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偷工減料

第496章 偷工減料

柳隱在剛進入陳到軍中時,雖然有黃權的推薦信作保,但陳到不知道柳隱的具體能力,而柳隱也只說自己擅長處理文書政務,並沒有戰陣經驗,所以陳到給柳隱的職位,只是一個負責處理後勤的佐吏而已。

而柳隱就是在這個時候,接觸到了產自牂牁郡的水泥。

這東西吧,柳隱一見就嘖嘖稱奇,平時如粉末,但加入水和泥沙後,卻可以充當黏合劑快速凝結石塊,並且堅固異常,輕易無法摧毀。

柳隱一開始只是覺得水泥這東西挺神奇的,在問清工部來人,得知這些水泥的具體用法後,柳隱也沒有多想,只是按照工部匠人的吩咐,把水泥當成一種有效的黏合劑而已。

按照當時兵部的規劃,是要用水泥和石塊加固褒斜道口的營寨防禦,柳隱又正好是負責後勤的佐吏,這件事,就交給了柳隱來負責。

柳隱這人的做事風格是屬於那種比較細心的類型,既然負責了加強營寨防禦的工作,那柳隱不僅是安排士卒去做事,自己也經常去現場監督,查看工匠和軍卒的修築情況然後柳隱就發現,這個水泥,它好像不僅僅可以當黏合劑。

這主要是源於一次工匠“偷工減料”的罪行被人揭發。

褒斜道口附近雖然有山林,但這些山也不都是石頭山,地質條件不足,導致軍卒和工匠要採石,必須去二十里以外的石山才行。

這一來一回的,不僅耽誤時間,而且受限於這年頭的採石方式,能獲取的石塊數量終究有限。

這年月的採石,基本都是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先用火烘烤岩石,然後再澆水急速冷卻,這樣石塊出現龜裂,就可以撬動裂縫,把石頭開採出來了。

這樣的採石方式,有經驗的工匠還好,能採到合用的石塊,但稍微經驗差點的,可能只能得到一堆碎石塊,真正能用的大塊石頭很難獲得。

這樣的效率太低了,在加上褒斜道口又是前線,隔三差五的就有曹軍斥候出沒,出去採石的工匠和軍卒們,也是冒着生命危險的。

這時候就有個工匠自作聰明瞭.那個水泥不是黏合劑麼,咱們吧碎石塊拼起來,不就可以得到一整塊能用的大石塊了麼?!

工匠的靈光一現,得到了大家的積極迴應採石本身就是個很累的活,現在又要冒着生命危險,還不如就用水泥黏合一下碎石塊,起碼不危險。

至於會不會被上官發現,這個問題工匠們表示不用擔心。

只要在碎石塊外面再塗抹一層水泥塗層,誰能看的出來這原本不是石塊?!

然後這羣工匠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一開始,還是把比較大的石塊拼接一下,把裂縫儘量給弄得不顯眼一點,但等到後來,比較大的石塊越來越少,碎石塊越來越多圖省事兒的工匠們,直接把碎石跟沙子一起混合,摻和到了水泥裡攪拌,最後得到了一塊同樣堅硬的“石塊”。

這下工匠們似乎發現了新套路,正準備大幹特幹呢被柳隱給發現了。

其實柳隱早就發現了。

那些拼接起來的石塊,遠看看不出什麼貓膩,但柳隱這個人細心啊,他每天都會對營寨進行查驗,看的非常的仔細,怎麼可能沒發現那些拼接起來的石塊。

只是柳隱也知道工匠現在的苦處,採石也確實不容易,那種兩三個大塊石頭拼接出來的石塊,柳隱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去了。

畢竟這個水泥是黏合劑嘛,黏合整個石塊和黏合小一點的石塊,其實差別真沒那麼大。

但這幫工匠,不知道體恤上官的情誼,到最近居然敢把小石子摻雜到水泥裡,就這麼堂而皇之的用來冒充大石塊.這就有點過分了。

有難處是可以理解的,但軍事設施你不能這麼搞,不然最後丟命的就是大家了。

柳隱當場要處置這些“偷工減料”的過分的工匠和軍卒們。

不過爲了讓大家心服口服,柳隱把所有犯事的工匠們都給集中到了一起,要當着他們的面,親手把他們“偷工減料”弄出來的“石塊”給砸碎,讓這些人被處罰了也無話可說。

然後柳隱砸不碎這些“石塊”。

真的,柳隱也很納悶,這些小石子弄出來的“石塊”,怎麼就跟真的石塊一樣,根本砸不碎呢?!

柳隱覺得吧,可能是因爲自己作爲一個文人,手裡力氣不夠的緣故.叫來軍中鐵匠,讓他們砸。

這些鐵匠們,天天掄錘子,他們的力氣大,應該能砸碎。

你別說,這麼一換,確實挺有效果的。

幾個鐵匠幾錘子下去,確實砸斷了好幾塊“石塊”.但這個真不是砸碎。

柳隱頓時詫異了。

砸斷和砸碎,完全是兩個概念。

要知道這些“石塊”也是要跟其他真正的石塊黏合到一起的,如果一砸就碎,會讓周圍的石塊沒有支撐點,最終導致城牆倒塌,敵軍乘虛而入。

但如果只是砸斷,那也只是相當於城牆上產生了龜裂,雖然也很危險,但並不會立刻導致城牆倒塌。

要以砸斷作爲標準處置這些工匠和軍卒,雖然不是不行,但好像有點不夠服衆哈。

而最終讓柳隱徹底改變立場的是——有那麼一個“石塊”,不管鐵匠們怎麼砸,用石頭也好,用鐵錘也好,都砸的火星四濺了,可它就是不碎不斷。

這個強度,已經超過任何正常石塊了,正常石塊也禁不起工匠鐵錘的連續敲打啊。

柳隱都驚了,當即讓人把製作這個“石塊”的工匠給找出來,詢問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這個工匠一臉懵逼,支支吾吾的說了半天,柳隱才勉強聽懂了一下。

