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五國盟誓攻秦,張儀獻計

秦國借道韓、魏討伐齊國,遭至慘敗。

縱橫家公孫衍四處有說諸侯,邀集韓、趙、魏、楚和燕五國合縱攻秦。經過公孫衍多番努力,五國達成協議,以楚王熊槐爲合縱長。

楚國地大物博、國力雄厚,以楚王熊槐爲合縱長乃當之無愧。

公元前318年,韓國韓王康、魏國魏王嗣、趙國趙王雍、燕國燕王噲、楚國楚王熊槐,五王登臺祭告山川大河,以天地爲證,締結盟約。

楚王熊槐爲合縱長,朗聲宣讀祭文道:“寡人與諸君同登此臺,昭告天下諸侯。五國締結和平,永爲兄弟之國。一旦與秦國開戰,哪國膽敢單獨與秦國講和,其他諸侯共同討伐。兵發函谷,不破不還,若有人違背諾言,人神共憤,天下諸侯共誅之。”

楚王熊槐讀完祭文,投入火爐火。熊槐端起酒樽面對五國聯軍一番慷慨陳詞,說的是蕩氣迴腸,歃血爲盟道:“討伐暴秦。”

“討伐暴秦。”五國聯軍發出地動山搖的吶喊聲,迴盪在山谷之間,久久不能停息。

楚王熊槐旌旗一揮,振臂一呼,“兵發函谷,誅滅暴秦。”

五國聯軍也發出雷鳴般的聲音。

楚國立國至今,被中原諸侯視爲蠻夷。何曾有過如此輝煌。中原諸侯不但推舉他爲合縱長,還讓他發號施令。

楚王以大將昭陽爲將,聯軍統帥;韓國以宗室子弟韓鵬爲將;趙國以宗室子弟趙歇爲將;魏國以公孫衍爲將。四國各自出兵七萬將士,討伐秦國。燕國身居北地,國力孱弱,以太子姬平爲將,領軍五萬將士出征。

五國聯軍加起來人數三十幾萬將士,強大的陣容,足以讓山川動容,驚天泣地。

楚王熊槐揮動旗幟,厲聲道:“大軍開拔。”

五國聯軍主將統帥本國人馬浩浩蕩蕩開進函谷關。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一座雄關要塞。

由於洛邑至鎬京古道中間崤山至潼關多在河間谷之中,深險如函,稱之函谷。此關東西長不足5公里、穀道最狹窄處僅能容一車同行。

函谷關易守難攻,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五國聯軍聲勢浩大,進逼函谷,震驚秦國。面對滅國之憂,秦國上下一片慌亂。秦王嬴駟也有點後悔,不應該借道韓、魏,冒然於齊國開戰。秦國慘敗,便給了一個契機使諸侯國聯合起來。

嬴駟站立咸陽宮,嘆道:“犀首,一出手就將寡人往死裡整。犀首卻不記着是寡人讓他一戰成名。當初犀首離秦,寡人就不該放他離去。”

一人道:“犀首乃國之大才,不能爲秦國所用,就不能讓他活在世上。若非如此,秦國豈有今日之危。”

嬴疾也有相同的想法,但現在已經悔之晚矣。

犀首以一人之力,有說諸侯,讓諸侯之間放下過往成見,聯合楚、韓、魏、趙、燕五國合縱攻秦。面對五國聯軍強兵壓境,秦國不敢與之爭鋒,甚至放棄了河東佔據的土地,將兵力全部退回函谷關內。

函谷關已然成爲了秦國最後一道屏障,函谷關攻破,秦國便有滅國之險。秦國諸將,見五國聯軍膽敢來犯,紛紛請戰,士氣高昂。

秦王嬴駟可不那麼樂觀。

秦國對付五國中的任何一國,皆不會感到吃力。秦國以一國之力對付韓、魏兩國頗有疲憊之勢。對抗五國,簡直是以卵擊石。

五國之衆,都是精銳之士,多達三十多萬。秦國傾全國之力,能一戰的軍力不足二十五。這二十五萬將士,是秦國的老本。沒有必勝的把握,秦王嬴駟是不會貿然開戰。

又過了三日,前線送回來關於五國聯軍的消息。

“犀首啊犀首,寡人待你不薄。寡人讓你河西一戰成名,神威傳遍諸侯四海,你卻不念昔日故交,忘恩負義,處處與寡人作對。”秦王嬴駟面對案桌上堆積如山的前方軍情,也是倍感頭疼。忽然他腦海深處想到一個人,喊道:“要是張儀在那該多好。”

說話間,嬴疾走了進來,喜道:“王上,你看看誰回來了。”

嬴駟擡頭見一人衣衫破破爛爛,披頭散髮,十足地落魄之人。

嬴疾忍不住問道:“王上,你沒看出他是誰嗎?”

