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兩線失敗

魏軍突然從野王縣再次南下,反攻河陽,也把諸葛亮嚇了一跳。

說真的,這個變故是真的不在諸葛亮的預料範圍之內,畢竟這事兒乾的吧太缺乏戰陣常識了。

明明是兵力處在劣勢的一方,卻放棄城防優勢,主動進攻,跟兵力優勢方打對攻戰.這是何等腦殘的決策?!

就算曹魏有兩萬騎兵作爲先鋒,那又如何?!

騎兵的衝擊力確實很強,突襲戰的戰果也會巨大,但問題是,騎兵並不是這個時代無解的兵種啊。

騎兵注重的是突擊,是在戰場上突然出現,製造出強大的殺傷.以騎兵進攻有防備的步兵軍陣,就算有兵種剋制優勢,也不可能起到多大的戰果。

長槍兵,盾牌兵,弓箭手,都能減緩騎兵的衝擊速度,降低騎兵的衝擊威力。

雖然依然無法徹底抵消騎兵的兵種優勢,但漢軍畢竟人多,真要落到拼消耗的地步,耗也能耗死這兩萬騎兵。

更別說,諸葛亮手裡還有大殺器——五千張諸葛連弩二號機組成的連弩方陣。

在預設地形,不給騎兵近身砍殺機會的情況下,弩兵就是對付騎兵最有效的兵種.不管是秦弩對陣匈奴,還是界橋之戰袁紹對戰公孫瓚,弩兵都是擊敗了騎兵的。

秦軍對戰匈奴,是佔據了秦弩數量的優勢,十萬秦弩齊發,哪怕是驍勇善戰的匈奴騎兵也得退避三舍。

而界橋之戰就更不用說了,雙方是遭遇戰,但袁紹先一步搶佔了界橋的有利地形,然後利用大戟士阻擋騎兵衝鋒,強弩連發,硬生生擊潰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而現在,這兩個破騎兵的條件,諸葛亮都可以具備。

諸葛連弩二號機在射程覆蓋範圍,打擊持續性上,都不會比秦弩更差。

雖然數量少了點,但畢軌帶來的騎兵,也沒有匈奴那麼多。

而地形這個東西,以諸葛亮的軍事眼光,找個適合伏擊騎兵的地方還是很容易的.就算沒有合適的地形,諸葛亮也可以通過人爲安排軍種搭配,硬生生營造出這樣的地形出來。

所以啊,諸葛亮實在不明白,秦朗是怎麼有底氣,敢主動對河陽縣發起進攻的。

不過啊.既然魏賊腦殘了,諸葛亮也不能就這麼放過這麼好的破敵機會。

通過斥候探查得知畢軌率領兩萬騎兵爲先鋒南下後,諸葛亮主動領兵出擊應戰,雙方在軹縣西北的軹關進行了一場交戰。

初戰,畢軌得勝,擊退了胡奮率領的北伐軍主力先鋒三千人,逼迫諸葛亮後退二十里,重新紮營。

此戰,畢軌再次率領騎兵得勝,擊退了張翼率領的五千兵馬,逼迫諸葛亮再次後退三十里紮營。

三戰畢軌就不可能再獲勝了。

這種簡單的誘敵深入計謀,對上司馬懿,郭淮這類的名將可能沒啥大用,但對上畢軌這種軍略不足,還偏偏急着要搶功的笨蛋,那就是一釣一個準。

諸葛亮連敗兩陣,頓時把畢軌給高興的,覺得諸葛亮不過如此.一路領着騎兵追擊,順順當當的掉進了諸葛亮預設的戰場之內。

諸葛亮把畢軌率領的幷州騎兵引誘到了軹縣西南的齊子嶺附近,利用這裡的山地地形,壓縮騎兵的衝擊空間,然後再預設諸葛連弩方陣,五千架諸葛連弩齊射,幾乎在開戰的一瞬間就造成了幷州騎兵極大的傷亡。

畢軌見勢不妙想要後撤,但後撤道路卻早早的被諸葛亮用山石堵死了山道,畢軌進退兩難。

一場激戰下來,幷州騎兵大敗,損失慘重,畢軌本人也是不幸戰死在亂軍之中。

而畢軌這一戰敗,自己丟了兩萬幷州騎兵不說,導致後續率領五萬步兵南下的秦朗,也開始有些進退兩難了。前鋒騎兵被滅,畢軌陣亡,秦朗如果再繼續領兵南下,就要用五萬步兵去硬碰硬的對戰諸葛亮的十萬大軍了。

