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

韓姬瑤聲息全無,眼中有淚,脣畔依舊含笑。因爲趙雍說過,她的微笑是上天賜的最好禮物。每一次他看見對方那抹微笑,所有的煩心事總會離他而去。

趙雍臉頰貼在她的臉上,感覺到她的身體越來越冷。他雙手緊緊抱着她,想要用自己的身體,留住對方漸漸流逝的體溫。然,她的身體越來越冷,宛如寒冬冰塊。 趙雍心中,只覺得萬箭穿心般疼痛。

即便自己擁有千里山河,即便他是趙國的一國之主。他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她離開,而無能無力。

縱使建立不朽的功業,他的世界裡沒有她,又有什麼意義。諾達的宮殿,昏暗的燈火,只留下他一個人暗自垂淚悲傷。

忽然,殿外傳進來一道稚嫩的聲音。侍女小柔見太子章準備進入大殿,緊緊地把他抱在懷中,不讓他知曉殿內發生的事情。

太子章在殿外聽到殿內有一個男人在哭泣,其聲音悲痛欲絕。太子章看了看跪在殿外一大羣人,心中感到隱隱不安。他哭鬧着朝殿內喊道:“放開我,我要見母后。”

趙雍聽到兒子的哭喊,穩了穩心神,失落地走出大殿。

太子章見君父從殿內走了出來,掙扎着脫離小柔的懷抱,撲向趙雍。

太子章哭喊道:“君父,我要見母后。孩兒,要母后。”

趙雍看了看哭鬧的兒子,彎下腰,伸出寬厚的手掌,抹去孩兒眼角的淚珠,“章兒,不要哭。你母后不想看着你這樣。”

太子章止住哭鬧,抽泣道:“君父,孩兒不哭。孩兒,要見母后。”

趙雍能夠體會到身爲人子,對母親的那份情誼,允諾道:“章兒,去看你母后最後一眼。”

韓姬瑤離開這段時間,趙雍每天過得渾渾噩噩。他覺得自己的靈魂被人抽走了般。沒有她的日子,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他時常說:不曾遇見,就不會相愛。沒有愛,便不會有痛。如果不曾遇見,那該多好。

韓姬瑤離世的第七日。趙雍的祖母,也離開了這個世間。又過了五日,肥義急匆匆來到叢臺宮,說相邦趙豹病重。

趙雍聞言,整個人心神慌亂。韓姬瑤走了,祖母也走了。如今相邦也要離他而去。他徹底成爲了被親人遺棄的孤兒。

趙雍拉着太醫令、宦者令韓忠、中正穆澗和宮衛使司馬望族等人,前往相邦府邸探望趙豹。

趙豹剛喝下夫人煎好的藥睡下不久,忽聞君上駕臨,連忙從牀榻上爬了起來,欲起身行禮。

趙雍見狀,連忙制止,“相邦不必多禮。”

趙豹眼神盪漾着淚水,“君上,臣不能爲你盡忠了。”

“相邦休要胡說。寡人派了最好的太醫前來爲你治病。”趙雍誠懇地說道:“相邦要養好身體,寡人離不開你。”

趙豹聞言,微微一笑。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怕是活不了幾日,就要去見地下的先君。

趙肅侯語臨走前,將趙國的江山和趙君雍託付給他。趙君雍在他輔佐下,趙國國力日益增強。此生,他也沒有什麼感到後悔之事。爲了趙國能夠平穩地發展下去,他走之前,一定要安排好身後之事。

趙豹擔憂道:“君上,臣的身體如有不測。趙國的江山社稷將怎麼辦。”

趙雍思忖少許,問道:“雍,資質愚鈍。請相邦教我。”

趙豹正色道:“臣死後,大司馬肥義可任大事。肥義爲相,趙國可安。”

趙雍遲疑道:“肥義非我宗室之人,擔任相邦一職,不能令宗室信服。”

趙豹道:“君上是一國之主,豈能被臣子的意見左右。”

“話雖如此,寡人也不能不顧及衆人的意見。”趙雍問道:“寡人以大司寇爲相如何。”

“不可。”趙豹忙道,“大司寇位高權重,身份地位顯赫。君上以他爲相,必會助長其野心。趙國禍亂將起。君上想要趙國朝局穩定,平衡宗室的勢力,就不能以大司寇爲相。”

“相邦所言甚是。”趙雍思之,又道:“左司寇李兌,寡人應該如何用之。”

趙豹平穩氣息,“可用,但不可重用。”

趙雍問道:“李兌,有才華,有謀略。寡人能用之,爲何不能重用。”

趙豹問道:“君上,可知李克。”

“魏人時常說,東邊有吳起,秦國不敢東出函谷。鄴城有西門豹,趙國無望南下爭霸中原。中山國有樂羊、李克,中山狼安能復國。”趙雍雙眸,充滿敬仰,“吳起、西門豹、樂羊、李克被魏候稱爲四根擎天柱。四人若在,魏國霸業長盛不衰。”

