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撤軍準備

司馬懿沒浪,他真的在認真考慮,如何破敵的事情。

在接到辛毗的第一封召回書信後,司馬懿就開始認真盤算起身後洛陽的局勢。

司馬師失守蒲阪津這事兒,司馬懿其實不是沒有心裡準備,他本來也沒指望司馬師能靠着五千人扛住蜀賊的猛攻。

可問題是,司馬懿再有心裡準備,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司馬師會被一萬蜀賊,在一天的時間內直接擊潰啊。

司馬懿對司馬師失守蒲阪津有心裡預期,是在給河東地區拖延到足夠建立第二防線的時間,或者是被蜀賊以十倍以上的優勢兵力集中攻擊之下,迫不得已,不得不主動後撤到河東繼續指揮作戰。

無論如何,也不能是潰退。

這是司馬懿第一個沒想到的事情.一天時間,別說洛陽,就是河東的世家大族們都沒法立刻做出應對吧。

第二個出乎司馬懿預料的事情,則是蜀賊沒有順勢進攻河東,反而是順黃河而下,直接進攻弘農。

這多少是有點出乎司馬懿的預料了。

在司馬懿看來,如果想要徹底佔據司隸地區,首先肯定是要剪除洛陽附近的魏軍羽翼,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攻佔河東,河內兩郡。

這兩個地方,是直接連接河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太祖武皇帝對如何進攻身在洛陽的董卓,就提出過進佔河內孟津的方略。

如今雖然局勢不同,但河東,河內兩郡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依然是不言而喻的。

怎麼就放着河東,河內不打,去進攻弘農呢?!

然後司馬懿就遇到了第三個出乎自己預料的事情——弘農郡整郡倒戈,函谷關以西全部淪陷。

看到這裡,司馬懿當時就有了退兵回保洛陽的心思。

特麼弘農都整郡倒戈了,蜀賊不僅了有了進入河南的跳板和立足點,這一下子,甚至連後勤補給和擴充兵員的問題都解決了。

就靠自己留在洛陽的那點兵力,想要阻擋蜀賊往洛陽進軍,恐怕真的做不到。

甚至來說,如果坐鎮洛陽的辛毗反應慢一點,沒有及時往函谷關派出援軍,讓蜀賊攻破函谷關,然後順着谷城方向往北一戳,攻佔孟津那河南和河內,河東兩郡的聯繫,一樣會被切斷的。

難怪蜀賊根本沒有往河東,河內兩地進軍呢,合着他們的算盤在這裡呢.只要通過弘農郡進入函谷關,不僅可以大大的縮短進攻洛陽的路線,同時佔據孟津,一樣能切斷河東和河內派往洛陽的援兵。

甚至,如果蜀賊有足夠的兵力,再繞過洛陽,去偷襲虎牢關洛陽就被徹底孤立了。

因此,司馬懿在得到辛毗的第一封召回文書的時候,其實比辛毗想的更加多,看的也更加遠.他是當時就想要退兵的。

可,爲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還想着讓辛毗堅守洛陽十天呢?!

一方面,是因爲司馬懿也不知道這個時候弘農郡的蜀軍到底進展到什麼程度,有沒有攻破函谷關了,所以他的底線,是要求辛毗至少堅守洛陽十天。

畢竟,總不能等他回軍了,卻發現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讓他來堅守吧洛陽總得給他司馬懿留着吧?!

另一方面撤兵也是要講究技巧的,不是說撤就撤的。

別的不說,就城外的那五萬多蜀賊,他們能讓你那麼輕鬆的離開魯陽?!

司馬懿敢打賭,只要自己前腳撤軍,蜀賊必然後腳跟上來,而且這一路追殺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以魯陽距離洛陽的路途之遠,這一路撤軍,稍微不注意,就會從主動撤軍,變成人心惶惶的潰逃.就算能順利撤回洛陽,軍心士氣也不剩下什麼了。

因此,必須要想個辦法,不讓蜀賊有膽子持續追趕,同時也能讓自家士卒以高昂的士氣後撤。

打一場不大不小的勝仗,就是如今司馬懿最需要的事情。

而剛巧,連續被動挨打的守城了大半個月,軍中的士氣也慢慢的開始變的有些低落了起來,四萬多人龜縮城內捱揍,也有不少的軍中將士們不服打一場,宣泄一下情緒,未必就是壞事。

所以,司馬懿決定,主動出城,去跟蜀賊一戰。

當然,出戰的規模還是要控制一下的這是以戰求退的作戰,可不是讓士卒白白的出來送死,所以肯定是不能大傷元氣的。

就一萬人,並且司馬懿本人不領軍出戰,而是由王凌帶兵出戰.這樣可以避免主帥戰敗導致軍心受損的情況出現。

而且,王凌這小子,不是之前總向自己求戰嘛,行吧,這次給你這個機會。 王凌有點小鬱悶,但還是提振精神,領兵出戰了。

雖然求戰這事兒多少是爲了面子考慮,但王凌到底不是一個怕事兒的主,有事兒他是真的敢上.領着一萬士卒主動出城,來到漢軍營寨前,挑戰。

就是這事兒吧它就稍微有點麻煩。

王凌是在守南門的,他面對的,是諸葛亮但凡他去西門找張溪約戰,說不定張溪都有可能直接出戰了。

能不能贏先放一邊,但至少不會跟諸葛亮似的,把王凌和他的一萬大軍給晾在營寨外面真正一天時間,壓根不搭理!!!

