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

林胡、樓煩、東胡盤踞北方,是對中原諸侯威脅最大的三支胡人部落。樓煩人覬覦林胡人的牧場已久,兩族交戰百年,但不分勝負。樓煩人也沒能踏入林胡人活動的疆域。

幾年前,三胡響應中山人號召,東、西夾擊趙國代郡,南下邯鄲,馬踏中原。

趙主父爲肅清北疆邊患,塵定胡疆,親自領軍與三胡再代郡交戰。

此戰,趙國大獲全勝,三胡慘敗。樓煩人北遁漠北,東胡人向東逃竄,林胡人或戰死,或逃亡,或歸趙。

趙擊擊敗三胡,開拓胡疆,新設三郡。樓煩人活動區域,被趙國設置爲雁門郡。林胡人活動區域,被趙國設置爲雲中郡、九原郡。

樓煩王被趙國擊敗,辱沒了草原男兒的威名,再次臣服趙國,自然不甘心。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趙主父竟然有如此氣魄,不僅讓他們南歸,還讓他們生活在林胡人曾經的牧場。

樓煩人北遁漠北,受不了漠北的風沙和苦寒,能夠回到陰山南側,放馬牧羊,自然歡喜。但中原人稱他們爲胡,從來都不善待他們。正所謂,非我族了,其心必異。

趙主父,真的會善待他們?還是說,這是趙主父緩兵的計策?

樓煩王性子豪爽,問道:“趙主父是打算對付林胡人那樣,對付我樓煩人?”

“孤渡西河,大破林胡。林胡王獻馬、獻刀,臣服趙國。孤也給林胡王機會,允許他們在故地放牧。”趙主父又道:“林胡人起而復叛,故,被滅族。樓煩王,你可知,孤曾對林胡王說過一句話。”

樓煩王問道:“趙主父說過什麼話?”

趙主父高喝道:“你若復叛,我便舉兵伐你。”

“趙主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孤,允許你和你的部族在趙國境內放牧,但你和你的部族,不能放肆。你們要受趙國律法的節制,也不能傷我百姓。”趙主父注視着樓煩王的雙眼,揚聲道:“孤,希望這片疆土,無論是樓煩人,還是趙人,或者是中山人、林胡人,都能和平共處。”

“我們和中原相互爭鬥,何曾共存。”樓煩王問道:“趙主父,我們能和睦共處?”

“孤,相信我們能夠共處。”趙主父問道:“胡族和華夏族並存千年,爲何不能在同一塊疆土共存。難道胡族和華夏族,非要分出高低。我們天生就是敵人不成。”

樓煩王第一次聽到胡族和華夏族可以共存,這句話還是出自趙主父之口。樓煩王心裡也很奇怪,眼前這個人的想法是否太簡單了。

難道趙主父真的能夠容納一切,還是說趙主父就是愚蠢之人。這個問題,上千年都不能解決,趙主父能有解決之策。

中原人鄙視他們,出兵征伐,迫使讓他們臣服。中原文明與他們文明不一。中原人有自己的驕傲,胡人也有自己的驕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羣,他們能求同存異,和睦共處。

樓煩王想了想,也覺得可笑,神情凝重地問道:“華夏和胡族天生就是死敵。趙主父可曾聽說華夏君主與胡族,能夠共存。”

趙主父正色道:“不曾聽過。”

“無論是你們說的周天子,還是齊恆、晉文。華夏與胡族爲爭奪疆域,只會開戰、殺戮,雙方彼此只有仇恨。先賢之人,皆不能阻止這種想法蔓延。趙主父的想法是否太異想天開了。”

“孤的想法是有點異想天開。華夏族雖沒有人與爾等共存。”趙主父鄭重道:“孤,敢於踏出第一步,願做第一人。”

樓煩王被趙主父的膽識和胸襟所感,他們都認爲彼此不能共存,也不敢踏出第一步。然,趙主父真是一個奇怪的君主,竟然想到與胡族共存,還勇敢踏出了第一步。

不知道是趙主父別有用心,還是趙主父充滿自信。還是說趙主父堅信胡族和華夏族是可以共存的。

“孤,代郡之民,有胡族,也有華夏族。他們在這裡可以和睦共存,齊心協力,保家衛國,抵禦外患。孤,相信,你我放下成見,也能共存。”

無論趙主父這個想法是否可笑,還是趙主父心胸寬大,容納海內。趙主父能夠放下中原人的驕傲,向北胡學習,推行胡服騎射。

也許,能夠讓胡族和中原人平等、和睦相處,就只能是趙主父。

前人不能做到的事情,趙主父可以做到。因爲這是舉世不懂,敢於打破禮制,推行胡服騎射、擊三胡、拓胡疆的趙主父。

樓煩王見趙主父言語誠懇,氣魄逼人,也被趙主父之言所折服,笑道:“趙主父的胸襟,前無古人。我願率領胡衆臣服趙國,趙主父善待我等,我再此立誓,絕不反叛。”