趙豹點了點頭,答道:“李克,正是李兌先祖。魏國攻下中山國,太子擊被派往中山監國。樂羊負責軍事、李克負責治國。中山國在樂氏和李氏一文一武的治理下,國內無反叛者。”

“李兌是名臣之後。寡人爲何不能重用。”

“這個問題,臣也問過先君。”

“君父怎麼說。”

“可用,但不可重用。”

“寡人不明白。”

“當初臣也是不明白。”趙豹回想起先君對李兌的評價,“先君識人、用人從不會有差錯。臣,也相信先君的結論。”

趙雍問道:“君父爲何會得出這個結論。”

“臣也說不好…臣只記得先君說他德行不善。此人,擅長隱藏自己的慾望,私心極重。一旦大權在握,必會是權臣,危害趙國江山。”趙豹殷殷囑託道:“李兌有才華、謀略,不可不用,但決不能重用。君上重用他,必會帶來災禍。”

趙雍尋思半響,也沒能理清這句話的意思。他見趙豹神色倦怠,也不願多叨擾,“相邦早日歇息。寡人過幾日再來看你。”

“君上。”趙豹見君上要走,急道:“臣…臣的話,君上需謹記。”

趙雍沒有停下腳步,大步走出相邦府,坐進車內,思忖道:“李兌可用不可重用。一旦李兌大權在握,將會引發禍亂。”

馬車行至宮中,趙雍尚未理出答案,心道:“魏將吳起,怒誅鄉人笑謗;侍奉魯君,殺妻求將,大破齊師;曾子薄之,魯君疑之,吳起離魯奔魏,河西建功;吳起守衛河西,秦人不敢東向。”

“吳起雖德行有虧,但其用兵之道,司馬穰苴、孫臏等人不分伯仲。用之,就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許相邦生了大病,糊塗了。說了些胡話。寡人豈能放在心上。”

三日後,趙豹沒等到君上再次來臨,含淚而終。趙雍得知這個消息,神情悲痛道:“相邦一生忠孝節義,對內不因爲自己是相邦、宗室而邀寵;對外,也不鄙視貧寒之士。寡人失去他,實乃上天不顧我。相邦走了,寡人失一臂,悲痛之極。”

衆人齊聲道:“君上,請節哀。”

趙雍問道:“何人爲相邦守靈。”

衆人沉默良久,沒有作答。

宦者令韓忠提醒道:“君上,相邦有兩子。”

趙雍問道:“他們何在,”

韓忠道:“嫡子趙耀因爲邯鄲令李芮、國尉趙寅一事,被髮配在代郡。豎子趙莊因離石一役,爲國捐軀。相邦也是因爲老來喪子,打擊太大,纔會一病不起。”

趙雍眼神很複雜道:“如此說來,相邦走後,沒人替他守靈。”

韓忠又道:“臣已經按照趙律,擇了一名宗室子弟,爲相邦守靈。”

趙雍搖頭道:“相邦子嗣未絕,守靈因當由人子。”

韓忠聽出了趙雍話中的意思是打算將趙耀召回邯鄲,替相邦守靈。

可,趙耀因爲邯鄲令李芮、國尉趙寅一案,深陷其中。將趙耀發配代郡,是他親自下達的旨意。如果將趙耀召回來守靈,不但違背了趙律,還給他打了一個耳光。

韓忠提醒道:“君上,趙耀犯了重罪,無罪釋放。有損趙律,有損君上之威。”

趙雍神色複雜,他雖同情相邦,但趙律不可違背。

肥義見君上有意釋放趙耀,但礙於趙律,忙道:“君上,臣有話說。”

趙雍素知肥義有謀略,忙道:“大司馬請說。”

肥義道:“趙氏除了以武聞名天下,還以孝治國。相邦仁慈、寬厚,爲國操勞。死後,連一個守靈的子嗣都沒有。這是何其的淒涼、悲哀。人生之悲,也不過如此。”

“寡人也是這樣想。”趙雍嘆道:“趙律,寡人也不能違背。否則,律法的威嚴何在。”

肥義問道:“君上可以換一種處罰的方式。”

“什麼方式。”

“讓趙耀爲歷代先君和相邦終身守靈。”

“好。”趙雍點了點頭道:“就這麼辦。”

相邦趙豹死了,對於趙雍來說,失去了一個輔佐能臣、賢臣。宗室子弟君最賢,這是趙肅侯語對趙豹的評價。

趙肅侯臨終前將趙雍託付給他,一是趙肅侯明白一個道理,趙豹若在,趙國便不會亂。趙國也不會陷入內鬥,空耗國力。

其次,趙豹爲人忠正,一心爲國,不會爲自己以權謀私。最重要的是趙肅侯相信,趙豹能夠制衡宗室、穩定大局,自己的兒子也能夠坐穩君位。

趙雍繼位之初,也多虧有趙豹輔佐,趙國上下一致,解了魏、齊、秦、楚、燕五國會葬之圍。趙國能有今日,與趙豹的成就是分不開的。

趙豹走了,有人憂傷,就有人歡喜。

大司寇公子成府邸,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好不熱鬧。公子成卻表現得很反常,拒不見客。

