪,給弄的哭笑不得。

這時候的董允,完全是年輕人,小字輩,甚至都還沒有進入到諸葛亮的“人才儲備計劃”中,論身份,論地位,論功績,不管是張溪也好,寇封也好,都比他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張溪,很明顯是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而董允的父親董和,到現在也只是在諸葛亮手下當秘書而已。

偏偏這樣的人,親自上門拜訪,對自己說了一堆像是要把寇封託付給自己的話董允覺得自己有點受寵若驚啊。

不衝別的,就衝張溪今天這麼拜託自己,將來寇封要是真的得罪了自己,自己也不會跟寇封計較的。

做完這些事情後,張溪才略微放心的繼續出發,在五月中旬的時候,跟徐庶一起,抵達了漢中南鄭。

拜見了漢中王劉備後,徐庶和張溪在館驛暫時住下,等待參加軍議。

徐庶和張溪還真的不是最後一個到的,他們到的時候,諸葛亮纔剛剛從成都出發呢。

沒辦法,漢中一戰獲勝,劉備固然獲益最大,但在成都方面,同樣也有一大堆各種利益糾葛的事情要處理,諸葛亮一時半會兒的真的脫不開身。

等好不容易安排好了一切事務,諸葛亮這才起身前往漢中。

諸葛亮不到,這個軍議是沒法提前開的,因此,徐庶和張溪在館驛內住下,一邊等到軍議召開,一邊也趁機領略一下漢中的風采。

結果嘛.敗興而歸。

二月份剛剛結束對峙,劉備還要派兵去接管各縣,真正控制漢中已經是三月下旬的事情了,到現在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已。

打仗打了一年多,很多地方都相當的殘破,田地也徹底荒廢了,而劉備有沒有足夠的時間來休整,甚至因爲漢中人口嚴重不足,導致漢中春耕的百姓都組織不起來,哪裡還有什麼風采可以一看的。

就在館驛內呆着,安心等諸葛亮抵達漢中好了。

不過也不算無聊,徐庶和張溪本來就很聊得來,再加上時不時的龐統也會過來看望一下,發發牢騷聊聊天,小日子過的也挺快的。

有時候張溪也挺恍惚的,眼前的兩個人,一個原本應該在曹魏那邊當官,另一個墳頭草都快有一米高了,現在卻聚在一起,跟自己喝酒聊天。

挺神奇的。

不管怎麼說吧,就這麼呆着過了半個多月,諸葛亮終於從成都趕到了漢中。

這下,軍議可以正式開始了。

(本章完)

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94章 示範區第90章 聲東擊西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058章 過江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215章 劉循第1159章 分工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407章 詐第98章 劉表病重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43章 輸了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84章 失敗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10章 勸降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926章 羞愧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00章 接應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1092章 共議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437章 街亭第118章 苦肉計第32章 江夏第422章 大雪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418章 疲兵計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02章 援兵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13章 交鋒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381章 對外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43章 輸了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90章 聲東擊西第254章 冠禮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577章 接應第931章 勸說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735章 決議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477章 改制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168章 解釋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437章 街亭第429章 搶時間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487章 佔便宜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368章 分兵第1152章 調兵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8章 年底酒宴第697章 私宴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94章 撤離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31章 攻城(二)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7章 三國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487章 佔便宜
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94章 示範區第90章 聲東擊西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1058章 過江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215章 劉循第1159章 分工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407章 詐第98章 劉表病重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43章 輸了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584章 失敗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810章 勸降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926章 羞愧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00章 接應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1092章 共議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437章 街亭第118章 苦肉計第32章 江夏第422章 大雪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418章 疲兵計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02章 援兵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13章 交鋒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381章 對外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43章 輸了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90章 聲東擊西第254章 冠禮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577章 接應第931章 勸說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735章 決議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477章 改制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168章 解釋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437章 街亭第429章 搶時間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487章 佔便宜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368章 分兵第1152章 調兵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8章 年底酒宴第697章 私宴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94章 撤離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31章 攻城(二)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7章 三國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487章 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