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潼關失守

魏延的個人武勇,在大漢內部,如今也是能排進前五的存在,又是在這樣小規模的亂戰中,個人武勇能起到的作用,其實還是很大的。

曹泰眼睜睜的就看着魏延跟個殺神似的,一路砍翻了十幾個保護自己的魏軍,距離自己最近的時候,都不到二十步的距離。

曹泰頓時慌了。

畢竟,曹泰這人但凡有點膽略,也不會在剛剛開戰,勝負還未知的時候,下令讓士卒向自己靠攏了。

但正因爲曹泰惜命,他犯了第三個,也是最爲致命的錯誤。

眼看着魏延就要殺到自己面前了,曹泰爲了保命,連忙招呼身邊的親衛,保護着自己往關下撤退。

當然,如果只是下關避開魏延的鋒芒,繼續指揮士卒戰鬥的話,曹泰也不至於丟失潼關.可曹泰下關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身邊的士卒保護着自己,直接殺出關去。

他選擇了逃跑。

這麼一搞,被曹泰留在潼關內的魏軍,還有誰能安心作戰啊。

就這樣,魏延只用了二百多人的傷亡爲代價,就徹底控制了潼關甚至連大部分守城器械都沒有損傷,完好的被魏延收入囊中。

至於剩下的魏軍.不管是主動投降的,還是拼命逃出潼關的人,魏延都沒有去追擊,而是放任他們離開。

魏延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面臨的局勢會有多糟糕,如果留下這些曹魏降兵,反而是留下了不定時炸彈,萬一哪天情勢不利的時候這些降兵再選擇反水他可沒工夫來處理這些糟心事兒。

沒有把這些魏軍抓起來全部處死,已經算是魏延內心有底線的表現了。

至於放任這些魏軍離開後,會不會增加自己的敵人,這個魏延真不擔心。

將來自己要面臨的,可能是數萬大軍的圍攻,多這麼千把人或者是少那麼千把人,根本沒什麼區別。

因此,魏延放走了這些魏軍後,立刻下令關閉關門,然後開始蒐羅所有的守城用具,抓緊一切時間佈置守關事宜。

而曹泰.曹泰在逃離潼關後,也終於是察覺到了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麼。

他這麼一跑,等於是把曹真的後路給切斷了.這麼回去,他的腦袋肯定保不住。

他可不是夏侯楙,取了曹丕的姐姐當老婆,有護身符.他爹雖然是曹仁,但他叔叫曹洪啊。

在曹丕那裡,曹仁和曹洪的地位,是無法跟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倆相提並論的。

雖然如今是曹叡繼位,成爲大魏天子了,但這位,對宗族將領的態度,還不如他爹呢!!!

曹泰覺得,以自己丟失潼關這麼大的罪過,可能都不需要上報到天子曹叡哪裡,一旦曹真知道了,估計能直接砍了自己。

所以,曹泰立馬給曹真寫了一封求援信。

在信中,曹泰並沒有告訴曹真潼關已經失守的事實,而是謊稱潼關只是受到了攻擊,自己還在堅守,但敵軍數量太多,有一萬多人,因此希望曹真能給自己派點援兵過來。

而寫完這封信之後,曹泰立刻開始派人去附近收攏逃出潼關的魏軍,重新整理自己的軍隊,打算等到曹真的援軍到了之後,自己反攻潼關。

只要重新奪回潼關,那麼自己也算是將功補過,再以曹氏宗族的名義,請族老出面說情,相信事後知道實情的曹真,也不一定非要砍了自己。

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曹字來,大家都是自家人啊。

是的,起碼在這點上,曹泰比夏侯楙要有志氣一點,夏侯楙是戰敗後只想着逃回去,曹泰至少還想着要將功補過。

但.實在無法理解,曹泰的底氣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當王昶帶着三千兵馬找到曹泰的時候,曹泰以爲王昶是曹真派來的援軍,急吼吼的要求王昶聽從他的命令,去進攻潼關時,王昶的眼白都快翻爛了。

敵軍有多少人,是什麼人領軍,他們佔據潼關後,潼關城內的城防器械安排如何什麼都不知道,你就讓我帶着三千人去進攻一個雄關?!

找死也不是這麼找的啊。

再說了,你曹泰丟的潼關,卻要我幫你去奪回來.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因此,王昶直接剝奪了曹泰的指揮權。收編了曹泰最後剩下的一千多魏軍,然後寫信給曹真,把如今最真實的信息,統統告訴了這位又一次被自己人給坑了的大將軍。

潼關已經失守了,趕緊回軍吧,再浪,可就真的出大事兒了。

至於潼關,反正王昶是沒打算自己去進攻的。

王昶可不是曹泰,啥都不知道的就傻乎乎的去進攻一座雄關.他早就通過詢問逃出來的守關魏兵和自己的觀察經驗得出結論,潼關內的蜀賊,大概是在三千人左右,並且已經掌握了大部分原本用來守關的軍械物資。

除了這支蜀賊的將領是誰還不確定外,王昶已經大概知道了對手的情況。

自己手頭一共就四千多人,去打一座由三千人守衛的雄關吃擰了吧?!

