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

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

張溪制定的作戰計劃,就是誘敵深入,這跟巴東郡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係。

巴東郡實在是太多山了。

山一多,雖然也會有通行的山路,但這樣的山路,大多都不會太過於寬闊。

說白了,張溪的目的就是讓夏侯淵進入這些狹窄的山路,客觀上造成夏侯淵的分兵,然後等到夏侯淵通過了漢豐縣以北的白鶴鎮後,讓陳到率領三千白毦兵重奪白鶴鎮,切斷夏侯淵的退路。

之所以選在白鶴鎮這個地方下手,張溪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漢豐縣以北的地形了。

漢豐縣呢,其實是建立在南北兩座大山包圍下的一片盆地裡的。

通往漢豐縣,一共有三條路,東西方向各一條路,都在巴東郡境內,從外部繞不過來。

而剩下的一條路,就是從漢豐縣通往北部的必經之路,白鶴鎮,就是在這條唯一道路上形成的村落,一開始是商人們用來休息補給和交易的地方。

但要命的是,從白鶴鎮方向往南,首先會遇到一片大湖,而漢豐鎮,其實是在湖的南岸。

也就是說,夏侯淵率領大軍,突破白鶴鎮後,他面前的不是漢豐縣城,而是一片大湖。

而這時候,陳到親率白毦兵,重新奪取白鶴鎮,同時兩側山岩上,全都是張溪率領的郡兵,用弓弩居高臨下的射擊。

只一下子,就讓夏侯淵陷入到了進不得,又退不得的地步。

當然,張溪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尤其是白毦兵方面的損耗。

張溪之前的誘敵之計,主要的誘因固然是軍糧,但幾次交戰,張溪都要求陳到許敗不許勝,損失也一樣不小。

這年頭,詐敗不是電視劇裡說的那麼輕鬆,只要主將上前比劃兩下然後逃命就可以的。

這年頭戰敗,付出的代價就是士卒的生命。

主將知道是詐敗,但士卒們大多是不知情的,即使知情,如果跑不過的話,那基本都有生命危險,有些人甚至來不及跪地求饒,就會被人殺死。

尤其是爲了阻擋夏侯淵的前軍追兵,陳到組織的那兩次阻擊,既要讓撤退的軍隊有足夠的時間脫離接觸,又要讓夏侯淵能及時“擊破”,繼續追擊上來,陳到真的很不容易。

這兩次詐敗潰散,其實損失是很大的,哪怕以白毦兵的訓練度和組織力,陳到都不知道還能有多少人最後會歸隊。

出發的時候,陳到是率領了一萬白毦兵來助陣的,但現在,他手頭真正能調用的白毦兵,只剩下五千人了。

而這五千人中的三千人,還要承擔攻堅白鶴鎮,並且最後死守的任務,剩下的兩千人,還要作爲預備隊,在作戰計劃萬一失敗後,承擔殿後,掩護郡兵撤退的任務。

沒辦法,郡兵的戰鬥力真的不行,張溪也來不及加強訓練,更別說其中還有兩千是新招募的新兵。

郡兵能承擔在山坡上埋伏放箭的任務已經不容易了,怎麼可能完成這麼高難度的詐敗,甚至還要頂住兩面夾擊,守住白鶴鎮的任務呢。

所以,必須是白毦兵來做,而萬幸,陳到和白毦兵都完成的不錯,現在夏侯淵和前軍數千人,全都困在了從白鶴鎮到漢豐縣大湖之間的山間通道上了。

通道不寬,大概也就是兩輛馬車並行的程度,這麼點地方根本無法躲避山上射下來的箭矢,因此夏侯淵的前軍頓時損失慘重。

巴東郡的山,可不是那種小山坡,這地方的山壁都非常的陡峭,想要順着山坡殺上去根本不可能。

所以夏侯淵唯一的出路,就是回軍,跟後軍一起前後夾擊,爭取擊破白鶴鎮,最後才能逃出生天。

後軍的指揮官是徐晃,夏侯淵相信,徐晃不會讓自己失望的。

但同樣的,張溪也相信陳到,不會讓自己失望。

所以張溪的任務,就是讓郡兵們拼命的射箭,不要管明天是不是還能擡得起手,只要有箭矢,就射下去,幹掉一個是一個。

順帶的,張溪還讓軍中的一些重弩手,甚至張嶷和李球兩個人都叫來,讓他們集中攻擊夏侯淵的護衛隊,如果能直接擊殺夏侯淵,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但夏侯淵到底是夏侯淵,發現後路被斷後並沒有太慌張,也非常注意對自己的保護,一百多親衛,全身鐵甲,舉着盾牌護衛在夏侯淵身邊,弓弩手真拿整個鐵烏龜沒啥辦法。

