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八)

韓岡拒絕接受封賞的消息,傳到京中之後,當即引起了一番風波。他是跟趙顥爭風吃醋過的名人,在京城和朝堂上的名氣比他的官職要大得多。一聽到他推辭了豐厚的封賞,舊黨說他知廉恥,不敢無功受祿,而新黨則說他是爲人重義,不願獨自受賞。可隱隱的,也有人說他是沽名釣譽。

趙頊也納悶,拿着李憲的回書,問着王安石:“王卿,韓岡這是在爲人打抱不平嗎?”

當日與韓岡的對話王安石還記得,但他也沒想到,韓岡竟然能言出必行。

凡事皆是有所得必有所失。橫山一役,消耗了關中多年的積蓄,雖然斬首超過此前十年的總和,但還是沒有達到最初的目的。功敗垂成,光是把罪名推到一個叛臣的身上,就此輕輕揭過,實在說不過去。而且在功敗垂成之後,宣撫司上下一人都未被治罪,說起來已經是足夠寬大,再大加封賞,那究竟誰要爲此事負責?

如此責難,王安石都辯不過文彥博。保住了領軍衆將,讓韓絳事先洗脫罪責,已經做得太多了。他也得爲日後考慮。留下了一個壞的先例,就會給後人留下鑽空子的機會,任何一項制度都是這樣一點一滴地敗壞的。一個看起來說得過去的藉口,就能讓所有人脫罪,還要送上封賞,怎麼想都會遺留後患。王安石當時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稍作退讓。

不過輪到韓岡身上,情況就不一樣了。他的功勞,文彥博都不能睜着眼說沒有,跟遊師雄一樣,都是例外中的例外。而韓岡躬身踐行,更是少有的事。王安石在聽到長安的回信的時候,也嚇了一跳。

“韓岡早前入京時,曾與臣言及羅兀難守,不願去韓絳幕中。又曾道如果定要他去陝西宣撫司,敗且不論,即便是勝了,封賞的詔書中也不要寫上他的名字。臣當時自以爲是,仍是強要他去了延州。後聞韓岡至韓絳帳下,在羅兀城中多有謀劃。更是以爲他已改弦更張,沒想到還是如此強項。”

“竟有此事?”趙頊心頭一震,很難得地大吃一驚。

想不到韓岡事前也這麼不看好橫山之事,甚至還說出了這樣強硬的話。而王安石在韓岡說了這些話時,還逼着他去,更是硬到了極點。換做是他趙頊,肯定就此放過了。

“真不愧是拗相公。”趙頊想着,“外號當真不會起錯!”

“此事千真萬確。”曾布在後面爲王安石作證,“當時臣等亦在旁聽聞。韓岡的確是一心放在河湟之上,極力推辭前去橫山。”

章惇冷淡地瞥了曾布一眼,立刻接口道:“不過韓岡並沒有因私心壞國事,若非有他出力,羅兀、咸陽,皆要多生枝節。”

趙頊聞言,沉吟了一下,慢慢點頭。章惇說得沒錯,換做是別人,不私下裡搗亂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有幾人能像韓岡一樣,爲自己並不看好的工作而賣力,甚至在其中立了大功的?

對於這樣的臣子,趙頊覺得要多加褒獎纔是。

而且此前韓岡有很多功勞都沒有被錄入,一個不論在河湟還是在橫山,都出了死力的臣子,到現在還是一介選人,趙頊一直都覺得對他都有所虧欠。

“朝廷豈有有功不賞的道理!?”趙頊說着。

若是普通的臣子作出這等近於沽名釣譽的手段,他乾脆就不會去理會。他們要求名,就給他們名好了。求仁得仁嘛,當真朝廷要求着給他們封賞不成?但韓岡不同,他功勞實在太大了,人品上趙頊也信得過。

正如章惇所言,雖然韓岡反對橫山之策,卻沒有以私心壞國事。無論韓絳還是種諤,還有張玉、趙禼,都贊他忠勤敢勇,智術過人。近日剛剛獻上來的霹靂車,也是他所發明——霹靂車這個名字,還是趙頊所起。

如此多的功勞,加上諸多重臣的推薦,還有他本人的才華,莫說京官,升做朝官都綽綽有餘。在趙頊眼裡,韓岡除了年輕,沒有別的缺點。連心性都是極好的,重義守信,剛直不阿,不爲爵祿所動,這在近來趙頊做見到的臣僚,很少有人能比得上。

這樣的臣子如何不重用?要加以重賞!趙頊這麼想着,打算再發一次詔書過去,“以發明霹靂砲的名義如何?”

但王安石卻搖頭,“以韓岡的脾性,臣恐怕就算強逼着也不會接受!”

變通就是妥協,韓岡要是接受,少不得會受到嘲諷,韓岡也不會這麼軟弱。而敢跟親王爭風,脾氣不硬那就有鬼了。

“韓岡真的是不想要封賞?!”

“以臣看來,是千真萬確!”

趙頊頭疼起來:“那該如何處置?”