這仗,不管怎麼想,都覺得不太有可能獲勝。

但現在退回,也有點不太合適.秦朗已經領兵到了軹縣附近了,距離野王縣已經很遠了,如果此時貿然撤退,蜀賊再順勢追上來,那這五萬大軍的軍心士氣就徹底散了,連自保的能力都沒有。

無奈之下,秦朗只能做出一個決斷——進軍軹縣。

反攻河陽是別想了,撤退回野王的可能性也不大,那就只能在附近的軹縣就地佈防,以五萬士卒加上軹縣的城防,硬頂蜀賊的進攻了。

可這裡面有個問題軹縣這個地方吧,在原本的防禦戰略中,秦朗退往野王后,軹縣就被放棄了的。

現在的軹縣,是一個無人管理的戰場緩衝區,這裡沒有多少丁口百姓可以用來徵召充作輔兵,也沒有大量的糧食儲備,更沒有足夠的守城軍械,城防也沒有進行加固這可不是適合久守的地方啊。

但凡有的選,秦朗也不會選擇軹縣作爲防守之地,但畢軌輸的實在是太乾脆了,不到五天的時間就敗完了兩萬騎兵,秦朗措手不及之下,有個城池可以守衛,總比跟蜀賊打野戰要強。

現在,秦朗只能寄希望於,自己能稍微擋住蜀賊的進攻於一時,等到孟津渡那邊夏侯霸得手的話,那蜀賊就會全力回撤,自己這邊壓力也會驟降這樣說不定還有能退回野王繼續堅守的可能。

而夏侯霸那邊吧.夏侯霸也沒討到什麼好。

諸葛亮敢帶着十三四萬大軍西進河陽縣,一方面確實是想要引蛇出洞,但另一方面,是因爲孟津渡這邊的守將,除了馬岱外,還有一個龐統在。

龐統雖然不太擅長領兵作戰,但軍陣謀略方面,就憑夏侯霸,還想瞞過他?!

一開始的時候,夏侯霸按兵不動,龐統還以爲這小子雖然年輕,但也有大才,能沉得住氣但當夏侯霸真的出兵五萬圍困北中城後,這個評價就降低了不少。

才能是有的,但真要大用,還欠缺一些火候。

能看出來這是引蛇出洞的計策,但是吧,終究還是沒有禁得住誘惑。

而且,就夏侯霸那點圍點打援的戰法,在龐統的眼裡,真的就算不上什麼高明的招數。

行,你要打援,那我就出兵看最後到底是誰打誰。

很簡單的一個前後虛實出兵,引誘夏侯霸發動伏擊,然後龐統再指揮士卒進行了一次突襲和反包圍,北中城內的柳隱也抓住機會主動出擊,配合龐統和馬岱所部前後夾擊.夏侯霸損兵折將七千餘人,狼狽的逃回了溫縣。

這還是因爲夏侯霸見機的快,臨陣應變能力還算出色,這才能保存了一部分的主力重新退守溫縣,否則的話溫縣也有可能不保。

只是,經歷了這次戰敗後,夏侯霸所部不僅損失慘重,而且士氣嚴重低落,空有五萬多士卒,但只能縮在溫縣,不敢再次出戰。

這麼一來,秦朗的希望就真的破滅了。

秦朗五萬士卒,被諸葛亮十二萬大軍圍困在軹縣,艱難堅守,而夏侯霸則被龐統領兵困在了溫縣之內,亦不敢輕動。

河內局勢再度惡化。

而更要命的是河東郡的鄧艾,在這個時候,領兵三萬東進,攻入幷州,直取高都。

第76章 鄧艾去留第30章 對比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806章 八陣圖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99章 突破第495章 柳隱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051章 戰略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459章 變故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265章 蝗災第692章 爭論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180章 衛氏第1184章 急襲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374章 滇馬第324章 激將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665章 突圍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71章 聯姻第211章 豪賭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914章 壓力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74章 密謀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457章 換將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37章 一顧茅廬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267章第292章 軍令狀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692章 爭論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76章 誤解第919章 大婚第47章 曹仁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98章 劉表病重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927章 收徒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42章 分地盤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9章 大勝第1054章 水戰(二)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012章 誘敵第718章 救星到了
第76章 鄧艾去留第30章 對比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806章 八陣圖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99章 突破第495章 柳隱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1051章 戰略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459章 變故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265章 蝗災第692章 爭論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180章 衛氏第1184章 急襲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374章 滇馬第324章 激將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665章 突圍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71章 聯姻第211章 豪賭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914章 壓力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74章 密謀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457章 換將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37章 一顧茅廬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267章第292章 軍令狀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692章 爭論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76章 誤解第919章 大婚第47章 曹仁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98章 劉表病重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927章 收徒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42章 分地盤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9章 大勝第1054章 水戰(二)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012章 誘敵第718章 救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