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

趙君扶持公子稷,與扶持公子職有所不同。

燕國因爲燕王噲禪位,先是引發子之之亂,後齊國、中山國被攻破燕國。趙國扶持公子職回國爭位,趙國數萬將士可以進入燕國領地,幫助公子職擊退齊國和中山國。

然,秦國是秦惠後和羋八子爭權奪利,內部發生的一場動亂。

秦國沒有遭受外來侵略,燕、趙聯軍整裝待戈進入秦地,就等於入侵他國。

樂毅自然也知曉,近萬人將士攜着兵器,沒有經過他國允許,就闖進去等同入侵。於是,樂毅將燕、趙護送大軍駐紮在趙、秦邊境之上。又令少部分趙國將士,僞裝進入秦國。

公子稷回到秦國,成功躲避了秦軍盤查。一路上,衆人有驚無險,抵達咸陽城外。

公子稷注視着高大威猛地咸陽城。這座城池,他已經闊別多年。在看着這座生他、養他的城池,公子稷早已經淚流滿面。

數年前,公子稷從這裡離開咸陽,孤單一個人遠行千里前往薊城。去時,他是以質子的身份,前往燕國。燕國對他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的國家。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運會如何。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何時能夠迴歸秦國。

數年後,他從薊城,遠行千里回到咸陽。公子稷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爲秦國的王。

公子稷看着咸陽城,留下了眼淚,吟道:“秦國,我回來了。”

樂毅害怕公子稷露出行蹤,勸道:“公子尚未成爲秦王,我們身處險境。公子言行需謹慎,以免暴露行蹤,招來災禍。”

“樂將軍說得對,是我高興得太早了。”公子稷聞言,連忙擦拭了眼角地淚水,“我看見咸陽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

樂毅也沒有責怪公子稷的意思,對他的心情很能理解,同情道:“數年前,公子從這裡離開。數年後,公子又回到了這裡。任何人見到闊別已久的家園,都會像公子這樣,滿目哀傷。爲了安全起見,公子勿要悲傷,泄露身份。”

一路歸來,公子稷對樂毅頗爲信任,惆悵少許,行禮道:“我一切聽樂將軍安排。”

樂毅見公子稷有王者之氣,回禮道:“言語有冒犯之處,還請公子見諒。”

公子稷收拾好悲傷地心情,“樂將軍嚴重了。”

姬無望問道:“樂將軍,前面就是咸陽。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

樂毅看了看咸陽城,隨後說了四個字,“小心謹慎。”

進入咸陽,樂毅沒有去秦國官驛,而是選擇了咸陽人口最密集、最繁華的街市入住。當然,隱藏在秦國的兩百趙國將士,也匯聚在這座庭院之內。

樂毅安頓好公子稷,走出屋外。樂毅招來兩名侍從,命他們將公子稷回到秦國的消息,大張旗鼓地散播出去。

兩名侍從,領命而去。

姬無望問道:“一路上,樂將軍叫我們隱藏行蹤。爲何樂將軍現在如此高調。”

樂毅回道:“公子稷回國的消息散播出去,秦國君臣得知會如何。”

姬無望脫口而出,“他們會來迎接公子稷回去。”

“不錯。”樂毅擡頭看了看秦國的天空,“公子稷回國,秦國君臣知道後。他們也不敢對公子圖謀不軌。有人膽敢弒殺先王之子,秦國又將有一場大風暴。”

“樂將軍是說咸陽不安全。”姬無望驚道:“這裡是咸陽,誰敢對公子不敬。”

“公子一日沒有登上王位,我一日不敢放鬆警惕。我們深處風暴就不會安全。”

“我們可以將公子直接送進咸陽宮,交給羋八子。”

“王族的血是冷的。公子稷沒有得到秦國君臣認可,他是不能坐穩王位。”樂毅往咸陽宮的方向看了看,“我們要等一個機會。一個任何人都不能動搖,公子稷爲王的機會。”

