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

魏延到底是率領三千遊騎兵出發,去偷襲潼關了。

最後敲定這個事情的人,是趙雲,而張溪.也沒反對就是了。

原因很簡單,魏延做出了那樣的承諾,就代表着他是要用命去死守潼關了.他的意志已經表達了,那麼張溪這邊的意志呢?!

潼關能守多少天,並不是完全取決於魏延一個人的努力的。

偷襲奪取潼關,並且儘可能堅守更長的時間,這是爲要要做的,而正面的張溪和趙雲,也必須做出同樣的努力,儘量把曹真軍團的主力拖在臨晉縣附近,不給曹真分兵,甚至是全軍回防潼關的機會才行。

現在魏延已經表達了他的態度了,那麼你張溪作爲雍州刺史,同時也是第三次北伐大軍的先鋒大將,也必須要拿出自己的態度來才行。

從偷襲潼關的作戰部署來說,這已經不是雍州保衛戰了,可以說是正式進入了第三次北伐戰役了,張溪需要體現出他的擔當。

趙雲就是通過這個,說服了張溪,讓魏延冒這麼一次險當然,趙雲也沒忘了叮囑魏延,能守則守,不能守也不要勉強,事有不可爲就撤離潼關,切不可以命相博。

沒辦法,大漢也一樣缺人才,尤其是統帥型的人才。

大漢的中生代將軍裡,也就只有張溪和魏延兩人具備統帥之才,剩下的將軍裡,關平,寇封,吳懿等人已經算是比較出色的了,但更多還是合適作爲一名將軍,而不是統帥。

順帶一提,出於某種原因,李嚴,孟達兩人,就不在趙雲的考慮之內。

至於新生代,倒是有幾個具備統帥才能的人才,但都太年輕,還需要實戰歷練,因此中生代這裡,還需要撐上一段時間才行。

趙雲可不想因爲一次戰役就損失一名未來軍方的領軍人物。

在送走了魏延後,趙雲和張溪稍微商量了一下,兩人也開始出兵,進攻大荔縣。

大荔縣在重泉縣東北四十里不到,距離臨晉大概只有二十里左右的距離,攻下大荔縣,就相當於是跟退到臨晉的曹真面對面了。

當然,這個時候,趙雲和張溪也不確定曹真會不會退守臨晉,但直接進攻臨晉的風險很大,倒不如先攻下大荔縣作爲前沿陣地更加穩妥一些。

而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

趙雲在等蘇則率領的兩萬涼州軍步卒抵達。

就手頭這點人吧,如果曹真真的在臨晉停留了下來,那張溪和趙雲也不敢主動去進攻招惹,搞不好就有被人圍毆的可能。

但等到蘇則率領的兩萬涼州軍步卒到位,那麼雙方的兵力差距就不大了,到了那個時候,就完全有底氣可以跟曹真的司隸軍僵持對抗,真正做到牽制住曹真軍主力了。

而按照步兵的行軍速度,趙雲估計,蘇則率領的兩萬步卒,大概還有五天才能抵達重泉縣附近,因此就算進軍,趙雲也不敢跑太遠,重泉縣東北方向的大荔縣,就是個合適的地方。

再一個,趙雲在大荔縣城外大破了牛金的騎兵,但並沒有順勢對大荔縣發動進攻。

沒辦法,騎兵確實不擅長攻城,而趙雲又不是到了必須要讓騎兵下馬攻城的地步,大荔縣也不是什麼戰略要地,因此趙雲並沒有要強攻大荔縣的打算,直接放任了大荔縣不管,直奔重泉縣而來。

而曹真撤退的時候,撤退的方向也是東南方向的臨晉縣,而不是東北方向的大荔縣.如今的大荔縣,可能還是跟之前一樣,只有數百人的魏軍糧草運輸隊駐紮,進攻起來,難度可不大。

因此,張溪留下了張翼,率領五千士卒繼續駐守重泉縣,防止曹真殺一個回馬槍,自己則率領一萬步卒,和趙雲的五千騎兵一起,前往攻取大荔縣。

這場進攻,就是一個走過場而已。

曹真基本已經算是明確的放棄了大荔縣,而大荔縣城內的守軍就那麼幾百人,面對一萬五千步騎聯軍,怎麼可能有繼續堅守下去的膽氣。

幾乎是張溪領兵剛到大荔縣城下,大荔縣就開城投降了。

而之後,張溪往臨晉縣方向派出偵騎,偵查曹真的主力大軍動向,自己則暫時在大荔縣駐紮下來,等待涼州步兵到來。

讓張溪稍微鬆口氣的是,曹真果然是選擇了在臨晉駐紮,並沒有一路直接退回潼關。

而讓張溪又不敢大意的是,涼州步兵的行軍速度有些偏慢,即使是急行軍,三天內也不可能趕到大荔縣,張溪必須以一萬五千步騎聯軍,在大荔縣採取守勢,不敢貿然進攻。

至於曹真一方面曹真也需要對撤退部隊進行一番休整,另一方面,曹真也認爲張溪中計了,只要張溪跟上來,被自己牽制在臨晉附近,他就算成功了。

因此,曹真也選擇了暫時按兵不動。

這中間,有了短暫的三五天平靜期。

然後,曹真就坐不住了。

後方急報,潼關遭遇蜀賊大量兵馬偷襲,隨時有失守的可能,潼關守將請求曹真快速派兵支援。

曹真接到這個消息,差點把心都跳出嗓子眼來。

隨即,曹真就是一陣無名惱火!!!

