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新年(三)

蘇秦垂下頭,突然語帶悲嗆道:“當初我勸燕王以上谷一郡之地與狐嬰,奈何狐子竟不講舊情耶?”

“狐嬰若是不講舊情,蘇歷的首級已經送到齊國了。”我冷冷道。

蘇秦有些頹敗,道:“我不過一介大夫,還有什麼能酬謝狐嬰的呢?”他停了停,略帶嘲諷地看着我:“就連天下布義的墨社都是他的人,蘇秦不過一個小人物而已。”

你比你自己知道的更厲害。我看着蘇秦。

人大概都是這樣,在別人眼中的形象與自己以爲的形象有出入。有時候這種出入較大,就會被冠上自卑、自負、自高、自傲等各種帽子。其實作爲旁人,誰能自信看人就那麼準確呢?他們都說我智術超人,但是我一直都覺得自己不是智力向的人物,這又該找誰說理去呢?

“蘇先生,”我放緩了語氣,本着打一記耳光給一粒棗的原則,對他道,“其實要讓狐嬰放了蘇歷也不是不行。”

“哦?請鉅子明示。”

“先生爲什麼不投靠狐嬰呢?”我試探道。雖然我這樣的性格是不會相信蘇秦這種人的效忠,但是並不妨礙我多多試探,看看他真正的核心動力在哪裡,或者說內心價碼有多高。

“這,”蘇秦軟軟搖了搖頭,“不可能。秦不可能投靠狐嬰門下。”

這神情,的確是說實話的反應。

“哦?先生爲何說得如此絕決?”我繼續問道。

“是狐嬰讓鉅子招徠在下麼?”蘇秦揚了揚嘴角,這是他沒能剋制住內心的輕蔑。我不置可否,只是盯着他。蘇秦又道:“鉅子知道,秦在齊國其實是爲了燕國而弱齊。秦不才,蒙大王賞識,封以上大夫之爵,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從,秦如何能夠背主而另投!”

他這番話說得很老套,但是斬釘截鐵,正氣凌然。

說得我都迷茫了。

齊國現在給他的待遇也不低,起碼不會比燕國低。可以這麼說,蘇秦打着齊國大夫的名號出去肯定比燕國大夫要受人尊重。他們這些兩舌之士,不都是有奶就是娘,一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麼?

蘇秦頭懸梁錐刺股,難道不是爲了出人頭地,在嫂子面前掙回男人的尊嚴麼?

想到這裡,我忍不住輕笑一聲,對蘇秦道:“蘇先生從齊國來,可曾回家?”

“唔,年前回了趟洛京。”蘇秦大概被我的大跨度思維打敗了,不過還是拉了回來,“弟弟不在,全家人過年都不安生。”

“蘇先生,請恕在下冒昧,”我終於忍不住問道,“聽說當年先生求仕未成,回家之後受到嫂嫂的輕視,可有此事?”

蘇秦一愣,道:“有之,鉅子從何聽來的?”

唔,這個故事只要上過高中歷史課的人都知道。有些歷史學得好的孩子,初中就知道了。

“現在先生拜了上大夫,高車腋裘回到家裡,令嫂又是如何?”我問道。

蘇秦臉色變了變:“是鉅子麼?竟然在我身邊伏下耳目!”

嗯?好像不對勁,似乎被蘇秦誤會了。難道這次是他發達之後第一次回家?那個前倨後恭的典故就發生在不久之前麼?

“先生問:‘嫂何以前倨而後恭?’令嫂答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是這樣吧?”我將我知道的版本砸了出來。

蘇秦臉色都變了。

不會這麼巧吧!

他們真的是這麼說的麼?老實說,從《史記》到《戰國策》都有這段對話。我一直以爲是司馬遷的夾帶私貨。無論你治史多麼嚴謹——其實完全談不上治史——也不可能知道人家回家探親時跟嫂子的對答呀!

這一刻,我竟然有種買中了彩票的興奮感。

蘇秦的臉色持續變差,終於變得清冷如同在外面裸身凍了三天的模樣。

“是狐嬰?”蘇秦見我沒有承認,轉而將安插耳目轉向了神秘的狐嬰。我清楚地聽得出聲音裡的恐懼,並且十分享受。

“爲何?”蘇秦盯着我,嘴脣打顫,“秦不過一介庸俗之人,資質平平,狐嬰爲何一早就盯上了我?鉅子,誅而不教謂之虐,左右要給秦一個說法吧!”

