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出乎意料

屋漏偏逢連夜雨,說的就是司馬懿現在的這個狀態。

當着辛毗的面,司馬懿自然不好直接說曹叡是個昏君.無關忠誠與否,這是一個體面的問題。

這年頭的皇帝,中央集權的程度並不深,當臣子的,私下評價主君行爲是常有的事情,但在公開場合,大家還是要給主君一個尊重的。

主君畢竟是主君,臣子到底還是臣子除非你想謀朝篡位,否則即使是權臣,也不能在明面上對主君不恭。

但現在司馬懿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他是真的沒有把握能撐過一個月。

這點,其實辛毗也很有同感,但問題是,他除了嘆氣之外,也沒啥好辦法。

司馬懿下令讓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棄守孟津渡,但這倆兄弟真的.靠不住啊。

不是司馬兩兄弟會不聽父親的調遣,但問題是,他們的對手,也不白給啊。

司馬師在接到司馬懿的調令後,立刻跟自己的弟弟商議,該怎麼安排突圍。

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孟津渡,暫時進入了一個休戰的狀態。

司馬師手裡有近兩萬兵馬,而對手魏延,張飛等人,有兩萬五千兵馬,其中一萬五千左右是精銳的北軍,剩下的一萬人,是臨時從弘農郡招募的新兵,並沒有太大的戰鬥力。

面對這樣的敵人,就像司馬懿想的那樣,只要不浪,突圍出去還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對手不好惹,尤其是那個黑臉白鬚的煞神,都快成爲孟津渡的一個傳說了得想辦法避開這個煞神的追擊,安全撤退,纔是司馬師現在最需要做的事情。

爲此,司馬師制定了一個撤退計劃。

首先,有計劃的安排河東兵出孟津渡,主動去向正面的蜀賊挑戰.但,連敗三次,以驕其心。

然後,第四次派出所有剩餘的河東兵八千人,去正面進攻蜀賊營寨,吸引蜀賊的注意力,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則率軍從孟津渡東面突圍,繞一個大圈子,爭取從洛陽東門撤回洛陽去。

司馬師不敢直接從洛陽北門撤退,畢竟那個方向,只要是腦子正常的蜀賊將軍,在發現自己等人撤退後,就一定會向洛陽北門方向追擊的。

所以,司馬師不惜放棄八千河東兵,繞一個大圈從洛陽東門撤退,就是爲了能儘量的把剩下的一萬兩千洛陽郡兵安全的撤入洛陽。

可以說,司馬師想到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

但,當真正開始實施撤退計劃的時候,纔剛剛離開孟津渡,往東走了不到二十里地,司馬師和司馬昭率領的一萬兩千洛陽郡兵,就遇到了蜀賊的攔截。

當頭一員大將,還就是那個黑麪白鬚的煞神。

事實上,司馬師的這個撤退方案,確實騙過了張飛,魏延兩人,兩個人真的以爲孟津渡的魏軍在連敗之下,已經喪失了主動進攻的能力。

如果司馬師的對手就這兩個人的話,那他還真的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帶着一萬兩千人救援洛陽。

可問題是,張飛軍中,還有一個鳳雛先生在呢。

龐統怎麼都覺得不對.對手敗陣的,未免也太容易了一點。

是,孟津渡的魏賊在前段時間的作戰中,一直被大漢軍隊壓制,只能困守渡口之內.可在有了一萬人的增援後,孟津渡的魏軍已經穩住了陣腳,不然自己等人也不會暫停進攻。

所以,這個連敗三陣,多少顯的有些奇怪。

再加上,最近從諸葛亮那邊傳來的軍報顯示,諸葛亮在樑縣大破了司馬懿出擊的洛陽守軍,如今正在往洛陽方面進軍龐統只要稍微在腦海裡構想一下現在洛陽城的局勢,就知道現在司馬懿最着急的事情是什麼。

由此,龐統得出了一個結論——孟津渡的魏軍,是在故佈疑陣,想要撤軍洛陽。

順着這個思路思考下去,龐統再次得出判斷——孟津渡的守軍,不太可能會直接往洛陽北門直接突破,應該會選擇繞道東門撤軍。

這個其實並不難猜測。

現在漢軍主力就駐紮在孟津渡西南方向的位置,魏軍往西面或者往南面突破,會直接跟漢軍主力對上.雙方兵力相當,真要打野戰,就算魏軍能突圍出去,損失也不會小。

這不符合去救援洛陽的根本目的。

所以,龐統認爲,魏軍的三次主動出兵挑釁,不過是在虛張聲勢,造成要從西南突破的假象,而真正的突破方向,應該在東面。

當孟津渡再次出兵的時候,龐統立刻讓張飛和魏延兩人一同領兵,去東面堵截魏軍,至於正面的魏軍,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而已,而且也沒有大將指揮,靠着新招募的那一萬弘農郡兵,臨時牽制既可。

等收拾完了要突圍的魏軍主力後,再回來收拾這羣烏合之衆也來得及。

就這樣,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的撤軍計劃,在距離孟津渡只有二十里的地方,直接夭折了。 兩兄弟也不是沒有想過,被發現意圖後硬衝,強行突破敵軍的攔截。

但問題是,魏延帶來的,是一萬五千北軍精銳,而司馬師手裡的,是一萬兩千洛陽郡兵.兵力少不說,戰鬥力也不如對方。

再加上張飛這個黑麪煞神往戰場上一戳,還沒開打了,自家軍卒的士氣就自己弱了三分.這還怎麼打啊。

無奈之下,司馬師只能下令全軍再次撤回孟津渡,再想其他的辦法突圍。

而等到司馬師領兵撤回孟津渡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讓司馬師哭笑不得的事情正面出戰的八千河東兵,居然一舉突破了正面蜀賊的攔截。

他們居然真的衝出去了!!!

