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

諸葛亮到底是諸葛亮,這個統籌能力,真不是吹牛吹出來的。

他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解決了所有北伐主力軍的運輸板車改造工作,甚至還有餘力,給趙雲麾下的一萬多羌胡騎兵,準備好了用來包裹馬蹄,防滑用的麻布片。

這麼一來,出兵的所有問題,基本都解決了。

就這樣,駐紮在眉縣的大漢主力軍隊終於再次行動了起來,劉備以魏延爲先鋒,先一步出發前往武功縣,自己帶領中軍和糧草輜重一齊出發,在武功縣完成集結後,直撲右扶風治所槐裡。

而張溪嘛張溪的準備工作做的稍微慢了一點,他甚至比劉備都晚了一天才出發。

這也不怪張溪,主要是張溪去進攻左馮翊,必須要先渡過渭水十幾天的大雪紛飛,渭水早就已經結冰了。

理論上講,張溪這時候甚至不用渡船,直接可以從冰面上度過渭水但稍微懂點水文知識的人都知道,水面上結冰,誰也不知道水下面這個冰層到底有多厚。

爲了搞清楚渭水的結冰厚度,張溪不得不多花了五天的時間來試探,慢慢尋找合適從冰面上通過的路徑。

不僅僅是要能安全通過士卒,最重要的是,糧草輜重也得想辦法能在冰面上通過這可是真的不容易。

要不是有當地百姓漁民的幫助,同時張溪也在武功縣府庫內找到了一些渭水水文資料的記載,要在這個天氣渡過渭水,可不是那麼簡單容易的事兒。

如今還是雪天,雖然下大雪的日子是過去了,但偶爾的,也會有一陣陣的小雪飄過,西北風依然凌冽,行軍速度自然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而劉備這邊,接到張溪的急報之後,也急了。

荊襄之地,精華區域只有南陽和南郡,剩下的不管是江夏還是荊南四郡,都是山地多,土地少,很少能大規模產出糧食的地方。

至於涼州這地方倒是產馬,可就是不產糧食,而且是出了名的地廣人稀。

說實話,劉備也確實動過這個心思,但最後,他自己給放棄了。

這種情況,大概只有一種可能——魏賊在遷徙本地的百姓和世家。

劉備當即下令,全軍暫停休整,立刻往槐裡進軍。

曹賊要遷關中之民,肯定不會只對左馮翊下手的,右扶風,乃至長安,肯定也會有動作。

哪怕不能全都截留下來,截下來一半,對關中也是一件大好事。

而一旦能渡過渭水了,剩下的事情,可就變得簡單的多了。

劉備雖然比張溪早出發了一天,但眉縣距離武功縣還有至少五天的距離,雪天行軍更是沒辦法跟正常行軍的速度相比,耽誤的時間更長。

因此,這關中之地的百萬人口,可以說是能嚴重影響漢魏兩方實力對比的玩意兒,誰也不敢棄置不顧。

其實吧,劉備還有一個更加高效的方式,去拖延魏軍遷徙百姓的時間——派出趙雲,率領羌胡騎兵,依靠騎兵的機動性,去尋找魏軍遷徙百姓的主力。

就算是魏賊爲了收攏兵力,棄守茂陵,也不能連個百姓或者是當地世家都看不到啊?!

但依然不會有人認爲,現在的大漢,已經在實力上跟曹魏差不多了。

茂陵,是大漢孝武皇帝的陵墓,早在前漢時期,漢武帝遷徙百姓豪強充實關中,分了一大批人來到茂陵,再加上後來守陵的衛士及其後人這麼說吧,這個時代的茂陵,應該是一個人口稠密,商業發達的地區。

大冷天的,百姓都在家呆着不動彈呢。

而益州也差不多,除了一個成都平原和漢中平原可以產出糧食,益州有一半的地方,是南中地區那地方雖然礦產很多,但到現在爲止,南中的糧食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必須要靠成都補貼才行。

張溪和柳隱一起領兵,這次也沒有分出什麼前軍後軍,就是大隊兵馬一起行動,直撲左馮翊的長陵—渭城一線。

再加上快十天左右的行軍了,如今張溪已經行軍到茂陵附近了.還能遇到沒有煙火氣的城鎮,這就說不過去了。

好在軍中的煤炭預備的多,張溪也沒有敢太着急行軍,日行三十里左右,早早的就安營紮寨,讓士卒們能夠停下來烤烤火,不至於凍夠嗆。

可問題是爲什麼?!

這地方居然連點菸火氣都沒有,簡直是反常到了極點。

結果斥候回報,別說茂陵縣城,就是茂陵附近的各個村落,都沒有看到任何人影。

但現在.誰還能有心思休整啊。

都到了這個地步了,張溪也沒辦法在搞什麼出其不意了,偵騎四處的同時,也不忘給渭水南岸的劉備派出信使,告知他這一情況。

但百姓真的不能讓你們帶走,這涉及到丁口賦稅,關中生產恢復的大問題。

即使如此,張溪也損失了二十餘人,基本都是一時不慎跌入冰窟窿後,沒能及時救上來的探冰士卒。

百萬百姓呢,曹魏如果真的要遷徙這些百姓入關,在深入三輔地區後,很容易就能找到的。

你要從地圖上看,劉備現在佔據荊州,益州,涼州,馬上就要佔據整個雍州,從土地面積來看,其實已經跟曹魏差不多了。

不要擔心被人識破後發現行蹤,現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曹魏的遷徙大隊在哪兒,然後快速來報。

魏賊要跑,他們要放棄關中三輔,遷徙關中百姓,退守中原。

當今天下,三足鼎立,但爲啥當世公認,曹魏最強,而漢吳皆弱?!

