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

第428章 分兵還是不分兵

張溪親自把冀縣的戰鬥過程寫成了戰報,然後讓姜維作爲信使,幫自己把戰報給漢中王送過去。

一方面,讓姜維見見漢中王,也算彌補一下歷史上的缺憾。

另一方面如果姜維真的想救趙氏一族的性命,那麼他自然會懂該怎麼做的。

當然,張溪給劉備寫的戰報裡也沒有不遵守承諾,如約分出了一半的軍功給馬超,但那個現在也不是什麼重點,真正重點是,張溪對劉備提出了下一步的作戰建議——抓緊時間斷隴。

趙氏和馬超之間的事可以以後再說,反正你馬超也殺了趙昂一家三口了,惡氣也宣泄了一些了,總不能說是攔着不讓你報仇吧。

現在最重要的是,不能把這麼好的機會浪費掉,因爲己方的行動遲緩,導致這次北伐徹底功虧一簣。

因此,張溪建議劉備,暫時不要去管南安郡,隴西郡,安定郡的曹兵,分出一部分士卒牽制廣魏郡的曹軍後,大軍主力直撲上邽,爭取攻下上邽,佔據隴山道,堵住曹軍西進涼州的可能,實現斷隴。

只要能實現斷隴,那麼這些州郡以及更遠的涼州州郡,就早晚是劉備的,沒必要現在去糾結一城一地的得失。

但如果不能實現斷隴,不能把涼州和雍州分開,給這些州郡太守們看到堅守待援的希望,那麼即使你攻下了這些州郡,以曹魏的軍隊體量,也完全可以打回去。

所以,必須要先斷隴。

而斷隴的關鍵,就在上邽和街亭。

一方面,需要派人圍攻退往上邽堅守的郭淮,另一方面,也要派人去街亭駐守,阻擋隨時可能到來的曹魏大軍。

而這一點,其實劉備現在也在糾結。

在得知郭淮的涼州兵團在冀縣被擊潰後,劉備就開始着手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按照劉備的想法,是派出士卒,去搶佔南安,安定兩郡,以及進攻廣魏和隴西兩郡,爭取佔據這些地方,把打下來的地盤聯合到一起。

這裡面是有着一些特殊的變故的。

十天前,隨着張溪領兵攻克冀縣和劉備領兵進駐西縣的消息傳開後,曹魏的雍州北部大動盪,各州郡紛紛不穩。

這十天的時間裡,劉備不停的接到來自各州郡的世家豪族的聯絡信,尤其是最近的南安郡,幾乎就差求着劉備趕緊的過去接受州縣,入主南安郡了。

而隔着一道隴山的安定郡,也有世家託人傳來消息,說只要劉備打到隴山,他們就會舉郡而降所以現在的劉備,有心想派出自己的軍隊,去接收這些州郡。

畢竟現在已經是冬天了,祁山道因爲下雪的緣故,糧草運送的週期開始慢慢變長,劉備也急需擴大自己的佔領區,獲取更多的糧草來補充軍需,而這些州郡又都是主動請降的,佔領難度不大,所以劉備纔會選擇分兵去接收周邊郡縣。

但法正和龐統都反對劉備這麼做。

現在的劉備集團的形勢,雖然只佔據了半個天水郡,但天水郡最關鍵的冀縣在手裡,同時又已經擊敗了郭淮,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

這個時候的劉備集團,就像一隻握緊的拳頭,蓄勢待發,正是力量最集中的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劉備分兵,就等於是主動分散了自己的兵力,去奪取那些早晚會被吃進嘴裡的州郡。

所以,法正和龐統都建議別管那些州郡,趕緊進兵上邽,實現斷隴再晚一點,天知道到底是誰先到隴山,這會兒的曹洪肯定知道褒斜道口的趙雲軍是疑兵了。

現在是着急搶時間的時候。

但這是從純軍事角度來考慮的問題,從政治角度講,劉備真不好對那些主動投誠的世家大族們置之不理。

現在劉備剛剛到天水,隔着一個隴山的安定郡都派人來聯絡了,如果劉備不能做出相應的姿態接應他們,導致他們被曹魏的勢力擊破那以後誰還會再響應自己的進軍?!