我真心沒有在你身邊安插耳目。我現在根本沒有間諜網,只有一個不成熟的情傳遞體系,這兩者簡直是天壤雲泥之別。即便如此,我也不可能時時盯着你蘇秦。誠如你自己說的,你不過是資質平平的傢伙,而且主要目的我已經掌握了,何必浪費珍貴的人力盯着你?

有那個人力財力,我插到田文、樂毅身邊都好呀!

蘇秦顯然已經被我嚇壞了。這個時代輕易無法裝神弄鬼,所以他並沒有我往鬼神、異能、穿越種種方面考慮,內心中咬定了最爲現實可能的情況——監視。僅僅是監視可能也不能讓他這麼失態,監視之後還能如此快地傳遞消息才讓他恐懼。我看他的樣子,估計早就把自己隨從一個個地過濾了一遍。

我的遲到或許也理所當然地被視作聽取諜報。

我故作高深地笑了笑,回到之前討論的話題,道:“既然如此,先生還真的鐵了心要效忠燕王麼?對於先生而言,難道比權位與財富更重要麼?”

“鉅子!”蘇秦猛地站了起來,手已經按在了劍上。

我跟他的商談是密談,沒有旁人出席,但這並不意味着我放鬆了警戒。身爲鉅子,我有一百八十人的護衛隊。這些“死不旋踵”的墨者即便在這種密談的情況下,也不會離開我太遠。

就在蘇秦按劍而起後不過兩秒鐘,移門被大力推開了。五個短髮褐衣,赤足抱劍的墨者衝進屋裡,護住我左右。另外三人更是直接擺出了半月陣,持劍對着蘇秦,將我擋在身後。

蘇秦身高八尺,體態修長,算得上儀表堂堂。他臉上一紅,打破尷尬,沉聲指責我道:“鉅子緣何辱我之甚!不知匹夫尚且有血濺諸侯之勇麼!”

或許是我刺激到了他的底線,這也讓我有些不好意思。我以前的確得理不饒人,極盡尖酸刻薄之能事。一來是因爲師父說的“怨念”。二來也是因爲缺乏磨礪,總有種高人一籌的優越感。現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我哪裡還敢故意去羞辱別人?尤其是歷史著名不省油的燈——蘇秦。

我起身向蘇秦揖禮,道:“鄙人失言,請先生恕罪。”

蘇秦倒是得理饒人,向我回了半禮:“秦自知出身卑鄙,常爲貴人恥笑。然而鉅子乃天下大賢,竟然從言庸人之論,讓秦何以自處?”他說着說着,聲音裡流出濃濃的悲慼。

我揮手讓墨者下去,又施了一禮:“請先生安坐。”

“先生如此忠誠燕王,實在讓鄙人感念。”我等蘇秦坐下,和聲道,“敢問燕王何人也,竟讓先生如此傾心。”

蘇秦目光掃過我身上,落在門外,良久方纔轉過頭堅定道:“燕王賢君也!卑身厚幣以招賢,弔死問孤以撫民。其愛民若子,可謂仁;用人不疑,可謂信;勿論門第,可謂義;不忘國仇,可謂忠孝。鉅子問燕王何人也?秦以爲,當天下之明君,無過燕王者!”

能讓豪傑效死,智士傾心,可見其容人之器量。燕王在蘇秦口中,絕對是個仁者啊!

仁者無敵!

這話聽着像是迂腐,其實是再實在不過的大實話。鄉間里人都知道“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說時髦點就是團隊協作所向無敵。問題在於人家憑什麼幫你,團隊又如何凝聚如一人?

答案就是:仁者。

孔丘認爲仁者愛人,孟軻認爲敬人者人桓敬之,所以儒生們相信仁者能夠感化所有人,能成爲世界的核心。

以前我並不相信。那時候我更傾向於霸道而非王道,推崇法令制度而忽視人文環境。我甚至相信法律制度可以改變人文環境,看看秦國,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然而現在,我被蘇秦說動了。他在說起燕王職的時候,讓我想起了趙雍。如果有人質疑我追隨趙雍的動機,我即便不會如蘇秦這般激動,也肯定不會高興,最有可能是將這人拉入黑名單,等機會來了就乾點落井下石之類的事。