不如樂毅所料,魏冉第一個得到公子稷回國的消息。第一時間進入宮中,向羋八子商議。

公子稷在這個敏感的時候,藉助燕、趙的力量回到秦國。公子稷歸來的目的,不言而喻。羋八子歷經艱險才擊敗秦惠後,擊敗反對她的人。豈能,眼睜睜看着勝利果實,被他人摘取。

羋八子也不顧魏冉反對,讓白起率一千大秦將士,兵圍公子稷。

白起率一千大秦銳士兵圍公子稷,對樂毅等人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

樂毅應對失敗,他和公子稷等人也會葬送在這裡。樂毅應對成功,今夜動靜鬧得衆人皆知,公子稷成爲秦王的道路將會暢通無阻。

隨着秦軍撤退,樂毅也將長劍收回劍鞘。這一夜,總算是平靜了。

姬無望見樂毅應對秦軍,能夠在複雜地局面,從容淡定應對,大有將帥之風。姬無望走來出來,站在樂毅旁邊,吸了一口新鮮地空氣,提醒道:“樂將軍,秦軍撤了。”

公子稷也恢復心神,對着樂毅行了國士之禮,“感謝樂將軍救命之恩。”

樂毅回禮道:“這是我份內之事,公子不必謝我。”

公子稷本以爲回到了朝思暮想地秦國,他會很開心。此刻,他心裡一點也不快樂。反而很懷念生活在燕國那段的日子。

公子稷眼角滑落幾滴淚水,“樂將軍,我不想當秦王。”

經歷這一夜,公子稷變了很多,也成長了不少。他也明白了,臨走前,燕易後爲什麼不想讓他回到秦國的初衷。原來,王族的血真的很冷。

姬無望聞言,沒有主意,瞪大眼睛看着樂毅。

樂毅知道這件事對公子稷打擊很大,也會成爲公子稷的心結。公子稷要當秦王,就會和弟弟爭位,也會得罪自己的母親。

樂毅也不知道如何規勸他,問道:“公子想明白了嗎?”

公子稷點了點頭,“我想好了。”

“公子,大雨已經停了。”樂毅看着對方的眼神,“經過這一夜,沒有人會謀害你。也沒有人和你爭奪王位。”

公子稷忍不住哭泣道:“王族的心是冷的。我不想和弟弟、母親爭位。”

“公子的心情,我能理解。”樂毅溫和道:“公子選擇歸國,爭奪王位,就已經沒有退路。”

“爲何?”

“公子不當秦王,天下就沒有你的安身之所。縱使公子賢能,不主動爭奪王位,但公子對秦王有威脅。他們也不會讓公子活着。”

公子稷想了想,問道:“難道沒有其他辦法。”

樂毅搖了搖頭,回道:“匹夫無罪,懷壁其罪。晉文公雖無爭奪王位之心,但也顛破流離他國十幾載。公子也想亡命諸侯嗎?”

“有何不可。”

“公子身邊既沒有忠心護主之人,又沒有敢接納公子與秦國爲敵的諸侯。公子是聰慧之人,你覺得自己還有其他的選擇?”

“樂將軍不要說了。”公子稷感到頭腦很亂,“我需要靜一靜。”

姬無望看着公子稷失魂落魄離開,問道:“樂將軍,公子不願意爲秦王。我們做的努力將會付之東流。樂將軍有什麼好的辦法,勸一勸公子。”

樂毅長長出了一口氣,“姬將軍不用擔心,公子會成爲秦國的王。公子心中有道坎,走過去了,就會好的。”

姬無望質疑道:“樂將軍有幾分把握。”

“公子乃人中之龍,非池中之物。他嚮往父兄偉業,以壯大秦國爲己任,更以自己是嬴姓趙氏子孫而感到驕傲。”樂毅肅然道:“他會成爲秦國的王。”

……

嫡長子繼承製,令羋八子心情煩悶。羋八子怎麼也沒有想到,六國使者會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羋八子被諸侯使者一頓嗆白,心中不喜。

這時,一名宦者在羋八子耳畔嘀咕了什麼。羋八子將宴會之事,交給魏冉負責,自己尋了一個藉口,悻悻而去。

羋八子見了白起,得知情況,大罵道:“這些傢伙竟敢插手秦國內政。有朝一日,我會將今日受的恥辱,連本帶利討回來。”