所以,出於政治考慮,劉備至少要對南安郡和安定郡方向派出士卒接應,同時對隴西郡和廣魏郡施加壓力,防止這裡的曹魏軍隊去攻打南安和安定兩郡,否則劉備會在隴西喪失世家大族的人心的。

可龐統和法正都不能理解,尤其是法正,直接表示——但凡在這時候選擇投降的世家,不見得都是心念漢室的世家,更多隻是想爭取最大利益的投機世家而已。

畢竟,劉備集團並沒有完全控制隴右呢,現在急着投降,就是在賭一把,先投降先獲利而已。

劉備則無奈的嘆口氣,告訴法正——願意在自己身上投資的世家,總好過那些首鼠兩端,坐觀成敗後再做出選擇的世家可信吧?!

劉備都活了六十多歲,他能不知道這年頭的世家都是什麼德行,能不知道涼州這地方近百年的現狀.現在還有人願意投資自己這個漢室宗親,爲匡扶漢室賭一把,自己怎麼也不能讓這些人失望。

所以,劉備還是堅持,要派兵去接收這些州郡,接應這些世家。

而就在這個時候,張溪的戰報到了。

戰報中關於馬超的部分,劉備是跳過去看的。

劉備可就在西縣啊,他能不知道馬超到底在冀縣打成什麼樣?!

張溪幫馬超說話請功,劉備直接略過了.說實話,以馬超現在的官位和爵位,就算勞而無功,只要這次北伐進展順利,他依然算是有功之臣。

這是馬超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跟他做了什麼無關,所以馬超純粹是想多了。

但同樣的,劉備並不信任馬超,所以哪怕馬超真的立下了滔天的大功,這個涼州刺史,劉備也不會給他。

對馬超,劉備的思路就是很簡單——用的上就用,用不上就供起來,但絕對不會給馬超任何實權的。

尤其是涼州這個地方,也不知道馬超是怎麼想的,居然還想當什麼涼州刺史.今天你當了涼州刺史,明天你直接反了,劉備都不帶任何驚訝的。

所以嘛,劉備主要看的,還是張溪對現在局勢的建議。

至於張溪推薦過來的姜維嘛,劉備倒是順勢收下,放在自己身邊,一則也算是安定天水郡世家的心,二則也是實際考察一下姜維的能力。

看到張溪也在信中建議不要管州郡,直接去上邽後,劉備多少有點猶豫了。

麾下幾個謀士都看到了關鍵點,也提醒了自己,那劉備還真的不太好一意孤行。

但軍事上的關鍵點自己想要,可政治上的人心劉備也想爭取這該怎麼辦呢?!

最後還是龐統給劉備出了一個主意,一個稍微有些冒險的主意。

如果非要分兵襲取州郡,那也不是不可以,但只能派偏師,主力盡量不要有大的調動。

張飛和張溪那邊不是有足足四萬士卒呢嘛,現在的冀縣,沒有了涼州軍團的威脅,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士卒放在那兒。

可以派出傅肜領兵數千駐紮在冀縣,調回張溪,張飛,馬超等將,以及他們統領的三萬餘大軍。

同時讓張溪和張飛兩人搭檔,領軍兩萬前往進攻上邽,畢竟兩個人跟郭淮都交過手,比較熟悉,打起來也順手。

至於馬超,暫時率領羌胡義從隨大軍主力行動。

之前是沒辦法,需要靠馬超去招募羌胡騎兵,以及跟郭淮的涼州軍團決戰,不得不用馬超。

但現在,郭淮的涼州兵團已經潰散了,再把馬超單獨留在天水郡北部,實在是太危險了。

以馬超在涼州的影響力,天知道馬超會不會有什麼奇怪的心思出現。

因此,法正建議,劉備還是把馬超放在身邊使用更合適。

而南安郡和安定郡,劉備可以各派一員偏將,領數千到一萬人馬前去接應。

安定郡那邊離的遠,可能需要帶人多一點過去.就讓吳懿領軍一萬去,但南安郡那邊真沒有必要,讓馮習,張南二將,各領三千士卒,前往南安郡北部,防備隴西郡的郡兵進攻南安郡就可以了。

