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涪城之戰

第206章 涪城之戰

袁紹在官渡前鄴城誓師,大氣磅礴.然後官渡戰敗。

曹操在赤壁前橫槊賦詩,意氣風發.然後赤壁戰敗。

這倆都是在自己勢力最大,最得意的時候,經歷了人生一大慘敗,袁紹甚至還因此丟了性命。

這可不是啥好話,也難怪劉備變臉,而法正也是大吃一驚。

你們倆可是真的敢說。

張溪很想說我不是,我沒有,我好吧,我就是想勸勸主公,不要得意忘形,但本意真不是要把主公比作袁紹和曹操的啊。

這時候的場面,異常的安靜。

張溪和龐統一直站着,等着劉備發話,而劉備就是黑着個臉,連酒杯都沒放下。

法正一句話都不說,只是低頭喝酒,想看看劉備怎麼處理這個事情。

一個主公,能不能聽得進去諫言,哪怕是不好聽的諫言這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呢。

而劉備麼劉備到底是劉備。

先是一揮手,揮退了歌舞助興的歌姬們,接着放下酒杯,起身對着龐統和張溪拱手行禮,說道,“兩位先生之意,備已明瞭。適才,確實是備放浪形骸了,讓兩位先生見笑了。”

張溪和龐統趕緊的回禮。

勸諫嘛,主公接受了就可以了,可不敢真的拿大頭。

而這時候,心裡非常滿意劉備態度的法正,也站出來打了圓場。

“昔武王伐紂,亦是前歌後舞。只待克盡功成之後,以有道伐無道,歌舞不足道也。”

法正這話說的吧,就比較有水平。

畢竟武王伐紂,在現在這個時代的定義,就是有道伐無道。

但真正要說起來,武王伐紂,那也是以下犯上,性質可比劉備現在做的事情還要低劣。

所以,法正話裡最重要的,不是武王伐紂,也不是前歌後舞,而是克盡功成。

只要你最後成功了,那麼你就是有道伐無道,別說前歌後舞,就是天天喝的伶仃大醉,後人也只會說伱是成大事不拘小節。

但如果最後你失敗了,那你就是官渡的袁紹,赤壁的曹操,被人所笑爾。

法正也是變着法的在向劉備勸諫,現在事情才進行到了一半,你還沒坐到成都城裡呢,這時候享受,真不是時候。

劉備自然也明白屬下的這些用心,再三跟三位謀士致意,然後收斂自己的行爲,認真地開始商量,該怎麼攻克成都。

張溪微微鬆口氣,起碼沒讓龐統真的懟了劉備,鬧得劉備最後不得不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

這麼一來,龐統應該也不會心懷歉意,然後急着建功,爲了早點讓劉備攻下成都,跑去親自監督攻城,結果脖子上挨一箭了吧?!

雖然說這些都是後世人的一些無聊猜測,但.爲防萬一嘛。

而且實話實說,現在確實不是劉備該喝酒慶祝的時候。

第一,劉備雖然領兵幾乎沒有阻礙的進軍涪城,但實際上他的兵力也還是一開始的三萬多人。

畢竟梓潼和江油兩地都需要人駐守,又是主動投降的,所以劉備就沒有調動當地駐軍,爲的就是安定當地世家大族的心。

可劉璋,光光在蜀郡就有五萬人駐守,如果再調犍爲郡,江陽郡士卒回援,恐怕人數不會低於十萬。

以三萬打十萬,劉備軍終究是不佔優勢的。

而且即使劉備這一路勢如破竹的平定梓潼郡,但劉璋反應再怎麼慢,他也該反應過來了。

所以嘛,很快的,劉璋就派出了自己的討伐部隊。

一支由張任,吳懿率領的五萬大軍,出綿竹關,進軍涪城,跟劉備對峙。

這時候的劉備,才真正的面臨了考驗,爲此,他不得不跟自己的三位謀士商議,小心應對。

張溪也不敢大意,畢竟是張任這個傢伙領軍。

張任嘛,號稱蜀中第一名將不是劉璋封的,是後世封的。

因爲《三國演義》裡,這位將軍真的是大放異彩,不僅殺的劉備寸步難行,還在雒城邊的落鳳坡射殺了龐統,引發了劉備集團的連鎖反應。

至於正史上.嗯,正史對這位將軍的記載其實真不多,張溪也無法判斷,張任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實的蜀中第一名將。

最重要的是,張溪也不清楚,這個張任,他走的是演義線,還是史實線。

寧可誇大敵人,謹慎對待纔好。

所以,張溪在劉備面前,把張任一頓誇,誇張任有勇有謀,善於用兵,能力不在荊州的文聘將軍之下。

對文聘,劉備是很瞭解的了,因此一聽張溪這麼說,立刻對張任無比重視。

就是法正有些疑惑在益州這麼多年了,雖然知道張任是劉璋心腹,但這個張任,真的很強麼?!

