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

司馬昭肯定比馬謖要強,他可不會像馬謖那樣,明明有着最合適的方略不選,非要上山紮營,還不知道要提前保護住水源.司馬昭根本沒有山可上。

司馬昭安排夏侯和繼續堅守函谷關本關,自己帶着五千士卒去守北側大道,等到了地方,實際一看,才發現.還真的是一條通天大道寬又闊!!!

更要命的地方在於,這條大道一側是峭壁,一側是黃河不僅沒山可上,倒是不耽誤取水了。

司馬昭根本沒有選擇,他必須當道下寨,否則根本無法封住整條道路。

這完全就是一場拼消耗,拖時間的戰鬥,沒有任何的退路。

司馬昭沒辦法,他知道自己來守這個函谷關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可沒想到,現在的困難這麼大。

現在,司馬昭唯一的指望,就是辛毗那邊能儘快調來援軍,或者是自家老爹能儘快回援。

而此時的辛毗,同樣是急的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覺.這對於一個快七十歲的老頭來說,可是要命的事兒。

可沒辦法啊,洛陽危急,可身邊沒有足夠的援軍不說,連河北那邊的援軍一時半會兒的都來不了。

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想的,怎麼就決定向暫時擱置洛陽的戰事,讓曹真領命北上去平定公孫淵的叛亂?!

那個公孫淵算什麼玩意兒,就算讓他猖狂一時,他也沒有膽子往南面進攻。

可蜀賊不同啊,一旦讓蜀賊奪回洛陽,那意義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大漢兩京,長安和洛陽,如果都讓蜀賊奪了回去,那蜀賊就不再是一個偏安的地方政權了,是有實力,也有資格可以宣稱正統,實現大漢三興的。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世家的心思,可就不好猜測了。

當年世祖文皇帝之所以能代漢受禪,不就是因爲天下世家都認爲漢室將終,曹魏乃是天命所歸麼這要是丟失了洛陽,你讓天下世家怎麼想?!

大漢傳承了四百年,哪怕經歷了這三十餘年的戰亂,人心也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徹底散去,而劉備一直打着興復漢室的旗號,也起到了聚攏人心的作用,向天下宣示着大漢的存在。

以前蜀賊偏居西南,影響力不足,即使奪下漢中,也不過是一個偏安一隅的結局,再想中興漢室,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可如今這十年,蜀賊連奪雍涼關中,已經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本,再讓他們奪取了河洛.其勢不可制也。

到了那個時候,天下世家肯定會出現態度上的搖擺,不管是中原世家還是河北世家,都會在漢魏之間徘徊不定這纔是真正挖大魏立國根基的東西。

在這個時代,沒有世家大族支持的政權,始終是無法長久的。

這個想法,就是現在辛毗最直接的想法,同時,也是這個時代世家大族的真實想法先不說對不對吧,至少世家大族們是真的那麼認爲的。

總之,現在的辛毗真的很急,他一面向鄴城再次上奏請求援兵,另一面,他繼續以持節節制司隸的名義,往河東,河內兩郡抽調士卒來拱衛洛陽。

這次,辛毗不打算跟那些河東世家們磨嘴皮子了,直白的告訴他們,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

要麼,你們繼續賴着不來,等到大魏守住洛陽後,回過頭來收拾你們。

到那個時候,就不是一兩句解釋能糊弄的過去的了,多少要拿出幾顆人頭出來才行。

要麼,伱們現在趕緊領兵過來支援,那麼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將來戰後該有的好處,一樣少不了你們的,甚至,辛毗還擅自替曹叡許諾,答應出不少的利益交換條件出去。

當然,前提是,洛陽還得在大魏手裡。

要是洛陽失守,蜀賊佔據了洛陽那你們自己去考量蜀賊會不會替大魏兌現這些承諾好了。

其實說白了,辛毗就是在逼這幫河東世家們表態,到底是站在大魏這邊,還是打算“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而對於這點,辛毗其實還是很有把握的。

畢竟,自從太祖武皇帝“奉天子以令不臣”以來,河東世家就已經堅定的站在了曹魏這邊,他們的所有既得利益,都是建立在支持曹魏的基礎上的。

這些人沒道理放着現有的既得利益不要,去找蜀漢那邊談判,尋求一些未知的利益。

畢竟,蜀漢那邊對世家的態度和政策,這些年河東世家們也都看在眼裡是屬於既打壓,也依靠的關係。

很顯然,遠不如曹魏,或者說自曹丕以來,給的多。

如今曹魏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世家大族是不會輕易拋棄既得利益,去尋求和蜀漢合作的。 而事實也證明,辛毗對世家大族的瞭解,是非常正確的。