“好。”趙主父厲聲道:“我們就共同開創新的天下,打破禮制常規,向天下諸侯證明。胡族和華夏族是可以共存。”

樓煩王被趙主父氣魄所感,再次跪拜,聲若洪鐘起誓道:“我,願降。”

樓煩人見他們高傲地王都低下頭顱,臣服趙主父。趙主父擊敗他們,他們也敬服趙主父,視趙主父爲草原上最強者,草原上的英雄。

樓煩人翻身下馬,跪拜道:“願降。”

一波又一波,氣壯山河之音傳了過來。

司馬望族也不敢相信,趙主父竟然能夠兵不血刃,讓胡族心甘情願地臣服,內心也是激動不已,提聲高呼道:“趙主父萬歲。”

趙國兒郎也跟着高呼道:“趙主父萬歲。”

趙主父手臂一揚,衆人安靜下來。

趙主父拔出長劍,威風凜凜,對着數十萬之衆,高喊道:“孤之疆土,不分樓煩人、林胡人、中山人、趙人,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你們都是趙國的好兒郎,都是孤的子民。我們就用雙手共同開拓新的天地。”

衆人皆跪拜,齊聲高呼道:“趙主父萬歲。”

趙主父兵不血刃,降服樓煩男兒,這是前所未有之事。

華夏與胡族對戰,敗多甚少。齊恆、晉文也只是將胡擊退。而趙主父是第一個與胡人對戰,不落下風,並讓北胡臣服。

趙主父不愧是天下諸侯,上千年中,第一個令北胡甘心臣服,胡爲己用的男人,也是第一個讓北胡和華夏共存的男人。

趙主父肅清邊患,又降服樓煩,取得如此大勝,自然要舉行宴會,迎接樓煩人加入趙國。

夜幕,趙主父在九原郡,宴請樓煩王、樓煩王子以及樓煩部將。

宴會上,其樂融融,絲毫不見白天劍拔弩張、生死相博的氣氛。

酒宴喝至半夜,樓煩王有些酒醉,舉起酒樽道:“我不識趙主父之威,竟然癡心妄想攻破代郡,南下邯鄲。”

趙主父笑道:“過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樓煩王醉意正濃,賭氣道:“趙主父,你說我爲何那麼天真,竟然相信中山人的鬼話。”

趙主父捕捉到敏感地字詞,問道:“你說什麼。你們攻我代郡是中山人搞的鬼。”

樓煩王沒有察覺道趙主父臉上的變化,打了一個酒嗝,“可不是嗎?”

趙主父問道:“這是怎麼回事。”

樓煩王子見父王醉得一塌糊塗,忙道:“趙主父有所不知。樓煩、林胡和東胡,能夠和睦相處,互不征伐,是因爲我們三族約定,每隔三年,都要舉行會盟。”

趙主父點頭道:“中原諸侯也舉行會盟,保證兩國安定。”

樓煩王子又道:“幾年前,三族會盟,來了一箇中山人。那個中山人叫什麼,我記不清了。中山人說中原人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倡導我們聯合起來,討伐中原。”

樓煩王接話道:“中山人說我們三族加上中山,東、西夾擊趙國代郡。何愁不能攻破代郡。”

司馬望族見趙主父神情驟變,問道:“中山人還說什麼呢?”

樓煩王喝了一樽酒,續道:“中山人說先破代郡,南下取邯鄲,滅中原諸侯。中原大地,將會成爲我們的天下。”

趙希喝道:“好大的口氣。”

樓煩王羞愧道:“我竟然一時糊塗,聽了中山人之語,並與之南下攻伐趙國代郡。與你們一戰,我才發現,與趙爲敵,這是多麼愚蠢。”

樓煩王子道:“孩兒建議父王,不要被中山人忽悠,更不要出兵趙國。父王就是不聽。”

樓煩王又喝了一樽,答道:“中山人說的話,太具有誘惑力。莫說我不聽,就是林胡王和東胡王,也被中山人話語所欺。”

一名樓煩部將道:“我們與趙國一戰,才發現上了中山人的當。”

趙希笑道:“若非你們三族和中山聯手,攻我代郡。我們也不能擊三胡、拓胡疆,威震草原,名揚諸侯。我們豈能築內、外長城,設雲中、雁門、九原三郡。”

樓煩王子敬佩道:“與趙國交戰,我們才發現與你們差距甚遠。此戰,我們輸給趙主父是心服口服。”

樓煩王道:“不錯。我們樓煩人敬重英雄。趙主父不僅是趙國的英雄,也是樓煩人的英雄。我臣服趙國,絕無反叛。”

趙主父舉起酒樽,喝了一口,笑道:“樓煩男兒一諾千金。樓煩王說不會復叛,孤,信之。”

