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戰略討論

第501章 戰略討論

法正和龐統進入漢中,就意味着劉備的第二次北伐正式進入了戰略準備的階段了。

這段時間,法正和龐統不停的在整理和分析各地情報,統合兵員,尋找曹魏關中防守弱點,做出出兵戰略。

只是這次,佔據戰略規劃主導權的人,是龐統。

上次北伐的戰略,雖然也是衆人合議,但最終制定戰略,時刻陪在劉備身邊出謀劃策的主要人物,還是法正。

這次換成龐統,倒不是法正謙讓,是因爲法正的身體狀況,這兩年一直不是很好。

兩年前的北伐,法正大概是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所以隱瞞了自己的病情,拼了命的工作,就想着臨死前能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

結果要死要死的沒死成,讓張溪給出主意救回來了。

這下給法正激動的,不用死了,他覺得他好像又行了,非要拖着病體全程跟隨劉備北伐,幫着劉備出謀劃策。

也不知道是沒好利索,還是沒休養好落下了病根,反正這兩年法正的身體一直很虛弱,只要稍微氣候變化,就非常容易得風寒。

雖然還不至於徹底要命,但法正確實沒有以前那麼精力充足了。

而北伐這種事兒,事關重大,必須多方衡量,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情報分析,制定戰略的時候必須多方思考,跟隨在主君身邊出謀劃策的時候也必須時刻保持腦筋清醒法正擔心自己做不到這一點,無法及時給劉備查漏補缺。

因此,這次制定戰略計劃,法正主動提出輔助龐統來做事,主要的戰略,還是交給龐統來制定。

龐統的能力是沒啥問題的,就是用兵稍微冒險了一點.這事兒說大不大,但說小真的不小。

比如事關北伐路線的問題,龐統就出了一個冒險的奇招。

現在的劉備軍,佔據隴山和褒斜道,等於是同時擁有兩條進入關中的渠道,正常來說,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從這兩條路進兵,左右夾攻關中,威脅就已經很大了。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就是在上邽屯兵,在雍州屯糧,儘量縮短補給線,然後命令一軍出褒斜道,一軍出隴山道,圍攻長安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有變化,那就是在進攻主力到底是放在隴山還是褒斜道上稍微有些爭議而已。

張溪和黃權其實也都是這個想法,畢竟這種做法是現在來說最穩妥的。

但龐統非不幹。

龐統的計劃,確實會在褒斜道和隴山道安排士卒,但這兩路全都不是進攻主力。

按照龐統的設想,劉備親率一支疑兵出褒斜道口,吸引關中魏軍的注意力,同時讓張溪領兵出上邽,沿渭水東岸威脅曹軍。

但這兩路,都不要求立刻打開局面,而是要求儘可能的調動關中的曹軍往這兩個方向匯合。

龐統真正的殺招,其實是在陳倉道——擊破陳倉道的魏軍,從褒斜道守軍側翼殺出,兜一條弧線繞過褒斜道口和渭水東岸的的曹軍營寨,繞到兩者身後,直接切斷渭水兩岸曹軍和長安的聯繫。

這樣的話,不管是在褒斜道口的曹軍還是在隴山道口的曹軍,都會被切斷後勤補給線,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兵不血刃的收降這些曹軍,然後再大軍逼近長安。

這個時候長安城內的守軍數量,就會嚴重下降,而大漢的軍隊又沒有什麼大損失,攻打長安的難度就會下降很多。

龐統的這個計策,一時間聽來,有些想當然了。

首先的問題就是龐統如何能快速的攻破陳倉道,在隴山和褒斜道的曹軍沒有反應過來前,快速完成切斷後路的行軍。

其次是這支軍隊規模有多大,一旦切斷長安和渭水曹軍的聯繫後,如何頂住長安曹軍和渭水曹軍的聯合夾擊。

但這兩個問題都不用諸葛亮和法正去想,張溪和黃權都沒有急着發問。

因爲,這兩個問題,好像真的都能解決。

陳倉道守將,根據張溪的最新情報顯示,是曹丕的妹夫,夏侯楙。

夏侯楙是夏侯惇的長子,因爲夏侯惇的關係,夏侯楙從小就受到了曹操的喜愛,甚至曹操還把自己的女兒清河公主嫁給了夏侯楙。

而曹丕繼位後,因爲清河公主的關係,再加上夏侯惇常年鎮守後方,跟曹丕的關係也不錯,因此也想提拔一下夏侯楙,只是一直找不到機會而已。

如今曹仁病故,關中又面臨蜀賊的直接威脅,曹丕再怎麼腦抽也不會把夏侯楙放在關中長安這麼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曹丕選擇了讓曹真來當雍涼都督。

但曹丕還是把夏侯楙給塞到了曹真手裡,讓曹真幫忙照顧一下夏侯楙也不要多,多少立點功勞就可以了,這樣回到鄴城也好封賞。

曹真欣然同意了。

這時候的夏侯楙,還沒有多少劣跡展現出來,甚至跟諸曹和諸夏侯的關係都很好,大家都願意給面子,幫着誇一下.曹真是真不知道夏侯楙的實際能力如何,但既然皇帝都推薦了,那應該還是有能力的。

這其實並不奇怪。

歷史上,當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曹睿甚至覺得,有夏侯楙在長安鎮守還是比較放心的,後來是因爲諸葛亮出祁山道,三郡皆反,河西震動,這才讓曹睿覺得有點擔心。

然後又在劉曄的勸說下,剛剛繼位需要立威的曹睿,這才御駕親征,親自坐鎮長安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曹睿才發現,自己寄予厚望的姑父,居然是一個草包。

你不懂軍事也就算了,反正還有郭淮在前面幫你頂着呢.但倒賣長安守軍糧草,勾結世家侵吞屯田,最後還能被自己的老婆和弟弟聯合起來誣告你謀反?!

