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搶時間

漢末三國時代,是一個名將輩出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各種各樣的名將都有,每個人的用兵風格也各有不同。

有些名將,是屬於那種綜合素質極高,各方能力都比較平衡的統帥級人物,比如像曹操,周瑜,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關羽嗯,雖然把二爺放在這裡有點私心的嫌疑,但二爺用兵其實沒啥問題,有問題的是二爺的性格脾氣。

有些名將,是屬於那種有一技之長,擅長用自己的長處取勝的,比如張飛武勇無敵,攻勢兇猛,徐晃統帥莊嚴,堂堂正正,張遼中軍衝陣,以少勝多,夏侯淵千里突襲,攻敵不備.就是一直被後世人詬病的呂蒙,其實也是一個擅長利用信息不對稱,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戰大師。

而張郃,能在這個時代留下屬於自己的印記,自然也有屬於的一套作戰方式。

史書上記載,張郃擅長使用“地利之便”,也就是說,張郃擅長利用周圍環境,給自己創造有利的作戰條件,進而獲取勝利.但實話實說,光從史書的記載上來看,還真的看不出來這一點。

比如在瓦口關,張郃這個擅長使用“地利”的傢伙,居然一點不防備的被張飛利用瓦口關的“地利”優勢設伏,逮住了就是一頓暴揍,最後不得不爬山逃跑擅長“地利”的人最後吃虧在“地利”上,也只有張郃了。

真要從史書記載的原文上去尋找,張郃擅長的東西,給人感覺不是什麼地利,而是他的一股子韌勁。

日夜不停,千里奔襲街亭,靠的是一股子韌勁。

畢竟當時馬謖也不是讓張郃逼上山的,而是自己主動上山的,至於控制街亭水源的問題,那基本屬於軍事常識,而且馬謖也沒想到張郃會來的這麼快,根本來不及派重兵保護水源。

張郃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沒道理那個張溪做不到。

щщщ⊕ Tтká n⊕ ¢O

因此,張溪沒工夫去埋怨高翔爲什麼沒有攔住張郃了,而是趕緊派出了自己最後的一千人預備隊,讓他們趕緊繞道去支援柳隱,同時讓柳隱一定要撐住至少半個時辰的時間。

不求徹底擊潰高翔所部,只求在方向上撕開一個口子,自己能帶領數百人闖入中央戰場既可。

因此,張郃是真的發狠了。

給人感覺,張郃只有在面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靠着自己的韌勁才能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戰鬥力。

張郃打了一輩子的仗,只有一次在絕境之下沒能反撲成功的例子.那是在木門道,張郃被司馬懿逼着去追擊諸葛亮,然後膝蓋中了一箭。

如今的局勢,就是如此。

這讓張溪非常的着急。

因此,當高翔遇到一個發了狠,親自衝陣的張郃,擋不住也是正常的。

張郃決定,收攏自己的士卒,然後親自帶領五百前軍作爲箭頭,以重點突破的方式,攻擊高翔軍防線的一點。

張郃的闖入,可是有極高的象徵意義的。

說真的,如果不是夏侯淵沒事兒自己去修鹿角送死,漢中之戰的結果,還真的不好說。

張郃很清楚這點,所以張郃就沒想過要用常規的方式來突破高翔的防守。

而剩下的張郃所部一千人,要做的事情就是繼續跟高翔部纏鬥,維持住這個張郃撕開的空隙,等到張郃接應出王昶所部後,再一起從這個空隙撤退離開。

很顯然,現在的張郃,還沒到木門道的垂垂老矣,他的心氣也沒有徹底喪失呢,一旦被逼得發狠了,張郃戰鬥力依然還是很可怕的。

失去了張郃統一指揮的軍卒,只能在校尉的指揮下,勉強維持住張郃打開的缺口,但這個缺口,卻在一點一點的縮小。

這麼做,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但張郃現在沒得選。

這股子韌勁,倒是在張郃的歷史記載中,幾乎隨處可見。

比如張郃在隴西擊退馬超時.當時張郃在夏侯淵急迫命令下,被逼得不得不在崎嶇難行的山道上快速進兵,最後靠着一股子韌勁提前率軍進入隴西,配合當地豪強擊敗了馬超,給夏侯淵進軍雍涼,趕走馬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像張郃之前擊潰馮習一樣。

而如果沒有王昶率領的這支軍隊,張郃根本不可能去完成威脅五丈原的任務,那麼眉縣的魏軍主力軍團,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高翔在努力彌補自己的過失,而這個時候的中央戰場,張溪也看到了張郃的闖入。

張郃就帶了五百人左右的士卒闖入中央戰場,在中央戰場這個有一萬多人扎堆作戰的地方,五百人根本起不來太大的作用,張郃這麼闖進去,本來就很冒險的。

尤其是張郃直愣愣的闖進來後,馬不停蹄的直接奔向了王昶所在的中軍一旦讓張郃和王昶匯合後,柳隱很難再擋不住這兩人的合力圍攻的。

高翔好歹是被劉備看重過,在歷史上被諸葛亮帶着北伐,也曾經在歷史上的滷城之戰時,正面野戰擊破過司馬懿,打下甲首三千功績的將軍.雖然是在諸葛亮的調遣下完成的,但高翔本人的能力還是受到廣泛認可的。