其子趙英不解地問道:“父親,孩兒不懂。”

公子成瞥了一眼兒子,漫無經心地問道:“你有何不懂。”

“趙豹死了,相邦之位也就空了出來。外面的大臣,都是來恭喜父親的。父親…”

公子成截斷道:“爲父應該接納朝臣的好意,向衆人釋放善意,爲自己登上相位,鋪平道路。”

“孩兒也是這麼認爲的。”趙英信誓旦旦地說道:“趙國朝局理應掌控在父親的手中。父親不僅是趙君的親叔叔,位居宗室。父親也是趙國的大司寇,身份地位顯赫。相邦之位,非父親莫屬。”

公子成問道:“英兒,你是不是對父親的表現,有些失望。”

趙英點了點頭,算是回答。

“英兒,爲父送你一句話。”公子成眸色淡淡,“是你的,終究是你的。任何人都奪不走。不是你的,不要強求。”

趙英道:“孩兒不懂。”

“爲父若動了這個心思,恐怕早就活不到今日。”公子成緩緩道:“先君以我爲大司寇,你可知道爲何。”

趙英拱手道:“請父親教我。”

“表面上先君是重用我,讓我地位崇高。實則是爲了監視我。先君在位二十幾年,我若動了其他心思,豈能活在今日。先君去逝,也留了幾手,制衡我。國尉趙寅伏法被誅,這就是先君語的傑作。”公子成慘笑道:“先君對我不放心啊!趙君雍對我更是不放心。”

“父親的意思是說…”趙英吞沒了幾口唾沫,不敢把後面的話說出口。

“你是聰明人,爲父不說,你也明白。趙君的心思,比先君語還要複雜,更令人琢磨不透。趙豹走了,相邦的位置空了出來。我在這個敏感的時候,積極結交朝臣。這些事,傳到了趙君雍的耳裡。他會怎麼想。”

趙英經公子成點播,幡然醒悟。

公子成是趙君雍的叔叔,在宗室之間說話頗具有影響力。再加上,公子成在趙國還有一個身份…大司寇。

公子成聯絡朝臣,謀求相邦一職,必會被人認爲,他有覬覦君位的野心。趙國沒有人可以制衡他,趙雍就會寢食難安。

公子成見孩兒一點就通,淡淡道:“相邦那個位置,太顯眼了。爲父是不敢坐,也不能坐。爲父坐了,不出幾年,趙君就會對我出手。何必爲了幾日的風光,給自己帶來災禍。”

“父親說的對。孩兒利慾薰心,沒有想到這層。”趙英問道:“相邦之位,父親不坐。誰還有膽量去坐。”

“趙豹臨走前,一定推薦了合適的人給君上。”公子成不在乎道:“誰坐那個位置,爲父一點不在乎。爲父在乎的是趙國朝局的動向。相邦一走,趙國的朝局又該動盪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四章 破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零九章 孟嘗君去秦爲相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十一章 朝會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十七章 秦風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二章 魏國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山王姿亡齊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八十五章 六禮
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九十章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第一百九十四章 九州神鼎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三百三十九章 楚 國,不能一日無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宜陽之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四十三章 親征第三十一章 先輩遺志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一百二十三章 秦攻趙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秦可滅第一百三十四章 藺城失守,趙將趙莊陣亡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朝局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雍退位第三十三章 狩獵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一百九十七章 羋八子爭奪王位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心不改,誓滅中山第四章 破局第三百四十六章 屈原被貶江南第二百九十章 三胡與中山結盟,圖滅中原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六十五章 中山國的天子夢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楚國男兒,寧可殺,不受辱第三百四十三章 天無二日,國豈可有二君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四十四章 代郡第二百五十五章 燕行陣和錐形陣第一百九十五 秦王蕩舉鼎,亦是舉天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一百零六章 五國合縱攻秦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十章 繼位第三百四十九章 不世之君?禍亂之君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零九章 孟嘗君去秦爲相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儀入楚第一百五十四章 詛楚文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五十四章 北方有狼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圍石邑、破東垣第二百七十八章 趙鐵騎對戰中山大力士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十一章 朝會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姬延和秦王蕩第五十二章 代相第二百四十四章 前有樂池,後有樂毅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一百六十九章 甘茂入蜀平叛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五章 楚國,諸侯共同的敵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作戰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六十七章 齊相田罌教子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金之士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二百八十六章 垂沙之戰(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塞北四郡(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一百七十六章 長袖折腰舞第二百二十章 井陘之戰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十七章 秦風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二章 魏國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的女人,我來保護第三百三十八章 趙築內、外長城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山王姿亡齊第一百一十七章 三晉再聚首擊秦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一百章 重拾祖先的輝煌第二百八十八章 趙破扶柳第二十三章 九里居第八十五章 六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