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接受批評態度誠懇
態度誠懇地接受批評,過而能改,是中華民族讚賞的一種品德。孔子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記載,戴盈之說:“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請輕之,以待來年,然後已,何如?”孟子說:“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簡言之,有錯即改,不待來年。
態度誠懇地接受批評,是中國共產黨的傳統。在長期探索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道路的過程中,由於道路的開拓性,認識的侷限性,我們難免也確實犯過許多錯誤,如大躍進、**等錯誤,對於這些錯誤,我們黨不是逃避,而是勇於擔當,接受批評,認真改正。毛澤東曾說:因爲我們是爲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如對於“大躍進”,在1962年召開的七千人大會上,毛澤東倡導白天出氣、晚上看戲,並認真地承擔責任:“凡是中央犯的錯誤,直接的歸我負責,間接的我也有份,因爲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別人推卸責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責任,但是第一個負責的應當是我。”還說,“有了錯誤,……我看不應當怕。我們的態度是:堅持真理,隨時修正錯誤。”鄧小平指出:“黨
內不論什麼人,不論職務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評和進行自我批評。”江澤民強調:“領導幹部要廣納善言,聞過則喜,這對自己的進步和提高大有好處,對提高黨的凝聚力、戰鬥力也大有好處。”胡錦濤指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過程,是正確認識自己,加強黨性鍛鍊的過程;也是自覺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過程,又是學習在正常的黨內生活中接受組織、同志、羣衆的幫助和監督的過程。”習近平強調,“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並要求黨員幹部“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
做到接受批評態度誠懇,要聞過則謝。人無完人,世界上誰沒有犯過錯誤?關鍵是對待錯誤的態度。有的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聽到別人批評自己,不是暴跳如雷,就是百般抵賴,甚至挑剔別人。這就不是正確的態度,更不是誠懇的態度。韓愈說:告我以吾過者,吾之師也。此話一點不假。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批評我們、指出我們缺點錯誤的人,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而不是敵人,恰恰那些從來不講我們絲毫過失的人,不是認識不到位,就是包藏禍心,值得注意。別人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從錯誤中汲取經驗教訓,變錯誤爲肥料,變壞事爲好事,豈不可喜,豈不值得真誠地感謝。
要真誠認錯。態度問題是一個認識問題。誠懇接受批評的態度,是真誠認
錯的態度。要認清錯誤的性質,真正認識錯誤給同志、給集體甚至給黨和國家事業造成的損失和危害,並依據錯誤的狀況做出相應的檢查,分析錯誤發生的原因,提出改正措施,以讓同志們監督自己改正錯誤,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這些是接受批評態度誠懇的表現,也是改正錯誤的前提。這樣做,不僅不會損害自己的形象,反而會提高自己的威信。正如鄧小平所說:“有錯誤,自己講,而且講夠,又能傾聽別人批評的意見,這就有了主動,就可以使大家心情舒暢。這樣做絕不會損害自己的威信,只會提高自己的威信。”
要真正改正錯誤。這是批評者的目的,也是判斷接受批評態度誠懇與否的標準。沒有對錯誤的改正,說接受批評,不是心莫在焉,就是口是心非、陽奉陰違,瞞天過海、矇混過關,同態度誠懇相差十萬八千里。古人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黨員幹部更應該聞過即改。一是終止錯誤。對正在犯的錯誤,立刻覺醒,立刻改正,千萬不能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二是糾正錯誤。共產黨人大公無私,光明磊落,沒有什麼錯誤是不能改正的。應評估錯誤的狀況,分析錯誤的損失,進行應有的改正和補償。三是防止再犯。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找出錯誤發生的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進行學習教育,制定相應的制度措施,防止同類錯誤的再次發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