說白了,龐統就是在賭,賭遊楚這個人不出兵抄襲劉備的後路。

只要隴西郡的遊楚不出兵,那麼南安郡,天水郡哪怕安排的兵力再少也不會有問題。

而隴西郡的郡守遊楚.這個人是涼州名士,這些年在涼州的聲望不錯,治理地方政績斐然,也有一定的軍事能力。

這樣的人,不可能看不清現在的局勢,因此龐統判斷,遊楚不太可能會放棄隴西郡的守備,主動出擊進攻劉備的大軍的。

畢竟隴西郡太靠西北了,那地方易守難攻,而隴西郡只要堅守州縣,那麼就可以在戰後非常的遊刃有餘。

曹魏勝,他們就是守土有功,劉備勝,那到時候再投降也完全來得及。

而且爲了以防萬一,龐統還是安排了馮習和張南兩將各領三千人前往南安郡協防.這點兵力攻打隴西郡當然不現實,但防備一下隴西郡的突襲已經足夠了。

計劃有風險,但龐統覺得還算可控,雖然分了一些兵,但並沒有把主力全部分散掉。

所以,接下來北伐的真正重點,其實就是在廣魏郡。

劉備必須親派士卒,或者索性親征,前往攻打廣魏郡。

只要打下了廣魏郡,把廣魏郡跟天水郡連城一片,那就可以北接南安郡,東聯安定郡,對關中實現包圍。

到了那個時候,劉備就有了充足的通道可以進軍隴山。

再加上張飛和張溪兩人如果能攻克上邽,打通隴山通道,那麼劉備甚至可以直接率領大軍,出隴山道,奇襲曹洪的身後。

當然,前提條件是趙雲等人能拖住曹洪,並且曹魏沒有任何援兵來到長安,甚至西北。

但這肯定是不現實的,法正和龐統也只能說,這是理想中最好的結果而已。

但不管怎麼樣,廣魏郡是必須拿下的,這是斷隴的關鍵一步,只有拿下了廣魏郡,劉備纔有充足的空間和時間,來應對曹魏可能到來的西進大軍。

因此,龐統和法正一起建議劉備,以高翔和陳式爲前鋒,馬超領騎兵爲遊擊,自己親領大軍主力,進攻廣魏郡。

體力還有點撐不住.先欠下一章,以後還上。

(本章完)

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871章 滲透戰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871章 滲透戰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0章 聲東擊西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10章 新年第767章 安撫第449章 吳王第907章 南下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968章 遷都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957章 天意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640章 再見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398章 出兵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207章 退路第658章 投誠第1072章 丁口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620章 潰敗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23章 反對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31章 攻城(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941章 誤判第894章 撤離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42章 楊儀第685章 考題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784章 調整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168章 解釋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599章 突破第30章 對比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589章 試探第1044章 議罪錢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581章 切入第52章 軍中嬉戲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685章 考題第702章 託孤第1111章 劃紅線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116章 伏擊
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871章 滲透戰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871章 滲透戰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90章 聲東擊西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10章 新年第767章 安撫第449章 吳王第907章 南下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968章 遷都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957章 天意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640章 再見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398章 出兵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1207章 退路第658章 投誠第1072章 丁口第629章 情勢翻轉第620章 潰敗第319章 劉璋的選擇第23章 反對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31章 攻城(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941章 誤判第894章 撤離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242章 楊儀第685章 考題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784章 調整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1049章 東吳的反應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168章 解釋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599章 突破第30章 對比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589章 試探第1044章 議罪錢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181章 河東戰事明朗第581章 切入第52章 軍中嬉戲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685章 考題第702章 託孤第1111章 劃紅線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94章 援兵到來第1116章 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