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
民主生活會制度是由多個要素構成的制度體系,是開好民主生活會的保證。要使民主生活會規範地召開起來,長期地堅持下去,開出切切實實的效果,就必須完善我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民主集中制制度、民主生活會責任制度、民主生活會學習調研製度、批評和自我批評制度以及民主生活會督導制度,以制度規範民主生活會程序,以制度確保民主生活會落實,以制度提升民主生活會成效。
一、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思想,是1906年列寧在《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一代表大會的策略綱領》中首次提出的基本原則,是無產階級政黨性質的重要體現,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顯著標志,是無產階級政黨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毛澤東指出,在人民內部,不可以沒有自由,也不可以沒有紀律;不可以沒有民主,也不可以沒有集中。這種民主和集中的統一,自由和紀律的統一,就是我們的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和在非黨組織中的黨組外,都由選舉產生;黨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所產生的中央委員會。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和它們所產生的委員會。黨的各級委員會向同級的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黨的上級組織要經常聽取下級組織和黨員羣衆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問題。黨的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和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地解決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問題。上下級組織之間要互通情報、互相支持和互相監督。黨的各級組織要按規定實行黨務公開,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瞭解和參與;黨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由黨的委員會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委員會成員要根據集體的決定和分工,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黨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要保證黨的領導人的活動處於黨和人民的監督之下,同時維護一切代表黨和人民利益的領導人的威信。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生活會的制度基礎。沒有民主集中制,民主生活會就失去了基礎和保證。民主生活會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內容和具體形式。沒有民主生活會,就難以發揚民主,就無法實現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就難以實現真正的民主集中制。因此,要開好民主生活會,把民主生活會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必須完善民主集中制制度。
要健全民主制度體系。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生命線,是民主集中制的基礎。沒有民主,就沒有民主集中制。實際工作中,有的單位民主集中制貫徹得不好,民主生活會開得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主發揚得不夠。在民主生活會上,
主要領導一講,大家順着說;主要領導一表態,對錯不重要,大家幾乎沒有不同意見,把民主生活會開成了跟風會。因此,要正確處理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把黨內民主納入民主集中制的規範化軌道。尊重黨員主體地位,開展黨員主體教育,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激發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奠定黨內民主的基礎。健全黨員民主權利保障制度,營造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係、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民主監督的制度環境,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確保黨員在黨內的地位平等、權利平等、行爲平等。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完善黨員定期評議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等制度,推行黨員旁聽基層黨委會議、黨代會代表列席同級黨委有關會議等做法,增強黨內生活原則性和透明度。在此基礎上,構建較爲完善的黨內民主制度體系,促進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完善。
要完善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的基本制度,即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基本制度。這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載體。集體領導是民主集中制的精髓,民主集中是民主與集中的統一,個別醞釀是發揚民主、實現民主集中制的必要過程,會議決定是黨委集體決策、實現集中的必經程序。因此,完善民主集中制,應完善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的基本制度。一是完善議事決策程序。明確議事決策什麼,誰來議事決策,什麼時候提交會議議事決策,努力實現細化、量化,防止抽象、籠統和主觀隨意性。確定會前準備、會議召開、會議決定、會後跟蹤、會議監督等流程,避免簡化步驟、顛倒程序。二是完善黨內事務聽證諮詢制度。科學界定需要聽證諮詢的黨內事務的性質、類型、程度、範圍,防止事無鉅細、價值無幾,都要去召開聽證諮詢會,從而導致浪費黨內資源、產生形式主義傾向;也防止一些人爲了維護高度集中的領導體制及“長官意志”,爲了某些既得利益,在一些重大問題、敏感問題上有意無意地規避聽證諮詢會的傾向。應採用民主方式產生參與黨內聽證諮詢會的人選,防止胡亂點將,達不到聽證諮詢的效果。三是抓好決策民主。黨委書記要胸懷全局,作風民主,多謀善斷,知人善任,主持好會議,做好團結協調工作。分管領導或有關部門要認真、全面地詳細介紹有關情況,黨委成員和其他與會人員要增強全局觀念,切實履行職責,講真話,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開展不同意見的碰撞爭論,積極參與集體決策。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認真進行會議表決,作出集體決議和決定,堅決防止獨斷專行、個人凌駕於組織之上的不良現象,堅決克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內耗嚴重等軟弱渙散現象。四是完善黨內決策監督機制。運用公告、網絡等公開信息,發揮黨員羣衆的監督作用。健全決策失誤糾錯改正機制,發現問題,及時糾錯。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違反規定內容和程序的決定,造成重大損失和不良影響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決策者的責任。
理論鏈接鄧小平論制度
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
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澤東同志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對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我們今天再不健全社會主義制度,人們就會說,爲什麼資本主義制度所能解決的一些問題,社會主義制度反而不能解決呢?這種比較方法雖然不全面,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視。斯大林嚴重破壞社會主義法制,毛澤東同志就說過,這樣的事件在英、法、美這樣的西方國家不可能發生。他雖然認識到這一點,但是由於沒有在實際上解決領導制度問題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導致了“**”的十年浩劫。這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係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
如果不堅決改革現行制度中的弊端,過去出現過的一些嚴重問題今後就有可能重新出現。只有對這些弊端進行有計劃、有步驟而又堅決徹底的改革,人民纔會信任我們的領導,纔會信任黨和社會主義,我們的事業纔有無限的希望。
(資料來源:《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頁。)
要完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制度。這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表現和要求。應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和完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體制,完善整體推進和分類推進相結合、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相結合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工作機制,完善議事決策、規範決策程序、提高議事決策水平等制度,明確職責定位,確保各級黨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方向、議大事、管全局上,集中精力抓好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把握政治方向,決定重大事項,安排重要人事任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有效地實施黨在各個領域的政治、思想、組織領導。確保從推進全局整體工作的要求出發,統籌協調好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關係,統籌安排好紀檢、組織、宣傳、統戰、政法、武裝以及羣衆團體等方面的工作,使各方面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完善維護黨和國家集中統一的制度。這是民主集中制的體現和要求,也是加強黨的紀律,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要求。應完善教育、紀律、監督等制度,促使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實現全黨思想上的統一。嚴守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中央權威,加強對政治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本位主義,決不允許公開發表同中央決定相違背的言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