這貨不是什麼神奇的工匠發明家,他就是純粹的懶。

別人雖然也糊弄事兒,但起碼也是儘量多用碎石塊,少用水泥和沙土但這位工匠,因爲懶得去撿石頭,他是多用水泥和黃沙,少用了一些石頭,有時候爲了省事兒,還往“石塊”裡面加了幾根竹竿充數。

本來最怕露餡被砍頭的人,就是這位工匠.可現在,他短斤缺兩弄出來的“石塊”,居然是最堅硬的。

柳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你說罰吧,工匠居然弄出了比石頭還要堅固的“石塊”,可伱要說不罰吧.一羣人連軍工設施都敢偷工減料,這要是不罰,那不是拿士卒的性命在開玩笑呢嘛。

最終柳隱決定,所有參與“造假”的工匠每人仗責二十作爲懲罰,但同時,他又專門上報了陳到,請求給這些工匠和軍卒多發一個月的俸祿和軍餉作爲鼓勵。

功是功,過是過。

有功必賞,而有過,必罰。

可這個時候的陳到,暫時沒有心情來管這些個“小事兒”,因爲細作報告,曹仁已經派郭淮領軍前來攻打褒斜道口,試圖奪回褒斜道口,重新封鎖蜀軍從褒斜道進入關中的通道。

更要命的是,郭淮帶來了三十多架投石車。

陳到忙着應對郭淮的進攻,對於柳隱說的這些事兒,一揮手就交給柳隱去負責了。

而柳隱呢,倒也沒有因此退卻,他看到陳到愁眉不展,心想這可能是自己展現能力的機會,因此大膽的向陳到提出了詢問。

也就是陳到這人好說話,這要換成魏老匹夫,一個管後勤的佐吏來跟自己這個大將軍詢問軍務,把你趕出去都算是輕的了。

陳到這人跟趙雲差不多,性格沉穩低調,也沒有什麼架子,一聽柳隱發問,再想到這位也是黃權推薦過來的人,心說給個面子,大概了講述了一下現在的困境。

郭淮領軍來犯,帶來的士卒其實不多,不過萬餘人,跟陳到手裡的兵力比,還處在下風。

真正的麻煩在於,郭淮帶來了攻城利器霹靂車還是那種改良過的霹靂車。

郭淮這個人聰明吶,他能在冀縣用霹靂車砸張溪,也在上邽被張飛的配重型投石車砸過,自然知道兩種投石車之間的區別。

再加上曹魏那邊也是人才濟濟,擅長工事的人也不少,雖然不一定能完全複製張溪的配重式投石車,但根據郭淮的描述,對霹靂車進行一下改進,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郭淮帶着改進型的霹靂車,跑來砸陳到了。

不過三五天的時間,陳到就接到了兩座營寨失守的消息現在的陳到正在憂心該怎麼防守,甚至考慮如果不能破解對方的霹靂車,是不是要重新退入褒斜道內,依仗褒斜道狹窄的地形繼續堅守。

柳隱一聽這個,趕緊的勸阻陳到。

褒斜道這條路能掌控在大漢手裡,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大漢掌握着褒斜道口一旦退入褒斜道,就等於喪失了利用褒斜道進入關中的主動權。

所以絕對不能退。

至於能不能破解郭淮的霹靂車.柳隱的腦子裡瞬間想到了那個偷懶工匠弄出來的“石板”。

如果能量產這種“石板”,同時把後方的幾個營寨全都用這種“石板”加固的話.別的不說,守住後面的幾座城塞和營寨,還是易如反掌的。

畢竟可是連鐵錘連續敲擊都打不破的“石板”啊。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不知道陳到能給自己多少時間,而那個“石板”的鑄造,是不是費時費力而已。

關於後者,柳隱表示自己很有信心。

而關於前者,陳到表示自己也有信心。

既然都有信心直接開幹。

(本章完)

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020章 兜圈子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39章 訪友第806章 八陣圖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425章 尋仇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72章 密謀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227章 和談第53章 蹴鞠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869章 訓子第38章 《隆中對》第868章 選擇第665章 突圍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1092章 共議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092章 共議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58章 背鍋第270章 江東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9章 寇封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610章 前鋒至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614章 亂戰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425章 尋仇第429章 搶時間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462章 突破第86章 攻城第1012章 誘敵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652章 雪橇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745章 平叛策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79章 巡視防務第773章 刻板第273章 開山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391章 調人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613章 進攻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715章 救災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367章 花關索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862章 尾聲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910章 水戰第1213章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996章 試探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213章
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020章 兜圈子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39章 訪友第806章 八陣圖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425章 尋仇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372章 密謀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227章 和談第53章 蹴鞠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869章 訓子第38章 《隆中對》第868章 選擇第665章 突圍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1092章 共議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092章 共議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58章 背鍋第270章 江東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529章 五丈原對陣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9章 寇封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610章 前鋒至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614章 亂戰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425章 尋仇第429章 搶時間第769章 遲滯不前的魏軍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462章 突破第86章 攻城第1012章 誘敵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652章 雪橇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26章 張飛衝陣第745章 平叛策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980章 張昭的態度第79章 巡視防務第773章 刻板第273章 開山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391章 調人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613章 進攻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715章 救災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367章 花關索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862章 尾聲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910章 水戰第1213章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904章 劉禪的應對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996章 試探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2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