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鏖戰

第423章 鏖戰

做出出戰的決定後,張溪開始派兵佈陣。

在涼州地面上作戰,首先要做好騎兵衝鋒的防備,因此車陣這個東西,必須要有。

但冀縣城內一者沒有太多的車陣,二者現做也來不及,張溪不得不讓信使通知張飛,讓張飛派人送進城一批武剛車,同時跟張飛約定作戰計劃。

按照張溪的想法,就是利用車陣,守護好左右兩翼,防止兩翼遭受騎兵衝擊,因此,兩翼的車陣,交給姜敘和張翼指揮。

而正面戰場的騎兵,只能硬扛,因此張溪把郡中所有的長槍兵全部放在了正面,交給魏延指揮。

張溪自己坐鎮中軍,令精銳的三千中軍士卒隨時接應。

這就是張溪方面的軍陣安排。

而對於張飛方面,張溪是要求張飛在張溪和郭淮展開激戰的時候,領兵從西南方向殺入戰場,攻擊郭淮的側翼,最好能引起郭淮軍的陣型動搖。

最後的殺手鐗,張溪交給了句扶,命令句扶帶領三千人,在郭淮中軍出現空擋的時候,領兵直撲郭淮中軍。

之所以用句扶,是因爲句扶在軍中的位置不顯眼,郭淮根本不瞭解句扶的能力,不會對句扶率領的士卒多加防備。

但張溪知道,能在蜀漢後期跟王平相提並論的人,肯定能力不差。

而且說實話,只要句扶有八成王平的能力,他也能完成這個出其不意的任務了。

更別說,爲了保險起見,張溪讓姜維作爲句扶的參軍,一同領兵上陣.特麼一個句扶懟不死你郭淮,我再加個姜維,我就不信你能防的住。

安排完這些,剩下的事情,張溪就只能是聽天由命了。

有一說一,這是張溪自穿越以來,除了鄂縣初上陣那次,打的最沒有把握的一戰。

而且這一戰,是擺明這以劣勢兵種拼命,幾乎鐵定是要用士卒的性命來換取不確定的勝利.張溪的心情真說不上太好。

張溪到了這個時代也十幾年了,知道在這個亂世,根本沒法奢求什麼,一將功成萬骨枯纔是這個時代的主流.但終究心情不好受。

有一說一,張溪現在開始遷怒了,遷怒於馬超但凡這個貨能早點到位,自己就不用讓士卒拿命去填。

可現在,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調整心態,第二天,出城決戰。

郭淮倒也很好奇,當了十天縮頭烏龜的冀縣,這次居然一反常態的,在天剛亮的時候,就出城列陣,似乎打算出城一戰。

雖然不知道那個張溪又耍什麼陰謀詭計,但既然你出城了,那我也就不用對着你這個烏龜殼發愁了。

郭淮當即領兵出營寨,雙方在冀縣北門口,展開了對峙。

沒有多餘的對話,也沒有什麼互相試探,張溪在佈置完兩側車陣防禦後,直接令旗一揮,魏延領槍兵突前,對魏軍發動了攻勢。

而郭淮也沒有客氣,直接下令自己的騎兵開始運動戰,一部分從側翼繞道攻擊張溪的車陣,另一部分則是直接在前軍發動了突擊。

但郭淮手下的涼州騎兵,並不會傻傻的直接對着長槍陣衝過去了,而是走了一個弧線,先用騎射射殺長槍兵,擾亂長槍兵的陣型,之後纔是騎兵突擊,在擊潰一些長槍陣的防禦後,騎兵後退,再次用騎射擾亂陣型,退到足夠距離後,再次騎兵突擊。

所以,魏延的前軍打的很苦。

長槍兵必須雙手手持四五米長的長槍,沒有第三隻手可以舉盾防禦,所以長槍兵就是硬頂着弓矢的威脅,爭取快速靠近騎兵,用長槍陣殺傷騎兵,同時縮短騎兵的衝刺距離。

只要到了騎兵速度提不起來的距離了,面對騎兵的衝擊,長槍兵就能稍微遊刃有餘一些。

但這一路上,每走一步,都會有士卒倒下,而在這樣的軍陣中,一旦倒下,面臨的不僅僅是箭矢造成的傷亡,還有己方士卒的踩踏,基本不可能留下性命來。

要麼,中箭後繼續堅持前進,要麼,倒下後迎接死亡。

因此,在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作爲代價後,魏延終究還是指揮着長槍兵,勉強保持着陣型,殺到了騎兵不好起速的距離。