而夏侯淵也不是呆在原地不動挨射,而是一邊組織士兵後撤,一邊尋找機會列陣,對白鶴鎮發動攻擊。

白鶴鎮只是一個小村鎮,它沒有像樣的城牆,只有一些防強盜用的土牆,這些土牆在精銳士卒面前,跟籬笆沒什麼區別的。

所以白鶴鎮的戰鬥,其實不是攻城守城戰,它就是一場野戰。

守衛方的白毦兵,對陣夏侯淵率領的雍涼精兵。

雙方在白鶴鎮這麼小的村子裡發生了硬碰硬的戰鬥,而陳到率領的白毦兵先是攻其不備的切斷了夏侯淵和後軍徐晃之間的聯繫,緊接着就是兩面對敵,阻擋前後兩軍的夾擊。

陳到打的很辛苦,但依然在堅持。

而夏侯淵和徐晃都沒有想到,劉備手下的士卒居然這麼難打。

尤其是夏侯淵。

以往在涼州,對上那些羌胡雜兵,自己手下的涼州軍團從來都是一對二甚至一對三的,可現在呢,二對一都佔不到便宜,往往需要三對一才能佔據到一定優勢。

但是山道太窄了。

作爲將軍的,都知道哪怕兵力不足,只要在局部能造成兵力優勢,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