白起見羋八子怒氣而來,忙道:“臣,參見太后。”

羋八子聽到太后兩個字,心情好受了點,恢復儀態,問道:“白起,交代你的事情怎麼樣了。”

白起請罪道:“臣無能。”

羋八子臉色一沉,“你率一千大秦銳士,竟然奈何不了趙人。”

“不是白起無能。”羋戎從大柱後面走了出來,“是我阻止了他。”

羋八子見了羋戎喜道:“戎弟,好久回來的。”

“我不及時回來,秦國就出大事了。”羋戎往前走了幾步,在離羋八子五步的距離停了下來,“姐姐,讓白起領兵圍困公子稷,誅殺燕、趙護送使者。你就不怕與兩國交戰嗎?”

羋八子瞥了白起一眼,問道:“白起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了,我也無話可說。”

“不關白起的事。”羋戎知道自己姐姐的手段,未免她遷怒白起, “我和義渠王聯手攻破雍城。我收到來自魏將軍的飛鴿書信。爲了阻止這場禍事,我只好快馬加鞭趕回來。好在關鍵時刻,我趕上了,阻止了殺戮。”

羋八子見不關白起之事,又不想任何人聽見他們姐弟之間的對話,揮手道:“白起,你辛苦了。退下吧!”

白起拱手行禮,退出大殿。

“你們也退下。”羋八子遣退身邊的宮女和侍衛。

此時空蕩的大殿上,只有羋八子和羋戎二人。

“戎弟,坐吧!”羋八子一邊往主位走去,一邊語調不快不慢地說道:“戎弟回來,一副戎裝進宮,就是來興師問罪的嗎?”

“我們花了三年時間,才擊敗反對者。”羋八子轉身坐在主位上,眸色顯露出寒冷地殺氣,“趙君卻干涉秦國內政。戎弟,我們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豈能被趙君摘取。這些人和老妖婦都是反對我們的人,他們不該死嗎?”

“我們和惠後相爭,這屬於內政。我們誅殺燕、趙護送使者,就等同與燕、趙開戰。秦國大亂,民心未歸。一旦開戰,我們討不了任何好處。姐姐也不想千辛萬苦打下的江山毀於一旦吧!”

羋八子展開雙手,喝道:“打就打。區區趙國豈能奈何得了秦國。”

“今日之秦,非昔日之秦。今日之趙,亦非昔日之趙。”殿外又傳進來一股洪亮的聲音。魏冉從殿外走了進來,續道:“弟弟曾經在這裡告訴過姐姐。趙國有心干涉秦國內政,我們也沒能力和趙國一戰。”

“秦強趙弱,有何不能一戰。”

“姐姐也看到了,諸侯使者,一致推崇嫡長子繼承製,就是爲了安定國內,減少紛爭。嫡長子繼承製深入人心,我們若去打破它,天下諸侯就會討伐秦國。如今,秦國反對我們的人還有許多。再加上諸侯聯軍的勢力,我們就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是趙君爲我們的選擇的路,我豈能接受。”羋八子怒喝道:“這些反對我們的人都該死。”

“姐姐不是恨趙君。姐姐恨稷兒歸國,會奪了芾兒的王位。”羋戎插話道:“芾兒是姐姐的兒子,稷兒難道就不是姐姐的兒子。姐姐喜歡芾兒,難道就要殺了稷兒。”

“稷兒不賢,我們也擁立他爲王。”

“稷兒,我已經見過,他是一個賢能之人。大秦交給他也不是件壞事。若非我及至阻止,稷兒就死在亂戰之中。姐姐後半生,也會充滿悔恨。”

“姐姐說過,稷兒是賢者就立。若不是賢者則廢。我沒想到姐姐會殺稷兒。姐姐,稷兒可是你十月懷胎生下的第一個孩子。”魏冉也發出不平之音,“爲了芾兒,姐姐就要捨棄稷兒。稷兒何罪之有。”

