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親事

第133章 親事

四月底的時候,張溪接到了諸葛亮的來信,告知了劉備進取荊南四郡的事兒。

這讓張溪鬆了一口氣。

到了這個地步的話,劉備總算是可以暫時安穩一下了,不用擔心隨時會被人壓制在江夏不能動彈了。

順帶的,諸葛亮也在信裡跟張溪提了一下劉巴的事兒。

張溪其實對劉巴沒啥興趣.或者說,張溪並不喜歡這個劉巴。

劉巴這個人才幹是出色的,但爲人嘛,總喜歡以己度人,自命清高最重要的是總擺着所謂名士的架子,還敢看不起咱們可愛的三將軍。

反正這貨不招張溪喜歡就是了。

而且比起這個劉巴,張溪其實更關心另一件事。

關於趙範的嫂子和咱們子龍將軍的緋聞問題.但這事兒還真的不好寫信專門問,因爲沒法解釋張溪怎麼知道趙範有個嫂子,長的還挺漂亮的。

這要讓諸葛亮誤會了,那纔是麻煩呢。

所以張溪只是給諸葛亮回了一封信,大概講了一下現在江陵城的戰況,然後裝模做樣的關心一下趙雲將軍的婚事問題。

趙雲將軍也已經年過四十了,又是喪偶多年,現在好不容易穩定下來了,是不是該給他介紹個對象來着?!

嗯,就提了這麼一句,其他多餘的都沒說。

可諸葛亮接到了張溪的回信後,直接被整懵圈了啊。

諸葛亮寫信給張溪,告知荊南四郡的情況,是爲了通知張溪和張飛,現在荊南四郡已經拿下了,江陵那邊兩人可以看情況行事,不用再刻意拖時間,給周瑜口實了。

結果張溪回信寫了一段江陵城的戰況也就罷了,最後還關心趙雲的婚事,這是想做啥?!

真要說起來,張溪今年都已經二十四了,該結婚的應該是這個小子纔對。

諸葛亮有點懷疑,張溪寫這個信給自己,是不是想讓自己這個荊州地頭蛇,幫他物色一個荊州世家的大家閨秀當老婆,只是不好意思說出口,所以纔拿趙雲的婚事說事兒。

諸葛亮覺得自己應該是“體會”到了張溪的用意,所以特意找來了寇封了解情況。

畢竟這倆平時總是兄弟相稱,寇封應該會知道,張溪是不是有中意的姑娘。

寇二哈也是一陣懵圈.沒聽兄長提起過這事兒啊。

但寇二哈仔細的回憶了一下,還真的讓這個二哈找到了一些線索。

“去年漢津口之時,兄長因接應主公忙碌,卻在未及洗漱之時,便曾問及軍中女眷可能其中有兄長意中之人!”寇封回答道。

這個寇二哈,前面半句話倒是真的,但後半句.張溪要是知道了,估計能揍死他。

張溪那是關心徐庶家屬有沒有在亂軍中失散,纔不是什麼意中人在女眷之中呢。

但問題是,這話聽到諸葛亮的耳朵裡,自然而然的就變成了另一種意思。

漢津口那會兒,劉備軍剛剛經歷了長阪坡之戰,可以說逃到漢津口的時候已經很狼狽了。

而這個時候張溪別的沒問,第一時間問及了軍中女眷.嗯,十有八九就跟寇封說的那樣,是有意中人在女眷當中。

可問題是,諸葛亮也不知道張溪看中的到底是哪個女眷啊。

目前的劉備軍中,女眷還是不少的,但到了婚嫁年齡的少女,好像還真的不多。

主公劉備有兩個女兒,已經到了婚配的年齡了。

關將軍有個長女,雖然今年才十四歲,但先訂婚,過幾年結婚好像也來得及。

三將軍.呃,這個不可能,三將軍的長女才三歲,不可能的。

趙將軍.嘶,難不成是趙將軍的女兒?!

趙雲有一個女兒,今年正好十八歲。

再一聯想到張溪寫信沒事兒提什麼趙雲的續絃婚事這莫非是在暗示什麼?!