趙希問道:“樓煩王,中山人有說三胡,東、西夾擊代郡,南下邯鄲,中山人還說了什麼。”

樓煩王又喝了一樽酒想了想道:“好像沒說什麼。”

樓煩王子忙道:“父王,莫非忘了。中山人說要離間趙君父子,禍亂趙國。”

趙主父失聲道:“樓煩王子說什麼。中山人不僅聯合三胡,夾擊代郡。還想禍亂趙國。”

“不瞞趙主父,正是。”

“中山人打算如何禍亂趙國。”

“中山人說趙君是不世之君,也是可怕的對手。但趙君有個致命的一點。”

“孤,有何弱點。”

“中山人說趙君太注重感情。”

“我想起來了。”樓煩王接話道:“中山人說趙君寵愛君夫人,只要派遣刺客,刺殺君夫人。趙君定會亂了方寸,趙國可破。”

“你說什麼。”趙主父拿上手上的酒樽,瞬間滑落,“中山人刺殺君夫人。”

“是啊!”樓煩王答道:“我還在想,趙國王宮,戒備森嚴。他想刺殺君夫人,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樓煩王子也道:“中山人語氣好生狂妄。說什麼,君夫人死了,不僅可以擾亂趙君的心智,還能離間趙君父子。趙國爲禍將不久遠,代郡可破,邯鄲可得,中原將會是我們的天下。”

趙主父怎麼也沒想到,君夫人孟姚的死竟然是中山人策劃的,怒不可遏道:“中山人實在可惡。孤,定要滅了中山。”

樓煩王不知,趙主父爲何發怒,問道:“趙主父,怎麼了。”

趙主父努力壓制心中涌出的憤怒,咬緊牙根道:“中山人謀我疆土,殺我愛妻,還想亂我趙國。孤,應該如何。”

樓煩王喝道:“大丈夫,定當滅中山,以泄心頭之恨。”

司馬望族忙道:“趙主父,你醉了。”

趙主父高喝道:“孤,沒醉。”

樓煩王見趙主父突然發怒,頓時酒醒,忙道:“趙主父,我喝多了。請容我告退。”

樓煩王走後,趙主父怒道:“孟姚的死竟然是中山人所爲。”

司馬望族問道:“趙主父,會不會是樓煩人離間計。”

“樓煩王是醉酒之語,不敢欺我。孤,要馬踏中山,踏破靈壽,親自詢問中山王,便可知真假。”趙主父脣角流出血色,“不滅中山,以慰亡妻,難消我心頭之恨。”

司馬望族忙道:“趙主父將樓煩人安置在九原郡。我們出兵中山,樓煩人會不會反叛。”

趙希也道:“林胡人復叛?樓煩人,我們不得不防。”

趙主父問道:“你們是什麼意思。”

趙希答道:“我們要監視樓煩人的一舉一動。”

“樓煩人一諾千金,豈會叛我。監視他們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孤,接受他們就要真誠相待,豈能疑之。”

司馬望族道:“林胡復叛,不得不防。”

趙主父殺伐果斷道:“樓煩若叛,孤,定會舉兵來取。中山國,離亡國之日,不遠了。”

司馬望族知道君夫人孟姚是趙主父心中的結。君夫人的死真是中山人所爲,趙主父定會舉兵滅了中山。無論他說什麼,都不能改變趙主父的心意。

“孟姚的死,與章兒無關。孤,竟然還懷疑他。”趙主父眸色之中多了些悲憫,“孤,不是好夫君,也不是好父親。”

衆人皆道:“請趙主父息怒。”

“傳令下去,回邯鄲。”趙主父眸色之中流露出濃濃地殺意,“孤要踏破靈壽,蕩滅中山。”

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十七章 秦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十章 繼位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十章 繼位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五章 五國會葬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九章 揚國威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兩百一十三章 知恥而後勇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
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一百三十六章 不歸谷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九十二章 我不會原諒你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秦將嬴華突襲藺城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一百八十章 樂毅獻策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九十六章 成親大典(下)第二百七十九章 杯羹亡國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一百四十六章 秦國攻韓間楚第十七章 秦風第二百五十三章 父兄之志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伐中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十章 繼位第三十九章 迷霧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晉之士多悲涼第一百七十八章 中山王厝問政司馬喜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十章 繼位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的夫君是蓋世英雄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三百二十章 禪位避禍第六十二章 九王並立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五章 五國會葬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一百二十八章 秦滅巴蜀,姬平回國爭位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齊王田闢彊之謀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四十六章 北燕國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四十八章 宣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三十章 齊國起五都之兵伐燕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罷黜太子章第二十六章 整頓吏治第九章 揚國威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一百二十章 罪己詔(下)第二章 魏國謀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國家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八十八章 新鄭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兩百一十三章 知恥而後勇第二百三十九章 趙君雍與中山王姿議和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