你要是這麼吹吳懿將軍,倒是說的過去,畢竟吳懿將軍確實是有勇有謀,治兵嚴謹之人。

不過法正雖然疑惑,但因爲不瞭解文聘的能力,也不好輕易的貶低別人,所以只能暫時閉口不言。

再一個,法正現在也已經對張溪的能力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以這位的見識,應該不會說出一些無的放矢的話來,或許這個張任,可能真的有自己不知道的一面。

然後,劉備就真的嚴陣以待了。

現在的劉備,據守涪城,自然不需要再分出什麼前鋒,中軍,後軍了,三軍都匯合在涪城內,交由劉備指揮。

而張任跟吳懿兩人,率領着五萬人來涪城,顯然也不是來旅遊的。

雙方在涪城前,進行了一場交戰。

劉備方是讓魏延,黃忠,寇封各領一軍,在城門外擺開陣勢,自己和龐統,張溪,法正,孟達四人坐守城樓。

張任方面,張任和吳懿坐守中軍,劉𪻺,泠苞,鄧賢三人各領一軍,跟劉備軍對峙,正面展開廝殺。

雙方的氣勢都很足,但結果嘛.劉備差點懷疑自己的眼睛。

劉備都不好說是自己從荊州帶來的士兵太強了,還是益州軍太弱了.雙方只是進行了一場交戰,然後從左右兩翼到中軍,劉備軍全面佔據上風。

左翼,魏延壓制的劉𪻺不停的向中軍收縮。

中路,老將黃忠一陣突擊差點陣斬鄧賢,還得是吳懿派人及時支援,才保住了鄧賢一命,現在也被壓制的有點喘不上氣。

只有右翼的寇封,跟泠苞打的有來有回。

這個真不怪寇封,寇封的作戰特點是勇猛,指揮起來就是一口氣把士卒推上去,然後持續的給對方壓力,死戰不退。

可偏偏他對面的泠苞,性格和指揮特點也差不多,所以兩個猛將湊一起,打着打着,就變的陣型守不住,差點混到一起去。

但不管怎麼樣,劉備軍這次只打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已經是完全的佔據了上風。

如果不是吳懿和張任四處支援,恐怕益州軍早就崩潰了。

可即使如此,場面上如此被動,不管張任和吳懿怎麼努力也依然挽回不了頹勢,最後劉備軍甚至直接逼近益州軍的本陣,逼得張任和吳懿不得不放棄進攻,收兵後撤。

面對這麼好的局面,劉備要是不追擊,實在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但劉備始終記得張溪的話,所以他也只是命令黃忠和魏延追擊了不到二十里,就撤回本陣。

結果黃忠和魏延非常的不滿意。

黃忠從起兵以來,一直跟隨中軍行動,沒什麼立功的機會。

但黃忠畢竟年紀大啊,做事總會圓滑一點,所以他雖然不滿,但也沒說什麼。

但魏延就不一樣了。

劉備起兵的時候,魏延倒是被分到了前鋒軍裡,但張溪率領的前鋒軍,這一路上就靠一封信就搞定了所有人,他壓根沒有撈到打仗的機會。

本來魏延還想着就這麼一路突過去,直接進攻綿竹呢,結果張溪這個傢伙非說兵力不足,要等劉備到了再行動,還強行壓制了自己出兵的請求。

現在好了,好不容易有仗打了,追擊還只允許追擊二十里.可把魏延給憋屈壞了。

魏延的性子比較直,又是劉備的老部下了,資歷夠深,因此,他一收兵就找到了劉備,問道,“主公,益州之兵已然潰散,只需再追擊十里,便可一舉破敵,主公爲何又.”

“誒,文長!”劉備先是阻止了魏延的追問,然後看向了張溪。

那意思就是.這就是你說的,益州第一名將?!

張溪那個尷尬的.張任是不是太不給面子了,這麼不禁打的?!

“那個.或許,有伏兵”張溪訕訕的,給出了一個解釋。

而這個解釋吧,別說劉備不信,就是魏延都覺得這是在扯淡。

再一聯想之前張溪硬是壓下自己進攻綿竹的請求,魏延頓時惱了。

“想是此人不欲吾等建功爾!!!”魏延指着張溪的鼻子,恨聲說道。

嘿!!!

這個老匹夫,你啥意思?!

張溪頓時也惱火了起來。

劉備也覺得魏延有點不像話了,趕緊呵斥道,“文長不得胡言。元長不過是謹慎用兵而已,若真有伏兵,損兵折將,豈是你能承擔?!”

