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

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

其實張溪一直不懂,爲啥《三國演義》裡,封五虎將的時候,關羽會對跟黃忠同列這麼抗拒。

當初你倆在長沙城下殺的難分難解,從劇情上看你們兩人也應該是惺惺相惜的怎麼突然的“誓不與老兵同列”了呢?!

還鬧得在成都的諸葛亮都知道了,沒辦法,專門派了費詩去勸你,伱這才消停?!

現在張溪懂了——劉備收取荊南四郡的時候,關羽正在絕北道呢,“戰長沙”這一出,是羅貫中幫關羽打的。

既然沒有長沙城下的惺惺相惜,那麼歷史上的關羽,鎮守荊州時聽說一個老將跟自己並列爲四方將軍,有不滿是自然的。

當時交通不便,關羽大概還不知道黃忠斬夏侯淵對漢中之戰的重大意義,所以纔會這麼發牢騷,然後費詩過去一說,一勸,關羽意識到了黃忠的功勞,自然也沒有再反對了。

但不管怎麼說,劉備返回江夏,準備調動兵馬南下了,關羽也帶着周瑜調來的兩千士卒以及自己的本部兵馬一起,從江夏北上漢津口,準備開始絕北道。

張飛和張溪,則留在了周瑜的營寨中,繼續幫周瑜攻城。

對此呢,張飛有點不太適應。

以前都是給自己人打仗,張飛勇猛果敢,逢敵必先可現在是給別人幫忙啊。

因此,總覺得哪裡不對的張飛,私下裡偷偷的問張溪,道,“元長,你與我說實話,我等在此,當真要幫那周瑜攻打江陵麼?!”

張溪跟張飛的關係是真的不錯,也知道張飛的性格,所以也沒有跟張飛繞彎子說話,而是直接說道,“打肯定是要打的,履行盟約嘛但打成什麼樣,得看主公和關將軍進展如何?!”

“嗯細說一下?!”張飛追問道。

張溪就順着這個話題,跟張飛講了一下。

簡單來說,張飛和張溪在周瑜這邊打的順不順利,要不要全力幫助周瑜攻取江陵,取決於關羽和劉備的進度。

劉備沒有襲取荊南四郡前,肯定是不能出全力幫忙的,不然周瑜打下了南郡,回頭一看劉備居然偷跑去搶荊南四郡了,肯定會反應過來,也跟着南下搶地盤的。

至於關羽絕北道是必須要去的,這是一個幌子,讓周瑜相信劉備軍現在都被牽制在南郡北部,無力做其他動作的幌子。

如果關羽絕北道順利,那麼幫着周瑜攻打江陵也說得過去,將來分割南郡的時候也好討價還價。但如果關羽絕北道不順利,那就不用太出力了,降低存在感就好最好,混一天是一天,省的被周瑜用來當炮灰。

所以嘛,在周瑜帳下,該出力的時候出力,該當鹹魚的時候當鹹魚就好。

張飛總算是明白了張溪的意思。

但這裡面的度吧,張飛擔心自己把握不好,因此拜託張溪一定要及時提點自己,別回頭自己在不該出力的時候瞎努力,反而壞了大哥的大事。

雖然張溪覺得張飛不是蠢蛋,但既然張飛這麼說了,張溪還是答應了下來。

其實張溪的本意也是想跟着劉備一起南下,去荊南四郡看一看的。

不是說那邊有什麼重要的事兒,劉備這趟荊南之行,按照歷史線的話只是在武陵遭受了一些阻礙,剩下的就是投降,投降,又投降。

即使按照演義線,其實難度也不大的。

張溪想要跟着劉備去荊南四郡,純粹是因爲呆在周瑜這裡會很無聊。

雖說是借將,歸周瑜指揮,但張飛和張溪帶領的兵馬終究是客軍,周瑜總得客氣點,而且張飛也不可能讓周瑜把自己的士卒當炮灰來使用,所以張溪判斷,在這邊呆着,大概率是沒啥事情做,基本就是磨洋工。

當鹹魚是不錯,但問題是,周瑜打江陵,歷史上可是打了一年多的。

當一陣子鹹魚還行,當一年多的鹹魚.太無聊了。

張溪不想呆在江陵城下,但周瑜親自點名了自己,劉備就不好不給周瑜這個面子,因此嘛,張溪就留下來陪張飛了。

好在是老搭檔了,張溪跟張飛相處的也不錯,兩個人沒事兒窩在營帳裡打屁聊天,反倒有種回到新野練兵時候的那種感覺。

就一點,張溪有點看不太過眼去這黑廝又開始軍中飲酒了。

這個黑廝好歹還給張溪面子,沒當着張溪的面喝酒,自己偷偷摸摸的喝的。

可問題是,周瑜分給張飛軍的駐地就這麼大,擡頭不見低頭見的,有一次還真就讓張溪逮到了。

張溪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張溪是真的拿這個黑廝沒辦法.四十歲的人了,偷摸一個人,鬼鬼祟祟的躲在營帳裡偷酒喝,被張溪發現後就跟一個小孩子做錯事一樣的低頭站着你能有什麼辦法?!