特麼這叫什麼事兒?!

該突破出去的沒有突破出去,已經被提前放棄的卻突破了包圍.司馬師那個鬱悶的。

同樣鬱悶的還有龐統.龐統也同樣沒有想到,一萬人攔截八千人,居然還能讓人給衝了出去。

太丟人了。

而最要命的是,導致攔截失敗最關鍵的原因,還是龐統對局勢的判斷失誤造成的。

龐統不僅低估了敵軍士卒突圍求生的決心,也高估了自家新招募的弘農兵的戰鬥力。

按照龐統的理解,自己手裡的士卒確實是從弘農剛剛招募的新兵,戰鬥力偏低,但對面出戰的魏軍河東兵,其實跟弘農兵的性質差不多,也是剛剛招募起來的。

雙方戰力應該差別不大,而且自己兵力還佔據優勢,對方也沒有派出大將主持突圍,理論上自己這邊不應該會輸。

基於這樣的考慮,龐統也只是在軍中留下了偏將級的將軍負責指揮,他自己本人跟着張飛,魏延一起,去攔截魏軍主力了。

畢竟在龐統看來,那邊的戰場纔是最重要的,萬一生變的話,自己也能及時應變,調整謀略,給張飛和魏延提供參考。

至於正面戰場,龐統認爲只是需要拖住同樣戰鬥力偏弱的河東兵而已,問題不會太大。

但,龐統忘了一點,曹魏的這批河東兵,也是經歷過大小几次戰鬥,從一萬五千人減員到八千人的河東兵。

能在這麼幾次戰鬥還能活下來的士卒,不說多麼的精銳,但至少,跟沒上過戰場的新兵,是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的。

這八千士卒,在訓練有素,戰陣經驗豐富的大漢北軍面前,他們確實還差點,但跟臨時徵召起來的弘農兵比,那戰鬥力要強悍的多。

永遠不要跟一羣急着逃生的士卒硬碰硬,哪怕他們只是烏合之衆.窮寇莫追,就是這個道理。

雙方都沒有出色的大將指揮,什麼戰術佈置壓根沒有,從一開始雙方就陷入了一場亂戰。

而進入亂戰後,戰鬥經驗相對豐富的河東兵就佔據了上風。

雖然做不到整體突圍,但小股部隊時不時的鑽出包圍圈,那也是常有的事情。

等到魏延,張飛,龐統等人率軍回援,回到主戰場的時候,這場混戰之下,戰場中還留下的河東兵,只有不到兩千人了。

包括躺在地上不能動的。

也就是說,一次突圍,讓六千河東兵跑了出去。

司馬師那個鬱悶啊早知道往西南方向突圍的話,現在說不定都能率領大部隊去救援洛陽了。

龐統也鬱悶啊早知道是這個結果,自己就該留下魏延指揮攔截,實在不行自己留下來,也不至於讓這麼多魏軍跑出去。

但,事情已經這樣了,糾結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還是看好撤回孟津渡的一萬多魏軍吧,千萬不能讓這些人再跑了。

而跑出去的河東兵,除了一部分潰散外,大部分人都還記得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去洛陽支援其實這些河東兵不去洛陽都不行,西面已經被大漢完全控制了,往西面逃,也不過是自投羅網而已,只有往南面的洛陽去,他們還有一線生機。

就這樣,陰差陽錯之下,司馬懿在洛陽,陸陸續續的接收了五千河東兵的支援,而他寄予厚望的洛陽郡兵,現在又一次被魏延等人,給堵在了孟津渡,壓根出不了。

司馬懿得到了支援,但這五千河東兵的支援,有和沒有,又有多少差別呢。

別看現在司馬懿手裡的守軍兵力已經上升到一萬四千人了,但就戰鬥力而言,五千河東兵,真的幫不上什麼忙。

現在,司馬懿只能祈禱於,東吳那邊能稍微努力一些.周公瑾天下名將,總不至於連一個江陵郡都打不下來吧?!

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599章 突破第812章 擊潰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30章 對比第13章 吹牛第83章 議策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62章 賣馬第1197章 退守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641章 練將第683章 影響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741章 教子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208章 投降?!第1113章 失算第32章 江夏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072章 丁口第925章 誤會第1027章 一箭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58章 送犁第15章 兄長第55章 拜師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272章 應對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292章 軍令狀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152章 調兵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724章 人選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941章 誤判第778章 舌辯第927章 收徒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204章 名分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640章 再見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27章 論將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968章 遷都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658章 投誠第269章 清閒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48章 出巡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70章 夜襲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233章 佐官第934章 誘敵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212章 考試第909章 談崩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07章 魯肅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22章 《蜀科》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47章 曹仁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52章 軍中嬉戲
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599章 突破第812章 擊潰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30章 對比第13章 吹牛第83章 議策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84章 沉船截江第162章 賣馬第1197章 退守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641章 練將第683章 影響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749章 各懷鬼胎第741章 教子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1208章 投降?!第1113章 失算第32章 江夏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1072章 丁口第925章 誤會第1027章 一箭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58章 送犁第15章 兄長第55章 拜師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272章 應對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578章 決策冒險第292章 軍令狀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152章 調兵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724章 人選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941章 誤判第778章 舌辯第927章 收徒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362章 張溪的平南策第204章 名分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640章 再見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27章 論將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968章 遷都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658章 投誠第269章 清閒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48章 出巡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70章 夜襲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233章 佐官第934章 誘敵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212章 考試第909章 談崩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07章 魯肅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22章 《蜀科》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47章 曹仁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52章 軍中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