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這八個字迴盪在大殿每個角落,久久不能消散。

衆人聽着君上蕩氣迴腸地聲音,齊聲道:“願爲君上效命,誓滅中山。”

趙雍看着大殿內的文臣良將,目光尖銳,信心大增。此刻,趙雍目標明確,方向清晰,內心也構造出了一副天下藍圖。

趙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就會攻滅中山,開拓胡疆,令北胡臣服。他不僅是趙國的君主,他還會成爲北方草原上的霸主。

這二十幾年的風雨一路走來,趙雍從沒有現在這般有自信。趙雍相信,他會是引領趙國走上強盛之邦的英主。他相信北方的胡人,會臣服趙國,爲他所用。即便北胡不聽他的詔令,一旦北胡聽到他的名字將會北遁荒漠,不敢南下牧馬。

有朝一日,他將會傲視天下,諸侯莫敢爭鋒。中山,胡地,天下,寡人必有之。

這時,一名宦者前來道:“君上,中山國司馬相求見。”

“來得正好。”趙雍雙眸散發出奪目的光芒,“我們和中山一戰之後。中山國朝堂有何變化,寡人不知。司馬喜來到我國,寡人正好試探中山國虛實。”

不多時,中山國相司馬喜走了進來,拜道:“外臣,司馬喜拜見趙君。”

趙雍擡手道:“司馬相,無需多禮。”

司馬喜謝道:“謝趙君。”

“司馬相,我們又見面了。”趙雍對着身邊宦者吩咐道:“你們站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給司馬相弄張墊子。你們是想要寡人落下一個怠慢他國相邦的罪名。”

wWW★ ttκΛ n★ ¢ o

兩名宦者快速搬來一張新的墊子,躬身退下。

司馬喜見趙君表面上叱責宦者的過錯,實則是在指桑罵槐。趙君言行之語是不歡迎他的到來。司馬喜穩定心神,面含微笑,對着趙君行禮,跪坐在墊子之上。

趙雍見對方平靜地眼神,也着實驚訝,問道:“司馬相來我國是爲了何事。”

司馬喜正色答道:“外臣,奉王命,出使貴國,是爲了締結盟約。”

田不禮咄咄逼人地問道:“司馬相不是爲了締結盟約而來,怕是另有所圖吧!”

李兌雙眸也帶着憤怒的火焰,語調不善地問道:“司馬相,此番前來是爲了試探我國的虛實吧!”

“趙君,誤會,誤會。”司馬喜臉色安寧,進退有度,很認真地解釋道:“外臣真的是奉王命而來,締結兩國和平。”

“難道是我們誤會了司馬相。”肥義攤開雙手,質疑道:“我們在滹沱河南岸,締結兩國和平。司馬相,忘了不成。”

“趙國和中山國在滹沱河南岸,締結和平,外臣是親自參與的。趙君和諸位大臣的英姿,外臣也是親自見識。外臣,自然是不敢忘了兩國的和平。”司馬喜目光迎向趙君,又道:“外臣,此次前來是爲了進一步鞏固兩國的和平。”

“維護和平是要有誠意。”趙雍眸色折射出的眼神,似乎要洞穿司馬喜的內心,“寡人不知,中山王姿爲了兩國的和平,有多大的誠意。”

“吾王爲了兩國的和平,絕對是百分之百的誠意。”司馬喜那張臉頰仍舊掛着笑容,“吾王讓我出使貴國,一是爲了重新勘定兩國疆土。二是爲了落實賠償貴國的損失。”

田不禮喝道:“中山王會有如此善意。這可是聞所未聞。”

又有幾位大臣,怒憤中山王。

司馬喜見趙臣對中山國善意之舉,持懷疑之色。爲了展示中山國的誠意,連忙從懷裡取出一份堪輿圖,高舉過頭顱,迎向趙君,“這是吾王新劃定的兩國疆土,請趙君過目。”

