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情勢變化

第230章 情勢變化

形勢變化之快,快到讓人眼花繚亂。

建安十九年的五月,孫權出兵進攻荊南。

六月,劉備聞訊,領兵進駐魚復,匯合張溪、張飛等人,一起援救荊南。

七月,孫權劉備各領大軍,在荊南的湘潭和公安兩地對峙,對峙時間差不多一個月。

與此同時,曹操領兵出鄴城,在八月初的時候,進屯長安。

八月下旬,劉備跟孫權重新劃界,締結同盟協議,雙方退兵。

九月中旬,劉備率軍返回魚復,而同月,曹操派夏侯淵正式進軍漢中。

劉備在魚復接到曹操進攻漢中的消息,一方面命令霍峻嚴守葭萌關,另一方面給張魯親自寫信,讓他如果不敵,可以退守漢中以南,背靠益州,繼續堅守。

而劉備也快速領兵行軍,在十月下旬的時候,回到成都。

而這個時候,張魯已經丟失了包括陽平關在內的所有重要關卡城池,讓夏侯淵包糉子一樣的率軍圍困在了南鄭。

劉備二度寫信給張魯,讓張魯依靠南鄭堅守,起碼撐到明年開春後,這樣劉備就會親率大軍,前往漢中接應張魯,跟曹操決戰。

畢竟在劉備看來,他的大軍剛剛從荊南迴來,總不能不做任何休整就帶着部隊北上吧。

就算劉備再着急,這麼使用軍隊,軍隊也會譁變的。

而且以南鄭的城防,張魯在漢中的人望,對手也不是曹操親臨,夏侯淵率領的涼州軍團又是以騎兵爲主,不擅長攻城.堅守半年左右的時間,在劉備看來是完全能做到的。

所以劉備不得不耐着性子,在成都做休整,準備北上征戰的戰略物資。

可張魯接到劉備的信件後,頓時覺得劉備這個人背信棄義,把他一個人扔在南鄭抵抗曹操,而劉備則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

張魯本來就看不上劉備,認爲就是一個運氣比較好的小人。

再加上之前劉備取益州的事兒,確實不夠地道,張魯一直擔心劉備所謂的支援自己,其實也是找藉口進入漢中,然後自己就重蹈劉璋的覆轍。

因此,張魯想來想去,連退守漢南的想法都沒有,在建安十九年的十二月,堅守了不到兩個月的張魯,在手下楊松和閻圃的勸說下,投降了曹操。

這一下,給劉備弄了個措手不及,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曹操從長安毫無阻礙的進軍漢中,並且快速的佔據了漢中全境。

這下子劉備頓時着急了,召集在成都的幾大謀士商議應對方略。

諸葛亮的建議是讓各地謹守隘口,靜觀其變。

理由是,諸葛亮總覺曹操不太可能真的領兵進入益州,他稱“公”後的一屁股的爛賬還沒解決呢,離開鄴城太久,肯定會集中爆發出來的。

而持同樣建議的人,還有法正。

法正同樣認爲,曹操的內部不穩,這次進攻漢中,更多是爲了爭取戰功作秀,給自己正名,並不是做好了全力進攻劉備的打算。

而龐統嘛其實龐統也是認可諸葛亮和法正兩人的分析的。

但正是因爲龐統認可諸葛亮和法正的分析,所以他判斷,曹操不可能在漢中久留,也不會輕易率軍入川,所以這時候就該果斷出兵,趁着曹操並不能完全有效的掌控漢中時,在漢南的地方掌握一些立足點,爲將來進攻漢中做準備。

也不需要讓劉備親自率領大軍北上漢中,只需要讓一員大將,領軍萬餘人,在葭萌關以北活動,佔據部分縣城就可以了。

別說,劉備對龐統的建議,有些心動。

但諸葛亮和法正都不太贊成。

咱們現在乖乖的不惹曹操,說不定曹操就挾功而返了,但如果真的北上進攻漢中,說不定曹操還真的就不走了。

曹操又不是沒幹過這種強弩之末非要進兵的事兒,更何況這次漢中之戰,張魯就沒給曹操造成什麼麻煩。

再一個,現在的成都,劉備也是剛剛打下來一年不到,人心不附,府庫雖然因爲直百錢的事兒暫時充盈了,但桌子底下卻是暗流涌動的。

劉備又剛剛領兵出征荊南迴來,如果這時候要強行用兵,那劉備纔是真正的強弩之末了。

所以啊,法正和諸葛亮都是勸說劉備,暫時休養生息,等把益州的狀況理順了之後,再北上漢中。

只要曹操離開漢中,就一個夏侯淵鎮守的話,還真的不用太擔心。

劉備到底是不甘心的,尤其是漢中的地理位置,劉備要是不掌握在手裡,睡覺都不踏實。

但現在面臨的具體困難,劉備也是心裡有數,也知道現在自己比不得曹操的家大業大,赤壁浪一次回去還能收拾殘局。

因此,儘管不甘心,劉備還是下達了讓各關隘嚴防曹軍進犯,內部休養生息的命令。

當然,也不能忘記給關羽寫一封信過去,讓他暫緩進攻襄陽的事兒。

別回頭自己這邊不進攻漢中了,關羽反而進攻襄陽,讓曹操有了警覺,那就不好了。

而事實上,曹操這次進攻漢中的目的,還真的不是衝着劉備來的。

曹操這次進兵,就沒有想過要打大仗,他就是找個理由離開鄴城,看看還有沒有什麼魑魅魍魎跳出來跟自己作對。

但偏偏曹操出兵的時機實在是太湊巧了,還沒出鄴城就收到消息,說孫劉兩家沒事兒在荊南對峙,曹操一看還有這個好事兒,那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了。