經過第一個城鎮的時候,張溪爲了避免被人發覺,特意繞開了這個城鎮,並沒有靠近,沒發現異樣也很正常。

二者最明顯的差距,一個是可耕種土地面積,另一個就是人口。

一開始張溪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的,但是,當張溪連續三天,經過三個城鎮,依然沒有看到任何煙火氣之後,張溪覺得這事兒,鐵定是有蹊蹺。

且不說劉備這一路行軍,單說張溪張溪過了渭水,這一路行軍過來,越走越覺得不對勁。

因此,劉備確實打算在武功縣休整幾天,然後再領軍出發,主打一個出其不意,在郭淮和曹真意想不到的時候,兵臨城下,進攻槐裡。

張溪和柳隱一商量,兩人都覺得有問題,立刻派出了軍中斥候,冒險接近茂陵縣城,去查探一下究竟。

百萬百姓的遷徙啊,劉備要是面對這種情況還能沉得住氣就怪了。

真的,你曹魏要只是把關中世家都遷入關內,那張溪說不定還能幫你們一把,沒事兒整點小節奏,嚇唬一下關中的世家們.這幫人走了,關中才有可能重新進行土地分配和規劃,消除世家的影響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張溪立刻下令,全軍斥候,能動的全部動起來,往左馮翊方向快速進軍,查探消息。

本來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也覺得進軍槐裡這件事不能太急躁,必須要小心謹慎,畢竟槐裡是右扶風郡治所在,防備必然不會鬆懈,又有郭淮,曹真駐守在哪裡,雖然兩人率領的是敗軍,但這都快過去一個月了,該休整的也休整的差不多了,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因此,當劉備接到張溪的緊急軍報時,他也不過是剛剛抵達武功縣三天而已。

三輔之民,按照情報顯示,有近三十萬戶,百萬人口.這麼大規模的丁口,肯定是不能讓曹魏全都安然遷往關內,否則這個關中,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恢復生氣。

而高翔,則被張溪留下來守衛武功縣,同時接應劉備的主力大軍。

按理來說吧,就這天,除非是像這種行軍作戰,否則在野外,根本遇不到什麼人,這倒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經過第二個城鎮的時候,因爲城鎮的規模不大,看着最多也就是百來戶人家的小鎮子而已,沒有煙火氣的原因可能是因爲這個小鎮子裡都是窮人,用不起木炭,這天氣太惡劣也沒法出門去砍柴,因此縮在家裡吃冷食,這在這個時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這事兒吧,稍微一琢磨,別說張溪,就是柳隱也明白過來了。

這種事兒,魏賊不是幹不出來,他們有前科——當初曹操撤出漢中的時候,可是把漢中和武都郡的人口,全都遷徙到了關中,連頭驢都沒有給劉備集團留下。

一想到這裡,張溪也顧不上什麼小心謹慎了,立刻領軍全速往左馮翊方向前進,爭取儘可能的追上曹魏的遷徙部隊。

但經過第三個城鎮的時候,張溪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的煙火氣,這就不對了。

張溪和柳隱都有點發懵魏賊這是在打什麼鬼主意?!

這個世道,連年征戰之下,出現村落空無一人的情況,倒也不少見,但那基本都是在交戰區的野外,或者一些小村落裡.城池之內沒有人影的事兒,怎麼想都不可能。

這不就等於是又一個長阪坡麼?!

當初跟隨劉備從新野,樊城,襄陽一路撤退過來的百姓,在面臨虎豹騎的追擊時,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人間慘劇,劉備可以說是看在眼裡的。

那時候他是無能爲力,能保全五萬百姓,都算是張溪提前準備,張飛,趙雲奮戰的結果了。

如今,他成了追擊方,而魏賊反倒成了退守方劉備也不想由自己再親手導演一出,類似長阪坡這樣的慘劇。

畢竟,羌胡騎兵,論軍紀,論在百姓中的信任度.特麼還不如虎豹騎呢!!!

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698章 坦白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834章 追擊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14章 雪災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498章 原因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1067章 戰長沙第83章 議策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42章 歲月第1222章 經濟戰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044章 議罪錢第882章 破城第495章 柳隱第144章 張機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048章 戰備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71章 博弈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94章 援兵到來第915章 增援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38章 《隆中對》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33章 誘餌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147章 破關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47章 破關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185章 魏縣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30章 對比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784章 調整第692章 爭論第867章 定性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363章 議策第277章 礦營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91章 調人第1091章 孟津渡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129章 破騎兵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07章 夜戰第74章 密謀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
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698章 坦白第654章 奇怪的三輔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296章 臨陣變故第834章 追擊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714章 雪災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455章 張郃摸魚第498章 原因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1067章 戰長沙第83章 議策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742章 歲月第1222章 經濟戰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200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一)第1044章 議罪錢第882章 破城第495章 柳隱第144章 張機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1048章 戰備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71章 博弈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94章 援兵到來第915章 增援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695章 祭祖前後第38章 《隆中對》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33章 誘餌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147章 破關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147章 破關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185章 魏縣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370章 圍攻味縣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30章 對比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784章 調整第692章 爭論第867章 定性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363章 議策第277章 礦營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391章 調人第1091章 孟津渡第155章 劉備親臨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129章 破騎兵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07章 夜戰第74章 密謀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