魏延別人的話不聽,但劉備的話是絕對的聽從。

當下閉嘴不說話。

但劉備多少也對張溪有些不滿的。

如果不是張溪吹張任吹的太過,這次說不定真的可以一次性的就擊破張任等人,不會給他們後退收攏殘兵的機會。

但事情已經這樣了,劉備也不是那種秋後算賬的性格而且就益州兵的那個戰鬥力,大不了再打一場就是了。

因此,劉備決定,重新整軍,出兵,離開涪城,向綿竹關方向推進。

張任,吳懿兩人,在劉備沒有追擊的情況下,收攏殘兵,但對接下來的去向,也產生了爭執。

吳懿的想法,是退守綿竹關,依靠關卡來對抗劉備的進軍。

畢竟荊州軍的戰鬥力大家都看到了,如果野戰,肯定沒有任何勝算的。

但張任不同意。

他們可是率領了五萬大軍出發的啊,結果只敗了一場,就退守綿竹,怎麼跟劉璋交代?!

再一個,這場野戰,雖然敗了,但因爲劉備軍並沒有跟着追擊,所以劉璋軍的損失並不大,也就是幾千人的傷亡而已,現在收攏殘兵,當道下寨,阻擋劉備集團的前進路線,也不是沒有勝算啊。

吳懿和張任兩個人,因爲接下來的去向而爭執,最後張任依靠是劉璋的心腹,強行壓下了吳懿的意見,決定當道設寨,一邊收攏殘兵,一邊等待劉備軍的到來。

張任想要在野戰上,洗刷自己戰敗的恥辱。

但.這個吧,真不是張任想洗刷,就能洗刷的。

將軍指揮作戰,依靠的到底是士兵,而益州兵不是強不強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打的問題。

益州這個地方,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因爲劉璋的縱容,所以益州的士卒,與其說是劉璋的士卒,倒不如說是世家大族的私兵組成的軍隊。

而劉璋既沒有孫策的殺伐果斷,也沒有孫權那樣制衡的能力,可以很好的整合益州世家大族,所以說到底,益州兵到底聽誰的,真不好說。

當然,劉璋也有直屬於自己控制的軍隊,但這支軍隊,劉璋是用來保衛成都,鞏固自己統治用的,輕易不會調離成都。

所以,其實張任和吳懿帶領的這支軍隊,雖然人數不少,但大多數都是世家湊出來的軍隊。

這些人,打順風仗可以,可現在他們已經見識到了劉備軍的戰鬥力了,要讓他們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給劉璋賣命.呵呵。

這也是爲什麼吳懿一定要帶着這些士卒去綿竹關的原因.有了城牆的保護,這些欺軟怕硬的士卒,或許纔有跟敵人一戰的勇氣。

現在你讓他們野戰他們分分鐘跑給你看你信不信。

張任不信,非要去跟劉備硬碰硬。

結果第二次交戰,劉備軍還沒發力呢,劉璋軍就敗了。

士兵剛一列陣就自己潰敗,四散奔逃,劉𪻺,泠苞在亂軍中戰死,鄧賢被捕投降。

張任本人,也被敗兵給裹挾着,退往了綿竹關的方向。

而這次,劉備沒有任何顧慮了,讓魏延,寇封,黃忠三人,兵分三路,包抄追擊,一路追殺潰兵,來到了綿竹關下。

而這時候,早一步跑到綿竹的吳懿,也已經做好了防守的準備。

面對這樣一座雄關,劉備也有點爲難。

(本章完)

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2章 軍械第26章 找原因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737章 爭(二)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120章 秦朗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159章 分工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23章 反對第64章 博望之戰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576章 截擊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374章 滇馬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321章 石苞第45章 初成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26章 關興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363章 議策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054章 水戰(二)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883章 嚇退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52章 軍中嬉戲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85章 守城方略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214章 勸降?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99章 棄新野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57章 三顧茅廬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905章 同行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64章 博望之戰第213章 “謹慎”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546章 糾纏第211章 豪賭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418章 疲兵計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097章 壞消息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487章 佔便宜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956章 影響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82章 蒙衝
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2章 軍械第26章 找原因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737章 爭(二)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1120章 秦朗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159章 分工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23章 反對第64章 博望之戰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576章 截擊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374章 滇馬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321章 石苞第45章 初成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26章 關興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363章 議策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054章 水戰(二)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883章 嚇退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52章 軍中嬉戲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85章 守城方略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214章 勸降?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99章 棄新野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57章 三顧茅廬第279章 江東密議第905章 同行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64章 博望之戰第213章 “謹慎”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546章 糾纏第211章 豪賭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418章 疲兵計第825章 議定出兵第1097章 壞消息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487章 佔便宜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956章 影響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787章 陸遜的戰略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82章 蒙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