一名宦者見趙君使來一道眼神示意。宦者拱手,便快步上前接過司馬喜的堪輿圖,轉呈給趙君,躬身退下。

趙雍接過堪輿圖,緩緩展開,看了看圖上標識的疆土範圍,收起堪輿圖放在案几之上,問道:“寡人要的是四邑,爲何這個地圖上標識的疆土,多了百里。”

司馬喜答道:“吾王說爲了表示他的誠意,特意多劃分百里給貴國。吾王之意是爲了與貴國保持和平。吾王也希望,貴國能和我國,永遠和睦共處,不再有兵戈之患。”

趙雍見司馬喜臉色平靜,也猜不出對方內心到底想的是什麼。司馬喜話中的意思,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疆土是一國生存的根本,也是衡量一國是否強大的標準之一。中山王姿贈送趙國百里土地,令趙國君臣感到意外。衆人心裡揣摩,中山國之舉,必會藏有禍心。但一想到趙國不戰而得百里疆土,心裡着實歡喜。

趙雍不表露心跡,淡淡地問道:“寡人接受百里疆土,豈不是向諸侯證明,寡人倚仗國力,欺負中山國。這百里疆土,寡人不能收下。中山王姿的好意,寡人心領了。”

百里疆土,這可是一塊肥肉,任何人見了都會心動。當初,趙國和中山國爲了爭奪鄗城十里之地,兩國兵戈四起,死傷無數。

趙君不戰而得百里疆土,竟然拒不收納。不僅司馬喜不知道,也不明白趙君在想什麼,就連趙國朝臣也想不出趙君爲何會拒絕。

司馬喜心裡琢磨,趙君若拒不接受百里疆土,他就不能完成使命。

趙國攻破中山國三分之二的疆土,中山王姿陷入恐懼,也更加多疑。趙國不要百里疆土,中山王姿又會疑神疑鬼,揣度趙君的意圖。中山王姿更不會相信趙君真有和平之意。

司馬喜忙道:“趙君不收下百里疆土,就是不願意和我國保持和平。”

趙雍答道:“中山王的好意,寡人心領了。寡人不收下百里疆土,正是爲了兩國的和平。”

司馬喜聽着有些糊塗,問道:“趙君,這是何意。恕我愚鈍,聽不明白。”

趙雍笑道:“司馬相不明白,中山王姿會明白的。”

司馬喜又道:“趙君不收下百里疆土,我不能回國覆命。趙君之舉,外臣好些爲難。”

趙雍招了招手,用善意地眼神看着司馬喜,“寡人真心和中山國交好。寡人就不能要這百里疆土。寡人要了,豈不是說寡人貪得無厭。司馬相,也不想寡人落下罵名吧!”

司馬喜無論如何說,趙君就是拒而不納,妥協道:“趙君,不願意得百里疆土,外臣也不會過意強求。”

“司馬相能夠明白寡人的初心,實在是太好了。”趙雍挖苦道:“司馬相不會責怪寡人,讓你爲難吧!”

“外臣,豈敢責怪趙君。”司馬喜又從寬大的衣袖之中,又拿出一卷竹簡,“這是吾王賠償給貴國的禮單,趙君不會也拒而不受吧!趙君連禮單都不受,吾王就會責怪外臣辦事不利。”

宦者上前接過竹簡,轉呈給趙君。

趙雍看後,驚道:“中山王好慷慨大方。”

司馬喜聞言,心裡咯噔一下,心道:“趙君不會也不要吧!”

果不其然,趙雍的聲音飄了過來,“中山王給寡人的賠償多了雙倍。司馬相,中山王這是什麼意思。寡人怎麼不明白。”

司馬喜忙道:“吾王雙倍補償貴國。足以證明,吾王是真心實意想和趙國交好。”

趙雍將手中的竹簡仍在案几上,臉色一沉,喝道:“中山王出手闊綽,莫非是看不起趙國。”

司馬喜被趙君之舉嚇了一跳,解釋道:“吾王絕沒有這個意思。”

“中山王姿就是這個意思。”趙雍怒道:“中山王姿此舉就是侮辱寡人,侮辱趙國。我國雖然不夠富裕,但也不需要任何人施捨。”