嬴駟起身,朝着那人走近,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人,竊笑道:“張儀,你總算回來了,可想死寡人了。”

說着,嬴駟張開雙手給張儀送去一個大大的擁抱。

張儀不領情地往後退了幾步,尷尬道:“王上,臣身上太髒了。”

嬴駟嘖嘖笑道:“張儀,你平生最愛妝容。怎會落得如此田地。”

張儀也不感到害羞,娓娓道來道:“說來慚愧,魏王嗣讓我滾出魏國。王上,你說我狼狽不。”

嬴疾咦了一聲,感到驚訝道:“張儀的嘴,號稱天下無敵,能擊退百萬雄師。區區魏嗣,你便奈何不得。如此說來,張儀,你也是徒有虛名而已。”

張儀自嘲道:“可不是嗎?魏罌老兒還禮讓我三分,魏嗣膽敢喊我滾出魏國。我一路西來,身上又無錢財,飢寒交迫,靠乞討才能來到秦國,進入咸陽宮,見到王上你啊!”

張儀聲色動容有意將自己說的無比可憐,就差落下幾滴眼淚來渲染氛圍。

嬴駟見能說會道之人,也落得這般田地,忍不住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鄭重道:“魏國不要你,寡人的秦國歡迎你。”

張儀眼裡放光道:“王上當真不嫌棄張儀。”

嬴疾說道:“秦相之位一直空着,就是爲了等待你的歸來。”

“犀首與你乃死對頭。”嬴駟朗聲詢問道:“犀首以五國合縱伐我,聲勢浩大,秦國上下恐慌。張子,你有何破解之策。”

“王上,我就是爲了此事趕回秦國的。”張儀理了理髒兮兮地長髮,也不顧自己雜亂不堪的形象,眼眸之中綻放自信,“公孫衍以五國合縱攻我。王上,你看我如何攻破了犀首之策。”

嬴駟已被五國聯軍驚擾寢食難安,見張儀有破解之策,忙道:“快給寡人說說。”

“五國聯軍來勢兇猛,聲勢浩大,若要挽救國難,我們需要傾盡全國之力。”張儀走到牆壁上掛着的一張羊皮地圖,指着一出關隘道:“五國聯軍要打進咸陽,必經之地…函谷關。”

張儀雙眼盯着函谷關審視片刻,笑道:“王上,守住了函谷關,就守住了秦國。”

嬴疾低眉沉思道:“五國聯軍來勢兇猛,我們如何能守得住函谷關。”

張儀是有備而來,從大袖之中取出一份草圖,展開在桌面上,“臣剛從函谷關回來,考察了一下函谷關山脈地勢走向。我國與五國直接開戰,佔不了上風。五國聯軍遇見函谷關,難以結陣,豈能展開有效攻擊。”

嬴疾道:“受地勢所限,聯軍也發揮不出兵多將廣的優勢。”

嬴駟道:“單兵作戰是我秦國的優勢。我們要利用函谷關的地勢,阻擊聯軍,殲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張儀道:“五國素來忌憚我秦國軍威,他們爲了保存自己,便不會齊心協力。一旦五國久攻不下函谷,五國軍心大亂,必會產生間隙。這個時候,就該讓我這張嘴有說諸侯。”

嬴駟點了點頭,問道:“張儀,你有把握勸動五國退兵。”

張儀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說道:“王上守得住函谷關,我就有辦法勸拆散五國合縱同盟。”

嬴駟看了嬴疾一眼,叮囑道:“函谷關是我秦國屏障,寡人將安危託付給你了。左庶長,你不要讓寡人失望。”

嬴疾猶豫片刻,方道:“王上,守住函谷關責任重大,你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我。秦國老將多有不服。爲了慎重起見,臣建議,換一位德高望重的沙場老將。”

“秦國是寡人之國。寡人以誰守關,豈會考慮他人意見。誰要是敢不服,看看寡人的手段。”嬴駟不怒自威,“函谷關關係着秦國生死存亡,交給他們寡人怎能放心。左庶長,寡人相信你的能力。”

“喏。”嬴疾見推脫不掉,臉色爲難,也只好領命。

張儀進言道:“王上,我們要應對國難,需要激發百姓同仇敵愾之心。臣,建議王上親自在咸陽城內,頒佈告國難書。”

