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

當太陽升到半空中的時候,洛陽城中元老們的宅邸,都已經被重兵重重圍困。

一門門虎蹲炮直接瞄準了宅邸的正門。

遊師雄的手上其實沒有多少兵馬,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不過三五千。這還要加上洛陽城中的一千多警察。

如果收到消息的時間遲一點,遊師雄最好的情況,也只能說一句自保有餘而進取不足。甚至可以說自保都勉強。

不過現在,提前一步下手,洛陽城中可能的動亂源,尚未露頭便已經紛紛被掐死。

“我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了。”遊師雄對熊一般的警察局長這麼說着。

他也想反擊京師,可惜手上沒兵,只能望而生嘆。

“沈存中遠在太原,緩不濟急。宗澤在懷州,近是近,可惜他手中沒兵。只盼韓相公能早點過來了。”

“如果先來的是京城方面,那我們守不住洛陽。”

洛陽不駐屯兵馬,本是相互取信的需要。而且洛陽城如今也無險可守。

洛陽城周圍並沒有防禦堡壘,更明確的說,從洛陽一直到長安這一條擁有潼關和函谷關的戰略要道上,連一座城堡都沒有。甚至過往的烽火臺都被廢棄了,改裝鐵路沿線使用信號板來傳遞消息。

到頭來還是看京城方面到底有沒有能力調集大軍,一股腦地推平關西的勢力。又或者是韓岡出手,聚攏關中的軍隊,然後出關解決京城叛軍。

就在遊師雄和展雄飛相對而談的時候,洛陽各處的迴應雪片一般飛入遊師雄的案頭。

大多數元老都派了家人過來抗議。但元老之首的文家,派來的卻是報哀的信使。

過去精明強幹,甚至讓韓岡和章惇都曾經感到忌憚的老人早成了連口水都需要別人來擦的老糊塗。

而今天,終於魂歸道山。

“死的真是時候。”遊師雄表示遺憾,如果文家這時候鬧一鬧,未來洛陽就真的清淨了。

展熊飛慎重地說,“洛陽城這邊,我也只能暫時先壓着。真要是鬧得生靈塗炭,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恢復了。”

遊師雄苦笑,“只能看韓相公了。”

展熊飛搓着半長不短的髭鬚,“真的要看韓相公了。”

……

京城政變的消息傳入長安城的時候,整個城市都轟動了。

僕人們在街上狂奔,帶着他們主人的名帖和口信,到處聯絡相熟的人家。

景家收到的名帖鋪滿了桌面。景家從祖輩開始便已經在關西爲將,上一代的景思忠,景思立都戰死疆場。如今實力稍遜,但依然是種家,王家等關西將門以下的佼佼者。同時也是雍秦商會裡的核心成員。

老族長景思誼和現任族長景營陰沉地對着滿桌的名帖。

“都三天了。”景營欲哭無淚,從京城到長安三天時間傳遞信息,可以說是神速,但對於已經陷落在京城的家中子弟,三天時間,屍體都快發臭了。

“三天了,熊本和燕達搶了先手。現在京城應該被他們打得鐵板一塊。黃裳和李信實在太大意了,以爲章惇去了河北就可以高枕無憂,這下把命都送了。”

“八弟……”景營欲言又止。

雖然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但景思誼此時連眉毛都不動一下,“看他運氣了,能活就活,活不下來也就罷了。這一回劫難,各家淪陷的子弟都不會在少數……”

景思誼正在說着,忽然擡頭望着外面。

景榮盛怒氣衝衝地走了進來,景營的兒子,負責經營家族產業,族中最被看中的第四代,“又要我們交錢。現在工廠賺得好好的,再開十年也不成問題,做什麼要開發什麼機器?他們能吃飯靠誰呀?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看到叔祖和父親的表情,他忽然反應過來,“出了什麼事?”

被重點培養的下一代族長,景營不介意跟兒子談論一下面臨的問題。

景榮盛聽了幾句,眼睛越來越亮,“太好了。叔公,阿爹,這下可輪到韓相公求我們了。兵馬在我們手中,他不答應自然學會裡的事大家都有一份說話的資格,我們就讓他自個兒去平叛!”

他興奮得臉色泛紅,“種家曲家其實這幾年都對他都……”

啪的一巴掌,清脆而響亮。

興奮的聲音一下被打斷。景榮盛原地轉了個圈,鼻血流了出來,人也懵掉了。

景營恨鐵不成鋼地咬着牙,“滾出去!”

景思誼不動聲色,“回房去。沒有吩咐,不得出來。”

下人把景榮盛架了出去,景思誼嘆道,“本來以爲是個不錯的孩子,以後把家族交他手裡,大家都能放心。”

景營慌忙站起來請罪。

景思誼擺擺手,“四哥還可以,聽說他跟王舜臣的兒子關係不錯,人也穩重。”

下一代的族長之位,轉到侄兒那裡,景營都不敢多說一句,只能連連點頭。

景思誼眼中透出的滿意之色,“你去點好兵馬,再讓四哥去見韓相公。現在韓相公需要我們,這是最好的時候。只要表現的好,回頭封賞的時候,稍微提一句自然不會被拒絕。”

“侄兒明白了。”

景思誼掃了眼桌上的名帖,姚,劉,曲,王,京兆府將門世家和主要將校的名帖泰半在此,“他們的想法當也差不多,先存個默契在,到時候一起好配合。”

敢於背叛韓岡或者向他提條件的絕對不多,但有想法的決然不少。

韓岡手中的實力,如果充分動員起來,傾覆天下也不足爲奇。但只要韓岡想要儘快平定叛亂,現成能出動的兵力,主要就在京兆府這一片。

既然要被借重,想要一點合理的回報,這是人之常情。放到哪裡都能說得過去。

加入雍秦商會的家族產業每年的收益固然不少,但完全可以賺得更多。

給自然學會的權益金不好剋扣,可工廠更新換代卻沒必要那麼頻繁。工廠裡許多位置,十一二歲的小兒完全可以勝任。同樣的工種,關東的工人要便宜一半,用上未成人的小兒更是隻有五分之一。景思誼並不貪心,每年付出的工錢能省去一半,他也就心滿意足了。

當然,這話肯定只會事後再提。

景營還想說些什麼,但忽然又聽到外面的動靜,剛纔才被景思誼評價爲穩重的四侄兒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車站,車站。”

“站穩了說話,這像什麼樣子。”景思誼不快地呵斥,“車站怎麼了?”

“隴西出兵了。第一批兩千人剛剛進了車站了!”

景思誼身子一晃,差點沒站穩,不敢置信地問道,“這怎麼可能?!”

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下)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一十二章 廟堂(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
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京師(三)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九)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風(十四)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四十章 驟風(六)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下)第五十一章 南北(十一)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中)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下)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一)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七十一章 塵囂(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六)第一百五十八章 阻卜(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二)第一十二章 廟堂(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撲朔(中)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三十三章 道遠難襄理(上)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下)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二)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二)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三百一十五章 反撲(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三)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八)第五十七章 南北(十七)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上)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長風(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八)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七)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二)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火箭(七)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九十八章 微雨(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三)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十一)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一)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