這時候的郭淮,也在拼命的思考着對策。

不是騎兵不好起速的對策,這是戰場常見的情況,因此郭淮很快就做出了應對——讓騎兵採用騎射殺敵,一旦靠近長槍陣就退回,到了無法用騎射殺敵的程度,騎兵就後退,到後軍重整隊形,去加強對敵軍兩翼的進攻和衝擊。

只要衝破了兩翼車陣的防守,那麼張溪帶出城的這些步兵,各個都是待宰的羔羊。

至於正面,郭淮還有四千多步卒,以這些步卒的弓矢和短兵肉搏能力,來阻止長槍兵的前進就可以了。

郭淮真正擔心的,是張溪的後手。

到目前爲止,張溪的排兵佈陣,太過於正常了,正常到是個將領都會採用這樣的方式進攻,而且最重要的還是,這樣的進攻,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郭淮不相信張溪這樣的統帥,會犯下這麼低級的錯誤,所以,郭淮相信,張溪肯定有後手。

於此同時,郭淮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西南側的張飛軍。

到現在爲止,張飛軍並沒有做出任何動作,這是不正常的。

很顯然,張溪是想用自己的兵力先吸引住郭淮的注意力,給張飛軍團破敵創造機會。

可問題是,這個策略太明顯了,郭淮也一直防着這手呢,手頭上還有五千騎兵沒有動用。

固然,張飛軍數量極多,有兩萬餘,但如果張飛軍只是躲在車陣後面不出來,用弓矢殺傷自己的騎兵的話,那郭淮還真的沒有太好的辦法。

可一旦張飛軍離開營寨和車陣的保護,出來野戰.郭淮相信,自己的五千騎兵,肯定會給張飛一個教訓的。

因此,郭淮一面指揮士卒應對張溪正面的強攻,命令騎兵加大對側翼的進攻,一面還時刻關注着西南方向,張飛的動靜。

而此時的正面戰場上,魏延帶領的長槍兵已經無法再前進了。

沒有騎兵的騷擾,長槍兵的損失少了不少,但這時候的長槍兵,卻已經被曹軍的步兵近身,還是短兵相接了。

這時候的長槍兵,因爲持槍過長,在軍械上處在劣勢了,很多士卒不得不拋棄長槍,改用環首刀廝殺整個長槍陣陣型已經散亂了,基本處在各自爲戰的地步。

這時候是絕對不能退的,一旦後退就會造成士卒潰散,張溪的中軍立刻會受到衝擊,從而一敗塗地。

所以魏延依然在勉力的維持着陣型,靠着個人武勇殺敵激勵士氣,死撐着最後一口氣不散。

但即便如此,張溪自己都不知道,魏延到底什麼時候會撐不住,前軍什麼時候會潰散。

因此,張溪一咬牙,讓姜冏帶領自己的中軍護衛兩千人,去前軍支援魏延。

必須維持住前軍的陣線,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郭淮看到張溪動用中軍後,有那麼一瞬間,想要改變騎兵用兵策略,直接派出五千騎兵,突擊張溪的中軍,說不定這一戰就這麼贏了。

但.那個張溪,真的有這麼無謀麼?!

