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

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

關羽主動後撤,沿江佈下卻月陣,這點別說曹仁沒想到,張溪也沒想到。

二爺居然主動撤退了?!

本來張溪還琢磨着,在適當的時候派兵去救援一下二爺,或者勸說二爺適當後撤,縮短一下補給線的距離.結果二爺退的那叫一個乾脆,直接退到漢江邊,用卻月陣迎敵。

兩萬人組成的卻月陣,還有水軍策應,二爺不說破敵,堅守是肯定沒有問題的張溪也微微的放下了不安的心。

就是這個二爺啥時候這麼懂得“變通”了?!

廢話,關羽都五十多了,一把年紀的人了,論戰陣經驗,豈是張溪能比的上的。

以前的二爺征戰,大部分是處在沒法“退”的立場上。

守徐州,他能退麼?!

一退就得跟演義一樣,被人圍在土山上進退不得了。

白馬之戰,他能退麼?!

一退曹操就敗了,自己估計也得跟着沒命。

前半輩子打仗,大哥劉備的基礎太薄弱了,關羽又總是負責鎮守最關鍵的位置,他沒法退,退了就是大家一起完蛋的結局。

但現在.襄樊在手,掌握戰略主動權,他關羽還要梗着脖子跟敵軍硬碰硬,那纔是腦子壞掉了。

歷史上關羽敗走麥城,那真的不是他不知進退楞誰也沒想到糜芳這個身份的人也會叛變,連打都不打一下的就投降了啊。

一開始二爺雖然在襄陽城下戀戰,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回援江陵,甚至他都已經走到臨沮了,距離江陵也不過是幾天的路程而已。

結果糜芳居然開城投降了。

但凡糜芳能稍微堅守個七八天,關羽的援兵就到了,以江陵的城防,根本不可能失守的。

可現在的關羽,遠沒有到歷史上關羽的窘迫境地,他手握襄樊,佔據戰略主動,只要堅守就好,何必非要去跟曹軍硬碰硬呢。

而且嚴格來說,關羽也只是退守漢水邊,以卻月陣迎敵,並沒有放棄策應樊城的張溪守城,也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後退。

總而言之,二爺可沒覺得自己是怕了曹仁才後退的,反正我就在這兒,有本事你曹仁就領兵來攻啊。

曹仁是真的不敢,他那一萬騎兵是怎麼沒得,曹仁心裡太清楚了。

那個箭雨的密集程度,以騎兵的速度都逃不掉,你要讓步兵去進攻這不是進攻,這是讓士卒去送死。

反正曹仁是不會幹這種缺心眼的事兒的,一看到關羽擺出這幅陣勢,果斷停止進軍,就地紮營,思考下一步的對策。

現在的曹仁,確實也有點犯難了。

去打樊城吧,攻城難度太大。

去打關羽吧,總感覺是去送死。

可也不能讓六萬大軍大冬天的在野外啥事兒也不幹,憑白消耗糧草啊。

而且最讓曹仁覺得可惡的是,只要自己領兵往樊城方向稍微動一下,關羽就會派出士卒來威脅自己的側翼,而等到曹仁試圖設伏,包圍這些威脅側翼的關羽軍士卒時,關羽又非常狡猾的絕不戀戰,快速撤回,等到曹仁繼續行軍了,又悄悄的出現曹仁噁心個半死。

鬧到最後沒辦法了,曹仁不得不自己領兵,前往關羽的營寨前,高聲罵戰。

什麼大將罵戰有失身份的,曹仁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再沒有進展,他自己的耐心就要被耗光了。

所以曹仁也不管什麼面子不面子的,親自出面罵陣,試圖激關羽野戰。

曹仁知道,這招對張溪不好使,但對關羽這種平生好面子的人來說,說不定有奇效。

果然,關羽在曹仁不要臉的親自罵陣三天後,給曹仁的軍營,送去了書信。

書中非常義正言辭的指責了曹仁毫無大將風度的做法,同時表示——以多打少,那就儘管來攻,他關羽奉陪到底,但若是不服約戰,雙方可約定時間,各領萬人步卒,一較高下。

關羽終究還是要臉的,尤其是曹仁這麼不講究的親自罵陣,關羽要是再不答應的話,反而顯得是關羽怕了曹仁。

但是呢,關羽又不傻,你叫我放棄防守優勢去跟你打野戰,我就兩萬人,回頭你五萬人一擁而上缺心眼纔會答應這種野戰呢。

所以關羽的意思就很簡單,要正常交戰,那你就來進攻好了,讓你嚐嚐卻月陣的厲害。

但如果你曹仁就是不服,想要挑戰,那也可以,一萬人對一萬人,還得都是步卒,咱們一對一,戰場上見真章,這個也可以。

這是二爺的傲氣,雖然這麼做也不符合劉備軍的利益,要是張溪在肯定還得勸一陣.但二爺嘛,總有屬於二爺自己的驕傲的。

至於曹仁一萬對一萬,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特麼面前的兩個人,一個守着烏龜殼不出來,另一個守着刺蝟陣等着你進攻.耗下去,吃虧的不還是自己麼。

對面纔多少人,每天消耗多少糧草,我這邊多少人,我的糧草補給壓力有多大,都知道麼?!