諸葛亮那是多雞賊的一個人啊.守了大半個月,始終閉門不出的魏賊,這時候居然主動出城來挑戰?!

這裡面要是沒點貓膩,諸葛亮能把他身前的案几生吞咯。

而已諸葛亮的智商,稍微的琢磨了一下,頓時就猜到了可能性.算算時間,應該是文長和士元他們,在弘農郡那邊鬧出聲勢來了。

而且看魏賊現在的應對來說,這個聲勢,恐怕也小不了,至少是威脅到了後方洛陽的安全。

很顯然,現在的司馬懿,大概率是有兩種應對可能——要麼速戰速決,要麼立刻回軍救援洛陽。

反正不管是哪個可能吧,先打一仗提升一下士氣,總是沒錯的.這大概就是王凌主動出城求戰的原因。

既然是這樣的話.諸葛亮下令全營,做好警戒工作,避戰不出。

同時派人去給張溪傳信,讓張溪做好同樣的應對準備。

之前你司馬懿當烏龜不出戰,現在伱想要戰了對不起,輪到我們不出戰了!!!

好嘛,這下,不只是王凌鬱悶了,司馬懿也鬱悶了這年頭,報應來的就這麼快的?!

但轉念司馬懿一想,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你蜀賊是進攻方,你都選擇了閉門不出,那我這個防守方閉門不出,豈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司馬懿琢磨着,這兩天,持續讓王凌帶兵出城去挑戰,以此爲假象迷惑蜀賊,實際上,自己趁着蜀賊閉門不出的這段時間,直接悄悄的撤兵不就好了。

只要給自己兩三天的時間,提前撤兵拉開距離,那蜀賊想追上來,其實也沒那麼容易的。

只是這麼做的話,多少有些對不起王凌.他那一萬人想要撤下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甚至,一旦被蜀賊識破了的話,那很有可能,王凌會陷入到蜀賊六萬人的圍攻當中。

所以這事兒吧.司馬懿到底還是不會在戰場上賣隊友的,他主動找來了王凌,向他攤牌了這個撤軍計劃。

反正吧,這個魯陽城內,有能力領兵撤退的,就咱們兩個人,總得有一個人留下虛張聲勢。

要麼是你,要麼是我.你覺得誰合適?!

面對司馬老狐狸的詢問,王凌心說,我有得選麼?!

你是洛陽留守,是一軍主帥,豈有讓主帥留下斷後的道理。

這事兒不管多危險,最後不還得是我來承擔嘛自己主動站出來,將來能脫身回洛陽,這大小也能算是一樁戰功,要是這時候推脫不幹,萬一司馬懿翻臉,給自己安一個臨陣退縮的罪名,自己也沒處說理去啊。

所以.就這麼來吧,還能怎麼滴!!!

就在王凌認命,隔天繼續領兵出城去挑戰的時候.蜀賊營地的大門,突然就開了。

倒不是蜀賊出戰了,而是蜀賊派出了一個軍使,帶着一封信,交給了王凌。

其實也不是真的給王凌的,而是希望王凌轉交給司馬懿的。

這是一封大漢丞相諸葛亮,寫給大魏洛陽留守,徵西大將軍司馬懿的信。

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232章 鹽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59章 聯姻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989章 戰備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423章 鏖戰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38章 油江口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915章 增援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071章 重整第956章 影響第683章 影響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94章 援兵到來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68章 試探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264章 再見面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213章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761章 爭議第666章 敗退第143章 龐統第1100章 撤軍第1086章 搶攻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60章 授徒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52章 軍中嬉戲第23章 反對第68章 試探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301章 收降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588章 山路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58章 試探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57章 東三郡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290章 戰報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1012章 誘敵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74章 懲罰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08章 過江第1185章 魏縣第772章 拖延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911章 過江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87章 治病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579章 調整第581章 切入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204章 名分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183章 秋收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
第223章 人事任命第232章 鹽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59章 聯姻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989章 戰備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423章 鏖戰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937章 弘農楊氏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38章 油江口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915章 增援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071章 重整第956章 影響第683章 影響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94章 援兵到來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68章 試探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264章 再見面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213章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761章 爭議第666章 敗退第143章 龐統第1100章 撤軍第1086章 搶攻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60章 授徒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52章 軍中嬉戲第23章 反對第68章 試探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301章 收降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588章 山路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58章 試探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57章 東三郡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290章 戰報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1012章 誘敵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74章 懲罰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08章 過江第1185章 魏縣第772章 拖延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911章 過江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87章 治病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579章 調整第581章 切入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204章 名分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183章 秋收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