不管是治軍,治政,還是治家,夏侯楙沒有一樣能做好的.要不是看在這位姑父姓夏侯,關係網又錯綜複雜的話,曹睿早讓人把他給砍了。

因此,在這個時候,沒人會覺得陳倉道守將夏侯楙是草包,曹魏方面不覺得,季漢這邊除了張溪,也沒覺得夏侯楙是草包將軍一個。

龐統之所以制定這麼一個計劃,要偷襲陳倉道,主要考慮的是夏侯楙沒有多少臨陣經驗,陳倉道雖然利於防守,但如果守將經驗不足,再加上偷襲的話,也不是沒有可能得逞。

而曹魏方面肯定想不到大漢軍隊放着好走的隴山道和褒斜道不走,會派士卒去偷襲陳倉道,從陳倉道出兵,奔襲渭水曹軍前線的後方。

這就是龐統的出奇制勝。

至於奔襲軍隊會不會遭到長安和渭水曹軍的前後夾擊,這個真不用擔心。

這個出兵的時機,龐統會嚴格把控的,一定會是在讓隴山道和褒斜道口聚集大量的曹軍後,再出兵陳倉道的。

只要能從陳倉道出兵,繞道到渭水曹軍身後,那麼這個時候,長安城內的守軍,也不可能會剩下太多。

這時候的長安城,防備這支軍隊進攻長安都來不及,怎麼可能還主動出擊,對這支大漢軍隊進行夾擊呢?!

至於渭水兩岸的曹軍,雖然可以反身進攻打通通道,但這時候繞後軍隊只需要堅守一段時日,等到隴山道和褒斜道的士卒及時跟進,尾隨追殺進攻,那麼曹軍甚至可能還會不戰而潰。

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直接對長安形成包圍了。

大概的思路就是這樣,龐統覺得有搞頭,法正默默思考後對龐統的計劃提出了支持,而諸葛亮,黃權兩個,卻表示了反對。

這兩人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太過於冒險了。

一旦進攻陳倉道受挫,這支進攻陳倉道的大軍再撤回來,不僅影響大軍士氣,還會影響北伐佈置安排。

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重新走褒斜道還是走隴山道,即使能打出去,遇到的也只會是一個難啃的關中堅城長安曹軍肯定會收縮兵力防守的。

可龐統表示,這種事兒本來就很難避免的。

哪怕按照穩妥的方式進軍,曹軍也可能選擇放棄渭河沿岸防線,收縮到眉縣,長安一帶堅守,這不會因爲自己是不是選擇出陳倉道有什麼改變。

諸葛亮和黃權依然不同意,尤其是黃權,直接把話說明白了——伱一旦出兵進攻陳倉道,總要消耗糧食吧,進攻肯定有兵員損失吧?!

如果進攻不利,這些士卒再退回漢中,重新定製進攻戰略的話,這次偷襲進攻過程中的糧草和兵員損失,就純屬是白白浪費掉的。

咱們的後勤壓力本來就很大,兵員也不如人家曹魏充足,而且隨時要面臨打攻堅戰的可能咱們的條件,真不允許你這麼浪。

龐統依然堅持,據理力爭,而諸葛亮和黃權堅持不同意,認爲還是按照傳統路線,穩妥一點,一點點的攻略進入長安就好。

現在局勢對咱們有利,幹嘛要玩的這麼花,冒這種險呢?!

龐統無法說服諸葛亮和黃權,再斜眼一撇張溪.你這貨倒是說句話啊?!

張溪嘛.其實張溪也在想,是不是要支持龐統的戰略構想。

畢竟那是夏侯楙啊!!!

夏侯楙要是能守住陳倉,打死張溪都不敢信吶!!!

(本章完)

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45章 初成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77章 練兵衝突第645章 議事(二)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14章 雪災第459章 變故第606章 回軍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390章 雜章第234章 蔣琬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808章 添油第1004章 邀約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56章 曲轅犁第736章 爭(一)第2章 面試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322章 疑兵計第487章 佔便宜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865章 戰後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154章 鏖戰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457章 換將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729章 空城計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51章 趙累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573章 急行第692章 爭論第988章 巧合第958章 試探第807章 夜戰第181章 成婚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34章 榨油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2章 面試第269章 清閒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685章 考題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1158章 背鍋第204章 名分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311章 曹操頭疼
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45章 初成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77章 練兵衝突第645章 議事(二)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714章 雪災第459章 變故第606章 回軍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390章 雜章第234章 蔣琬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808章 添油第1004章 邀約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56章 曲轅犁第736章 爭(一)第2章 面試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322章 疑兵計第487章 佔便宜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865章 戰後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154章 鏖戰第918章 商議四伐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457章 換將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729章 空城計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166章 戰略制定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51章 趙累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573章 急行第692章 爭論第988章 巧合第958章 試探第807章 夜戰第181章 成婚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34章 榨油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2章 面試第269章 清閒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685章 考題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1158章 背鍋第204章 名分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311章 曹操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