嬴駟道:“這個自然。”

張儀又道:“左庶長,你守函谷關時,無論五國聯軍如何挑釁辱罵,你一概置之不理。無論五國如何強硬攻打函谷關,你都要拼死守住它。決不能開關與之迎戰。”

嬴疾道:“有我在,五國聯軍休想踏進函谷關。”

“好。”嬴駟勉勵道:“寡人要的就是你的這句話。”

嬴疾問道:“我守住了函谷關。不知張儀有何妙策離間五國,勸其退兵。”

張儀詭譎一笑道:“離間五國,缺少不了齊國的幫襯。”

嬴疾問道:“五國攻我,與齊國何干。”

張儀指着牆上地圖道:“楚、韓、魏、趙、燕五國合縱之勢,向東可以攻秦國,向西也可以威懾齊國。我們派人堂而皇之出現在齊國臨淄。五國見了會做出什麼反應。”

“五國以爲齊國與我秦國結盟。”嬴疾呼吸有些沉重,“五國聯軍腹背受敵,攻打我國,也會忌憚齊國。豈不是齊國被我們拖下水。”

“齊國打贏了我國,便以爲縱橫天下無敵手。公孫衍邀請齊王參與合縱攻秦,齊王斷然拒絕加盟。”張儀壞笑道:“如今五國之勢已成,齊國不和我們站在一條線上。那麼,五國攻破秦國之後,便會調轉槍頭對準齊國。”

嬴駟笑道:“有了齊國的幫助,我們便可以大作文章了。”

嬴疾道:“不錯。先以齊國擾亂五國陣腳。”

張儀道:“臣去有說楚國和燕國,勸兩國退兵。我們再以二十五萬秦軍,攻打三晉二十一萬人,國難可解。”

嬴駟朗聲笑道:“有張儀在,寡人可以睡得安穩。”

張儀面向咸陽宮,心道:“犀首你有五國合縱攻秦,接下來你便會看見我是如何破你的合縱。”

韓、趙、魏、楚、燕和秦國之間的爭鬥,又何嘗不是公孫衍和張儀之間的較量。這些國家只不過是兩人博弈利用的棋子罷了。公孫衍和張儀,誰纔是攪動風雲的人物。

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七章 韓候康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有武卒,趙有鐵騎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八章 分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十八章 太傅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四章 破局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
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八十二章 踏平靈壽,盪滌中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平叛驅齊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三百零四章 他若不走,我心難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申息之師對戰競技之師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三百六十九章 最是無情君王家(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將亂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兩百零八章 草原上的雄鷹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章請戰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一百七十章 悲夫張儀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三百四十章 楚太子橫歸楚第一百零五章 趙君得子第一百零四章 秦國稱臣,公孫衍再掀合縱第七十章 公孫衍離魏第七十六章 上黨郡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八十六章 天作之合第二百三十章 阻截楚國北上就拜託你們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我不想和你交戰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一十一章 楚國撤軍,三晉與秦開戰第七章 韓候康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三條路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有武卒,趙有鐵騎第三百四十七章 楚無傲骨,豈能亡秦雪恥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王蕩和韓王倉最終章 滄海桑田英雄盡,是非功過任人說第一百六十六章 屈原被貶漢北第三百六十三章 蕩滅中山第三百一十八章 齊、秦結盟,安敢挑戰諸侯第二百二十一章 趙河西之地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兩百一十一章 胡服(下)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七十二章 各自的路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晉撤軍,義渠再起風雲第一百七十二章 商君墓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怒諸侯懼第一百零一章 秦借道韓魏伐齊,以爭天下第二十八章 邯鄲令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武卒對戰秦銳士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五十八章 亡我中山者,嬴也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念君心如初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祭天告祖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齊王甍,趙六伐中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山國傾國之力伐燕第八章 分化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一百九十章 臣知君,君不知臣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二十五章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二百章 楚王謀越第二百六十二章 中山必亡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六十六章 齊王田因齊之怒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五十五章 中山君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再無趙主父第六十八章 齊國撤軍第三百五十四 胡爲己用,趙主父乃第一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中山國無罪,爲何攻我第十八章 太傅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二百九十八章 塞北四郡 (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三百五十九章 九原、雲中、雁門伐秦之策第四章 破局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楚點將,兩國開戰第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二十五章 馬踏靈壽,踏平中山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燕國兩王並列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三百六十七章 寂寞沙丘冷(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五十六章 均分天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