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

就在趙君雍出行北疆錘鍊鐵騎的同時,秦王蕩對外平巴蜀,伐義渠,修馳道,改封疆,疏通河道,連橫衛秦,連越制楚;

對內,驅逐張儀,削弱魏籍權臣,任命甘茂爲左丞相兼上將軍,以叔父嬴疾爲右丞相,大力提拔烏獲、孟賁、任鄙等勇士,鞏固新的朝局。

秦國在秦王蕩一柔一剛,恩威並重的治理下,很快回到了第二次中原大戰前的水平。

東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問鼎中原,這十四個大字,一直激烈着秦王蕩的雄心壯志,也是秦國曆代先君爲之奮鬥的目標。秦惠王駟終其一生,也在爲這個遠大的目標而努力。

秦國也在秦惠王駟的治理下,國力蒸蒸日上。

秦惠王駟,車裂商鞅,攻魏收回河西,行王道,東出函谷攻三晉,伐齊國;西震戎狄,成爲西邊霸主;北掃義渠,迫使義渠遠遁草原;南取巴蜀之地,破楚于丹陽,奪楚漢中以壯秦國疆土。

如今,秦國對外無外患,對內平穩。秦惠王未完成的霸業,落在了秦王蕩的身上。於是,秦王蕩重新將目光盯在了中原。

楚國被封丹陽,不足五十里。楚國進貢周室,討要爵位,周室以南蠻辱之。楚國不服周室,奮發圖強,不斷開闢疆土,成爲南方霸主與周室分庭抗禮。楚國也曾問鼎中原,彰顯熊氏一族的雄心壯志。

秦國和楚國何嘗不是同命相連。一個被稱之爲南蠻,一個被冠名爲西戎。

秦國被周室封於西戎之地,中原諸侯也不認同,甚至時常輕視。秦王蕩成爲了秦國的君王,就不打算默默無聞地苟活着。

秦王蕩打算效仿楚國,以拓疆土,問鼎中原,建立秦國千秋霸業。

然,周室居在韓、魏之間。秦要問鼎中原,就必須攻打韓國重鎮宜陽。秦國攻韓宜陽,中原諸侯洞察了他的企圖,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秦王蕩拉了一個滿月弓,嗖的一聲,射了出去,箭矢命中靶心。接着,秦王蕩又射了三箭,三箭皆中。

衆將士見了,齊聲高呼,“王上威武。”

秦王蕩扔下弓箭,喊道:“孟賁、烏獲、任鄙。”

“臣在。”三人應答聲若洪鐘。

秦王蕩目視着靶心上的箭矢,問道:“寡人想要東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問鼎周室,你們覺得如何。”

孟賁神情激動,率先道:“王上,秦國早就該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問鼎周室。”

烏獲也道:“王上,秦國內外無憂,正是我們問鼎周室的時候。”

任鄙也附和道:“中原諸侯向來鄙視秦國。王上若出函谷,伐宜陽,定三川,問鼎周室。天下諸侯,豈敢不來咸陽朝拜。王上也能建立不世功勳。秦國之霸業,也會從王上開始。”

“好。”秦王蕩激動地神情,久久不能平復,“中原諸侯向來輕視秦國。秦國要想得到中原諸侯的認可,就要問鼎中原。”

秦王蕩又射了一箭,又道:“想當年,周武王是如何英雄了得,伐殷商,開拓萬里疆土,成就萬世霸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士莫非王臣。”

秦王蕩話鋒一轉,怒道:“秦國先祖也被周室欺負得夠慘。如今,周室英明不在,淪落爲小國,還要韓、魏兩國保護。周室,氣數已盡啊!”

孟獲問道:“王上的意思是打算取代周室。”

秦王蕩注視着他答道:“周室能夠取代殷商,寡人爲何不能代周而立。”

任鄙擔憂道:“王上若取代周室,恐怕天下諸侯也會不服啊!”