就在郭淮心有所感的時候,他發現,張飛軍動了。

在正面戰場開戰半個多時辰後,張飛軍出動了。

兩萬士卒,全軍出營,從側翼,殺向了郭淮軍。

有一說一確實,這個時候張飛如果再不出來,那張溪軍就要被自己正面擊敗了。

但郭淮總覺得,這是一場張溪早就設計好的行動,說不定張溪就是故意在中軍露出破綻,吸引自己的騎兵突擊,然後再讓張飛突然殺出,擊潰自己的側翼。

幸好自己沒有中計。

反正我兵種佔優,你的前軍也頂不了太久,一點一點的磨,最後贏的還是我。

思慮到這裡,郭淮放棄了進攻張溪中軍的計劃,還是按照原計劃,讓五千騎兵出動,前往阻截張飛的軍隊。

而這個時候的張溪,其實相當的焦慮。

事實上,這次的作戰,從一開始,就有些偏離了自己的預想軌道。

張溪知道騎兵有兵種優勢,哪怕是長槍兵,也很難徹底擊敗騎兵。

但張溪沒想到,這個優勢有這麼大。

之所以把魏延放在前軍,就是希望以魏延的武勇和指揮能力,在前軍打出優勢,逼迫郭淮的中軍支援前軍。

但打到現在,郭淮的中軍還沒動,魏延的前軍反倒是死傷慘重,有崩潰的跡象。

爲此,張溪不得不提前投入自己的中軍防衛力量到前軍,穩住前軍戰局。

而張飛方面的出兵,也不是張溪要求的,是張飛看到張溪的前軍有支撐不住的跡象,爲了防止張溪潰敗,張飛不得不提前出兵,進攻郭淮側翼,給張溪正面進攻減輕壓力。

而果不其然,郭淮派出了五千騎兵去阻攔張飛軍的進軍,魏延方面的壓力頓時小了不少,開始慢慢的扭轉前軍的頹勢,在姜冏率領的兩千中軍的援助下,把陣線再次前移,壓制了郭淮的前軍。

而郭淮也開始皺眉了。

直覺告訴郭淮,戰局的發展,遠不如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那個張溪肯定還有後手。

但現實卻是,郭淮如果不給前軍足夠的支援,前軍就會撐不住。

而郭淮的右軍,雖然在五千騎兵的來回穿梭突擊下,一時間擋住了張飛的兩萬大軍,但張飛終究是名將,而且帶來的士卒數量衆多,時間長了,郭淮也不確定,自己的右軍到底能不能攔得住。

所以,現在擺在郭淮面前的選擇有兩個。

一個,是讓自己的中軍支援前軍,爭取一舉擊潰張溪的前軍,殺向張溪所在的中軍那裡根本沒有多少人在防守,一舉破敵不在話下。

另一個,是繼續這麼僵持着,雙方拼死傷,一直到劉備軍受不了太大的傷亡,自行撤退爲止。

前者冒險,但可以一戰而定。

後者穩妥,但如果被張飛軍突破自己右翼騎兵的攔截,自己也會傷亡頗大。

故此,郭淮思慮再三後,決定——用第一種。

(本章完)

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257章 成本第181章 成婚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42章 分地盤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018章 陸凱第401章 突襲第282章 變化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207章 退路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01章 勸降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766章 人選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69章 江夏變故第934章 誘敵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996章 試探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315章 退敵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76章 鄧艾去留第257章 成本第1222章 經濟戰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23章 反對第151章 趙累第1020章 兜圈子第189章 置地第264章 再見面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64章 再見面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208章 投降?!第394章 矛盾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52章 雪橇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79章 調整第83章 議策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099章 失守第715章 救災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34章 誘敵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76章 誤解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5章 上任第782章 敗退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645章 議事(二)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1152章 調兵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477章 改制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4章 主僕第594章 輪班制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265章 蝗災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
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257章 成本第181章 成婚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42章 分地盤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018章 陸凱第401章 突襲第282章 變化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1207章 退路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01章 勸降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766章 人選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69章 江夏變故第934章 誘敵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996章 試探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1104章 鬱悶的曹肇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315章 退敵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76章 鄧艾去留第257章 成本第1222章 經濟戰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23章 反對第151章 趙累第1020章 兜圈子第189章 置地第264章 再見面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64章 再見面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208章 投降?!第394章 矛盾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52章 雪橇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79章 調整第83章 議策第376章 花鬘在行動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1099章 失守第715章 救災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34章 誘敵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176章 誤解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5章 上任第782章 敗退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645章 議事(二)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1152章 調兵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477章 改制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4章 主僕第594章 輪班制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265章 蝗災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