這可是一軍大將啊,戰場上叱吒風雲的猛將,這會兒居然這麼畏畏縮縮的。

張溪想說點什麼,但面對這樣的張飛,張溪實在說不出什麼來。

酒呢,還是不能讓這個黑廝喝的,現在是在打仗,不是日常,軍中飲酒除非是主帥宴請或者犒軍,否則偷喝也是觸犯軍法的。

反正軍法上是這麼寫的,實際上大家是不是都遵守這個另說。

訓呢,是不會再訓了,畢竟張溪也知道,張飛的這個毛病怕是改不了了。

其實這年頭好酒的武將不在少數,張飛的毛病其實也不在喝酒上,他的問題是“暴而無恩”,喝酒只是放大了他的缺點,最後釀成了惡果。

所以呢,張溪得跟張飛說清楚,沒收酒是因爲軍中私自飲酒觸犯軍法,不是不讓他喝。

做完這些事兒吧,張溪轉頭就去張飛營中打聽一下,關於張飛這一年多來,有沒有在軍中苛待士卒。

在新野那會兒,張溪是張飛的軍司馬,有張溪看着,張飛基本不存在用私刑的情況,一切的獎懲都由張溪把控,全部按照軍法來做。

但張溪後來去了江夏,張飛營中到底什麼樣,張溪還真的不知道。

張溪就怕張飛在自己走了之後恢復原樣,喝不喝酒的另說,動不動按照自己的好惡對士兵做出獎懲,這纔是最要命的。

現在張飛帶的兵多了,不像在新野的時候就那麼點人,很多人都是後續收編或者招募入伍的,他們大多都不認識張溪。

但張溪總能找到一些新野時期的老兵,而在這些老兵心裡,張溪的威望可不低。

大概打聽了一下,張溪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

張飛這個人.果然是一個成長型的武將。

在老兵的眼裡,張飛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

雖然脾氣依然暴躁,沒事兒就用他的那個大嗓門罵人的,可這年頭,這種事兒是常事兒,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的。

最重要的是,張飛已經很少親自動手打人了。

軍中士卒犯錯,張飛要處罰,大都是通過軍正來做這個事情,自己並不會親自出面。

心情不好的時候了不起罵兩句士卒出出氣,倒也不存在濫用私刑的情況。

如果實在遇到讓張飛氣不過的情況,張飛就算親自出面,那也是按照軍法的規定,該打幾下板子就打幾下,打完了也會安排人照顧醫治。

除了幾個私下劫掠百姓,強搶民女的倒黴蛋,被張飛抓到後實在沒忍住,抽了四十鞭後趕出軍營外,其他時候就沒有再用鞭子抽過人。

張溪表示這不行啊劫掠百姓是軍法五十四斬之一,是死罪,哪能抽四十鞭就放走了呢。

必須當時就砍了,以正軍法。

然後老兵表示,能在三將軍手下熬過四十鞭不死的,基本沒有.嗯,那就沒事兒了。

總體來說,老兵們現在對張飛的感官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而新兵們也只是覺得張飛脾氣比較差,但爲人還算公正嚴格這就夠了。

張溪總算是微微的放下了一些心。

這年月的治軍,能做到公正嚴格就已經可以了,主將有些小特權,脾氣好或者壞,其實對底層士卒來說,他們都能接受的。

而且從這個事情上來看,張溪走後,張飛還是沿用了張溪在時的治軍方法,這說明張飛並不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他很擅長學習別人的優點。

這好像也對。

不管是演義還是歷史上的張飛,都是這樣成長型的將軍。

他從劉備身邊只會衝鋒陷陣的一員猛將,逐漸成長爲一名獨當一面的統帥,尤其是在入川時和漢中之戰時,都表現出了長足的進步。

這說明張飛一直是一名善於學習成長的將領,而他以前之所以只能爲將,不能爲帥,大概也是因爲他根本沒地方去學習畢竟劉備的前半生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吧。

想明白了這點,張溪覺得現在閒着也是閒着,跟張飛多聊聊去。

三十六計還沒完全講完呢.

(本章完)

第357章 東三郡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324章 激將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685章 考題第705章 女兒事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30章 攻城(一)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277章 礦營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158章 背鍋第354章 曹操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47章 曹仁第179章 準備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571章 失守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25章 誤會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025章 變數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302章 于禁第933章 魯陽第278章 議事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959章 中計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36章 造紙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954章 不對勁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506章 等第264章 再見面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773章 刻板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64章 再見面第78章 開始練兵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577章 接應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18章 苦肉計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158章 背鍋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1章 鄧艾?!第608章 攻心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76章 鄧艾去留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89章 救援魏延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425章 尋仇
第357章 東三郡第328章 陣前嘴炮第324章 激將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685章 考題第705章 女兒事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30章 攻城(一)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924章 人才問題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277章 礦營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158章 背鍋第354章 曹操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47章 曹仁第179章 準備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571章 失守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25章 誤會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025章 變數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302章 于禁第933章 魯陽第278章 議事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959章 中計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36章 造紙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954章 不對勁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506章 等第264章 再見面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773章 刻板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64章 再見面第78章 開始練兵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577章 接應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18章 苦肉計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158章 背鍋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1章 鄧艾?!第608章 攻心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76章 鄧艾去留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89章 救援魏延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425章 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