諸葛亮覺得自己好像摸到了一點脈絡了。

當下打發走寇封,諸葛亮一臉笑眯眯的去找主公劉備。

一方面跟劉備分享吃瓜,另一方面,也是讓主公劉備幫個忙,做個媒.畢竟張溪和趙雲都算是劉備軍中重量級的將領,這事兒總得讓劉備知道才行。

至於張溪嘛.嗯,這會兒張溪又被周瑜給逮住了。

這次周瑜找張溪過去,可不是讓張溪幫忙分析戰情的,而是有點興師問罪的意思。

劉備攻取荊南四郡的事兒,周瑜現在也已經得到了消息,周瑜頓時氣壞了。

自己在江陵城下拼死拼活的打仗,結果這個劉備卻一聲不吭的抄了自己的後路,把本來應該是江東囊中之物的荊南四郡給佔據了。

周瑜這要是不跟張溪掰扯掰扯的,實在說不過去。

可張溪也有理有據啊。

荊南四郡,在劉備攻取前,名義上還是聽從曹操的,劉備攻取荊南四郡,合情合理啊。

再說了,咱這是幫周都督掃清後路,以防荊南四郡和南郡前後夾攻周都督,這也是爲了周都督攻取南郡做出來貢獻嘛。

至於說劉備軍答應幫忙攻取南郡咱和張飛將軍不是還在這兒聽從周都督調遣呢嘛,而且關將軍在南郡北部絕北道,不是最近也有軍報過來了麼。

雖然不算徹底切斷了江陵的補給線,但也是數次燒燬糧草輜重,讓襄陽要支援江陵變得困難重重。

沒看到最近曹仁都老實了不少,他的騎兵現在也不太敢出城門了麼。

周瑜被張溪這一通說,氣的周瑜不要不要的,心裡一個勁的咒罵張溪牙尖嘴利。

但周瑜還真的拿張溪沒辦法,也拿劉備沒辦法。

荊南四郡劉備已經吃下去了,肯定不可能再吐出來。

而且人家說的確實有理有據,總不能說人家出兵攻打曹操也是不對的吧。

雙方只是盟友,並不是從屬關係,人家怎麼調兵,攻取什麼地方,並不需要提前告知你周公瑾。

周瑜現在還不想跟劉備翻臉,因爲張溪說的很對,關羽的絕北道對江陵的影響相當大,在沒有攻下江陵,徹底控制南郡前,周瑜還不能跟劉備翻臉。

至於攻下江陵後嘛這個到時候再說吧。

荊南四郡在地理位置上確實很重要,能讓江東和荊州連成一片,但在經濟角度講,荊南四郡加起來都不如一個南郡。

暫時讓劉備佔據荊南四郡,雙方的實力差距也不會立刻出現大的改變,依然是江東強而劉備弱。

所以,現在周瑜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拿下南郡。

而對於南郡.周瑜已經圍城三個多月了,進展依然不大。

但這真不是周瑜沒辦法,純粹是周瑜調整了自己的攻城策略。

有了關羽絕北道,讓曹仁的補給變得越來越困難,那麼周瑜也就不用那麼着急的採用登牆頭的方式來攻城。

江陵城是個大城,城中不僅有曹軍,還有不少的世家豪族和百姓。

這麼多人的生存吃喝,就靠江陵城中的囤積的這些糧草是遠遠不夠的。

襄陽那邊的補給來的越來越少,自然會越來越多的消耗江陵城中原有的糧食儲備。

這些糧食要供應江陵城裡的曹軍當然問題不大,但如果把百姓算上的話,那就有點不太夠了。

隨着襄陽的補給越來越少,江陵城裡的氣氛變得越發詭異起了。

倒不是百姓有什麼怨言,畢竟是亂世,百姓壓根沒啥話語權。

主要是江陵城裡的世家開始變得不安起來了。

一般來說,大軍守城,糧草不夠,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在城中富戶裡徵集糧草這幫世家豪強們能不着急麼,這都是他們的錢糧。