烏獲喝道:“中原諸侯不服,我們就要拳頭教訓他們。”

“不錯。諸侯不服,寡人就用拳頭揍得他們心服口服。”秦王蕩用肅殺地眼神,掃視衆人,“周武王伐殷商,東夷部落諸侯國不服,殷商的諸侯不服。寡人的先祖也不服。”

秦王蕩扔下大弓,又道:“周武王爲守衛疆土,將千秋基業,傳給後世子孫,大肆分封諸侯。中原大地,諸侯星羅密佈,盡是姬姓爲諸侯。姬氏一族,是何等的耀眼風光。周幽王亡國,周平王續國東遷,纔有了秦國。”

任鄙笑道:“秦國至今,已有數百年。姬周卻是一代不如一代。”

孟賁也道:“是啊!祖先蓋世英雄,可現在的周天子,太弱了。”

任鄙道:“魯、齊、 晉、 秦、楚 、宋、衛、陳、蔡、曹、鄭、燕,號稱天下十二諸侯。龐大的晉國,被韓、趙、魏三國瓜分。姜齊,也被田齊取代。鄭國、曹國、蔡國,早已經被滅。魯國、衛國淪落爲小國,不與大國相爭。宋國當年也是東方大國,如今也淪落爲被人隨意宰割。”

秦王蕩也嘆道:“當年威風赫赫地十二諸侯國的格局已然不存在。如今呢?姬姓諸侯,也是寥寥無幾。周室建立至今,國祚已有數百年,氣數也該盡了。”

任鄙道:“王上的意思是說,秦可滅周。”

“不錯。”秦王蕩揚聲道:“滅周者,秦也。取周而立者,秦也。”

孟賁、任鄙、烏獲、見王上有兼併天下的大志,忙道:“臣,願意爲王上效忠,開拓疆土,成就秦國霸業。”

“今日之秦的疆域、國土、實力,每一項都遠超周武王時期。周武王能夠攻伐殷商而不懼。寡人何懼之。”秦王大袖一眼,振臂高呼道:“滅周者,秦也。”

衆人狂呼道:“王上萬歲,秦國萬歲。”

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十八章 太傅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十二章 屠彝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四章 破局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
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胡謀趙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爭之世,何來太平第十四章 三晉相會第七十八章 殷憂啓明, 多難興邦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若能歸,必不負君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十四章 辯論第兩百零五章 趙國鐵騎揚威中山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尋樓煩,肅清邊患第三十八章 暗處第十八章 太傅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不弱胡,胡必弱趙第三百五十章 爲大秦而戰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二百二十四章 林胡第一百二十六章 姬噲讓國,燕國禍亂起第七十五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一百零九章 秦楚交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羋八子的決意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中山開始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北分治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沙丘宮變(上)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楚太子入秦第二百七十五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下)第九十五章 成親大典(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三次中原大戰(上)第十二章 屠彝第一百四十章 燕國亡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秦國,孤來了第二百零二章 楚國爲何沒有朋友第二百五十四章 秦國不是趙國的對手第五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四十六章 趙、燕、秦結盟第七十九章 韓王有女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一百五十九章 關雎第九十四章 成親大典(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燕國質子公子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丹陽血戰(上)第二十五章 胸中之志第兩百一十章 胡服(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守住三晉的江山第九十三章 與君初相識第二百九十三章 塵定北疆第三百六十六章 寂寞沙丘冷(中)第二十二章 出宮第三百二十二章 孩兒願跟隨君父,征戰疆場第三百三十章 寡人爲刀俎,楚王爲魚肉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有季,北有樂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函谷攻秦之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趙國五使入諸侯第二百四十一章 趙國爲何撤軍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兩百零六章 司馬喜被罷相第八十七章 迎親使第八十三章 韓後第三百零六章 公子芾入齊第一百一十九章 罪己詔(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可憐的楚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敢稱王的男人,有何懼之第二百七十一章 胡服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戰國新時代第一百一十章 張儀離間燕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中原大戰(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九十八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零八章 五國兵發函谷,齊國坐收漁利第一百八十五章 取周而立者,秦也第三百三十六章 雞鳴第八十章 那年年少,曾許諾今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楚國國殤第四十九章 決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垂沙之戰(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扶持中山王尚第一百二十九章 燕國子之之亂第三十章 黑衣衛第八十五章 六禮第三百一十六章 想我靖郭君,竟會如此落魄第三百三十四章 你助我歸秦,我助你歸齊第二百七十章 秦、楚同盟攻伐中原諸侯第三百一十四章 若非趙君,豈有寡人第兩百一十五章 騎射(中)第兩百零一章 越王無疆第三百七十三章 沙丘宮變(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齊、韓、魏三國伐秦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楚較量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伐中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不教胡馬度青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垂沙之戰(上)第四章 破局第七十一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四十章 北疆告急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懷王入秦第二百五十七章 寡人要整個中山國的疆土