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三)

天陰着,細雪若有若無,從雲層中灑落,又隨着微風散開。

雪粒細細的,不像柳絮,卻似鹽末,落入大地,瞬息便不見了蹤影。

冬日清晨的空氣,沒有因爲降雪而變得溼潤,乾冷而又清爽。

天色已經大亮,菜市早就喧鬧了起來,賣湯餅和炊餅的攤子在街邊隔着不遠就是一攤,章惇望望東十字大街的方向,“鬼市子差不多要散了。”

韓岡與章惇並肩走着:“聽說鬼市子中杜家的羊頭湯有名得很,黃幺兒的赤白腰子也是一絕,要不要去嘗一嘗?”

章惇不捨地望了一眼遠方,搖頭:“算了,到了那裡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將就找個地方坐下來吃點好了。”

鬼市子就是城中早市,開在潘樓東面的東十字大街,五更開張,天明收場,賣些古董書畫還有衣物飾品,貨物的來歷,有的合法,有的則不是那麼幹淨,並不是正經去處。不過到了天亮之後,就變成了早點一條街。

不過鬼市子裡面賣的早點,有不少在東京城中都有些名氣,連宮裡都派人出來買過,章惇和韓岡都很熟悉。

只是離得太遠了,韓岡和章惇就汴水水邊散步,等着城門的開啓。而東十字大街則是在數裡開外。下着雪,走過去都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臘月不是出行的好日子,章惇是剛剛辭位的樞密副使,要出知池州,就算他拖到年後,過了上元節再南下,天子都要給他這份體面。

可章惇從樞密副使,變成了池州知州,門庭一下就冷落起來,也是讓人灰心喪氣。身居高位,突然間落入深淵,這是心高氣傲的章惇所不願面對的。與其留在京城丟人現眼,還不如早一步離開的好。

據韓岡所知,王韶的情況也差不多。

自從由京城回到南方之後,王韶身體似乎一直不太好。上次還寫信回來,問着在南方溼潤之地該怎麼保養,不過韓岡覺得他的情況應該是心情上的問題,江西人問陝西人在南方怎麼養生,根本是個笑話。但也不能說不對,畢竟韓岡的名氣在。

王韶當年考上進士後,就棄官不做,遊歷陝西。他不屑做瑣事,摒棄普通官員按部就班的路線,選擇了更爲艱難,但收穫也更爲豐厚的道路。而他也用才能和功績證明了自己的選擇,在嘉祐二年的進士中,他第一個晉身兩府,比呂惠卿還要早三年,聲威一時無兩。

只是到了現在,去職出外,心氣高傲的王韶,失落感只會比眼下的章惇更爲強烈。即使王韶的心中很明白自己是不可能一直留在朝堂中,日後也還有重新返回兩府的希望,但心情上的巨大落差還是免不了的。韓岡只希望他能放寬心,否則那樣的心情對身體不會有好處。

韓岡陪着章惇在汴河邊漫步着。現在兩名天下聞名的重臣,都是穿着一襲襴衫,外面套了半新不舊的綽子,看着就像兩個東京城中最爲常見的不第士人,一大早起來,藉着早上清醒的頭腦,沿着河道回憶昨日的功課。

汴水之濱的碼頭,從清早就開始就是一片忙碌。

行駛在冬季的汴水上的不是船隻,而是一輛輛雪橇車。當年用來緊急運送綱糧的雪橇車,如今已經成了冬日隨處可見的一景。安靜地泊在碼頭邊,卸貨裝車,通過軌道運往不遠處的倉庫。

章惇的雙眼追逐着在軌道上穿梭的車輛:“從港口到礦山,再從礦山到方城,如今又從方城到河北。玉昆你的這軌道可比飛船更能派得上用場,薛師正【薛向】言其可當十萬大軍,並非誇大之語。”

“還早得很吶。”韓岡搖頭,“河北軌道七百里路,修起來就不容易,運行起來問題還會更多。”

章惇偏頭看着一步外的韓岡:“以玉昆的胸襟,眼光所及應該不止河北、京西。”

“只是有些想法而已。”韓岡謙虛了一句,“小弟最想看到的是天下州郡都有順暢的交通聯絡,讓朝廷的政令能用最快的速度抵達最邊遠的州郡,能讓官軍在最短的時間,進駐到每一處遇敵的邊疆。”

他指着腳邊凍結的水面:“說到運輸,水道其實是最好的,運力大、耗用少。但天下地勢起伏萬端,水道不通的地方,最好修造軌道作爲替代。”

“朝廷的錢糧不一定能供給得上。”

“軌道貨運收入不少。通過第一條的收入,來推動第二條軌道的建設,等第二條建成,又可以用來推動第三條軌道的建設。”韓岡頓了一下,“而且也不一定全都要官府攥在手中,以官政、行旅、商事往來的多寡,區分幹線、支線。幹線收歸官有,支線交予民間。抓大放小嘛……”

“兩位員外,小人這裡有熱騰騰的炊餅,可要來上一塊!”一聲吆喝打斷了兩人的對話。

兩人一起循聲望過去,離着兩人不遠,是個五短身材的小販,挑着個擔子,歇在路邊上。

同時被章惇和韓岡掃了一眼,賣炊餅的矮子一下打了個寒戰,話都說不利索了,在擔子邊上心驚膽戰:“這兩個措大眼神好不駭人,莫不是殺過人放過火的。”

正好猜個正着的小販,結結巴巴的擠了兩句賣炊餅時的貨郎詞,“熱騰騰的十字炊餅,甜津津的油蜜炊餅。兩位員外,要不要一塊。”

章惇以眼神阻止了略遠處的護衛,走上去問道:“有沒有饅頭?”