曹泰是幹什麼吃的,王昶是幹什麼吃的,後方的那些佔領縣的縣令們,又是幹什麼吃的?!

怎麼就能讓大量的蜀賊摸到自己大後方的潼關去了?!

而更要命的是,曹泰的緊急求援信送到臨晉至少要花費兩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兩天前,蜀賊就已經對潼關發動了偷襲,如今潼關是不是還在自己的手裡,曹真並不確定。

這就讓曹真惱火之餘,也感到了一絲驚訝。

首先,根據曹泰的求援軍報上說,蜀賊偷襲潼關的兵力,在萬人左右曹真是真的不敢相信,蜀賊哪裡來的一萬人去偷襲潼關?!

除非大荔縣的蜀賊就是個空殼子,否則張溪哪裡能抽調出這麼多人來?!

其次,如果真的是一萬人的兵力去偷襲的潼關,這後方四個縣城的縣令集體都瞎了麼,這麼大規模的兵力調動,他們楞就是一點都沒有察覺到麼?!

還是說,這些縣令全都集體倒戈了?!

最後,就算這些縣令都倒戈了,那王昶呢?!

退兵回到臨晉後,曹真就立刻給了王昶三千士卒,讓他領兵去守潼關,算算時間,王昶應該也快到潼關附近了,如果蜀賊真有一萬兵力的話,王昶不可能察覺不到,也不可能當曹泰的求援書信都到了,他王昶連一點情報都沒有發回來吧?!

稍微冷靜了一下,曹真結合了一下曹泰的能力,爲人性格,再加上自己的理智,稍微分析了一下,得出了一個結論——蜀賊根本不可能有一萬人規模的兵力,繞過這麼大一個圈子,去偷襲潼關。

所以,潼關遇襲大概率是真的,但兵力,大概率是曹泰這個蠢貨,爲了讓自己快點發援兵去救潼關,刻意誇大了。

曹真根據自己瞭解到的蜀賊情報,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判斷,去偷襲潼關的蜀賊,大概也就是五千人左右多了,根本瞞不過後方各縣和王昶的斥候偵查,後勤補給也會相當困難。

如果只是五千人去進攻潼關的話,曹真倒是能稍微放心一點。

畢竟,潼關還是有三千士卒在守衛的,曹泰雖然是能力差了點,但潼關這種雄關,曹泰只要自己不犯蠢的主動出戰,以三千人抵擋五千人的進攻,還是綽綽有餘的。

而就算曹泰能力不足,兵力不夠,王昶也已經帶着三千兵力去支援了。

只要王昶能趕到潼關,順利進入潼關主持防守,那蜀賊就算真的有一萬人去偷襲潼關,潼關也會安然無恙。

想到這裡,曹真終於是稍微鬆了一口氣。

不過,出於謹慎起見,曹真還是招來了戴陵,讓他領兵五千,再次前往支援潼關。

畢竟,潼關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僅關係到整個大軍的後路,也關係到中原地區的安危,是絕對不能輕易丟失的。

就算曹真覺得蜀賊沒有那麼多兵力去偷襲潼關,但站在謹慎考慮的角度來看,曹真就當蜀賊有一萬人去進攻了。

讓戴陵再帶五千援軍過去,潼關總兵力就在一萬以上了,這要是再守不住,那就真的,都別回來了,三個人直接原地抹脖子算了。

做完這些安排後,曹真稍微放下了一點心,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從正面吸引蜀賊主動發起進攻了。

你們丫的都繞道去我後方搞事情了,我要是沒點反應,還怎麼引誘你們主動往臨晉進兵啊?!

因此,曹真稍微想了一下,下令全軍,做出全軍集結,即將撤退的假象。

同時讓細作往大荔縣傳播謠言,就說後方潼關告急,曹真打算全軍後撤,回防潼關。

然後張溪就真的出兵了。

第610章 前鋒至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20章 被搶了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49章 大勝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321章 石苞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072章 丁口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63章 忙碌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06章 回軍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425章 尋仇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741章 教子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3章 投石機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027章 一箭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367章 花關索第401章 突襲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735章 決議第13章 吹牛第1214章 聖裁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66章 戰後動態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020章 兜圈子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66章 暴露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1154章 鏖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43章 輸了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666章 敗退第1213章第265章 蝗災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18章 苦肉計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738章 青儲第55章 拜師第227章 和談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356章 五虎將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657章 疑兵計第115章 察覺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698章 坦白第868章 選擇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118章 苦肉計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1147章 破關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725章 開春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
第610章 前鋒至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20章 被搶了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49章 大勝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321章 石苞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072章 丁口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554章 南陽僵持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263章 忙碌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06章 回軍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472章 涼州平定第425章 尋仇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741章 教子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93章 投石機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1027章 一箭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367章 花關索第401章 突襲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735章 決議第13章 吹牛第1214章 聖裁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66章 戰後動態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020章 兜圈子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66章 暴露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1154章 鏖戰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43章 輸了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666章 敗退第1213章第265章 蝗災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18章 苦肉計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738章 青儲第55章 拜師第227章 和談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356章 五虎將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657章 疑兵計第115章 察覺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698章 坦白第868章 選擇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118章 苦肉計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405章 冀縣密議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1147章 破關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725章 開春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