呼,有些人就是有人格魅力,不科學,很無解。

“鄙人明白了,”我長坐而起,再次向蘇秦謝罪,“君與燕王非君臣則師友,是燎以小人之心度天下人了。”

蘇秦也跟着長跪道:“鉅子言重了。所謂人言不足盡信,鉅子既然身在邯鄲,爲何不親往武陽走一趟呢?燕王敏而好學,禮敬賢良,先生若是去了燕國,必然能讓墨學在燕地大興。”

“待此間事了,鄙人一定前往覲見燕王。”我道,“先生且在此處休養,鄙人先且告辭。”

氣氛剛剛回到蘇秦的預設軌道上,他好不容易消除了我對他的成見,怎麼可能就此放我走?就在他起身要攔我的時候,門口墨者身影閃了一閃,蘇秦硬生生止住動作,向我揖禮。我回禮而出,把他晾在了那裡。

第264章 封君與成婚(五)第1章 相府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41章 陣中(五)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45章 大司寇(三)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51章 出奔(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243章 下手(二)第194章 崩塌(三)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27章 審案(三)第228章 農家(一)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53章 立身(二)第112章 墨社(二)第227章 迴歸(三)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8章 樓緩第93章 共濟(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174章 牽引(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88章 夢蝶(二)第51章 出奔(三)第90章 墨徒(二)第120章 九尾(三)第150章 故里(二)第40章 敵友(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29章 間諜(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31章 間諜(三)第222章 回國(一)第193章 崩塌(二)第27章 審案(三)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242章 下手(一)第113章 墨社(三)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82章 隱術(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103章 墨學(一)第58章 相邦肥義第52章 安陽君(一)第88章 夢蝶(二)第63章 大司馬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29章 間諜(一)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225章 迴歸(一)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05章 墨學(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126章 撤離第40章 敵友(一)第53章 安陽君(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190章 處士(二)第64章 破局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225章 迴歸(一)第135章 開戰(一)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165章 朝爭(二)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140章 陣中(四)第167章 兼收(一)第188章 報仇(四)第63章 大司馬第27章 審案(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222章 回國(一)第230章 農家(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18章 九尾(一)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174章 牽引(三)第21章 士師(一)第63章 大司馬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104章 墨學(二)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01章 年尾(一)第183章 隱術(四)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39章 眼線(三)第99章 流馬(三)第158章 站隊(四)
第264章 封君與成婚(五)第1章 相府第57章 邯鄲六月(三)第141章 陣中(五)第251章 摧枯拉朽(一)第45章 大司寇(三)第83章 武靈悲歌(三)第51章 出奔(三)第139章 陣中(三)第243章 下手(二)第194章 崩塌(三)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27章 審案(三)第228章 農家(一)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53章 立身(二)第112章 墨社(二)第227章 迴歸(三)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8章 樓緩第93章 共濟(二)第211章 又見故人來(二)第236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三)第174章 牽引(三)第130章 新城(二)第88章 夢蝶(二)第51章 出奔(三)第90章 墨徒(二)第120章 九尾(三)第150章 故里(二)第40章 敵友(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29章 間諜(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31章 間諜(三)第222章 回國(一)第193章 崩塌(二)第27章 審案(三)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242章 下手(一)第113章 墨社(三)第65章 借刀殺人(一)第36章 不世名將(四)第182章 隱術(三)第257章 秦國的震怒(一)第103章 墨學(一)第58章 相邦肥義第52章 安陽君(一)第88章 夢蝶(二)第63章 大司馬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第29章 間諜(一)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225章 迴歸(一)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05章 墨學(三)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126章 撤離第40章 敵友(一)第53章 安陽君(二)第214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二)第190章 處士(二)第64章 破局第73章 沙丘大朝(四)第225章 迴歸(一)第135章 開戰(一)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35章 不世名將(三)第261章 封君與成婚(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165章 朝爭(二)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140章 陣中(四)第167章 兼收(一)第188章 報仇(四)第63章 大司馬第27章 審案(三)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222章 回國(一)第230章 農家(三)第40章 敵友(一)第118章 九尾(一)第256章 曲阜之會(三)第174章 牽引(三)第21章 士師(一)第63章 大司馬第33章 不世名將(一)第109章 齊閔(二)第124章 九尾(七)第104章 墨學(二)第271章 伐齊之前(一)第240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二)第201章 年尾(一)第183章 隱術(四)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39章 眼線(三)第99章 流馬(三)第158章 站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