“有,有。”小販點着頭,“有上好精肉做的肉饅頭。有家裡渾家親手醃的梅乾菜饅頭。還有上好的交州糖霜熬的餡料做的糖霜饅頭,面白餡潤,咬一下便是滿口糖汁,再香甜不過。”

“幾文一枚?”章惇站在擔子邊,很有些興致地問價格。

“肉饅頭五文一枚,梅乾菜的三文一枚,糖霜饅頭十二文錢。”小販麻利地掀開厚實的白布,裡面的炊餅、饅頭熱氣蒸騰。

“玉昆,要不要嚐嚐白糖饅頭。”章惇回頭微笑,“可是交州來的。”

“小弟不喜甜食,梅乾菜的就可以了。”

“那就算了,我也不吃甜食好了。錢要省着點花。”

小販亮起的眼神又黯淡了下去,眼前的兩個客人看着相貌不俗,都有幾分官人氣派,沒想到都是窮鬼。

也正應了小販的腹誹,韓岡摸摸袖子,再摸摸懷裡,手巾倒有一條,就是一文銅板也無。

章惇從袖子裡掏出幾個制錢來,對韓岡笑道:“出來能不帶錢?”

韓岡回之一笑:“早就不知道錢包有多重了。”

章惇幫韓岡付了賬:“下一回可是要還的。”

“沒問題,等子厚兄回京,小弟當在樊樓還席。”

“窮措大還想去樊樓。”小販肚子裡咕噥着,用個竹夾子夾了兩個梅乾菜饅頭,拿幹荷葉包了,遞給兩位金紫重臣。

韓岡和章惇各自拿了一個幹荷葉包着的梅乾菜饅頭,在河邊邊走邊啃。饅頭熱得發燙,拿在手中,啃了一口,身子很快就暖和起來了。

章惇還笑呵呵的,“給御史看到,少不了要彈劾你我無大臣體。”

“管他們那麼多!”韓岡狠狠咬了一口手上的饅頭。說實話,口味還真不錯。回頭看看,跟着他們兩個的十幾名伴當也都去買了饅頭來吃,讓那個小販笑得看不見眼睛。

三口兩口熱騰騰的梅乾菜饅頭便下了肚,在河邊靜靜走了一陣,章惇忽然道:“這一次便宜郭逵了。”

韓岡先是一愣,要便宜該是便宜薛向纔是,非進士的文官晉身兩府,而且還不是高門世家子弟,這可是多少年也難得一見。但很快反應過來,“應該不會吧。”

“討伐西夏,還有誰能統領大軍。”章惇很有幾分不忿。

想要統領平夏大軍的官員將領數不勝數,但數遍朝中,夠資格的也就郭逵、王韶和章惇三人——至於韓岡,能力沒人懷疑,但資歷還是淺了一點,趙頊也不會讓他再立功勞。

王韶、章惇如今都是引罪出外,當然領軍的可能性都不大。但話說回來,郭逵是武將。若是他平了西夏,還有什麼位置能安排得了他?

“兩年後的事,誰也說不準。”韓岡搖頭,“說不定那時候子厚兄就捲土重來了?”

章惇付之一笑,不提這個話題,“在河北修築軌道,是爲了抵禦遼國。但以眼下遼國朝堂上的局勢,要是敢賭一把,派一個曾經見過遼國故太子的舊使去賀生辰,在見到遼主時提上兩句故太子,說不定就能掀起遼國的內亂。年紀一大,舐犢之親尤深,殺了獨子,由不得遼主不後悔!只要他將耶律乙辛恨上,遼國內亂可期。”說完,他瞥了韓岡一眼,“不過這等做法,玉昆你大概不會放在心上。”

章惇的話饒有深意,韓岡只當沒聽明白:“與其等待敵國內亂,還不如加強中國實力。只要中國兵精糧足、將兵堪用,以大宋的國力,就是遼國上下萬衆一心,也會像螳螂一樣在戰車車輪下被碾得粉碎。”

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二)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
第一十一章 立雪程門外(下)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五)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二)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五)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上)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悖(一)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二)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五)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八)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四)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變故(二十五)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一)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變故(十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中)第四十八章 辰星驚兆夷王戡(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四)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五)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上)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八)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四)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一)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下)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六)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七)第一百七十章 暗潮(五)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三)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九)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一)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五)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後顧(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三)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