要麼,繼續跟高翔全線纏鬥,寄希望於王昶能堅持的久一些,等自己全面擊退了高翔後,再去支援王昶。

張郃領少量精兵突入了中央戰場,高翔確實攔不住,但高翔終歸還不至於被張郃的突擊就徹底衝亂了防線,他還是在努力的指揮士卒,反殺維持住缺口的魏軍,想要在張郃回返前,徹底堵住被張郃撕開的缺口,這樣就可以把張郃徹底關在中央戰場以內。

歷史上,張郃不管是作爲防守方,還是作爲進攻方,一旦張郃親自領兵衝陣了,他就沒有輸過.哪怕在瓦口關,張郃也是帶着幾十個親衛殺出了張飛的包圍,雖然最後爬山逃跑是狼狽了點,但至少沒丟命不是嘛。

而高翔的指揮作戰,還是很有成效的。

到了那個時候,魏軍的中軍和前軍就徹底打通了聯繫,再想分割圍殲這支魏軍,恐怕就非常的困難了。

常規的作戰方式,是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高翔的防守的高翔終究不是無能之輩,雖然能力和經驗上都不如張郃,但要拖延時間,不讓張郃輕易突破,高翔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第二,張郃能憑藉五百士卒衝破蜀軍的防線,而今中央戰場上殘存的魏軍還有五千多人,這麼多人,足夠張郃帶着他們殺出重圍了。

而事實證明,張郃這一招,是非常有效的。

王昶率領的魏軍在中央戰場被圍,同時又出現應對失誤被蜀軍抓住,逼得張郃必須儘快突破高翔的阻攔,否則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央戰場的魏軍,隨時可能迎來崩潰的局面。

可高翔擋不住張郃所在的前部五百餘士卒,並不代表高翔會讓自己的防線就此崩潰啊。

因此,張郃的闖入,對中央戰場的影響,非常的大。

張郃本身就是這支被困魏軍的真正主帥,他又是領兵來接應這支部隊的,因此,哪怕張郃只是帶着五百餘人闖入中央戰場,但給在中央戰場苦戰的魏軍帶來的士氣提升,卻是成倍的。

第一,主帥親自衝陣,前來接應,這代表着主帥從來沒有放棄他們,這會給魏軍帶來極大的求生慾望。

這就得看,到底是高翔想指揮士卒堵住缺口,還是張郃能先一步的接應出王昶所部殘軍了。

又比如在定軍山,面對劉備親領的優勢大軍圍攻,張郃雖然被揍的很慘,連連向夏侯淵求援,但最後硬是咬着一口牙,帶着自己的親衛親臨一線搏殺,硬生生的守住了防線,逼的劉備不得不暫時退兵,另想辦法。

要麼,就以自己麾下數百,乃至千餘人的代價,孤軍闖入中央陣地,救出王昶所部.能救出多少是多少吧,這方面張郃真不敢要求太多。

在這半個時辰的時間裡,張溪要全軍壓上,徹底擊潰前軍的三千魏軍士卒。

爲此,張溪也不得不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現在就是搶時間了。

到底是張郃先擊破柳隱,還是張溪先擊破魏軍前軍這就是這場戰鬥最關鍵的勝負點。

誰拿在手裡,誰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第372章 密謀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619章 誤判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473章 退兵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282章 變化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242章 楊儀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666章 敗退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556章 諸葛誕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204章 名分第650章 大雪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072章 丁口第20章 被搶了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217章 取名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905章 同行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586章 險計第326章 關興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577章 接應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185章 魏縣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234章 蔣琬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50章 蘄春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47章 曹仁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1152章 調兵第423章 鏖戰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7章 黃祖異動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301章 收降第576章 截擊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487章 佔便宜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242章 楊儀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579章 調整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931章 勸說第297章 不合第60章 授徒第265章 蝗災第1025章 變數第1071章 重整第563章 圍堵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66章 戰略制定
第372章 密謀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619章 誤判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473章 退兵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282章 變化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242章 楊儀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666章 敗退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556章 諸葛誕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204章 名分第650章 大雪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072章 丁口第20章 被搶了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217章 取名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905章 同行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707章 治理雍州第1060章 陸凱的眼光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586章 險計第326章 關興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577章 接應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1185章 魏縣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234章 蔣琬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50章 蘄春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47章 曹仁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484章 劉備的反應第1152章 調兵第423章 鏖戰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7章 黃祖異動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301章 收降第576章 截擊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487章 佔便宜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242章 楊儀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579章 調整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931章 勸說第297章 不合第60章 授徒第265章 蝗災第1025章 變數第1071章 重整第563章 圍堵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166章 戰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