但這個狹窄的山道,根本不給你造成局部兵力優勢的空間。

所以,其實夏侯淵和徐晃也很累,只能是靠着人多,一點點的堆,什麼時候堆死白鶴鎮中的三千人,什麼時候夏侯淵就能逃出生天。

徐晃那邊還好點,後軍沒啥威脅,堆上去就是了。

但夏侯淵這邊,頭頂上還有四千郡兵在瘋狂射箭,時不時的就能帶走自己部下的性命。

原本夏侯淵的前軍一共有將近七千人,但被堵在山道里,被箭雨射了一刻鐘之後,已經損傷了至少三分之一。

夏侯淵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自己絕對會被交代在這個山道里的。

夏侯淵一發狠,推開了衛士的保護,手持長矛,帶領自己的一百甲裝親衛,親自發起了對白鶴鎮的進攻。

與此同時,夏侯淵還讓人發信號,告訴徐晃,必須儘快擊破北側防守士卒,否則軍法從事。

徐晃也沒辦法,只能把全部的部隊前壓,同時讓弓兵部隊不計傷亡的往白鶴鎮中射箭。

這裡的不計傷亡,指的是不計自己人的傷亡。

雙方的部隊有一部分是糾纏在一起的,這時候徐晃礙於軍令,已經沒法顧忌那多了.敵人自己人一起射。

不是徐晃心狠,實在是在曹魏當官的都知道,這些曹家宗親將領在曹操的心裡纔是真正的寶貝疙瘩,夏侯淵真不能死在這兒。

這麼一來,陳到真的有點頂不住了。

白毦兵雖然是劉備親兵,但最多也就是身着皮甲,只有像陳到這樣的將領才能身着鎖甲,對於弓箭的防禦能力並不高。

曹軍這次不計自己人傷亡的弓箭打擊,白毦兵一時猝不及防之下,損傷了上百人。

而夏侯淵方面發動的搏命強攻,也讓南側的白毦兵有點頂不住。

人家是鐵甲,自家是皮甲,人家拼命跟你一換一,你也不一定能真的換下來。

一時間,南北兩道防線都有點搖搖欲墜了。

山坡上的張嶷和李球一看情況不妙,立刻向張溪請戰,請求讓他們帶領剩下的兩千白毦兵預備隊,投入到白鶴鎮的戰鬥中去。

如果能在這個地方幹掉夏侯淵,哪怕最後被徐晃擊破,那也是大功一件。

張溪也很心動,但張溪回頭看看郡兵們的箭矢存量,再看看山道中夏侯淵搏命的狀態,搖了搖頭。

箭矢,已經快沒了。

沒有箭矢,就靠這羣郡兵,殺下山坡去跟精銳的涼州軍團肉搏,根本不可能是涼州軍團的對手,最後還得讓夏侯淵衝出去。

與其這樣,還不如保存實力,震懾夏侯淵,讓他不敢統合後軍後,再次貿然進兵。

兩千白毦兵預備隊,還是派出去了,不過不是去支援白鶴鎮防守的,是去把陳到和剩下的白毦兵接應出來的。

白鶴鎮,放棄防守。

而夏侯淵,猛然間覺得壓力一輕,來不及反應是怎麼回事,已經率領前軍,殺進了白鶴鎮。

然後在白鶴鎮中,匯合了後軍的接應部隊後,夏侯淵在親衛的保護下,也不敢繼續進攻,率軍後撤五十里,直接撤回了之前的駐地。

而張溪,也沒有見好就收,而是繼續領兵北出,裝作追擊的模樣,最後卻屯駐在山道口。

那意思很明確,只要夏侯淵敢繼續進兵,那他就繼續退守山道,有本事伱夏侯淵再進來一次,看看這次能不能再跑出去。

夏侯淵確實心有餘悸,也怕張溪還有什麼後招,因此,兩軍又重新陷入了對峙狀態。

戰後清點,夏侯淵損失了將近六千多士卒,將近四分之一的損失。

而張溪這邊,同樣損失不小,一萬白毦兵,最後成功歸建的只有六千多人,還能繼續作戰的,不到五千人。

雙方戰損比,是四千多對六千多,差不多是一比一,張溪利用地勢設伏,居然也沒有大獲全勝,可見夏侯淵的統兵能力。

但就局勢而言,現在夏侯淵不敢輕易進攻巴東郡,也不敢輕易派出援軍去接應張郃軍,總體來說,張溪是完成了自己的戰略目的。

接下來兩軍都沒有什麼大動作,夏侯淵也息了進軍巴東郡的想法,而是繼續原有的額戰略目的,把巴西郡北部的人口快速遷移到漢中去。

對此,張溪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要阻攔曹軍遷徙百姓就必須先擊破眼前的夏侯淵,而張溪手頭的兵力和夏侯淵嚴密的防守,都不給張溪這個機會。

因此,兩軍互相僵持了一個多月,某天突然傳來戰報——張郃的萬餘大軍,因爲孤軍深入,在瓦口關被張飛暴揍一頓,狼狽到只能帶着十幾個護衛爬山逃跑。

西線的戰事結束,張飛已經率軍往巴西北部而來,夏侯淵隨時可能面臨兩面夾擊的窘境。

因此,夏侯淵也毫不猶豫,留下徐晃斷後,緩緩退兵,退回南鄭。

(本章完)

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390章 雜章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57章 疑兵計第938章 求戰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274章 王基第418章 疲兵計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33章 佐官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292章 軍令狀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808章 添油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609章 到來第757章 離間計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152章 調兵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588章 山路第863章 突圍第1092章 共議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784章 調整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3章 輸了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89章 置地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95章 議戰第865章 戰後第168章 解釋第208章 雒城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507章 開戰第621章 跑了第215章 劉循第862章 尾聲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391章 調人第267章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697章 私宴第808章 添油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79章 巡視防務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45章 初成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章 三國第939章 相持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89章 變數第236章 造紙第23章 反對第37章 一顧茅廬第34章 榨油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577章 接應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802章 援兵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204章 猶豫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
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390章 雜章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57章 疑兵計第938章 求戰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274章 王基第418章 疲兵計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33章 佐官第84章 沉船截江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292章 軍令狀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808章 添油第163章 確定身份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609章 到來第757章 離間計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1152章 調兵第253章 嶽麓山的由來第588章 山路第863章 突圍第1092章 共議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784章 調整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43章 輸了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戰第189章 置地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900章 季漢的盤算第95章 議戰第865章 戰後第168章 解釋第208章 雒城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507章 開戰第621章 跑了第215章 劉循第862章 尾聲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391章 調人第267章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697章 私宴第808章 添油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79章 巡視防務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711章 曹魏計策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45章 初成第845章 特殊兵種的作用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章 三國第939章 相持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89章 變數第236章 造紙第23章 反對第37章 一顧茅廬第34章 榨油第48章 鴛鴦陣初戰第577章 接應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802章 援兵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1204章 猶豫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