司馬喜見趙君前一秒還是和顏悅色,下一秒就怒氣沖天。司馬喜閱人無數,自知能夠揣摩王上之意。此刻,趙君心中所想,他是一點都看不透。

皆說,趙君駕馭羣臣的手段十分了得。那些溜鬚拍馬,投其所好之輩,皆被趙君棄之不用。趙君量才而用,不計較人才的出生、地位和身份是否卑微。

司馬喜猜不透趙君心中所想,便不能對症下藥,忙解釋道:“趙君,休要動怒。請聽外臣解釋。”

“有個要解釋。”

“吾王給趙國雙倍補償,並非譏諷趙國,也非侮辱趙君。吾王是真心實意想和趙君交好。請趙君,不要多想。”

“中山王姿如此羞辱寡人,司馬相竟說是爲了與寡人交好。”趙雍喝道:“司馬相,若有人給你一耳光。然後那人仗着有中山王撐腰,願意拿錢給你賠償,達成和解。你向對方談好了價格,對方卻給你三倍的價格,你心中會如何想。”

司馬喜被趙君之語,男兒熱血上涌,瞬間怒道:“我乃堂堂男子漢,豈能被對方侮辱。司馬喜乃八尺男兒,不但不會接受對方的賠償。我還要對方爲他的行爲付出代價。人格,豈能被錢財之物給玷污。”

“中山王姿用錢財玷污寡人,司馬相,寡人應該如何。”趙雍見着怒氣沖天司馬喜,順勢問道:“司馬相是大智之人,還請教教寡人。”

司馬喜因爲太激動,導致失言,連忙制住話題道:“趙君,外臣剛纔情緒太過於激動,說了很過分的話。趙君寬厚、大度的美名,傳遍諸侯。外臣失言,趙君不要往心裡去。”

“司馬相,你說的話一點也不過分。”趙雍纔不想善罷甘休,語調平和地說道:“士可殺不可辱。大丈夫,更不受嗟來之食。中山王姿如此玷污寡人,寡人應該如何。”

司馬喜也後悔情急之下說了不該說的話,爲了挽救失言,忙道:“外臣,旅途勞累,神志不清故而說了錯誤的話。趙君,能夠容外臣回官驛休息。”

趙君也不在過分緊逼,答道:“司馬相遠道而來,辛苦了。寡人晚上安排酒宴爲你接風洗塵。”

“多謝君上。”司馬喜行禮道:“外臣告辭。”

司馬喜倉皇地走出大殿。

李兌問道:“君上,中山王贈送百里之地。我們不廢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中山國的疆土。臣不明白,君上爲何不要。”

又有幾位大臣附和李兌的言論。

趙雍揉了揉疲憊的眼神,自嘲道:“也許是寡人糊塗了。中山王贈送百里疆土都選擇不要。”

肥義答道:“君上不糊塗,是臣糊塗了。”

田不禮也道:“相邦說的不錯,是臣糊塗了。”

趙雍見瞞不過肥義、田不禮等人,不怒自威,“寡人不要中山百里疆土。寡人要的是整個中山國的疆土。”

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十二章 屠彝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七章 韓候康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二百一十七章 強國和大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零九章 孟嘗君去秦爲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
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子兵法之美人計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兩百一十四章 騎射(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三百五十一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七十四章 長大,總會有苦惱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美人熒熒兮,曾我無嬴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九十七章 大婚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八十一章 齊趙換地,誰是最大的贏家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二百六十章 司馬喜巧立陰姬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十二章 屠彝第一百六十七章 秦國殤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三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晉的噩耗第一百三十二章 秦將嬴疾攻趙第一百六十一章 韓太子倉歸國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二百五十章 立嫡以長不以賢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七章 韓候康第三百七十五章 以圍代誅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二百一十七章 強國和大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三百零九章 孟嘗君去秦爲相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八十二章 韓姬瑤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七十一章 攘外安內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百四十三章 秦質子公子稷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秦王,你可把我當兄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有異象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三百零一章 何以度餘生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七十三章 公孫衍入韓第十六章 折衝樽俎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