本來曹操的計劃,是想率軍去淮南溜達一圈的,看看鄴城內部是什麼反應,如果有問題,自己就趕緊回來收拾不安分的傢伙。

但現在發現孫劉兩家都不在自己的基本盤上呆着,曹操於是轉變了想法。

擺在曹操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條,是按原計劃進軍淮南。

這個時候,孫權的主力都在荊南,淮南的守備肯定很空虛,這時候去淮南,怎麼着也能攻下來一點地方,不說把孫權勢力完全趕出江北吧,起碼能佔據不小的優勢。

但赤壁之戰和第一次濡須之戰告訴曹操,在沒有強大的水軍前,就算佔據了江北的土地,如果不能突破長江,他也沒法佔據江東。

而另一條,則是改變計劃,趁着劉備不在益州的功夫,直取漢中。

一來,漢中是拱衛成都的屏障,一旦得了漢中,就有了隨時可以進入益州的平臺。

二來,漢中張魯這個人搞神神叨叨的東西有一套,治理水平也還可以,但軍事水平真的不行,屬於比較好打的對手。

三來,漢中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戰亂,雍涼二州的百姓也有很多逃到了漢中,漢中土地也非常的肥沃,適合耕種。

這麼標準的有糧有人有地盤的地方,主君還是個弱雞.曹操還用想?!

所以,曹操直接進兵長安,窺視漢中,甚至召回了想要平定西涼周圍羌胡的夏侯淵,先進攻漢中。

而不出曹操預料,漢中張魯僅僅是抵抗了三個月,在南鄭被圍後也沒有想着南退死守,而是直接獻城投降了。

而曹操嘛,在收穫漢中後,也沒有繼續進入西川的意思,而是領軍回師,回到鄴城。

這次曹操離開鄴城的目的,就是釣魚,而且這個魚,釣的還挺管用——有不少不服他統治的人,又跳出來興風作浪了,曹操要回去收拾一下這些不知好歹的人。

另一方面,藉着這次大勝張魯,攻取漢中,曹操打算“再進一步”。

他打算稱王。

如果說之前稱“公”還有試探的意思,這次稱“王”,根本就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臺面上了。

非功不侯,非劉不王,這句話到現在,被曹操徹底打破了。

如果說建安十五年,曹操寫《讓縣自明本志令》的時候,他可能還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只想當個徵西大將軍。

但到了建安二十年的正月,曹操正式進位魏王的這一刻起,曹操就已經是篡漢逆賊了。

這是洗不掉的。

至於劉備?!

不是曹操看不起他,實在是這些年劉備雖然發展的很順利,但同樣隱患不小,這些曹操都看的很清楚。

再一個,劉備一直是曹操的手下敗將,曹操對劉備有着絕對的心理優勢。

在曹操眼裡,劉備就算佔據了一些州郡又怎麼樣,當年劉備佔據徐州,頗有人望的時候,還不是讓他一戰而定。

所以嘛,劉備雖然佔據了益州,但曹操覺得只要漢中在自己手裡,自己要什麼時候攻打劉備,奪回益州都可以。

真正重要的,是關係到曹家往後數百年基業的事情——篡漢自立。

(本章完)

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246章 去成都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13章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1097章 壞消息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73章 退兵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418章 疲兵計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254章 冠禮第640章 再見第1184章 急襲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5章 議戰第47章 曹仁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381章 對外第1177章 決斷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613章 進攻第586章 險計第95章 議戰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204章 名分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620章 潰敗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65章 平策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572章 破寨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68章 解釋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927章 收徒第433章 巧遇第45章 初成第925章 誤會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53章 蹴鞠第696章 合議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700章 收尾第2章 面試第1012章 誘敵第32章 江夏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840章 潰逃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619章 誤判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120章 秦朗第131章 攻城(二)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959章 中計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49章 吳王第55章 拜師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078章 交易第242章 楊儀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683章 影響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79章 舌辯結束
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246章 去成都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13章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1097章 壞消息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73章 退兵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800章 郭淮的疑慮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418章 疲兵計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254章 冠禮第640章 再見第1184章 急襲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5章 議戰第47章 曹仁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381章 對外第1177章 決斷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396章 子午谷奇謀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613章 進攻第586章 險計第95章 議戰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204章 名分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620章 潰敗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65章 平策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572章 破寨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68章 解釋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927章 收徒第433章 巧遇第45章 初成第925章 誤會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53章 蹴鞠第696章 合議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700章 收尾第2章 面試第1012章 誘敵第32章 江夏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840章 潰逃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619章 誤判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120章 秦朗第131章 攻城(二)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959章 中計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348章 樊城守衛戰(一)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49章 吳王第55章 拜師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078章 交易第242章 楊儀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683章 影響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79章 舌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