“韓岡既然要辭讓封賞,如其所願即可。是否有爲宣撫司衆官打抱不平的意思,則可以不去理會。”王安石提着自己的處理意見,“以韓岡之才,回到河湟,不愁無功可立。”

“這樣不太好。”趙頊搖搖頭。一件事歸一件事,立了功如何能不賞?回河湟立功,到時自然會依功封賞。而眼下,在陝西宣撫司的功勞,也同樣要賞賜,這纔是朝廷待臣之道。

“可韓岡不會接受。”王安石還記得韓岡那對尖銳鋒利的眉眼,沉甸甸的眼神,就跟自己一樣,都是不爲外物所動的強硬性格。

君臣二人都在犯難。

章惇站了出來,“臣聞韓岡之父韓千六,雖是一介老圃,但精於農事,在通遠軍屯田一事多有功績,王韶、高遵裕皆有所言。”

趙頊想了想,這也算是個變通的辦法。就是韓岡官位太卑,如果他已經是朝官了,直接封妻廕子、封贈父母,處理起來很方便。不像現在,必須繞着來,“那就給韓千六贈一官。”

“得官不可無功!”曾布勸着趙頊不要太急,“不若等六月開鐮,若軍屯田畝果真有所收穫,贈官便可名正言順。”

趙頊沉吟一陣,點了點頭,可終究還是難以釋然,這非是優待功臣之道。但韓岡強硬如此,他也不能逼着來。本來趙頊還想見一見韓岡,但現在正風尖浪口之上,他不想讓韓岡成爲衆矢之的,還得先放一放,只能再等機會了——河湟那裡也該快上一點了。

……

韓岡一心一意要在河湟立下功勳,把送上門的封賞,都給推辭了。這也算是對宣撫司同僚們的一個交代,現在他們對韓岡也變得親熱了許多,而不是像過往,只有武將才跟韓岡關係好。

本來遊師雄也是想跟着韓岡一起來推辭封賞的,但被韓岡勸住了。韓岡他是名正言順的宣撫司中屬吏,但遊師雄立功的時候是邠州軍事判官,後來是被燕達徵辟,再後來,纔是到了宣撫司中做事。但到了現在,也還沒有一個正式的編制。既然如此,又何必湊這個熱鬧。選人轉官不容易,遊師雄跟自家的情況又不一樣,推了不一定會再有機會。

遊師雄最終接受了韓岡的勸告,兩天後,就啓程去了東京城。選人轉官的數量,一年大約在一百多一點。一旦轉官之後,就是有資格成爲親民官——最低的也是知縣。人選的合格與否直接關係到地方百姓,故而大宋歷任天子都是極爲看重轉官一事。每一位轉官的選人,都要詣闕上殿,由天子親自評審一番。韓岡放棄了自己的資格,遊師雄也只能自己獨自上路。

但韓岡也不復早前的輕鬆。陝西宣撫司的名號尚未撤銷,但帥府衆官則都已經給撤去了職位。倒黴的回京城流內銓門口闕亭守着,等着張榜公佈新的實缺位置;而運氣好的,早早定下了職位,各自上任去了。

韓岡是從河湟臨時調來,本來的職位並沒有被撤銷。他還是緣邊安撫司的機宜文字,以及秦鳳路管勾傷病事,另外,新來的詔書上又加了他一個通遠軍籤書軍事判官的職位。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命他押送最後一批叛卒前往通遠軍的命令。

投降的三千叛卒,早已經分批前往通遠。而他們的家屬,也已經隨之前往。這是早在咸陽剛剛攻破不久,朝廷便已經下發了同意的詔書,並指明由燕達負責,韓岡監管。

按照韓岡的建議,燕達同意讓叛軍家屬與他們犯罪的子弟隨行。這等於是給叛軍們安排個累贅,就算半路想跑,也帶着家中老弱也不方便逃跑。同時燕達還下令,在叛軍中實行了連坐制,五戶一隊,只要少了一人,便是全隊受到懲罰。

就這樣三千叛軍分作十批,一批批地離開了渭水北岸,直到現在,只剩下最後一批,主要有前任將校所組成的隊伍。不過過去的職位早已成了陳年舊事,現在他們的身份只有一個,那就是流亡河湟的罪犯。

有人監視,有人壓陣,韓岡又派出了最後十幾名護工一起隨行。天氣熱了,以防疾疫。

韓岡的威望甚隆,也注意不讓押送叛軍的士兵,騷擾這些罪囚的家人。在路上,沒有半點風波。經過了近十日的緩慢行程。到了五月初的時候,韓岡終於看到了闊別已久的秦州州城。

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中)第一十三章 廟堂(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下)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妄(上)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
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上)第一十八章 棄財從義何需名(中)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下)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中)第一十三章 廟堂(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九)第二十四章 自有良策救萬千(上)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八)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九)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下)第二十八章 夜影憧憧寒光幽(三)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八)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一十七章 桃李繁華心未闌(中)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上)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五)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三)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三)第一十六章 山入四荒更鬱蒼(上)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七)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九)第三百一十八章 無妄(上)第二百章 火箭(八)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七)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五)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五)第七十章 塵囂(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百三十章 後顧(下)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下)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章 廟堂(一)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三)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一)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八)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五章 聖賢需承傳人薦(下)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六)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三)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五)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