在辛毗措辭嚴厲的持節宣詔之後,河東世家那邊選擇了妥協.司馬師得以率領一萬五千河東郡兵,南下渡河,支援洛陽。

當然,說是河東郡兵,其實只是世家大族們湊出來的私兵,冠以郡兵的編制而已個體戰鬥力也許不必一般郡兵差,但組織度和訓練度完全不能跟常備郡兵相比的。

說直白點,就是真的上了戰場的話,順風仗還能打,逆風仗能打到什麼程度,只能看將領的指揮能力以及天意了。

但,也足夠了。

現在洛陽實在是缺人,辛毗恨不得只要是壯丁他都要呢,更別說這些世傢俬兵到底是有過一些訓練的,底子也是一些好勇鬥狠之徒,總比尋常百姓要強。

好不容易擺平了河東世家大族那邊,新的問題又來了。

司馬師率領着這一萬五千人南下,在孟津渡過河之後,並沒有直接往洛陽的方向而來,而是拐了一個彎,往谷城方向而去。

這個方向,不用問,他是去支援函谷關戰場了。

辛毗那個急的特麼能不能一個個的省點心啊。

老子能不知道函谷關的重要性麼?!能不知道司馬昭現在面臨的困境麼?!能不知道只要守住函谷關,洛陽就不會有危險麼?!

可問題是,萬一守不住函谷關怎麼辦,司馬師你這個小混蛋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

你這批士卒過來洛陽鞏固洛陽城防,哪怕失守了函谷關,洛陽還有堅守的資本.可你現在跑去支援你弟弟,要是你們倆一起被蜀賊擊破了,那我這邊可就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一萬五千人吶,你好歹先來一趟洛陽,提升一下洛陽的軍心民心,回頭我再讓你領兵一萬去支援函谷關,難道就不行麼?!

這麼一來,你既能去救援你弟弟,我還能讓洛陽守軍提升士氣,一舉兩得的事情你非要自作主張的幹什麼?!

辛毗那個鬱悶的.司馬師這個行爲,不管找什麼藉口,他都是不聽調令,放在軍法中,直接斬首都不過分。

可辛毗又不能真的砍了他,畢竟現在就靠着司馬父子守衛司隸河洛辛毗不得不派人去谷城,給司馬師送去調令文書,給他擦屁股。

解決完了這邊兩個兒子的問題,辛毗回過頭來,給司馬懿再次發出了回軍文書。

特麼別浪了,再浪,洛陽就該讓你那倆倒黴兒子給浪沒了,趕緊回軍防守洛陽吧。

這已經不是辛毗第一次給身在潁川前線的司馬懿發出召回文書了,第一次發出召回文書是在五天前。

但那次發出的召回文書,只是向司馬懿告知身後的情況,當時辛毗還不知道河東郡會不聽調令,行動遲緩,也不知道朝廷的河北援兵一時半會兒來不了。

所以,那次召回司馬懿的文書,辛毗只是大概的講述了一下情況,讓司馬懿自己決定要不要從前線撤兵。

可現在不行了情況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你司馬懿要是再不回來,恐怕就沒有回來的機會了。

因此,辛毗在沒有受到司馬懿回信的情況下,再次發出了第二次召回文書,而且這次的措辭,相對來說就比較緊急了。

辛毗相信,司馬懿在看到自己的第二封召回文書後,一定不會有任何的推脫的。

可.三天後,辛毗接到了司馬懿的回書。

司馬懿表示,希望辛毗能在洛陽堅持至少十天的時間,給他創造擊破潁川蜀賊創造機會。

辛毗一看到這封回書,氣的當場兩眼一黑.司馬家的玩意兒,就沒有一個是省心的玩意兒。

當兒子的不聽調令也就算了,你這個當爹的也開始拖拖拉拉了是吧?!

好不容易在僕從的幫助下順過氣來,辛毗再次拿起司馬懿的回書仔細看了一下,再仔細算了一下回書的時間辛毗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這份回書,應該是迴應自己第一次發出的那封召回詔書那時候辛毗自己都沒太着急,司馬懿要求自己堅守洛陽十天,也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

可再一看這封回書的後半段,說什麼司馬懿要擊破潁川蜀賊.辛毗頓時又急了。

特麼真別浪啊,老子現在最缺的就是兵!!!

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267章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185章 魏縣第806章 八陣圖第381章 對外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60章 授徒第423章 鏖戰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209章 變數第459章 變故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102章 追擊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51章 退兵第1044章 議罪錢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86章 公平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214章 勸降?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2章 軍械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78章 開始練兵第908章 請帖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927章 收徒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27章 論將第572章 破寨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41章 應對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772章 拖延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82章 變化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264章 再見面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217章 取名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078章 交易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507章 開戰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25章 徐庶第1231章 魏亡第702章 託孤第987章 議定第553章 調兵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111章 劃紅線
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267章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1185章 魏縣第806章 八陣圖第381章 對外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60章 授徒第423章 鏖戰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50章 八卦黃月英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1209章 變數第459章 變故第1082章 戰略制定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102章 追擊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651章 退兵第1044章 議罪錢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86章 公平第1221章 東征準備(二)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214章 勸降?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72章 軍械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78章 開始練兵第908章 請帖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927章 收徒第710章 成都議事第1138章 更改戰略第27章 論將第572章 破寨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41章 應對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772章 拖延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82章 變化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264章 再見面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217章 取名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078章 交易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507章 開戰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920章 曹叡的用意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25章 徐庶第1231章 魏亡第702章 託孤第987章 議定第553章 調兵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111章 劃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