因此,王昶直接在潼關外安營紮寨下來。

一方面,不能給蜀賊從容佈置防禦的機會,必須要讓他們知道,他們隨時會面臨大魏的夾擊,給與潼關內的蜀賊心裡上的壓力。

另一方面,王昶也是在等,等曹真的援軍到來後,再發動進攻,重奪潼關。

而這段時間裡,王昶也沒閒着,開始在附近尋找木料,打造攻城器械。

面對這樣的雄關,沒有攻城器械就想打下來,那除非守城的蜀賊是跟曹泰一個水平的,主動打開關門,否則是想都別想。

所以,攻城器械是必要的。

但隨即,王昶突然發現,潼關以西的方向,方圓二十里之內,竟然找不到任何成熟年份的樹木!!!

而原因,也怪不得別人,只能怪王昶自己——當初王昶還是潼關守將的時候,親自下令,清空潼關以西二十里範圍內的所有樹木。

這麼做,就是爲了防止敵軍進攻的時候就地取材,用成年樹木打造攻城器械.這是軍事常識來着。

現在好了,王昶現在要打造攻城器械,必須往更西的方向去尋找合適的木材才行,一來一回,又得浪費不少的時間。

因此,王昶在潼關城下停留了三天,一直到戴陵帶着五千士卒來援,他也沒有打造完成足夠的攻城器械。

而戴陵.戴陵看到駐紮在潼關城外的王昶,也是有點傻眼。

自己接到的命令,是來增援還在堅守潼關的曹泰.你王昶作爲第一批援軍,不在潼關內呆着,跑到野外安營紮寨.怎麼的,有牀不睡,喜歡睡野地是吧?!

然後吧,得知了實際情況的戴陵,也是一陣暴怒。

但,又沒辦法。

王昶敢直接控制曹泰,卸了曹泰的兵權,已經算是比較出格的舉動了,戴陵哪怕對曹泰再不滿,也不能拿人家怎麼樣。

畢竟,人家姓曹,跟大魏天子一個姓。

所以啊,王昶勸下了戴陵,如今再生氣也沒有實際意義,還是想想,怎麼重奪潼關吧。

王昶手下四千多人,戴陵帶來五千人,加起來也有小一萬人。

兵力是夠了,就是攻城器械還有些不足,因此王昶的建議是,再等個幾天,一方面等自己派人去打造足夠的攻城器械,另一方面,等等大將軍的回信。

萬一大將軍親自回援的話,那王昶覺得,他們還是不要浪費兵力爲好。

但戴陵不同意王昶的想法。

戴陵表示,自己來的時候,大將軍可不知道潼關已經失守了,而王昶送出的軍報,大將軍什麼時候能看到,看到後是不是下令全軍回撤還都不好說咱們倆在這裡呆着什麼都不做,太浪費時間了。

別忘了,潼關一斷,大軍的糧草補給也斷了,咱們每拖延一天,就意味着在消耗一天的糧食。

就咱們剩下的糧草儲備,可禁不起這樣的拖延和消耗。

再一個,根據王昶提供的情報,蜀賊也是剛剛攻克潼關沒幾天,那就意味着,誰也無法確定,蜀賊是否還有大批的援軍到來如果沒有,等上幾天,集中兵力倒是沒什麼關係,但如果有,那就麻煩了。

因此,戴陵認爲,應該趁着蜀賊也是剛剛攻下潼關,立足未穩的機會,立刻對潼關蜀賊發動進攻,消耗城內的蜀賊有生力量。

哪怕因此會付出很大的代價,也必須這麼做。

畢竟,潼關,蜀賊是巴不得就這麼耗着,但曹真大將軍,那可是真的等不起的。

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908章 請帖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94章 撤離第909章 談崩第865章 戰後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772章 拖延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696章 合議第736章 爭(一)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714章 雪災第1070章 和談第189章 置地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343章 調整第1086章 搶攻第781章 右扶風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478章 爭論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57章 天意第753章 餿主意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42章 分地盤第939章 相持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28章 授徒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051章 戰略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563章 圍堵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225章 處置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302章 于禁第1020章 兜圈子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63章 火箭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265章 蝗災第486章 衆議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702章 託孤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715章 救災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37章 一顧茅廬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579章 調整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65章 朋友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26章 絕北道第43章 輸了第52章 軍中嬉戲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573章 急行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619章 誤判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757章 離間計第604章 收尾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
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908章 請帖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94章 撤離第909章 談崩第865章 戰後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762章 反攻關中第772章 拖延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696章 合議第736章 爭(一)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714章 雪災第1070章 和談第189章 置地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343章 調整第1086章 搶攻第781章 右扶風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478章 爭論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957章 天意第753章 餿主意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42章 分地盤第939章 相持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28章 授徒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第1051章 戰略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563章 圍堵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225章 處置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302章 于禁第1020章 兜圈子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63章 火箭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265章 蝗災第486章 衆議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702章 託孤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790章 司馬懿的應對第715章 救災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37章 一顧茅廬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579章 調整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165章 朋友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26章 絕北道第43章 輸了第52章 軍中嬉戲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573章 急行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619章 誤判第1157章 兗州戰役結束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757章 離間計第604章 收尾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