“姐姐,我們爭奪王位的初衷是爲了什麼。”羋戎接話道:“我們不就是爲了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不在忍受分離之苦。我們做這一切不就是爲了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魏冉也道:“秦國君臣擁護我們,不就是看到諸公子爲了王位,人情冷暖,不擇手段,不顧兄弟之情嗎?我們能夠擊敗他們,不就是因爲我們有人情味?難道姐姐的心和血液也和諸公子一樣,爲了王位,而變冷了。”

羋戎又道:“我知道姐姐喜歡芾兒,不喜歡稷兒。但我們不能爲了芾兒就捨棄稷兒。”

羋八子見自己兩個弟弟都在幫着稷兒說話,都在責怪她心狠手辣,冷聲問道:“我們答應擁護芾兒爲秦王。我這麼做就是爲了實現當日的諾言,難道有錯嗎?”

“我們擁護芾兒,那是因爲稷兒遠在燕國。稷兒回來了,按照禮制,稷兒是姐姐長子,他成爲秦王才更合適。”魏冉也不管羋八子情緒波動,又道:“芾兒爲秦王,天下人會不服。也會成爲秦國動亂的開始。今日我們取勝了惠後,也許明天就會有新的反對者。”

“母親,我同意兩位舅舅的說辭。”公子芾、公子悝並肩踏進大殿。公子芾來到殿前,對着羋八子、魏冉、羋戎拜了拜,“請母親以哥哥爲王。”

羋八子沒想到芾兒會主動讓出王位,問道:“芾兒,你知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

“芾兒自然知道。”公子芾眸色毫無悔色,“悝弟因爲我是哥哥,主動退出奪位。稷哥哥從燕國回來,孩兒也該讓位。”

羋八子氣急道:“你……”

“舅舅說得不錯,我若繼承王位,天下人也會不服。稷哥哥、悝弟和我是親生兄弟,我們豈能兄弟相殘。按照禮制,稷哥哥繼位更合適。”

公子悝也道:“母親,燕、趙擁護稷哥哥,我們拒絕就等於和燕、趙開戰。”

公子芾又道:“母親派人兵圍稷哥哥住處,已經鬧得滿城風雨。稷哥哥回國的消息,明日也會在咸陽傳開。秦國君臣和諸侯使節的目光都會看着我們的一舉一動。母親執意讓我爲王,秦國君臣不服,天下諸侯也會不服。”

魏冉、羋戎聞言,齊聲道:“芾兒、悝兒真乃深明大義之人。”

“好。我答應讓稷兒爲王。”羋八子見公子芾也選擇退讓,爲了大局,她也不在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得不選擇向諸侯妥協,但看着公子芾和公子悝那張臉頰,心中也充滿愧疚道:“芾兒、悝兒,母親讓你受委屈了。芾兒主動讓出王位,母親發誓,會讓你成爲比秦王還要尊貴的人。”

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十七章 秦風第十一章 朝會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一章 趙國殤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六章 賭國運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
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十七章 秦風第十一章 朝會第六十一章 五國相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山埋忠骨 馬革裹屍還第二百一十九章 收鄗城,攻井徑第二百九十九章 美人熒熒兮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離石陷落,晉陽告危第二百零三章 齊、楚、越混戰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一章 趙國殤第三百零三章 我這樣的人,豈能葬入王陵第一百五十八章 姬職復燕國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國破義渠第二百四十章 干涉秦國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兩百一十六章 騎射(下)第六十三章 張儀離秦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白起和樂毅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三百五十二章 趙主父孤膽入秦(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齊王問政,趙送燕質歸國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濮上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八十九章 迎鳳殿第六章 賭國運第三百六十四章 你可恨我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三百零七章 秦國的朝堂並不太平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六章 賭國運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五十七章 合縱諸侯第八十四章 期許第六十九章 張儀仕魏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二十五章不能流芳百世,安懼遺臭萬年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三百六十章 先定北疆,再取咸陽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諸侯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五伐中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六十章 魏趙命運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三百四十八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三十六章 遇刺第三十四章 怪物第三百三十七章 孟嘗君號召天下諸侯攻秦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長城,下東垣第三百一十二章 寡人不想被齊、秦夾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百八十章 攻破靈壽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二十一章 趙氏雄風第三百七十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中)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三百三十三章 孟嘗君請辭歸國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三晉之兵素悍勇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