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佔便宜

第487章 佔便宜

劉備這麼突然一問,倒是讓張溪有點明白過來了。

劉備還沒到老糊塗的時候,不可能不知道張溪的立場尷尬,可他偏偏問了。

沒問一直沒表態的龐統和法正,而是問張溪,並且在言行上也不是那種讓人摸不着頭腦的死馬臉,而是一副微笑的表情這也不像是對前面表態的不滿吧?!

再結合自家媳婦兒的特殊身份,張溪突然有點明白劉備的用意了。

“陛下,臣以爲.”張溪稍微停頓了一下,偷看了一眼諸葛亮OK,沒問題,這個死魚頭一臉微笑的在扇扇子,沒啥特別異常的情況。

“臣以爲,按原計劃行事既可!”

張溪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原計劃,就是讓關羽屯兵四郡以觀成敗。

張溪不想說出太過於顯眼的決斷,所以纔會用這個當做理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咱們本來也沒想打,不如就坡下驢,多爭取點好處那倒是真的。

張溪這一說完,劉巴還好,他是一片公心,但許靖和秦宓頓時心裡一涼.特麼剛剛好像說錯話了。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誰不知道誰的心底打算劉備能不知道你倆到底爲啥反對開戰?!

再說了,從一開始,劉備就沒有多少開戰的心思,現在不過是商議一下東吳給的臺階合不合適,你們倆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說講和爲好是啥意思?!

而劉備對此的反應,卻是笑着點點頭,說了一句,“甚是”。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現在的場面,就變成了三個人主和,一個人建議按原本計劃行事,剩下五個人不反對的情況了將來真要有點啥爭論的,那也是主和派的鍋。

而主和派,一個是許靖,天下名士,一個是秦宓,蜀中世家代表.這倆要是能讓蜀中出現爭論聲,那就見鬼了。

不得不說,像劉備這樣的人,還真的是天生當皇帝的料,只是稍微的用點小手段,就把主和的鍋給甩了出去。

想通了這些後,秦宓和許靖立刻臉色不變,議事結束後,急匆匆的回家去安排事情去了。

可千萬得看住了輿論,別讓愣頭青冒出來搞事兒.這特麼不是在鍼砭時弊,是在往他們身上捅刀子。

而張溪.張溪被劉備給留下來了。

一同留下來的,還有諸葛亮,法正,龐統三人。

“此番非爲議事,只是私下探討。”劉備放下了自己皇帝的架子,重新變成了大家熟悉的那個主公,笑着說道,“孔明先生亦無需避嫌,元長也不要模棱兩可,孝直,士元,有話儘可明言,無須避諱.諸位先生,孫權稱帝一事,還請教備。”

這就是這年代的君臣關係,跟後世那種不管什麼場合見了皇帝都需要下跪,皇帝隨時要端着架子的時代是不同的。

這年頭,公是公,私是私。

公共場合,皇帝要表現出威嚴,臣子也必須要尊重。

但在私下場合,皇帝是不會動不動就稱“朕”的,關係好的臣子,跟皇帝一起交談,互相之間也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再加上劉備本身就是草根出身,一身征戰得來的現在的位置,他其實也沒有那麼多所謂的宮廷禮儀講究,如果不是爲了所謂的皇帝威嚴,他連談論公事的時候都不想搞什麼架子。

現在就剩下四個人了,這些人都是在他最艱難的時候投靠他的,幫着他起家打下這麼大的基業的,劉備可不是那種工作起來拿人不當人的老闆,所以這種私下場合,還是虛心向四位重要謀士請教的。

孫權稱帝這事兒,劉備已經傾向於向諸葛瑾所說的那樣,互稱姓名國主,不承認對方天子號的辦法了但就這麼便宜了孫權,劉備還是有點不甘心的。

得想辦法撈點好處,不是麼?!

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長沙,桂陽兩郡拿回來,起碼把荊南四郡給湊齊了。

這樣的話,除了南陽郡外,荊州就算是完全控制在手裡了。

劉備也沒有藏着掖着,反正是私下討論,也不形成決議的那種,索性就把自己的想法給直接說出來了。

但這個事兒吧包括張溪在內,都認爲不太可行。

“主公,孫仲謀初登大位,豈有割地之心?!”諸葛亮終於開口,勸諫着說道。

而張溪也拱手說道,“主公,溪昔日駐守江陵時得知,江東開發長沙,桂陽等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番要回,孫權即便同意,江東世家恐也不同意啊!”

龐統和法正也是微微搖頭,最後由龐統說道,“主公,荊襄之地,不可促得,且長沙,桂陽二郡,如今雖不同往日,但終究不如南郡.莫若讓那江東繼續開發,待時機合適時,再索要而回,亦未嘗不可。”

這是在給劉備一個臺階。

這幾年,江東在長沙,桂陽兩郡搞洞庭湖大開發,改沼澤爲良田的事兒做的確實不錯。可即使經過了快十年的開發,江東也不過是改造了長沙地區三分之一的沼澤而已。

雖然這樣也已經讓長沙有成爲第二個產糧區的潛質了,但現在要回來,劉備也免不了要加大投入。

錢不是問題,南中大開發導致蜀中並不缺銅,沒錢了就開爐鍊銅,鑄造五銖錢就可以了。

畢竟銅是貴重金屬品,本身也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所以不用擔心大肆鑄錢會引發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真正的問題是糧食。

現在是亂世啊,各地即便是豐年,糧食產量也不算太豐富,還要囤積一部分作爲軍糧也就搭着蜀中是天府之國,耕地面積廣闊,否則真的很難支撐。

шшш ¤тт kān ¤¢ ○

如果現在收回長沙和桂陽兩郡,面對這樣半成品的農業改造,怎麼可能不加大投入。

可如果加大對荊州的錢糧投入的話,雍州北部的開發,涼州地區的維穩又該怎麼辦?!