放下主將架子親自罵陣,能吸引出一萬人出戰,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果了。

只要在野戰中擊潰這一萬人,既能殺傷關羽軍的有生力量,也能有效的打擊關羽軍的士氣,何樂而不爲呢。

只是要一對一的指揮軍隊答應關羽,這事兒吧有點麻煩。

按理說,曹仁是一軍主帥,又是他親自去罵陣罵來的這個結果,這一萬人,肯定得是曹仁來指揮纔對。

但.曹仁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一對一野戰,不管是個人武勇還是指揮能力,他好像都不是關羽的對手。

其實這裡最合適的領兵人選,是張遼。

可曹仁如果讓張遼領兵出戰,一方面是對關羽的不尊重,另一方面這不就等於是直接承認,他曹仁不是關羽的對手,甚至連手下的張遼都不如,不敢親自指揮作戰麼?!

再配合前面流傳出來的“溜邊太守”的名號他曹仁的名聲還要不要了?!

因此,沒辦法啊,曹仁必須硬着頭皮上陣,還必須是自己親自指揮.打輸了的後果都比讓張遼上陣的後果來的好。

輸給關羽,真不算多丟人,但怕了關羽還自認不如手下人,那纔是真的丟人。

曹仁思索定計後,給關羽回了一封信,約定三天後,雙方在樊城外十里處,一決勝負。

沒辦法,烏龜不出城,但必須讓烏龜看到這場戰鬥的勝負.這萬一要是贏了,不也能狠狠的打擊樊城守軍的士氣?!

就這樣,三天後,兩軍各出一萬人,在樊城外十里處,展開了一場“約戰”。

雙方都是出動的步兵,並沒有騎兵的參與,畢竟兵種相剋的太厲害,如果曹仁出動騎兵的話,那關羽也不會答應什麼約戰,就用卻月陣等着你來進攻就好。

一萬步兵對一萬步兵,全看指揮官的指揮能力甚至這一戰,都有可能影響到接下來整個戰役的勝敗。

有一說一,曹仁的指揮能力不弱,在諸夏侯曹裡,已經算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了除了剛剛在定軍山陣亡的夏侯淵外,曹仁應該是指揮能力最強的曹氏宗族將領了。

可面對關羽,終究還是在應變方面稍微弱了一籌,從一開戰開始,就被關羽給牽着鼻子走。

雙方一開戰,各自留下了三千人的預備,剩下的七千人,直接投入到作戰當中但打着打着,曹仁就發現,自己好像總是在應對關羽的進攻而做出調整,從來沒有自己主動去進攻關羽的時候。

曹仁也不是沒有試圖通過調整,找回自己的進攻節奏,但對面劉備集團的士兵,你們手裡的軍械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短兵比自家的環首刀長一截也就算了,怎麼這麼硬的,兩刀一碰,基本都是我家的士卒吃虧.憑什麼?!

難道自家的軍需官貪污腐化了,搞出來的都是不合格的軍械?!

其實到這裡,曹仁還是能忍的,雖然短兵的武器有些差距,但長兵器方面,曹仁軍中的配備比較多,而關羽軍少,因此在中遠距離的格鬥方面,曹軍還是佔優的。

曹仁在發現了這個破綻之後,立刻做出調整,讓自己的士卒快速拉開跟劉備軍的距離,讓長槍兵和長戈兵突前,利用進攻距離長的優勢,殺傷劉備軍的士卒,不給劉備軍近身搏擊的空間。

只要不給你近身的機會,你那個短兵就算再犀利,沒有發揮的空間也沒啥用。

但隨後吧,曹仁就發現,關羽留下的三千預備隊,開始在自己的大刀刀把上裝長杆.朴刀兵上場。

一瞬間,從短兵變成長兵,雖然攻擊距離比起長槍或者長戈都還差點,但終究是彌補了一些距離上的劣勢.這仗還怎麼打?!

實話實說,曹軍的戰力和劉備軍的戰力,在個人兵源素質上,差距真的不算太大,但軍械上的差距,那可就是真的太大了。

一開始,曹仁還能憑藉長戈和長槍的攻擊距離優勢,讓士卒拉開,避免跟劉備軍肉搏近戰,但隨着三千朴刀兵的入場,有效的縮短了這個距離優勢,再配合苗刀的長度優勢.曹軍漸漸撐不住了。

(本章完)

第498章 原因第386章 水泥第646章 議事(三)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221章 直百錢第1152章 調兵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53章 蹴鞠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246章 去成都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583章 搶時間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49章 約定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243章 爭議第137章 中箭第138章 油江口第133章 親事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204章 名分第867章 定性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113章 失算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267章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222章 《蜀科》第1242章 應對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30章 對比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183章 秋收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5章 兄長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297章 不合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32章 江夏第167章 攤牌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52章 軍中嬉戲第78章 開始練兵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905章 同行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197章 退守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331章 燒營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587章 處罰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56章 學藝第232章 鹽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572章 破寨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757章 離間計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80章 迎親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2章 面試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356章 五虎將第47章 曹仁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1207章 退路第277章 礦營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67章 定性第1185章 魏縣第547章 逃命第925章 誤會第1015章 朱桓立功
第498章 原因第386章 水泥第646章 議事(三)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221章 直百錢第1152章 調兵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53章 蹴鞠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246章 去成都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583章 搶時間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49章 約定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243章 爭議第137章 中箭第138章 油江口第133章 親事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204章 名分第867章 定性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113章 失算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267章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222章 《蜀科》第1242章 應對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30章 對比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183章 秋收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5章 兄長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297章 不合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32章 江夏第167章 攤牌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52章 軍中嬉戲第78章 開始練兵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905章 同行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197章 退守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331章 燒營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587章 處罰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56章 學藝第232章 鹽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572章 破寨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757章 離間計第289章 關羽的策略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80章 迎親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2章 面試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356章 五虎將第47章 曹仁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1207章 退路第277章 礦營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67章 定性第1185章 魏縣第547章 逃命第925章 誤會第1015章 朱桓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