曹仁可不是劉表,他真的下得去這個狠手。

所以嘛,江陵城內的世家肯定是不想坐以待斃的。

之前是沒辦法,你曹操勢大,幾十萬大軍壓境,荊州不戰而降,誰也打不過你,誰也拿伱沒轍。

但現在,曹操都逃回許都去了,只留下一個曹仁和兩萬多士卒,還讓江東的周瑜給圍的水泄不通的,連襄陽那邊的補給都送不過來了.世家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了,江陵城裡的氣氛也越發變得詭異起來。

說真的,再圍困上幾個月,都不需要周瑜做什麼動作,估計江陵城中的世家豪強都會造反,開門投降江東。

所以現在周瑜的攻城策略,就是儘可能的吸引曹軍出城或者引誘曹軍登上城樓,用弓矢殺傷敵人.不一定要殺死,殺傷也行,這樣能有效的打擊曹軍的守城士氣,還能消耗曹軍的糧食。

就這樣,曹仁又堅守了一個月,實在是受不了了。

襄陽那邊運送補給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關羽依然在南郡北部肆虐,滿寵和徐晃聯合圍剿了好幾次,每次都能暫時擊退關羽,但每次都沒辦法給關羽造成實質性的殺傷。

過不了幾天,關羽就會捲土重來,重新威脅補給線。

滿寵和徐晃也很無奈啊,關羽這個傢伙,基本不跟你正面作戰,偶爾有幾回好不容易堵住了關羽,結果還讓關羽領兵給殺了出去。

自己這邊不停的損兵折將,關羽那邊的損失卻並不大。

而且關羽的補給線是走的水路,人家有水軍,滿寵和徐晃都是陸軍,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關羽補充糧草輜重和兵員,硬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關羽的絕北道,讓曹仁相當的難受,尤其是現在江陵城裡的氣氛,一天比一天緊張。

鬧得曹仁實在沒辦法,只能厚着臉皮寫信給周瑜,反過來約周瑜出城野戰。

周瑜本來也不想答應曹仁的野戰要求。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周瑜也發覺了,只要自己繼續圍困下去,哪怕不攻城,江陵城內免不了要人心浮動,而曹仁軍也會面臨缺糧的處境。

如果再圍上個三四個月,恐怕曹仁也不得不撤兵北歸。

所以這時候不是周瑜急着要決戰,而是曹仁急着要決戰了。

但周瑜考慮到了另一個問題——自己在南郡這裡拖得時間越久,劉備對荊南四郡的統治就會越穩固,這麼下去,江東介入荊南四郡的機會就會變得越來越渺茫。

再三考慮後,周瑜還是決定,答應曹仁軍的要求,雙方在野外決戰。

目的不是跟曹仁比比誰的指揮才能更強,而是爲了在野戰中打擊曹軍的銳氣,有效的殺傷曹軍的有生力量如果可能,擊殺曹仁就最好了。

那樣的話,江陵城就不攻自破了。

(本章完)

第217章 取名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407章 詐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56章 學藝第217章 取名第868章 選擇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83章 議策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025章 變數第27章 論將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234章 蔣琬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46章 回府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958章 試探第807章 夜戰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935章 互換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83章 議策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59章 聯姻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68章 試探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214章 聖裁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1214章 聖裁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868章 選擇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263章 忙碌第292章 軍令狀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724章 人選第698章 坦白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153章 撤軍第129章 破騎兵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208章 投降?!第86章 攻城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30章 勸關羽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456章 反攻第1165章 平策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902章 折中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709章 異動第518章 二將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934章 誘敵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919章 大婚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81章 右扶風
第217章 取名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407章 詐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56章 學藝第217章 取名第868章 選擇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83章 議策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025章 變數第27章 論將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234章 蔣琬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46章 回府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958章 試探第807章 夜戰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935章 互換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83章 議策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59章 聯姻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68章 試探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214章 聖裁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1214章 聖裁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868章 選擇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263章 忙碌第292章 軍令狀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912章 圍點打援第724章 人選第698章 坦白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1153章 撤軍第129章 破騎兵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208章 投降?!第86章 攻城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630章 勸關羽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456章 反攻第1165章 平策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902章 折中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709章 異動第518章 二將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934章 誘敵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919章 大婚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81章 右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