國家新成立,正是需要用錢用糧維持穩定的時候,這時候要回長沙和桂陽兩郡,其實並不是合適。

四個人七嘴八舌的各自講述了自己的理由,而劉備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知道這時候要回長沙和桂陽兩郡,不管是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上,都不是合適的時機。

只能暫時放棄自己的心思。

不過心裡還是不爽,因此劉備不滿的說道,“莫非要如此便宜孫權這個狼子野心的小子麼?!”

說到底,劉備還是不爽孫權稱帝憑什麼啊,你孫權有什麼資格,有什麼法理依據可以稱帝的?!

亂世之中雖然是實力爲尊,但這年頭還沒有徹底禮樂崩壞呢,做什麼事兒,伱總得有個理由吧?!

其實說白了,還是劉備心裡不平衡.論實力,論地位,孫權稱帝其實並不是那麼難以想象的事情的。

張溪看了眼諸葛亮,心說這種時候,不就該你這個大管家出面去勸勸了麼?!

諸葛亮看到了張溪的眼神,但他沒說話,而是看向了法正.孝直啊,你一向最懂主公的心意,主公也最能聽進去你的諫言,不如你出面勸勸?!

法正一看這倆貨這麼不講究的把這種麻煩事兒推給了自己,二話不說的看向了龐統。

士元足智多謀,想來這點小事兒,難不倒士元的吧?!

龐統一看,這三貨這麼不要臉的都看向了自己,再一轉頭,發現自己好像沒得推了.徐庶又不在成都,能推給誰去啊。

再一擡頭,掃了一眼眼前三個人,然後主動出班,拱手說道,“陛下無慮。元長素來智謀過人,多有奇思,陛下何不問問元長可有辦法,讓孫仲謀付出些許代價呢?!”

張溪一愣,隨即不爽了.你這個火雞居然當場賣隊友?!

龐統一看張溪瞪過來的眼神,輕輕一擺頭,當沒看見.在場就你年紀最小,不坑你坑誰?!

這事兒吧,真不是三人沒有辦法,關鍵是要讓老闆出氣,同時還不能得罪孫權太狠誰讓你是孫權的妹夫呢,這種事兒你說話,比我們說話合適。

張溪鬱悶了半天,再擡頭看看劉備.好嘛,這位主公一副看熱鬧的樣子,擺明了是要拿自己開涮吶。

得了,也別麻煩了,有個簡單的主意。

“臣有一計,請陛下明察!”張溪無奈的,說道,“主公可手書一封於孫權,追憶昔日與孫破虜將軍共討國賊董卓之情誼,以兄稱之既可。”

劉備一聽,頓時臉色玩味了起來。

而諸葛亮等人也是斜眼看張溪.要說損,還是你小子夠損。

這不就是曹操的那個“生子當如孫仲謀”的翻版麼?!

誠然,曹操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這話,在這個時代,是誇獎孫權的意思,但這話別人聽着可能覺得不錯,是在誇讚孫權,唯獨孫權聽起來就有點彆扭了。

誰特麼是你兒子輩的?!

但曹操確實是在誇讚自己,覺得他的兒子都不如孫權,偏偏輩分上曹操還真的是跟孫堅一個輩分的,再加上曹操當時的社會地位擺在那兒,孫權沒辦法,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現在套用一下,其實現在的劉備,也是有資格說這個話的。

劉備雖然討董的時候官職很低,只是公孫瓚手下的一員將領而已,但劉備非要說跟孫堅有並肩作戰的情誼,其實也說得過去。

畢竟現在劉備的地位也高了,大家也不會去追究那時候的劉備和孫堅之間的地位差距。

而且,回憶這件事,還可以藉此擺明劉備的態度當初董卓挾持天子,你爹跟我們可是一起討伐他的,現在你這個混蛋小子居然敢稱帝?!

再一個嘛,就是藉着誇讚孫堅,變相的佔孫權便宜唄。

反正曹操都已經佔過了,劉備再佔一個輩分上的便宜,也沒啥大不了的,對吧?!

(本章完)

第683章 影響第812章 擊潰第150章 蘄春第257章 成本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71章 失守第343章 調整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959章 中計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326章 關興第1113章 失算第143章 龐統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277章 礦營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915章 增援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94章 撤離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4章 劉備歸來第692章 爭論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013章 交鋒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98章 坦白第841章 甩鍋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957章 天意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591章 大昌集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697章 私宴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99章 棄新野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2章 蒙衝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919章 大婚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0章 新年第83章 議策第709章 異動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864章 亂戰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02章 折中第94章 援兵到來第752章 收留第781章 右扶風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738章 青儲第479章 看不慣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251章 調人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478章 爭論第580章 接應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79章 準備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217章 取名第394章 矛盾第479章 看不慣第433章 巧遇
第683章 影響第812章 擊潰第150章 蘄春第257章 成本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71章 失守第343章 調整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959章 中計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326章 關興第1113章 失算第143章 龐統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277章 礦營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915章 增援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894章 撤離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4章 劉備歸來第692章 爭論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1013章 交鋒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975章 巴丘水戰(一)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98章 坦白第841章 甩鍋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957章 天意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591章 大昌集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697章 私宴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99章 棄新野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593章 艱難行軍中的張郃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82章 蒙衝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919章 大婚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0章 新年第83章 議策第709章 異動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864章 亂戰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02章 折中第94章 援兵到來第752章 收留第781章 右扶風第291章 失敗的誘敵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738章 青儲第479章 看不慣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251章 調人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478章 爭論第580章 接應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81章 關羽的異常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179章 準備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217章 取名第394章 矛盾第479章 看不慣第433章 巧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